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2710发布日期:2022-06-21 23:2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沥青取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沥青是由多种极其复杂的烃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沥青作为重要的路面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因此,需对不同部位的沥青进行取样测试,以进行综合性能的评估。
3.对此,在沥青取样测试的实验过程中,需要将已经加热到预定稳定的沥青灌入到相应的试模中,然后进行测试评估,然而,现有在取样过程中,是将沥青放入到搪瓷缸或者铝盒等盛样器中一并放入到烘箱中加热,然后直接人工拿起搪瓷缸或铝盒将沥青倒入试模中,在倒入的过程中还需不断调节搪瓷缸或铝盒的位置以使得沥青在模具中均匀分布,然而,这种取样方式不仅麻烦复杂,而且当取样的沥青很多时,会出现抬不动以及无法使得沥青在模具中均匀分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取样方式中,需要人工拿起装有沥青的容器将沥青倒入试模中,且在倒入的过程中还需不断调节容器的位置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供了一种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包括容器、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一杆,所述容器用于容纳沥青,所述容器开设有供所述沥青流出的孔部,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沿着至少具有水平分量的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容器连接,在所述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杆的第二端依次下压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的多个位置,所述孔部在空间内平移,所述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中介构件,第一支撑件形成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表面形成于所述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中介构件连接,所述第一中介构件与所述第一滑道滚动或者滑动配合,所述预定方向为第一水平方向,所述第一表面形成为第一平面,所述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杆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平面等高的沿着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交叉,所述第二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容器连接,在所述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杆的第二端依次下压于所述第二平面的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上的多个位置。
6.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对应的两个延伸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一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容器的在所述第一杆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
7.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以及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对应的两个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杆,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容器的在所述第二杆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
8.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中介构件,第二支撑件形成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平面形成于所述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构件连接,所述第二中介构件与所述第二滑道滚动或者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中介构件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滑动配合并贯穿第一滑槽,所述第二中介构件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杆与所述第二安装孔滑动配合并贯穿第二滑槽。
9.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容器的外侧部开设有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第一杆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杆的四个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立槽,所述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还包括四个固定部,任一所述固定部对应地与一个所述立槽配合,以限制所述容器相对于所述第一杆的高度。
10.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形成在所述壳体的顶部的第一开口、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以及底座,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为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壳体用于容纳所述容器。
11.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容器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容器还包括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用于盖合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盖体还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用于外部沥青的流入,所述孔部开设在所述容器的底部,所述容器下方放置有模具,所述容器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孔部,用于调节由所述容器流向所述模具的沥青的流量,所述壳体的侧壁由玻璃形成,所述侧壁的一侧开设有第四开口,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用于盖合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盖体由玻璃形成,所述第二盖体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开口暴露在外部的大小。
12.在上述任意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还包括水平调节装置以及水平检测仪,所述水平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方,用于调节所述壳体的所述底座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所述水平检测仪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方,用于获取所述壳体的所述底座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信息。
13.根据本技术的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包括容器、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一杆,其中,容器用于容纳沥青,容器开设有供沥青流出的孔部,模具放置在孔部的下方,本技术的第一支撑件包括沿着至少具有水平分量的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一杆的第一端与容器连接,在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下,第一杆的第二端依次下压于第一表面的在预定方向上的多个位置,本技术通过多次改变第一杆的第二端在第一表面的在预定方向上的位置,进而带动容器运动(其中,所述孔部在空间内平移),以改变容器孔部相对于模具的位置,因此,现场人员在取样过程中,只需调节杆的位置即可,无需人工拿起容器,且在倒入的过程中不断调节容器的位置。
1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6.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标:100-容器;101-第一盖体;200-第一支撑件;201-第一滑道;202
‑ꢀ
第一中介构件;300-第一杆;400-第二支撑件;401-第二滑道;402-第二中介构件;500-第二杆;600-底座;700-立槽;800-孔部;900-水平调节装置; 1000-水平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18.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 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19.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20.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21.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22.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术语所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23.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
……
之上”、“上部”、“在
……
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上”或“上部”的元件随后将相对于另一元件位于“之下”或“下部”。因此,术语“在
……
之上”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括“在
……
之上”和“在
……
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将对在这里使用的空间关系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24.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
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5.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26.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的。
2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在将容器中已经加热到预定稳定的沥青倒入试模中时,无需人工拿起容器将沥青倒入试模中,且在倒入的过程中还需不断调节容器的位置。
28.在本技术提出之前,现有在取样过程中,是将沥青放入到搪瓷缸或者铝盒等盛样器中一并放入到烘箱中加热,然后直接人工拿起搪瓷缸或铝盒将沥青倒入试模中,在倒入的过程中还需不断调节搪瓷缸或铝盒的位置以使得沥青在模具中均匀分布,然而,这种取样方式不仅麻烦复杂,而且当取样的沥青很多时,会出现抬不动以及无法使得沥青在模具中均匀分布的问题。
29.鉴于此,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包括容器100、第一支撑件200以及第一杆300,其中,容器100 用于容纳沥青,容器100开设有供沥青流出的孔部800,容器100下方可以放置有模具,以接收孔部800流出的沥青完成取样,本技术的第一支撑件 200包括沿着至少具有水平分量(这里包括完全水平以及相对于水平倾斜) 的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一杆300的第一端与容器100连接(这里,第一杆300可以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在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下,第一杆300的第二端依次下压于第一表面的在预定方向上的多个位置,本技术通过多次改变第一杆300的第二端在第一表面的在预定方向上的位置,进而带动容器100运动,其中,孔部的在空间内平移,这也就是说,孔部是随着第一杆的位置的变动而在空间内出现位置上的变动,当利用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向模具内注入沥青时,孔部的位置是能够在空间中发生变动的,孔部相对于模具的位置是能够调整的。
30.在实施例中,以形成为回转体的容器100为例,第一杆的第二端的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线,在这种情况下,孔部可以设置于容器100上各个有利于沥青流出的位置,例如容器100的侧部或者容器100的底部,更为具体地例如容器100的回转轴线形成为孔部的轴线,因此孔部使沿着所述直线平移的。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杆的第二端的运动轨迹可以例如是圆或者圆弧,例如第一表面形成为以回转轴线为轴的环形平面,这种情况下,孔部被设置为相对于回转轴线是偏心的,由此孔部的运动轨迹也是圆或者圆弧。
31.具体来说,第一支撑件200可以是板构件,在板构件竖直放置时,板构件的顶端(例如,顶端的表面)可以具有水平方向或者与水平方向交叉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或者板构件的局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例如朝向容器 100开口,凹槽的下内侧面(而凹槽的底面与开口是相对的并且竖直的)可以具有沿着水平方向或者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一杆300 的第二端依次下压于第一表面的在预定方向(即前面的水平方向或者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的多个位置,也就是说,现场人员在取样过程中,即可根据现场需求不断调整第一杆300的位置(例如,现场人员沿着第一表面推动下压在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杆300的第二端),具体来说是第一杆300的第二端下压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以调节容器100孔
部800相对于模具的位置,进而保证流出的沥青在模具中均匀分布,无需人工拿起容器100,且在倒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调节容器100的位置,因此这里的下压形成为实质上的搭接。
3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中介构件202,第一支撑件200形成有第一滑道201,第一表面形成于第一滑道201,第一杆300的第二端与第一中介构件202连接,第一中介构件202与第一滑道201滚动或者滑动配合,具体来说,当第一表面形成于板构件的顶端时,第一支撑件200的顶端可以沿着预定方向(下文将以水平方向为例) 开设长方形孔(即上面提到的凹槽),长方形孔的上延可开设有上凹槽或设置两个上凸延,长方形孔的下延与上延配合设置,上凸延与下凸延形成了第一滑道201,第一杆300可以通过中介构件在第一滑道201中移动而带动容器100移动(若中介构件为滑块,滑块在第一滑道201中滑动以带动第一杆300移动,若中介构件为滚轮,滚轮在第一滑道201中滚动以带动第一杆300移动),因此,现场人员在取样过程中,即可根据现场需求滑动第一杆300来调整容器100孔部800相对于模具的位置,进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33.由上可知,当第一表面形成于板构件的顶端时,具体来说当第一支撑件200形成有第一滑道201时,第一表面可以形成于长方形孔的下延的表面。
34.当第一表面形成于板构件的局部开设的凹槽内时,具体来说当第一支撑件200局部开设的凹槽内形成有第一滑道201时(凹槽形成上延和下延),第一表面可以形成于凹槽的下延的表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长方形孔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通孔。
3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两个第一支撑件200以及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件200对应的两个第一杆300,两个第一杆300的延伸方向相反,两个第一支撑件200分别设置于容器100的在第一杆300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支撑件200面对设置且相互平行,容器100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件200的中央,两个第一杆300的第一端与容器100连接,另一端在水平方向上分别朝向所对应的第一支撑件200所在的一侧延伸,且通过第一中介构件202与与其对应的第一支撑件200的第一滑道201连接,因此,现场人员在取样过程中,即可根据现场需求同时滑动两个第一杆300来调整容器100孔部800 相对于模具的位置,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第一杆300来支撑容器100,在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放置时或者是使用过程中,都大大增加了第一杆300 对容器100的支撑力,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以防止杆部受力不均或受力过大而发生断裂。
36.此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杆500和第二支撑件400,在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下,第二杆 500的第一端连接于容器100,第二杆500的第二端依次下压于第二平面的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多个位置,这里第二杆500和第二支撑件400形成的形式与第一杆300和第二支撑件400形成的形式相同,这里将不在重复描述,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支撑件200具有的第一表面所在的第一平面与第二支撑件400具有的第二表面所在的第二平面在同一高度上,也就是说第一滑道201与第二支撑件400上的第二滑道401在同一高度上,此外,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延伸方向都为水平方向的示例下,第一表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延伸方向交叉,在下文中将以第一表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为例,也就是说第一支撑件200可以与第二支撑件400垂直设置。
3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两个第二杆 500和两个第二支撑件400,两个第二支撑件400也可以是面对设置,其形成的形式也与两个第一支撑
件200形成的形式相同(例如,第二支撑件400 形成的第二滑道401,第二中介构件402与第二滑道401滚动或者滑动配合,)这里也将不在具体描述,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件200具有的第一表面所在的第一平面与第二支撑件400具有的第二表面所在的第二平面在同一高度上,也就是说两个第一滑道201与两个第二滑道401在同一高度上。此外,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相邻的第一支撑件200与第二支撑件400相互垂直设置,两个第一支撑件200与两个第二支撑件400 可以围成长方体,容器100可以设置在围成的长方体的中央。
3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可以形成于板构件的顶端(靠近第一开口),第一支撑件200的顶端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开设长方形孔,长方形孔的上延可开设有上凹槽或设置两个上凸延,长方形孔的下延与上延配合设置,上凸延与下凸延形成了第一滑道201,这里长方形孔可以是通孔,且第二表面可以形成于板构件的顶端(靠近第一开口),第二支撑件400的顶端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开设长方形孔,长方形孔的上延可开设有上凹槽或设置两个上凸延,长方形孔的下延与上延配合设置,上凸延与下凸延形成了第二滑道401,这里长方形孔可以是通孔,第二表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表面所在的平面在同一高度上,当两个第一支撑件200与两个第二支撑件400 围成长方形时,第一中介构件202可以形成有第一安装孔,第一杆300与第一安装孔滑动配合并贯穿第一滑道201,第二中介构件402(例如第二滚轮)形成有第二安装孔,第二杆500与第二安装孔滑动配合并贯穿第二滑道401。
39.因此,现场人员可以将模具放置在容器100的下方,可以根据需求任意调节容器100孔部800在其所在围成的长方形空间内的平面上的位置,具体来说,现场人员可以推动第一杆300,此时,第一杆300经由第一中介构件202的驱动下在第一表面的延伸方向上运动,此时,第二中介构件402 保持不动,由于第二杆500与第二中介构件402的第二安装孔滑动配合,第二杆500会与容器100一起运动,若推动第二杆500,此时,第二杆500 在第二中介构件402的驱动下使容器100在第二表面的延伸方向上运动,此时,第一中介构件202保持不动,由于第一杆300与第一中介构件202 的第一安装孔滑动配合,第一杆300会与容器100一起运动。
40.此外,如图1所示,容器100的外侧部开设有分别对应两个第一杆300 以及两个第二杆500的四个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立槽700,具体来说,两个第一杆300和两个第二杆500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三中介构件,第三中介构件与立槽700滚动或者滑动配合,进而现场人员可以提拉或下压容器 100使其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当现场人员调节好容器100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时,还可根据需求调整容器100在竖直方向的位置,进而调整孔部800与模具之间的距离。
41.进一步地,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四个固定部,每一固定部对应地与一个立槽配合,以限制容器相对于第一杆的高度,以使得容器在竖直方向调整好位置后可以稳定住,作为示例,固定部可以是销,具体来说,每一立槽的侧壁可以根据需求沿着竖直方向开设多个供销插接的孔,当现场人员调整好容器在竖直方向的位置时,可以确定当前位置所对应的通孔,即可将销从立槽的外部穿入通孔,并将销的一端进入到立槽的内部,使其顶到第三中介构件,以挤压第三中介构件使其贴合到侧壁,最终以达到固定容器当前位置的目的。
4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形成在壳体的顶部的第一开口、围绕第一开口的侧壁以及底座600,当相邻的第一支撑件200与第
二支撑件400垂直设置时,两个第一支撑件200 和两个第二支撑件可以形成为壳体的侧壁,壳体可以容纳容器100,此外,为了有效保证壳体内沥青的温度以及防止外部环境的污染,壳体还可以包括第二盖体,第二盖体用于盖合第一开口,此外,本实施例中,侧壁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第一滑道201和第二滑道401的上方)还可以开设有供第二盖体贯穿的贯穿孔,以使得第二盖体能够在贯穿孔内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开口暴露在外部的大小,当需将沥青倒入容器100中时,即可打开第二盖体,倒入完毕后即可关闭第二盖体(第二盖体盖合第一开口)。
4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壳体的侧壁和第二盖体可以由玻璃形成,进而在倒入沥青或者调节沥青流向时,现场人员可以透过玻璃观察壳体内部的情况,以便完成取样操作。
44.此外,壳体的侧壁的一侧还可以开设有第四开口,现场人员可以通过第四开口将模具放入壳体内,或者将模具从壳体内取出,增加了操作的方便性,进而第四开口开设的大小以及位置可以根据现场需求来设置。
4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容器100的顶部还可以开设有第二开口,容器100还包括第一盖体101,第一盖体101用于盖合第二开口,盖体还开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用于外部沥青的流入,第一盖体101的覆盖面积也大大保证了容器100内沥青的温度。
46.此外,孔部800可以开设在容器100的底部,容器100下方放置有模具,容器100还可以包括阀门,阀门设置于孔部800,用于调节由容器100 流向模具的沥青的流量,现场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方式,来控制沥青的流量,有效地提高了取样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容错率。
4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还可以包括水平调节装置900以及水平检测仪1000,水平调节装置900设置于壳体的下方,用于调节壳体的底座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这里水平调节装置900可以为脚螺旋,本实施例,可将四个脚螺旋分别设置于壳体的四个角,此外,水平检测仪1000也可以设置于壳体的下方,用于获取壳体的底座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信息,这里水平检测仪1000可以为水准器,具体操作过程中,现场人员可以在调节脚螺旋的同时观察水准器的读数,以将壳体调平,进而使得壳体内的模具保持水平,最终以实现模具内的沥青能够均匀分布的目的。
48.根据本技术的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包括容器、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一杆,其中,容器用于容纳沥青,容器开设有供沥青流出的孔部,模具放置在孔部的下方,本技术的第一支撑件包括沿着至少具有水平分量的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第一杆的第一端与容器连接,在沥青取样注模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下,第一杆的第二端依次下压于第一表面的在预定方向上的多个位置,本技术通过多次改变第一杆的第二端在第一表面的在预定方向上的位置,进而带动容器运动,孔部在空间内平移,以改变容器的孔部相对于模具的位置,因此,现场人员在取样过程中,即可根据现场需求不断调整第一杆的位置,具体来说是第一杆的第二端下压于第一表面的位置,以调节容器孔部相对于模具的位置,进而保证流出的沥青在模具中均匀分布,无需人工拿起容器,且在倒入的过程中无需调节容器的位置。
4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
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