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源罐堵头及通用型储源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0427发布日期:2022-05-18 16:1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源罐堵头及通用型储源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辐射源储存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源罐堵头及通用型储源罐。


背景技术:

2.辐射源的应用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广泛,由于辐射源是一种特殊物质,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很高的危害性。
3.目前,传统的辐射源存储方式通常是将辐射源放置在铅罐中,移动时将辐射源装入储源罐中,通过移动储源罐来移动辐射源,在移动过程中,辐射源的辐射情况不能随时打开储源罐的堵头进行检测,所以只能进行定时检查,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定期检查必将吸收一定的辐射剂量,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且只能通过定期检查辐射源的情况,若辐射源发生辐射泄漏或辐射源丢失造成的危害将不可估量。
4.现有技术中,具有监测功能的储源罐中的监测装置一般设置在储源罐体外侧,均分开设置,浪费监测装置的材料,且容易在移动过程中损坏监测装置,且一般为蓄电池为监测装置提供电源,续航时间短,在移动过程中需经常更换电池,浪费移动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储源罐堵头及通用型储源罐,有效的解决在移动过程中,辐射源的辐射情况不能随时打开储源罐的堵头进行检测,只能进行定时检查,定期检查时工作人员必将吸收一定的辐射剂量,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测装置分开设置在储源罐的外侧,浪费监测装置的材料,容易在移动过程中损坏监测装置,且一般为蓄电池为监测装置提供电源,续航时间短,在移动过程中需经常更换电池,浪费移动时间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源罐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无线监测装置以及充电连接口,所述顶板设置在罐体的顶部,封堵辐射源仓;所述无线监测装置布置在所述顶板内部,用于监测辐射源;所述充电连接口布置在所述顶板上,为所述无线监测装置提供电能。
7.优选地,所述顶板包括主板以及太阳能充电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封堵所述辐射源仓;所述太阳能充电板布置在所述主板的一侧,为所述无线监测装置持续提供电能。
8.优选地,所述顶板还包括信号穿透板,布置在所述主板的另一侧,为所述无线监测装置的信号传输提供通道。
9.更优选地,所述信号穿透板配置为包括且不限于亚克力板、塑料板等可以使信号穿过的材料。
10.优选地,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一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贯穿所述顶板,用于将所述顶板锁紧在所述罐体顶部;或,所述锁紧件为电子锁,将所述顶板锁紧在所述罐体顶部。
11.优选地,所述无线监测装置具有北斗/gps模块、辐射检测模块、rfid 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其中,
12.所述北斗/gps模块获取当前地理位置的北斗/gps数据,并传输所述北斗/gps数据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13.所述辐射检测模块检测射线是否外漏,获取辐射数据,并传输所述辐射数据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14.所述rfid检测模块获取产品的标签数据,并传输所述标签数据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
15.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北斗/gps数据、所述辐射数据以及所述标签数据进行识别和比对,并控制数据传输模块进行实时数据的传输;
16.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将所述实时数据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到终端。
17.更优选地,所述无线监测装置上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接收所述辐射数据,当所述辐射数据超过辐射标准数值时,所述报警模块直接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终端。
18.更优选地,所述无线监测装置上还包括电池模块,为所述北斗/gps模块、所述辐射检测模块、所述rfid检测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和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提供电能。
19.一种通用型储源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上所述的一种储源罐堵头。
20.优选地,储源罐还包括挡板以及提环,所述挡板布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四周位置;所述提环设置在所述挡板内表面,用于拿放所述储源罐。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线监测装置对辐射源进行监测,通过信号穿透板将信号发射至终端显示器中,无需检察人员直接对辐射源进行定时监测,减少辐射对检察人员造成的危害,且能随时监测辐射源的辐射情况、地理信息和标识信息,防止发生辐射源泄漏而不能及时处理的情况发生。
22.将具有监测功能的无线监测装置安装在顶板内部,能够使得无线监测装置不会被轻易损坏,在搬运过程中无需注意监测装置的位置,解决移动辐射源过程中还需注意监测装置的位置,若不小心磕碰监测装置,则对监测装置造成一定损伤的问题。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板的一侧还设置一太阳能充电板,在室外移动过程中能够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具有监测功能的无线监测装置持续提供电能,若遇见阴天或必须在黑暗环境移动的情况下,在顶板的一侧还设置一充电连接口,在太阳能充电板不能为无线监测装置提供电能的情况下,使用充电连接口为无线监测装置提供电能。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板的两侧设置锁紧件,锁住整个顶板,防止发生顶板移位而导致辐射源辐射泄漏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堵头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立式通用型储源罐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立式通用型储源罐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卧式通用型储源罐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中:
29.1、主板
ꢀꢀꢀꢀꢀꢀꢀꢀꢀꢀꢀꢀꢀꢀꢀꢀ
2、信号穿透板
ꢀꢀꢀꢀꢀꢀꢀ
3、太阳能充电板
30.4、锁紧件
ꢀꢀꢀꢀꢀꢀꢀꢀꢀꢀꢀꢀꢀꢀ
5、无线监测装置
ꢀꢀꢀꢀꢀ
6、充电连接口
31.7、挡板
ꢀꢀꢀꢀꢀꢀꢀꢀꢀꢀꢀꢀꢀꢀꢀꢀ
8、提环
ꢀꢀꢀꢀꢀꢀꢀꢀꢀꢀꢀꢀꢀ
9、罐体
32.10、辐射源仓
ꢀꢀꢀꢀꢀꢀꢀꢀꢀꢀꢀ
11、提手
ꢀꢀꢀꢀꢀꢀꢀꢀꢀꢀꢀꢀ
12、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一种立式通用型储源罐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图2一种立式通用型储源罐俯视结构示意图所示,一种储源罐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无线监测装置5以及充电连接口6,顶板设置在罐体的顶部,封堵辐射源仓;无线监测装置具有监测系统,布置在顶板内部,用于监测辐射源;充电连接口布置在所述顶板上,为无线监测装置提供电能。
36.具体的,顶板包括主板1以及太阳能充电板3。主板1的形状不限,可以为矩形、锯齿形、圆形等形状,只需注意直径或长度小于罐体9的顶部直径即可。优选地,主板1的两侧边线呈w型,另外两侧边线为圆弧状,两个不同侧边交替连接,形成类似糖果型的形状,放置在罐体9的顶部中间位置,用于封堵辐射源仓10的仓口位置。主板1的材质选用铅材,能够有效防止辐射源辐射泄漏。
37.太阳能充电板3粘接在主板1的右侧,太阳能充电板3侧边线与主板1 的右侧边线吻合,恰好能够对接成为一个整体,优选地,太阳能充电板3的左侧边线呈w型,与主板1的右侧边线吻合,两者进行粘接成为一个整体。太阳能充电板3的材质选用硅材,在室外移动时,只要有太阳光的存在,太阳能充电板3就可以吸收太阳光转化为电信号为无线监测装置5持续提供电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用蓄电池提供电能,但当蓄电池中没电时,需要更换新的蓄电池,更换蓄电池时需要让工作人员近距离接触储源罐,若有部分辐射存在,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会造成极大的损伤的问题。使用太阳能充电板3持续为无线监测装置5提供电能,在无线监测装置5电能充足的时候,太阳能充电板3也能充当蓄电池在电池板中蓄电,然后在夜晚、阴天或者室内运输时再使用储蓄的电能,能够不间断的为无线监测装置5提供电能。
38.顶板还包括信号穿透板2,信号穿透板2粘接在主板1的左侧,信号穿透板2的右侧边线与主板1的左侧边线吻合,恰好能够对接成为一个整体,优选地,信号穿透板2的右侧边线呈w型,与主板1的左侧边线吻合,两者进行粘接成为一个整体。信号穿透板2的材质选用亚克力板,既轻便,又能满足无线监测装置5上模块的信号传输,为无线监测装置的信号传输提供通道的同时,还能减轻工作人员搬运的工作量。若在辐射源仓10的顶部全覆盖铅质主板,无线监测装置5上模块的信号则不能传输至终端显示器中,同样不能监测辐射源的辐
射、地理位置以及标签的情况,所以信号穿透板2是至关重要的顶板组成部分。
39.顶板上还设置有一锁紧件4,锁紧件4可以选用弯钩锁件或普通锁环,优选为弯钩锁件,锁紧件4贯穿主板1,在罐体9的顶部还设有两个孔,用于将锁紧件4穿入至罐体9的顶部中,锁紧件4底部的弯钩固定在罐体9的孔中,使得主板1不会来回移动,防止主板1移动而导致辐射源辐射泄漏的情况发生。
40.无线监测装置5安装在主板1的内部,不会有损伤和磕碰无线监测装置的情况发生,解决移动辐射源过程中还需注意监测装置的位置,若不小心磕碰监测装置,则对监测装置造成一定损伤的问题。
41.无线监测装置5上包括北斗/gps模块、辐射检测模块、rfid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
42.北斗/gps模块获取辐射源当前地理位置的北斗/gps数据,并传输北斗 /gps数据至数据处理模块;北斗/gps模块随时获取辐射源当前地理位置的北斗/gps数据,并及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随时将北斗/gps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模块中,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随时传输至终端显示器中,工作人员通过终端显示器能够随时了解当前的辐射源的地理位置信息,即使丢失也能通过终端显示器中的信息得到准确的地理位置。
43.辐射检测模块检测射线是否外漏,获取辐射数据,并传输辐射数据至数据处理模块;辐射检测模块随时检测辐射源是否泄漏射线,若没有泄漏,则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识别与分类,判断是否在安全数值内,确认无误后,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模块中,数据传输模块及时将数据传输至终端显示器中,工作人员能够随时监测辐射源的辐射信息;若存在泄漏,则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模块进行识别与分类,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至终端显示器中,工作人员发现数据不在安全范围内,能够及时进行泄漏的处理。
44.rfid检测模块获取产品的标签数据,并传输标签数据至数据处理模块; rfid检测模块检测辐射源的标签信息,识别标签信息后,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中,进行识别和分类,再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模块中,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至终端显示器上,工作人员可以对不同的辐射源做出区别判断,针对不同辐射源的不同信息不会混淆,使得数据更加清晰明了,在发生泄漏状况时,能及时找到准确的地理位置进行泄漏处理。
45.数据处理模块对北斗/gps数据、辐射数据以及标签数据进行识别和比对,并控制数据传输模块进行实时数据的传输。北斗/gps数据、辐射数据以及标签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后,数据处理模块对北斗/gps数据进行转换,转换后将北斗/gps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模块中,随时控制数据传输模块传输数据至终端显示器,地理位置信息显示在终端显示器中,工作人员可以随时监测辐射源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处理模块对标签数据进行识别,识别出来的标签信息代表不同的辐射源,通过标签信息进行反识别,即通过标签信息识别是哪一个辐射源,保证将上述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辐射数据不会混乱。
46.数据传输模块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将实时数据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到终端。实时数据包括北斗/gps数据、辐射数据以及标签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将实时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中,并控制数据传输模块中的数据传输至终端显示器中,可以选择随时传输或者定时传输,随时传输可以随时了解辐射源的实时信息,定时传输信息能够减少电量的使用,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但存在一定风险。
47.无线监测装置5上还包括报警模块,报警模块直接接收辐射检测模块中监测到辐射源的辐射数据,在报警模块中设有一标准数值,当辐射数据超过标准数值时,报警模块直接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终端显示器中。设置报警模块可以减少辐射报警需要在辐射检测模块中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才能传输至终端显示器中的时间,尽可能快的提醒工作人员辐射源已经发生辐射,对辐射进行处理。
48.无线监测装置5上还包括电池模块,为北斗/gps模块、辐射检测模块、 rfid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提供电能。与太阳能充电板3 和充电连接口6连接,保证电池模块不会出现电能不足的情况。
49.储源罐还包括挡板7以及提环8,挡板7采用钢板材质,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半圆形等形状,优选为矩形。挡板7的个数为4个,均匀的焊接在罐体9的顶部四周位置上,提环8与挡板7材质一致,也采用钢材料制备,焊接在挡板7的内表面顶部,提环8的直径不可过粗和过细,不能过粗是需要为工作人员手提储源罐留有人手能方便伸入的空隙,又不能过细导致不能承受储源罐整体的重量。
5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顶板上还设置有一锁紧件4,锁紧件4选用电子锁,锁紧件4安装在主板1的底部边缘位置以及罐体9的顶部与主板 1边缘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将顶板放置在罐体9的顶部,需要将顶板锁紧在罐体9上时,只需点击锁紧按钮或遥控锁紧件4进行锁紧即可,当不需要锁紧时,点击解除按钮或遥控锁紧件4解除锁紧即可,甚至不需要工作人员靠近罐体9,简便又安全。
5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一种卧式通用型储源罐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卧式储源罐中将挡板7和提环8替换为提手11,增加了一个底座12,用于固定罐体9,防止罐体9不能稳定固定的情况发生,其余装置以及设定位置与上一实施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5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