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品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械设备油品在线粘度监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2.油品,即石油产品,石油经过炼制等加工工艺生产出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等多种石油产品,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3.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4.但是目前的油品在线粘度监测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更好的对该传感器的连接管进行清洁,在该连接管对油品进行检测时,该油品会在连接管内部产生污垢,检测次数越多,堆积的越多,从而导致该连接管堵塞,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机械设备油品在线粘度监测传感器。
技术实现要素: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一般传感器连接管清理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械设备油品在线粘度监测传感器。
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械设备油品在线粘度监测传感器,包括支撑板和传感器外壳,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电动升降套,所述电动升降套的底端活动连接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底端固定安装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转轴。
8.所述转轴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清洗刷,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测试管,所述测试管的内部固定安装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传感器外壳,且传感器外壳的正面固定安装显示屏,且显示屏的这么固定连接防护板,且防护板的外壁活动连接合页,通过显示屏的设置,可对检测完毕后的数据进行展示,且使用防护板对其显示屏进行防护。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电动升降杆与连接板升降连接,且电动升降杆与连接板为垂直分布,通过支撑板、过电动升降杆与连接板的设置,可以对该连接块顶部的清理啥进行升降。
11.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转轴与清洗刷活动连接,且转轴与清洗刷为垂直分布,
通过清洗刷的设置,达到了便于对进料管进行清理的作用,使得该进料管不易被油污堵塞,影响进料。
12.优选的,所述测试管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过滤网螺纹连接,且过滤网的数目为四目,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过滤网的设置,达到了便于对测试管内部进行疏通,避免了该油品在测试管内部凝固,造成测试不便。
13.优选的,所述测试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进料管,且进料管为梯形结构,通过进料管的设置,达到了便于对油品快速进料的作用。
14.优选的,包括传感器外壳,所述传感器外壳的背面固定安装磁铁,且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磁铁均为方形结构,通过两个磁铁的设置,可以对该传感器外壳在固定时,更加的稳固。
15.优选的,包括传感器外壳,所述传感器外壳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散热网,且散热网的两侧均固定安装第二固定螺栓,通过散热网的设置,可以对该传感器外壳进行散热,在该测试管进入到油品内时,该油品过热会导致该外壳内部的零件软化,使用散热网对其进行散热,从而使得了该传感器外壳内部的零件可以得到冷却,且测试的数据准确。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电动升降套、电动升降杆和连接板、清洗刷可对该清洗刷进行升降,从而使得该清洗刷在对进料管清洗时,电动升降套带动电动升降杆向下升降,带动了清洗刷对其进料干贴合,从而便于清理,再驱动电机、转轴和清洗刷对该清洗刷进行旋转,在使用时,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轴产生电流,从而带动清洗刷进行旋转,对进料管内部进行旋转清洗,从而使得该进料管内部的油污在清洗刷的摩擦下,清洗的更加干净,使用测试管、过滤网和第一固定螺栓,可对该测试管内部进行防堵,在使用时,该油品内部的杂质会导致该测试管堵塞,而油品粘度增高时,该油品会容易在测试管内部凝固,导致测试管堵塞,而使用过滤网对其进行疏通,再该过滤网使用时间过长时,可想左拧动第一固定螺栓对其过滤网从测试管内部进行拆卸清洗,解决了一般测试管清洗不方便和容易堵塞的问题,提高了机械设备油品在线粘度监测传感器的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为实施例的正剖图;
20.图2为实施例的背视图;
21.图3为实施例的散热网与第二固定螺栓连接示意图;
22.图4为实施例的转轴与清洗刷连接示意图;
23.图5为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24.图中:1、传感器外壳;2、显示屏;3、防护板;4、合页;5、支撑板; 6、电动升降套;7、电动升降杆;8、连接板;9、驱动电机;10、转轴;11、清洗刷;12、测试管;13、过滤网;14、第一固定螺栓;15、进料管;16、磁铁;17、散热网;18、第二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机械设备油品在线粘度监测传感器,包括支撑板5和传感器外壳1,支撑板5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电动升降套6,电动升降套6的底端活动连接电动升降杆7,电动升降杆7的底端固定安装连接板8,连接板8的顶部固定安装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转轴10。
27.转轴10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清洗刷11,支撑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测试管 12,测试管12的内部固定安装过滤网13,过滤网13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14。
28.本实施例中,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传感器外壳1,且传感器外壳1的正面固定安装显示屏2,且显示屏2的这么固定连接防护板3,且防护板3的外壁活动连接合页4,在工作时,向右拉动防护板3带动合页4进行旋转,从而对该显示屏2进行防护。
29.本实施例中,支撑板5通过电动升降杆7与连接板8升降连接,且电动升降杆7与连接板8为垂直分布,在工作时,使用电动升降杆7带动连接板8 顶部的清洗刷11进行升降,从而使得了该清洗刷11与进料管15贴合,便于清洗,在清洗完毕后,可通过电动升降杆7对清洗刷11进行上升,从而不影响该进料管15的工作。
30.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9通过转轴10与清洗刷11活动连接,且转轴10 与清洗刷11为垂直分布,在工作时,使用驱动电机9带动转轴10产生电流,对清洗刷11进行旋转,从而使得了该清洗刷11在旋转的作用下,与进料管 15内部进行摩擦,从而清理。
31.本实施例中,测试管12通过第一固定螺栓14与过滤网13螺纹连接,且过滤网13的数目为四目,在工作时,向左拧动第一固定螺栓14带动过滤网 13从测试管12内部拆卸下来,对其过滤网13上的油污进行清理。
32.本实施例中,测试管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进料管15,且进料管15为梯形结构,在工作时,使用进料管15可对油品进行便于进料,且该进料管15 为梯形结构,更加方便了该油品进入测试管12的内部。
33.本实施例中,包括传感器外壳1,所述传感器外壳1的背面固定安装磁铁 16,且磁铁1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磁铁16均为方形结构,在工作时,使用磁铁16可带动该传感器外壳1与机械设备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该传感器外壳1在碎机械设备进行油品测试时,便于安装,且测试完毕后,方便拆卸。
34.本实施例中,包括传感器外壳1,所述传感器外壳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散热网17,且散热网17的两侧均固定安装第二固定螺栓18,在工作时,想左拧动第二固定螺栓18带动散热网17与传感器外壳1进行拆卸,从而对该散热网17进行清洗。
35.工作原理,首先使用磁铁16把监测传感器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然后把测试管12放置该机械设备内部,再使用进料管15对其油品进行吸取,然后油品进入到测试管12内部,再使用过滤网13对其进行防堵塞,然后使用测试管12对油品进行测试,测试完毕后的数据,传输到传感器内部,再通过显示屏2展现出来,接着该传感器在使用时间过长时,可使用散热网17对其传感器进行散热,最后使用电动升降杆7带动连接板8顶部的清洗刷11进行升降,
使得该清洗刷11与进料管15贴合,再使用驱动电机9带动转轴10产生电流,对清洗刷11进行旋转,与进料管15内部进行摩擦,进行清理,在清洗完毕后,可通过电动升降杆7对清洗刷11进行上升,从而不影响该进料管15的工作,其中,驱动电机9的型号为dm3722b,电动升降套6和电动升降杆7的型号为ys-nz100-12a,这就是机械设备油品在线粘度监测传感器的使用流程。
3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