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林业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27845发布日期:2022-04-07 02:4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林业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林业生态环境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森林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都中林副业产品,而且在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的园林环境检测装置一般都是将机器的支撑柱直接的插入泥土中去,随着下雨造成土地松软,支撑柱会随着风力而呈现出倾倒姿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林业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支撑柱的外表面上进行防护,减少晃动的特点,解决支撑柱会随着风力而呈现出倾倒姿态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机器的支撑柱都是直接插入泥土中去,随着下雨造成土地松软造成支撑柱倒塌的问题,以达到对支撑柱的底部进行加固,降低晃动的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林业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支撑柱、外撑防护支撑器和底套垫脚器,所述支撑柱的中部外表面上活动搭接有外撑防护支撑器,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上活动套接有底套垫脚器。
7.所述外撑防护支撑器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液压器,所述液压器均匀的分布在外撑防护支撑器的内表面上,所述液压器的一端上设置有贴合块,所述外撑防护支撑器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壳,所述u型固定壳的外侧表面上活动搭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外表面上活动搭接有支撑腿。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腿的一端转动搭接有垫脚块,所述垫脚块的下表面设置在地面上。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套垫脚器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内聚斜口,所述内聚斜口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套孔,所述套孔的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卡接有上斜插杆,所述底套垫脚器的顶部内表面上活动搭接有推动器,所述推动器的输出端上设置有推动挤压杆,所述推动挤压杆的一端活动搭接在支撑柱的外表面上。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上活动搭接有防水顶套头,所述防水顶套头的下表面密封搭接在底套垫脚器的顶部外表面上。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垫脚块的顶部左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支撑腿,所述垫脚块的顶部右侧外表
面上设置有斜槽口,所述斜槽口的内表面上套接有内斜插杆。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四方摄像检测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上设置有顶头电源器,所述顶头电源器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林业生态环境监测设备,采用外撑防护支撑器、贴合块、转动辊、支撑腿和垫脚块的结合,通过将外撑防护支撑器穿过支撑柱,配合贴合块能够接触到支撑柱的表面,将支撑腿在转动辊的外表面上进行拉动延展开来,将垫脚块固定在土地的表面上进行支撑,具备对支撑柱的外表面上进行防护,减少晃动的特点,解决支撑柱会随着风力而呈现出倾倒姿态的问题,达到了对支撑柱的外表面上进行防护,减少晃动的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林业生态环境监测设备,采用底套垫脚器、内聚斜口、上斜插杆、推动器、推动挤压杆、防水顶套头和支撑柱的结合,通过将底套垫脚器底端大部分插入泥土中去,使用泥土将底套垫脚器的表面进行严实密封起来,将上斜插杆打入内聚斜口的内部与外界的泥土进行固定,将支撑柱插入底套垫脚器的内部,将推动器顺着支撑柱的外表面上向下进行滑动,直至与底套垫脚器的内表面进行搭接,启动推动器对推动挤压杆进行推动来压紧支撑柱的表面,把防水顶套头合到推动器的顶部外表面上进行防水密封,具备了对支撑柱的底部进行加固,防止晃动的特点,解决机器的支撑柱都是直接插入泥土中去,随着下雨造成土地松软造成支撑柱倒塌的问题,以达到对支撑柱的底部进行加固,降低晃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套垫脚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撑防护支撑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垫脚块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支撑柱;11、四方摄像检测器;12、顶头电源器;13、连接臂;14、太阳能电板;
21.2、外撑防护支撑器;21、液压器;22、贴合块;23、u型固定壳;24、转动辊;25、支撑腿;26、垫脚块;261、限位块;262、斜槽口;263、内斜插杆;
22.3、底套垫脚器;31、内聚斜口;32、上斜插杆;33、推动器;34、推动挤压杆;35、防水顶套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实施例1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林业生态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支撑柱1、外撑防护支撑器2和底套垫脚器3,支撑柱1的中部外表面上活动搭接有外撑防护支撑器2,支撑柱1的底端上活动套接有底套垫脚器3,支撑柱1的顶部外表面上设置有四方
摄像检测器11,支撑柱1的顶端上设置有顶头电源器12,顶头电源器1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臂13,连接臂13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板14。
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底套垫脚器3埋入土地的内部,将外撑防护支撑器2套接到支撑柱1的外表面上,把支撑柱1插入底套垫脚器3的内部去,进行底部的固定,当支撑柱1被固定住后,将外撑防护支撑器2向外侧进行延展开来进行固定,通过四方摄像检测器11对外界的环境进行检测,配合太阳能电板14进行太阳能发电再通过顶头电源器12对电源进行储存。
27.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垫脚块26的顶部左侧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61,限位块261的内侧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支撑腿25,垫脚块26的顶部右侧外表面上设置有斜槽口262,斜槽口262的内表面上套接有内斜插杆263,将垫脚块26贴到地面上去,把内斜插杆263插入斜槽口262的内部去。
28.实施例2
29.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外撑防护支撑器2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液压器21,液压器21均匀的分布在外撑防护支撑器2的内表面上,液压器21的一端上设置有贴合块22,外撑防护支撑器2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壳23,u型固定壳23的外侧表面上活动搭接有转动辊24,转动辊24的外表面上活动搭接有支撑腿25,支撑腿25的一端转动搭接有垫脚块26,垫脚块26的下表面设置在地面上。
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外撑防护支撑器2穿过支撑柱,配合贴合块22能够接触到支撑柱的表面,将支撑腿25在转动辊24的外表面上进行拉动延展开来,将垫脚块26固定在土地的表面上进行支撑,达到了对支撑柱的外表面上进行防护,减少晃动的效果。
31.实施例3
32.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底套垫脚器3的两侧外表面上设置有内聚斜口31,内聚斜口3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套孔,套孔的内表面上可拆卸式卡接有上斜插杆32,底套垫脚器3的顶部内表面上活动搭接有推动器33,推动器33的输出端上设置有推动挤压杆34,推动挤压杆34的一端活动搭接在支撑柱1的外表面上,支撑柱1的外表面上活动搭接有防水顶套头35,防水顶套头35的下表面密封搭接在底套垫脚器3的顶部外表面上。
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底套垫脚器3底端大部分插入泥土中去,使用泥土将底套垫脚器3的表面进行严实密封起来,将上斜插杆32打入内聚斜口31的内部与外界的泥土进行固定,将支撑柱1插入底套垫脚器3的内部,将推动器33顺着支撑柱1的外表面上向下进行滑动,直至与底套垫脚器3的内表面进行搭接,启动推动器33对推动挤压杆34进行推动来压紧支撑柱1的表面,把防水顶套头35合到推动器33的顶部外表面上进行防水密封,以达到对支撑柱的底部进行加固,降低晃动的效果。
34.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基于物联网的林业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35.如图1-4所示,通过将底套垫脚器3底端大部分插入泥土中去,使用泥土将底套垫脚器3的表面进行严实密封起来,将上斜插杆32打入内聚斜口31的内部与外界的泥土进行固定,将支撑柱1插入底套垫脚器3的内部,将推动器33顺着支撑柱1的外表面上向下进行滑动,直至与底套垫脚器3的内表面进行搭接,启动推动器33对推动挤压杆34进行推动来压紧支撑柱1的表面,把防水顶套头35合到推动器33的顶部外表面上进行防水密封,将外撑防护
支撑器2套接到支撑柱1的外表面上,配合贴合块22能够接触到支撑柱的表面,将支撑腿25在转动辊24的外表面上进行拉动延展开来,将垫脚块26固定在土地的表面上进行支撑,把支撑柱1插入底套垫脚器3的内部去,进行底部的固定,当支撑柱1被固定住后,将外撑防护支撑器2向外侧进行延展开来进行固定,通过四方摄像检测器11对外界的环境进行检测,配合太阳能电板14进行太阳能发电再通过顶头电源器12对电源进行储存。
36.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