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技术涉及试水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气动式试水机。
背景技术:2.试水机是用作测试产品密封性的专用设备,在检测过程中,试水机是以水压形式测试压胶位置是否漏水、穿带等问题。试水机应用于各种产品的防水测试及气密性测试。在防水制衣行业,若需要测试弹性布料或者衣物试水水压要求大于5磅/平方英寸,故需要对布料的防水性能进行严格的检测。
3.对于防水制衣的生产过程,需要将多张布料进行缝合,之后再两组布料的接缝处涂覆防水胶形成过胶缝合位,由于过胶缝合位是两组布料的接缝处,故过胶缝合位的防水密闭性对于防水衣物的整体性能影响较大。现有的试水机在进行防水衣物的过胶缝合位的防水测试时,将防水衣物摊放在测试工位台上,测试工位台与试水机上的供水管路连通,水体不断向测试工位台上供应,待完成测试后,对测试工位台泄压,高压水体经排水管路流入测试工位台下端的水盘中,并不断回流至水箱内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现有的试水机在进行测试时,试水机目前仍采用手持式的操作方式,在进行测试过程中,需要多次手握试水机工位台上的把手,且在加压后的保压过程中,需要不断压住把手,故进行测试过程中的劳动强度较大,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降低试水机测试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本技术提供气动式试水机。
6.本技术提供的气动式试水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气动式试水机,包括本体及检测装置,本体包括工作台及供水系统,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水平设置且固定有水盘,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支座及检测工位台,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箱及水泵,所述检测工位台与所述水箱之间连接有上水管,所述检测工位台的下端面连接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的下端朝向所述水箱;所述水盘内部架设有置物框,所述置物框为一侧端面开口的盒状物,所述置物框的开口扣置于所述水盘内部,待检测的布料置于所述检测工位台上;所述检测工位台的上端面固定有基座,所述基座内部分别安装有共线分布的肘夹及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气缸的推杆与所述肘夹铰接;所述检测工位台背离所述支座的一端固定有下夹锁环,所述肘夹远离所述气缸的一端铰接有与所述下夹锁环形状配合的上夹锁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座安装在工作台上,供水系统通过上水管向检测工位台供应水体,同时工作台上端面固定水盘,完成防水测试后,检测工位台中的水体经下水管不断向水箱内部流动,水体具有一定的压力,故下水管排水效率较为迅速,在进行防水测试过程中,此时气缸上电驱动,气缸的缸体与基座铰接,且气缸的推杆与肘夹铰接,故此时气缸驱动肘夹不断运动,肘夹的端部铰接有上夹锁环,此时将待测试的布料铺设在检测工位
台上,气缸推动肘夹不断下压,此时上夹锁环不断与下夹锁环正对抵紧,此时进水管不断进行水体输送,水体在布料缝合的位置形成局部高压,此时水体不断从出水管向水箱内部回流;相对于现有的人力握持进行肘夹下压的操作方法,本技术中借助气缸实现了对肘夹驱动的操作,整体的作业效率提升,降低了试水实验时的劳动强度。
9.优选的,所述检测工位台的上端面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置有可编程plc系统,对于不同测试要求的布料,依照保压时间要求进行参数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箱位于检测工作台的上端面,当进行布料的试水测试时,此时针对测试时的参数要求对该控制箱进行参数的设置,对于不同的布料,上述设置使测试操作时的范围提升。
11.优选的,所述置物框与所述水盘形状配合,所述置物框的四周边沿与所述水盘的四周内端面之具有缝隙,所述置物框背离所述水盘的端面贯通开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置物框靠近所述支座的一侧凹设有缺口,所述支座卡接入所述缺口内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盘与置物框形状配合,置物框与水盘较为切合,排出的水体从缝隙中不断流动,保证了水体在水盘内部的流动效率,各组通孔的设置增加了置物框的通透性,当排出的水体洒落在置物框上时,水体经各组通孔不断向下滴落,降低了布料上附着的水体量;支座卡接入置物框的缺口内部,使置物框与支座的一体性提升,置物框的稳定性得到提升,同时支座卡接入缺口内部,使该装置的整体尺寸得到压缩,提升了制造过程的经济性。
13.优选的,所述上水管及所述下水管上分别连接有球阀,所述上水管及所述下水管均贯穿所述支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水管及下水管均与球阀连接,球阀的设置便于对上水管及下水管进行控制,便于检测人员依据突发状况对上水管及下水管进行及时的控制;上水管及下水管的管路较为清晰,不易发生缠绕。
15.优选的,所述检测工位台的下端连接有实时显示水压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向所述检测工位台的一侧延伸。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工位台连接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实时显示检测工位台中的水压数值,压力检测装置向检测工位台的一侧延伸,使显示的数值在检测人员的视野范围内,便于检测人员及时快捷的获取压力数值。
17.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下端面固定有有两组竖直设置的支架,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箱及位于所述水箱内部的水泵,两组所述支架之间对拉连接有加强板,所述水箱固定在所述加强板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泵与水箱连接,检测人员在控制箱面板上输入检测过程的相关参数值,水泵上电驱动,并不断从水箱内部抽吸水体,经上水管不断向检测工位台输送,当检测过程出现意外情况时,检测人员对控制箱进行控制,使上水过程被限制,提升了控制过程的便捷性及速度。
19.优选的,布料置于所述检测工位台上时,布料上放置呈透明状的pvc片,所述pvc片大于所述上夹锁环的尺寸,所述上夹锁环对所述pvc片进行压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在进行检测时,透明材质的pvc板覆盖在布料上,使上夹锁环对pvc板进行压紧,pvc板大于上夹锁环的尺寸,使pvc板对布料的压紧作用提升。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通过在基座上进行肘夹及气缸的安装,在进行防水测试过程中,此时气缸上电驱动,气缸的缸体与基座铰接,且气缸的推杆与肘夹铰接,故此时气缸驱动肘夹不断运动,肘夹的端部铰接有上夹锁环,此时将待测试的布料铺设在检测工位台上,气缸推动肘夹不断下压,此时上夹锁环不断与下夹锁环正对抵紧,此时进水管不断进行水体输送,水体在布料缝合的位置形成局部高压,此时水体不断从出水管向水箱内部回流;相对于现有的人力握持进行肘夹下压的操作方法,本技术中借助气缸实现了对肘夹驱动的操作,整体的作业效率提升,降低了试水实验时的劳动强度;
23.2.控制箱位于检测工作台的上端面,当进行布料的试水测试时,此时针对测试时的参数要求对该控制箱进行参数的设置,对于不同的布料,上述设置使测试操作时的范围提升;水泵与水箱连接,检测人员在控制箱上输入检测过程的相关参数值,水泵上电驱动,并不断从水箱内部抽吸水体,经上水管不断向检测工位台输送,当检测过程出现意外情况时,检测人员对控制箱进行控制,使上水过程被限制,提升了控制过程的便捷性及速度。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中水箱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11、控制箱;12、膝动开关;13、万向轮;14、排水管;2、供水系统;21、水箱;211、排水口;22、水泵;3、水盘;31、置物框;311、通孔;32、缺口;4、支座;41、球阀;42、肘夹;421、上夹锁环;43、基座;44、气缸;441、缸体;442、推杆;5、检测工位台;51、上水管;52、下水管;53、下夹锁环;6、置物框;7、pvc片;8、支架;81、横梁;82、加强板;9、流量表。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气动式试水机。参照图1及图2,气动式试水机包括本体及检测装置,本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作台1及供水系统2,工作台1呈长方形的板状物,工作台1下端面固定有架设在地面上的两组支架8,各组支架8下端部均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横梁81,横梁81两端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有万向轮13。支架8上螺栓连接有水平延伸的加强板82。
30.供水系统2包括水箱21及水泵22[参照图3],水箱21呈长方体,水泵22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水箱21的下端内部空间连通。工作台1的下端面吊装有用于控制水泵22启停的膝动开关12。膝动开关12靠近工作台1的右侧端面。
[0031]
工作台1的上端面固定有开口呈长方形的水盘3,水盘3的中心对称点与工作台1的中心对称点重合。水盘3内部放置配套放置有盒状物的置物框631,置物框631与水盘3形状配合,置物框631的四周边沿与水盘3的各组内端面均具有一定尺寸的间隙,置物框631的开口为长方形且扣置在水盘3的内底面。置物框631背离水盘3的端面贯通开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通孔311;置物框631靠近支座4的一侧凹设有缺口32,支座4卡接入缺口32内部。
[0032]
参照图1及图2,检测装置包括支座4及检测工位台5,供水系统2与检测工位台5之
间连接有上水管51,检测工位台5的下端面连接有下水管52,下水管52的下端朝向水盘3,待进行防水测试的布料的过胶缝合位置于检测工位台5上,过胶缝合位两侧的布料摊放在置物框631上;检测工位台5的上端面固定有基座43,基座43呈槽钢结构,基座43的槽口朝上设置。基座43内部分别安装有共线分布的肘夹42及气缸44,气缸44的缸体441与基座43铰接,气缸44的推杆442与肘夹42铰接;基座43两侧的竖直翼板呈直角梯形,肘夹42安装在基座43一端的槽口中,且基座43的两侧竖直翼板从肘夹4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放大。检测工位台5背离支座4的一端固定有下夹锁环53,肘夹42远离气缸44的一端铰接有与下夹锁环53形状配合的上夹锁环421。
[0033]
工作台1上端面的右上角固定有控制箱11,控制箱11的下端部与工作台1上端面螺钉固定连接。工作台1的上端面安装有控制箱11,控制箱11内置有可编程plc系统,对于不同测试要求的保压时间要求进行参数设置。
[0034]
参照图1及图2,检测装置包括支座4及检测工位台5,支座4竖直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端面,支座4位于水盘3内部,置物框631朝向支座4的一侧端面凹设有与支座4的竖直截面形状配合的缺口32,支座4卡接入缺口32内部。置物框631背离水盘3的内底面的表面贯通开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通孔311。
[0035]
检测工位台5固定在支架8的上端面,检测工位台5向工作台1的上端面倾斜。检测工位台5远离支架8的一端一体固定有下夹锁环53,下夹锁环53呈圆形。上水管51与下水管52两者均与下夹锁环53的下端面连接,上水管51及下水管52均为柔性管,上水管51及下水管52上均套接连通有球阀41。支座4上安装有向控制箱11的一侧延伸的流量表9,流量表9实时显示水压的数值。
[0036]
参照图3,两组支架8支架8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加强板82,水箱21安装在加强板82上。水盘3的下端面开孔设置并连接有排水管14,排水管14贯穿工作台1并插接入水箱21内部。水泵22位于水箱21内部。上水管51贯穿水箱21上端部的盖板,排水管14也贯穿盖板。
[0037]
参照图1及图2,布料置于检测工位台5上时,布料上放置呈透明状的pvc片7,pvc片7的呈圆形,pvc片7大于上夹锁环421的尺寸,pvc片7大于上夹锁环421的尺寸,上夹锁环421对pvc片7进行压紧。
[0038]
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动式试水机的实施原理为,
[0039]
该种气动式试水机在进行布料的防水测试前,首先确保水箱21内部的水量足够,水位高度不低于水箱21高度的2/3。检查电机、控制箱11是否正常。
[0040]
进行布料的防水测试时,首先将待检测的布料放置于检测工位台5上,使过胶缝合位位于下夹锁环53及上夹锁环421之间,布料的下端与硅胶垫抵接,布料的上端面放置pvc片7,之后检测人员通过控制箱11对气缸44的保压时间进行参数设置。
[0041]
将上水管51上的球阀41开启,下水管52上的球阀41保持关闭;依照控制箱11设置测试的参数数据,此时气缸44上电驱动;并借助膝盖触发膝动开关12,使水泵22上电转动,水体从水箱21开始抽吸,水体将上水管51进入下夹锁环53内部,在下夹锁环53及上夹锁环421形成密闭的空间,保持一段时间,完成对布料的防水测试,流量表9实时显示下夹锁环53内部水体的压力值。在测试时,过胶缝合位两侧的布料摊放在置物框631上。
[0042]
完成防水测试时,拧动下水管52的球阀41,使水体经下水管52向水箱21内排出。此时控制器控制气缸44运动,气缸44的推杆442收缩,使肘夹42复位,进而使上夹锁环421抬
起,将pvc取下,将布料取下,此时呈残留的水体经排水管14不断向水箱21内部回流,实现了对水体的重复利用。
[0043]
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