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超声波探伤仪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18480发布日期:2022-07-20 01:1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洋超声波探伤仪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探伤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超声波探伤仪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超声波探伤仪被广泛的应用于承压金属部件的内部缺陷检测,主要由主机、连接线和探头三部分组成,它是利用声波在两种介质表面会发生反射的原理来发现部件焊接或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夹渣、气孔和裂纹等缺陷,为设备消除缺陷提供依据,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基础。
3.然而,在一些特定环境下难以使用仪器进行检测作业,例如水下环境,在检测时,通常由操作人员一个人独立完成,检测人员需要一只手手持超声波探伤仪主机,另一只手拿探头进行探伤扫查,造成潜水员难以腾出手做其他操作,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且探伤仪很容易出现掉落,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海洋超声波探伤仪辅助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超声波探伤仪辅助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潜水员难以腾出手做其他操作,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且探伤仪很容易出现掉落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超声波探伤仪辅助固定装置,其能够对超声波探伤仪进行外部防护,在水下作业时使其能够始终贴合在操作人员的身体上,既保护了探伤仪又使其无需用手握持,同时也可对探伤头进行收起固定。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洋超声波探伤仪辅助固定装置,其包括:
6.防护箱,其内部设置有探伤仪主机,所述防护箱的外壁底部设置有背带卡扣,所述防护箱的一侧壁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半圆卡环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半圆卡环的扭簧轴;
7.开口部,其开设于所述防护箱的上端,所述开口部的内侧边缘设置有第一阶梯,所述第一阶梯的上端环绕有密封圈以及贴合于所述密封圈上部的盖板,所述第一阶梯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阶梯以及穿插于所述第一阶梯上端的螺纹杆;
8.探测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护箱水平一端部的防水固定环以及贯穿于所述防水固定环两端的连接线。
9.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探伤仪主机的安装槽,所述探伤仪主机面向所述防水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端子部,两个所述半圆卡环通过扭簧轴构成开合旋转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内部一侧还安放有干燥剂,所述背带卡扣用于连接和穿插背肩带或腰带。
11.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开设有嵌于所述密封圈的密封槽,所述螺纹杆由上而下穿插并螺纹连接于所述盖板和第二阶梯,所述第二阶梯的顶面高度大于第一阶梯的顶面高
度且小于密封圈的顶面高度。
12.优选的,所述盖板通过第二阶梯与所述开口部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盖板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第一阶梯之间构成弹性结构,所述开口部的开间尺寸大于所述探伤仪主机的俯视面尺寸。
13.优选的,所述连接线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插接头和探伤头,所述插接头与所述端子部之间为插接对应。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一)通过防护箱、盖板、密封圈、密封槽和背带卡扣等的相互配合,其能够有效避免外部水进入箱体内部并对仪器造成损害,同时也可将防护箱贴附在潜水员的身体上,方便其水下操作,此外,在半圆卡环和扭簧轴的配合下还可对探伤头进行随时收起,避免了探伤头和连接线任意拖拽和无处安放。
16.(二)通过防水固定环和插接头的配合,可方便连接线与主机之间进行灵活插接,减少了后期拆装维修的操作流程。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箱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口部与盖板的连接部位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00、防护箱;110、探伤仪主机;1101、端子部;120、背带卡扣;130、半圆卡环;140、扭簧轴;150、安装槽;160、干燥剂;200、开口部;210、第一阶梯;220、密封圈;230、盖板;2301、密封槽;240、第二阶梯;250、螺纹杆;300、探测部;310、防水固定环;320、连接线;330、插接头;340、探伤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3.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洋超声波探伤仪辅助固定装置,其能够对超声波探伤仪进行外部防护,在水下作业时使其能够始终贴合在操作人员的身体上,既保护了探伤仪又使其无需用手握持,同时也可对探伤头进行收起固定。
26.图1、图2、图3和图4分别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超声波探伤仪辅助固定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27.防护箱100,其内部设置有探伤仪主机110,防护箱100的外壁底部设置有背带卡扣
120,防护箱100的一侧壁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半圆卡环130以及连接于两个半圆卡环130的扭簧轴140,防护箱100 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探伤仪主机110的安装槽150,探伤仪主机 110面向防水固定环310的一侧设置有端子部11011,两个半圆卡环 130通过扭簧轴140构成开合旋转连接,防护箱100可通通过安装槽150对探伤仪主机110进行安装固定,并在盖板230的配合下对探伤仪主机110形成全方位包围,使得仪器能够在水下环境作业,当潜水员需要将探伤头340收起时可直接将其塞入两个半圆卡环130中,在扭簧轴140的弹力恢复下形成合抱闭合,同时也避免线体受到任意拖拽,防护箱100的内部一侧还安放有干燥剂160,背带卡扣120用于连接和穿插背肩带或腰带,干燥剂160可对防护箱100内存在的湿气进行吸附,并避免湿气对探伤仪造成侵蚀损害,背带卡扣120在衔接绳带后可方便将整个防护箱100背在后背或系在腰间,从而大大方了潜水员进行水下探伤作业。
28.开口部200,其开设于防护箱100的上端,开口部200的内侧边缘设置有第一阶梯210,第一阶梯210的上端环绕有密封圈220以及贴合于密封圈220上部的盖板230,第一阶梯21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阶梯240以及穿插于第一阶梯210上端的螺纹杆250,盖板230的底部开设有嵌于密封圈220的密封槽2301,螺纹杆250由上而下穿插并螺纹连接于盖板230和第二阶梯240,第二阶梯240的顶面高度大于第一阶梯210的顶面高度且小于密封圈220的顶面高度,盖板230 通过第二阶梯240与开口部200之间构成卡合结构,盖板230通过密封圈220与第一阶梯210之间构成弹性结构,开口部200的开间尺寸大于探伤仪主机110的俯视面尺寸,盖板230可通过密封槽2301和密封圈220的相互嵌入对与第一阶梯210之间的缝隙进行有效密封,并避免水侵入开口部200进而流入防护箱100内,第二阶梯240避开第一阶梯210,并在螺纹杆250的连接下对盖板230与防护箱100之间进行锁紧固定,锁紧后也使得密封槽2301紧贴在密封圈220上,此外,开口部200可方便操作人员对探伤仪主机110进行更换拿取。
29.图2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超声波探伤仪辅助固定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30.探测部300,包括设置于防护箱100水平一端部的防水固定环310 以及贯穿于防水固定环310两端的连接线320,连接线320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插接头330和探伤头340,插接头330与端子部1101之间为插接对应,连接线320在插接头330和端子部1101的配合下可方便其与探伤仪主机110之间进行随时插接,方便且实用,防水固定环310可对连接线320贯穿于防护箱100的部位进行固定及密封,探伤头340可对船体表面等相关作业设备进行超声波探伤作业,测得的频谱及时传入探伤仪主机110进行检测分析。
31.综上,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海洋超声波探伤仪辅助固定装置,首先将盖板230嵌入开口部200的口槽内,在螺纹杆250和密封圈220的配合下对盖板230与开口部200的衔接处进行锁紧密封,然后将背带卡扣120中的背带系在腰间或后背上即可下水进行探伤作业,操作人员可单手拿取探伤头340进行扫描检测,在这里,当潜水员需要将探伤头340收起时可直接将其塞入两个半圆卡环130中,在扭簧轴140 的弹力恢复下形成合抱闭合,同时也避免线体受到任意拖拽,此外,连接线320在插接头330和端子部1101的配合下可方便其与探伤仪主机110之间进行随时插接,方便且实用,防水固定环310可对连接线320贯穿于防护箱100的部位进行固定及密封。
32.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