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9643发布日期:2022-03-20 03:2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金属双极板进行铺设密封及气密性检测均都采用手动模式。效率低,质量难保证一致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其能够提高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以及气密性检测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下工装、传送装置、上工装、驱动机构以及测漏仪;
6.所述下工装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下工装均用于铺设并固定下密封圈,并用于铺设与下密封圈位置对应的双极板;所述传送装置用于将多个所述下工装依次传送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上工装活动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上方,所述上工装用于铺设并固定上密封圈;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上工装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工装翻转并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以将所述上工装上的上密封圈对应压合到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所述下工装上的双极板上;所述测漏仪用于在所述上工装位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的情况下对双极板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7.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8.可选地,所述下工装包括下移动板以及下密封圈铺设板;所述下移动板用于与所述传送装置匹配,并由所述传送装置传送到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下密封圈铺设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移动板上,所述下密封圈铺设板用于铺设并固定下密封圈,并用于铺设与下密封圈位置对应的双极板。
9.可选地,所述下工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移动板的第一电磁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密封圈铺设板的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电磁装置用于在断电的情况下获得磁力,以将所述下密封圈铺设板吸附于所述下移动板上,或所述第一电磁装置用于在通电的情况下失去磁力,以使所述下密封圈铺设板能够与所述下移动板脱离。
10.可选地,所述下密封圈铺设板设置有与下密封圈的轮廓匹配的下铺设凹槽,所述下铺设凹槽用于容置下密封圈并对下密封圈进行限位。
11.可选地,所述上工装包括上移动板以及上密封圈铺设板;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上移动板上,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用于铺设并固定上密封圈;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上移动板连接,以驱动所述上移动板以及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同步移动到所述
第二预设位置,以将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上的上密封圈对应压合到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的所述下工装上的双极板上。
12.可选地,所述上工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移动板的第二电磁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电磁装置用于在断电的情况下获得磁力,并将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吸附于所述上移动板上,或所述第二电磁装置用于在通电的情况下失去磁力,以使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能够与所述上移动板脱离。
13.可选地,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设置有真空腔以及与所述真空腔连通的真空吸附孔,所述真空吸附孔用于在所述真空腔抽真空的情况下对上密封圈进行负压吸附。
14.可选地,所述上密封圈铺设工装设置有与上密封圈的轮廓匹配的上铺设凹槽,所述上铺设凹槽用于容置上密封圈并对上密封圈进行限位;所述真空吸附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真空吸附孔间隔设置于所述上铺设凹槽内。
15.可选地,所述真空腔包括第一端通道、第一边沿通道、第二端通道以及第二边沿通道;所述第一端通道、所述第一边沿通道、所述第二端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边沿通道依次连接围成与所述上密封圈的轮廓匹配的框形状;所述上密封圈铺设板还设置有与所述真空腔连通的真空抽气口,所述真空抽气口用于与外部真空抽气机连通。
16.可选地,所述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还包括测漏管路以及电磁阀,所述测漏管路用于与双极板连接,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测漏管路上。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18.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下工装、传送装置、上工装、驱动机构以及测漏仪;下工装的数量为多个;传送装置用于将多个下工装依次传送到第一预设位置;上工装活动设置于传送装置的上方;驱动机构与上工装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工装翻转并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以将上工装上的上密封圈对应压合到位于第一预设位置的下工装上的双极板上;测漏仪用于在上工装位于第二预设位置的情况下对双极板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19.人工将下密封圈铺设并固定在下工装上,然后利用点胶机在下密封圈的表面点胶,然后再人工将双极板对应铺设在点胶后的下密封圈上,再利用点胶机在双极板的表面上点胶。重复上述过程,依次将下密封圈以及双极板铺设在多个下工装上,然后由传送装置依次传送到第一预设位置。人工将上密封圈铺设在上工装上,然后由驱动机构驱动上工装翻转并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以将上密封圈翻转后压合在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的下工装上的双极板上,双极板以及双面的密封圈被压在上工装与下工装之间,此时启动测漏仪,对密封完成的双极板的气密性进行检测。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过程由上工装与下工装压合完成,保证密封连接牢固,在密封连接完成后启动测漏仪,完成双极板的气密性检测,密封以及气密性检测连续完成,提高了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以及气密性检测的效率以及质量。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的轴侧示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的俯视角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中的上密封圈铺设板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中的上密封圈铺设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标:100-下工装;110-下移动板;111-第一电磁装置;200-传送装置;300-上工装;310-上移动板;311-第二电磁装置;320-上密封圈铺设板;321-真空腔;322-真空抽气口;330-上铺设凹槽;331-真空吸附孔;400-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2.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33.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下工装100、传送装置200、上工装300、驱动机构400以及测漏仪(图未示);下工装1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下工装100均用于铺设并固定下密封圈,并用于铺设与下密封圈位置对应的双极板;传送装置200用于将多个下工装100依次传送到第一预设位置;上工装300活动设置于传送装置200的上方,上工装300用于铺设并固定上密封圈;驱动机构400与上工
装300连接,驱动机构400用于驱动上工装300翻转并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以将上工装300上的上密封圈对应压合到位于第一预设位置的下工装100上的双极板上;测漏仪用于在上工装300位于第二预设位置的情况下对双极板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34.人工将下密封圈铺设在下工装100上,然后利用点胶机在下密封圈的表面点胶,然后人工将双极板对应铺在下密封圈上,利用点胶机在双极板的表面点胶。重复上述过程,依次在多个下工装100上铺设和点胶下密封圈以及双极板。然后载有点胶后的下密封圈以及双极板的下工装100依次间隔放置于传送装置200上,由传送装置200依次传送到第一预设位置,第一预设位置也就是图1传送装置200上对应上工装300下方的位置。具体地,传送装置200包括传送带,传送带用于将多个上工装300依次传送到第一预设位置。
35.上工装300设置在传送装置200的上方,初始位置,上工装300表面朝上,人工将上密封圈铺设在上工装300上,驱动机构400驱动上工装300翻转,使上密封圈朝向位于第一预设位置的下工装100,然后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将上密封圈压合在下工装100的双极板上,将上密封圈粘接在双极板上。然后启动测漏仪,检测双极板的气密性。
36.承上述,在上工装300与下工装100压合后,双极板的两侧面与上密封圈以及下密封圈完成粘接,接着进行气密性检测,整个过程连续完成,提高了粘接效率以及气密性检测的效率。
37.本实施例中,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传送装置200、驱动机构400以及测漏仪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对传送装置200、驱动机构400以及测漏仪进行控制。全过程均由控制器控制完成,实现自动化。
38.具体地,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表征下工装100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的位置信号,控制器用于根据位置信号控制传送装置200停止。
39.具体地,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表征上工装300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的第一位置信号,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位置信号控制驱动机构400停止。
40.本实施例中,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还包括测漏管路以及电磁阀,测漏管路用于与双极板连接,电磁阀设置于测漏管路上。
41.控制器控制电磁阀,以实现侧漏管路的连通以及关闭,实现气密性检测。
42.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下工装100包括下移动板110以及下密封圈铺设板(图未示);下移动板110用于与传送装置200匹配,并由传送装置200传送到第一预设位置;下密封圈铺设板可拆卸地安装在下移动板110上,下密封圈铺设板用于铺设并固定下密封圈,并用于铺设与下密封圈位置对应的双极板。
43.下移动板110以及下密封圈铺设板均设置有定位孔,通过定位孔实现下移动板110以及下密封圈铺设板位置对应。
44.多个下工装100的下移动板110依次间隔设置在传送装置200上。下密封圈铺设板可以从下移动板110上取下。初始状态,下密封圈铺设板均脱离下移动板110,待人工将下密封圈以及双极板铺设在下密封圈铺设板上后,将下密封圈铺设板放置于下移动板110上,随着下移动板110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
45.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下工装100还包括设置于下移动板110的第一电磁装置111
以及设置于下密封圈铺设板的第一磁性件;第一电磁装置111用于在断电的情况下获得磁力,以将下密封圈铺设板吸附于下移动板110上,或第一电磁装置111用于在通电的情况下失去磁力,以使下密封圈铺设板能够与下移动板110脱离。
46.第一电磁装置111采用的是失电型电磁铁,其特点是不通电时具有磁性,可以吸附导磁性材料,通电后消磁,吸附力消失。其优点是需要长时间吸附物体,偶尔瞬间得电释放被吸物体,在吸附过程中没有电能消耗,不会因为突然停电或者供电出现问题而突然释放造成安全隐患,其使用寿命可以像永磁体一样达到多年或更长时间一直吸附物体。
47.在下工装100移动第一预设位置后,上工装300将上密封圈下压,完成双极板双面密封圈的粘接,同时启动测漏仪,完成气密性的检测。然后上工装300移开,继续由传送装置200移动到第三预设位置,在第三预设位置,将下密封圈铺设板从下移动板110上取下。
48.也就是第一电磁装置111在下工装100移动从初始状态移动到第三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均处于断电状态,可以将下密封圈铺设板牢固吸附在下移动板110上。在第三预设位置,第一电磁装置111得电,下密封圈铺设板可以从下移动板110上取下。
49.本实施例中,下密封圈铺设板设置有与下密封圈的轮廓匹配的下铺设凹槽,下铺设凹槽用于容置下密封圈并对下密封圈进行限位。
50.下铺设凹槽能够铺设下密封圈,同时对下密封圈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下密封圈进行移动,以能够与上工装300翻转后的上密封圈位置对应。
51.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施例中,上工装300包括上移动板310以及上密封圈铺设板320;上密封圈铺设板320可拆卸地安装在上移动板310上,上密封圈铺设板320用于铺设并固定上密封圈;驱动机构400与上移动板310连接,以驱动上移动板310以及上密封圈铺设板320同步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以将上密封圈铺设板320上的上密封圈对应压合到位于第一预设位置的下工装100上的双极板上。
52.上移动板310以及上密封圈铺设板320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通过定位孔实现上移动板310以及上密封圈铺设板320的位置对应。
53.具体地,驱动机构400能够驱动上移动板310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同时能够驱动上移动板310翻转。
54.初始状态,上移动板310的表面朝上,将铺设上密封圈的上密封圈铺设板320安装在上移动板310的表面,驱动机构400驱动上移动板310翻转,使上密封圈铺设板320以及上密封圈位置朝下,然后驱动机构400驱动上移动板310以及上密封圈铺设板320向下移动,上移动板310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400停止,上移动板310位置停止,将上密封圈压在位于第一预设位置的下工装100上。然后控制器控制测漏仪启动,完成气密性检测。气密性检测完成后,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400驱动上工装300向上移动,同时控制传送装置200驱动下工装100移动到第三预设位置后停止。
55.在驱动机构400驱动上工装300移动到位后并翻转,人工将上移动板310上留有的上密封圈铺设板320取下,将另外铺设好上密封圈的上密封圈铺设板320安装在上移动板310上,然后等待下一次加工。
56.本实施例中,上工装300还包括设置于上移动板310的第二电磁装置311以及设置于上密封圈铺设板320的第二磁性件;第二电磁装置311用于在断电的情况下获得磁力,并将上密封圈铺设板320吸附于上移动板310上,或第二电磁装置311用于在通电的情况下失
去磁力,以使上密封圈铺设板320能够与上移动板310脱离。
57.第二电磁装置311采用的也是失电型电磁铁,不通电时具有磁性,可以吸附导磁性材料,通电后消磁,吸附力消失。
58.上工装300初始状态,第二电磁装置311处于断电或者得电状态。具体过程如下,上工装300初始状态,第二电磁装置311断电,可以吸附铺设有上密封圈的上密封圈铺设板320;然后在上工装300翻转并向下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再从第二预设位置向上移动到位并翻转的过程中,第二电磁装置311均处于断电状态。在上工装300回到初始状态后,第二电磁装置311得电,此时可以将上密封圈铺设板320从上移动板310上取下,然后第二电磁装置311再得电,以吸附下一个铺设有上密封圈的上密封圈铺设板320。
59.参照图3以及图4,本实施例中,上密封圈铺设板320设置有真空腔321以及与真空腔321连通的真空吸附孔331,真空吸附孔331用于在真空腔321抽真空的情况下对上密封圈进行负压吸附。
60.上密封圈铺设板320通过真空吸附实现对上密封圈的吸附,以保证在上密封圈铺设板320随上移动板310翻转的过程中,上密封圈不会掉落。在上工装300将上密封圈压在下工装100的双极板上后,真空吸附孔331通气,上密封圈与上密封圈铺设板320脱离,上工装300将上密封圈压合在双极板上。
61.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上密封圈铺设工装设置有与上密封圈的轮廓匹配的上铺设凹槽330,上铺设凹槽330用于容置上密封圈并对上密封圈进行限位;真空吸附孔3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真空吸附孔331间隔设置于上铺设凹槽330内。上密封圈铺设在上铺设凹槽330内,并吸附在铺设凹槽内。
62.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真空腔321包括第一端通道、第一边沿通道、第二端通道以及第二边沿通道;第一端通道、第一边沿通道、第二端通道以及第二边沿通道依次连接围成与上密封圈的轮廓匹配的框形状;上密封圈铺设板320还设置有与真空腔321连通的真空抽气口322,真空抽气口322用于与外部真空抽气机连通。
63.具体地,第一端通道以及第二端通道分别与下密封圈的两端对应,第一边沿通道以及第二边沿通道分别与下密封圈的两侧边沿对应;上工装300还设置有真空抽气口322,第一端通道、第一边沿通道、第二端通道以及第二边沿通道均与真空抽气口322连通。
64.真空腔321还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并排间隔设置,且两端分别连通第一边沿通道以及第二边沿通道,第三通道连通第一端通道与第一通道,第四通道连通第二端通道与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与第一通道的连通处设置真空抽气口322,第四通道与第二通道的连通处也设置真空抽气口322。
6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双极板双面密封气密性检测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66.人工将下密封圈以及双极板依次铺设在下工装100上,将上密封圈铺设在上工装300上,上工装300与下工装100压合在一起,完成双极板的双面密封,然后启动测漏仪,提高密封以及气密性检测的效率。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