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4063发布日期:2022-05-17 12:1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免疫层析法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应用于免疫层析法的试剂条在使用时,是将标本滴入试剂条的塑料上壳右侧的加样孔,然后标本通过毛细作用向塑料上壳左侧的检测显示窗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标本在检测显示窗处与标记试剂结合,免疫分析仪扫描检测显示窗,根据检测光强判断试剂结合律,从而判断标本中待测物质浓度,在此过程中,试剂条必须平稳的恒速平移经过精确定位的扫描检测装置。因此,传统试剂条必须放置在一个试剂条载物台上,然后由步进电机通过机械传动进行定位。由于机械结构较为复杂,且机械定位装置往往只是精确定位试剂条载物台,所以,有可能因为人为操作错误而导致试剂条本身定位不准确,进而造成免疫分析仪扫描检测显示窗时出现偏差,严重影响测试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式简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获得检测结果的时间短,并可简化免疫分析仪的机械结构,降低免疫分析仪的造价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
4.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包括塑料上壳和塑料下壳,塑料上壳和塑料下壳分别为长条形的板体,塑料上壳的板面和塑料下壳的板面沿水平方向设置,塑料下壳的顶端与塑料上壳的底端固定相连,塑料上壳和塑料下壳之间设有试纸条,塑料上壳的左半部分设有显示窗,塑料上壳的右半部分设有加样孔,所述塑料上壳的长度大于塑料下壳的长度,塑料上壳的宽度大于塑料下壳的宽度,塑料下壳沿宽度方向固定在塑料上壳的中部,塑料上壳的左端为手持端,塑料上壳右侧前部或后部的边缘设有用于拉动塑料上壳的勾槽。
5.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其中所述塑料下壳的左端与塑料上壳的左端平齐,所述勾槽沿竖直方向贯通塑料上壳的板面,勾槽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半圆形或梯形或三角形或矩形。
6.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其中所述塑料下壳的右端面与所述勾槽的中部对齐,勾槽沿前后方向的深度为2—4mm,所述塑料下壳的右端面为一自下而上向右上方延伸倾斜的斜面,斜面与塑料下壳底端面之间的夹角为30
°
—60
°

7.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其中所述塑料上壳右端一侧的角部设有倒角,所述塑料上壳左端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并列设有多个凸棱。
8.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其中所述加样孔为顶端直径大、底端直径小的圆锥斗形通孔,所述显示窗为顶端宽、底端窄的长条形通孔,所述凸棱的数量为3—5个。
9.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其中所述塑料上壳底端的周边沿竖直方
向设有多个插接杆,塑料上壳的底端通过多个插接杆与所述塑料下壳的上表面插接相连。
10.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其中所述塑料上壳的长度为80mm,塑料上壳的宽度为15.9mm。
11.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由于塑料上壳的长度大于塑料下壳的长度,塑料上壳的宽度大于塑料下壳的宽度,塑料下壳沿宽度方向固定在塑料上壳的中部,塑料上壳的左端为手持端,塑料上壳右侧前部或后部的边缘设有用于拉动塑料上壳的勾槽。在使用时,可借助于塑料上壳右侧前部或后部的边缘处设有的用于拉动塑料上壳的勾槽将试剂条拉进、拉出免疫分析仪,并同时可为设计试剂条本身直接定位,从而取消了复杂的机械载物台传动系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具有操作方式简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获得检测结果的时间短,并可简化免疫分析仪的机械结构,降低免疫分析仪的造价的特点。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14.图2是图1俯视图;
15.图3是图1仰视图;
16.图4是图3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包括塑料上壳 1和塑料下壳2,塑料上壳1和塑料下壳2分别为长条形的板体,塑料上壳1的板面和塑料下壳2的板面沿水平方向设置,塑料下壳2的顶端与塑料上壳1的底端固定相连,塑料上壳1 和塑料下壳2之间设有试纸条,塑料上壳1的左半部分设有显示窗3,塑料上壳1的右半部分设有加样孔4,塑料上壳1的长度大于塑料下壳2的长度,塑料上壳1的宽度大于塑料下壳2的宽度,塑料下壳2沿宽度方向固定在塑料上壳1的中部,塑料上壳1的左端为手持端,塑料上壳1右侧前部或后部的边缘设有用于拉动塑料上壳1的勾槽5。在使用时,利用塑料上壳1边缘处的勾槽5与免疫分析仪或其他检测仪器内部具有的拉勾相勾连,使得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进出检测仪器免疫分析仪或其他检测仪器的形式,由传统的试剂条载物台承载,转变为利用塑料上壳1边缘处的勾槽5通过拉勾直接拉动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进出仪器。由此可避免因为人为操作错误而导致试剂条本身定位不准确、进而造成免疫分析仪扫描检测显示窗时出现偏差、严重影响测试精度的问题。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塑料下壳2的左端与塑料上壳1的左端平齐,勾槽 5沿竖直方向贯通塑料上壳1的板面,勾槽5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半圆形或梯形或三角形或矩形。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塑料下壳2的右端面与勾槽5的中部对齐,勾槽5 沿前后方向的深度为2—4mm,塑料下壳2的右端面为一自下而上向右上方延伸倾斜的斜面6,斜面6与塑料下壳2底端面之间的夹角为30
°
—60
°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塑料上壳1右端一侧的角部设有倒角7,塑料
上壳1 右端一侧的角部设有倒角7使得试剂条易于进出检测仪器;塑料上壳1左端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并列设有多个凸棱8。塑料上壳1的左端为手持端,塑料上壳1左端的上表面沿前后方向并列设有多个凸棱8的设计,有利于增大摩擦力,方便手工把持试剂条进出检测仪器;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加样孔4为顶端直径大、底端直径小的圆锥斗形通孔,显示窗3为顶端宽、底端窄的长条形通孔,凸棱8的数量为3—5个。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塑料上壳1底端的周边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插接杆,塑料上壳1的底端通过多个插接杆与塑料下壳2的上表面插接相连。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塑料上壳1的长度为80mm,塑料上壳1的宽度为 15.9mm。
24.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由于塑料上壳1的长度大于塑料下壳2的长度,塑料上壳1的宽度大于塑料下壳2的宽度,塑料下壳2沿宽度方向固定在塑料上壳1的中部,塑料上壳1的左端为手持端,塑料上壳1右侧前部或后部的边缘设有用于拉动塑料上壳1的勾槽5。在使用时,可借助于塑料上壳1右侧前部或后部的边缘处设有的用于拉动塑料上壳1 的勾槽5将试剂条拉进、拉出免疫分析仪,并同时可为设计试剂条本身直接定位,从而取消了复杂的机械载物台传动系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装载的试剂条具有操作方式简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获得检测结果的时间短,并可简化免疫分析仪的机械结构,降低免疫分析仪的造价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