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靠背耐久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91200发布日期:2022-06-22 01:5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靠背耐久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靠背耐久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体型,汽车座椅一般能够对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以适用人的不同需求,但是汽车座椅的调角器也存在使用寿命,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汽车座椅的调角器会因磨损造成损坏,需要对汽车座椅靠背进行耐久测试。
3.但是座椅的样式各种各样,座椅的高低大小各不相同,现有的测试装置无法满足对不同样式的座椅进行检测,适用范围单一,另外人们倚靠座椅时的速度不同,现有的测试装置只能模拟单一速度,模拟的真实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靠背耐久测试装置,具有适用功能多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功能靠背耐久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地面的机架、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座椅放置架、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并平行于地面的转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抵接座椅靠背的模拟脊背、与所述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模拟脊背转动的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机架并连接所述模拟脊背的卷扬机,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用于调节所述座椅放置架高度的升降组件。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椅放置架能够放置并固定汽车座椅,座椅的靠背与模拟脊背抵接,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转轴转动并带动模拟脊背抵压座椅的靠背,模拟人倚靠座椅靠背的场景,卷扬机与模拟脊背连接,能够控制模拟脊背倚靠座椅靠背的速度,模拟出不同人根据自己的习惯倚靠座椅时速度不同的场景,当卷扬机拉动速度不变时,能够模拟同一人长期使用座椅的情形,当卷扬机拉动速度变动时,能够模拟不同人长期使用座椅的情形,同时,升降组件能够根据座椅形状的不同调节座椅靠背旋转轴的位置,保证不同靠背的旋转轴与转轴处于同一直线处,功能多样且增大了适用范围。
8.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转盘、绕接在所述转盘上的牵引绳、与所述牵引绳一端连接的重砝码、与所述牵引绳另一端连接的轻砝码、与所述重砝码底部抵接的气缸,所述重砝码带动所述模拟脊背转动并抵压座椅靠背。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的两侧通过牵引绳分别连接重砝码和轻砝码,重砝码一侧的力矩大于轻砝码一侧的力矩使装盘带动模拟脊背转动,通过重砝码在重力作用下的下落模拟人自然倚靠座椅靠背的情形,贴近了模拟的真实性,在重砝码下落完成后,气缸将重砝码抬起,轻砝码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带动转盘回转,使模拟靠背回到初始位置,方便反复检测,不需要人工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
10.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所述座椅放置架底部固定连接的蜗杆、与所述蜗杆啮合的涡轮、穿过并与所述涡轮固定连接的转动轮盘。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组件采用蜗轮蜗杆结构进行传动,蜗轮蜗杆具有零件数目少、结构紧凑、传动比大的优点。
12.进一步,所述机架上安装垂直于地面的第一导轨,所述重砝码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机架上安装垂直于地面的第二导轨,所述轻砝码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轨能够使重砝码沿着第一导轨滑动,防止重砝码在下落过程中发生摆动,第二导轨能够使轻砝码沿着第二导轨滑动,防止轻砝码在下落过程中发生摆动。
14.进一步,所述机架上安装滑轨,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转轴沿所述滑轨方向滑动。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汽车座椅固定在座椅放置架上时,转轴能够沿滑轨滑动进行微调,使转轴与座椅靠背的旋转轴处于同一直线。
16.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多个并沿所述座椅放置架均匀分布。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组件设置多个能够分摊受力,防止单个位置受力过大造成升降组件损坏。
18.进一步,所述座椅放置架的底部安装导柱,所述导柱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柱起到了导向作用。
20.进一步,所述重砝码与所述轻砝码为铅材质。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铅的密度大,在指定重量的前提下,防止砝码体积过大占用过多空间。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转轴转动并带动模拟脊背抵压座椅的靠背,模拟人倚靠座椅靠背的场景,卷扬机与模拟脊背连接,能够控制模拟脊背倚靠座椅靠背的速度,当卷扬机拉动速度不变时,能够模拟同一人长期使用座椅的情形,当卷扬机拉动速度变动时,能够模拟不同人长期使用座椅的情形,功能多样;
24.2.升降组件能够根据座椅形状的不同调节座椅靠背旋转轴的位置,保证不同靠背的旋转轴与转轴处于同一直线处,增大了适用范围,能够对不同高低大小的座椅进行测试;
25.3.驱动组件中采用重砝码、轻砝码以及气缸的配合,使重砝码在重力作用下带动模拟脊背倚靠汽车座椅,准确地模拟人自然倚靠座椅靠背的情形,贴近了模拟的真实性。
附图说明
26.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该实用新型中机架、转轴、座椅放置架、模拟脊背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该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9.图4为该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该实用新型中部分机架、座椅放置架、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该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32.图中:1、机架;11、滑轨;12、第一导轨;13、第二导轨;14、第一定滑轮;15、第二定滑
轮;16、第三定滑轮;17、轴承座;2、座椅放置架;3、转轴;4、模拟脊背;41、支撑架;42、肘板;5、驱动组件;51、转盘;52、牵引绳;53、重砝码;54、轻砝码;55、气缸;56、支撑板;6、卷扬机;7、升降组件;71、蜗杆;72、蜗轮;73、转动轮盘;74、转动轴;75、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35.一种多功能靠背耐久测试装置,如图1所示,用于对汽车座椅调角器的耐久性能进行检测,包括机架1、座椅放置架2、转轴3、模拟脊背4、用于驱动模拟脊背4转动的驱动组件5、卷扬机6、用于调节座椅放置高度的升降组件7,其中,机架1固定在地面上,座椅放置架2放置在机架1上,转轴3与机架1转动连接并朝向座椅放置架2的方向,模拟脊背4与转轴3固定连接并在转轴3的带动下抵接座椅靠背,驱动组件5与转轴3连接,卷扬机6固定在机架1上并连接模拟脊背4,升降组件7固定于机架1并与座椅放置架2连接。
36.具体的,如图2所示,座椅放置架2为一个放置在机架1上方的方形框架,汽车座椅能够放置并固定在座椅放置架2上,模拟脊背4为一个类似人体后背的仿形曲板,模拟脊背4上安装支撑架41,支撑架41与转轴3固定连接,支撑架41上设有多个肘板42以增加支撑架41的结构强度。
37.如图2所示,机架1上安装滑轨11,滑轨11的延伸方向与转轴3的长度方向垂直,滑轨11上设有轴承座17,轴承座17与滑轨11滑动连接,转轴3穿过轴承座17并与轴承座17转动连接,转轴3能够通过轴承座17沿着滑轨11滑动。
38.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5包括转盘51、牵引绳52、重砝码53、轻砝码54、气缸55,其中,转盘51与转轴3固定连接,牵引绳52绕接在转盘51上,牵引绳52的一端连接重砝码53,牵引绳52的另一端连接轻砝码54,机架1上安装垂直于地面的第一导轨12,第一导轨12位于转盘51的一侧,重砝码53与第一导轨12滑动连接,滑轨11的一端安装第一定滑轮14,第一定滑轮14位于第一导轨12的上方,牵引绳52由转盘51绕经第一定滑轮14连接重砝码53,机架1上安装垂直于地面的第二导轨13,第二导轨13位于转盘51的另一侧,轻砝码54与第二导轨13滑动连接,滑轨11的另一端安装第二定滑轮15,第二定滑轮15位于第二导轨13的上方,牵引绳52由转盘51绕经第二定滑轮15连接轻砝码54,重砝码53和轻砝码54均为铅材质以避免砝码占用空间过大,重砝码53所在一侧的机架1上安装气缸55,气缸55垂直于地面竖直设置,气缸55的活塞杆上安装支撑板56,重砝码53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支撑板56上,气缸55运行,支撑板56推动重砝码53上升。
39.如图4所示,卷扬机6位于模拟脊背4倚向靠背的一侧,机架1上安装第三定滑轮16,卷扬机6上的绳索绕经第三定滑轮16与模拟脊背4连接,通过控制卷扬机6的缠绕速度以模拟不同人倚靠座椅时的速度。
40.如图5所示,升降组件7包括蜗杆71、蜗轮72、转动轮盘73,其中,蜗杆71与座椅放置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蜗轮72与蜗杆71啮合并与机架1转动连接,转动轮盘73上设有转动轴74,转动轴74穿过蜗轮72并通过键连接以保证转动轮盘73能够驱动蜗轮72转动,升降组件7
设置多个并沿座椅放置架2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7的数量为两个并位于座椅放置架2的两端,座椅放置架2的底部安装导柱75,导柱75垂直于地面设置,随着升降组件7带动座椅放置架2移动,导柱75与机架1滑动连接以起到导向作用,本实施例中导柱75为多个,导柱75位于蜗杆71的两侧。
41.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42.在使用该实用新型时,如图6所示,先将汽车座椅放置并固定在座椅放置架2上,座椅靠背正对着模拟脊背4的方向并相互抵接,此时气缸55运行使支撑板56离开重砝码53,重砝码53的力矩大于轻砝码54的力矩,重砝码53下落驱动转盘51转动并带动模拟脊背4倚靠座椅靠背,卷扬机6运行,当卷扬机6拉动速度不变时,能够模拟出同一人长期使用座椅的情形,当卷扬机6拉动速度变动时,能够模拟出不同类型的人长期使用座椅的情形,待重砝码53落在支撑板56上时,气缸55复位带动重砝码53上升,轻砝码54驱动转盘51回转并带动模拟脊背4复位,根据上述步骤如此循环测试座椅耐久性。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