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9253发布日期:2022-04-09 09:29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缸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缸试验装置,属于火炮零件调试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车轮缓冲油缸在火炮行驶过程中起到支撑及缓冲作用。企业生产完成的缓冲油缸需要与外协单位生产缓冲油缸进行功能、性能比对,并进行模拟火炮行驶过程中缓冲油缸冲击振动受力情况分析,从而对其功能、性能进行验证。因此,需设计缓冲油缸试验装置,此项试验装置能够近似动态模拟火炮行驶中缓冲油缸的受力,从而验证缓冲油缸密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缸试验装置,能够使测试油缸和对比油缸一同进行加载磨合对比试验,使缓冲油缸活塞杆在负载作用下往复伸缩运动,达到缓冲油缸代负载的动态模拟效果,方便分析判别出油缸设计、制造的优劣,并统计积累全面的试验数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缸试验装置,包括底架、电机架、曲轴、连杆、运动架体、连杆轴承座、负载件、侧架、上拉臂、上支耳、下支耳、油缸铰接座、联轴器、减速电机、电机电缆和曲轴轴承座,底架上设有通过电机架固定的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通过电机电缆与外接电源连接,减速电机的轴端通过连轴器与曲轴连接,曲轴两端轴杆上套有曲轴轴承座,曲轴轴承座通过增高架固定在底架上,曲轴的中部轴杆上套有连杆,连杆端部与连杆轴承座铰接,连杆轴承座固定在运动架体的底面中心位置上,运动架体位于曲轴的正上方,且与底架保持平行,在运动架体右侧设有固定在底架上的侧架,侧架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对向运动架体方向伸出的上拉臂,上拉臂端部通过铰轴与运动架体右侧顶面上固定连接的上支耳铰接,在运动架体右侧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对下支耳,在侧架的横梁上固定连接有一对油缸铰接座,油缸铰接座位于运动架体所处的水平位置的下方,缓冲油缸的中部两侧通过耳轴与油缸铰接座铰接,缓冲油缸端部分别于两下支耳铰接,曲轴运转,运动架体通过连杆的拉动以上支耳的铰轴轴心为圆心摆动,下支耳以上支耳的铰轴轴心为圆心摆动,以上下支耳的轴孔圆心间距离为力臂反复压缩缓冲油缸的活塞杆,从而模拟车轮缓冲油缸在火炮行驶过程中支撑及缓冲的真实动作,其中,在运动架体上固定有负载件,负载件的重量与缓冲油缸所安装的火炮重量一致。
5.进一步的,所述的减速电机的型号为mk137-180m-4的变频电机,其电机与减速箱为一体式结构,减速电机选型按负载为七吨进行选型,力臂为60mm,转矩大约为4200nm,转速30rpm,根据样本选择电机输出转矩为4360nm,转速33rpm,功率为15kw;在电机电缆上设有变频器,通过变频器控制减速电机转速,按下变频器启动按键,一键启动,旋转控制转速旋钮,可由低转速至试验转速0~30r/min调速,操作简单方便。
6.进一步的,曲轴的偏心半径为60mm,连杆尺寸为300mm,运动架体的中心距上支耳
的铰轴轴心距离为600mm。通过减速电机、连轴器带动曲轴、连杆做往复运动,振幅为120mm,曲轴通过连杆带动运动架体往复运动,往复运动的运动架体下摆时,与其上方固定的负载件一同将负载力通过下支耳作用在缓冲油缸上,从而使缓冲油缸的活塞杆在负载作用往复伸缩运动,达到缓冲油缸代负载近似动态模拟的目的。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油缸试验装置,能够近似动态模拟火炮行驶中缓冲油缸的受力,使测试油缸和对比油缸一同进行加载磨合对比试验,使缓冲油缸活塞杆在负载作用下往复伸缩运动,达到缓冲油缸代负载的动态模拟效果,方便分析判别出油缸设计、制造的优劣,并统计积累全面的试验数据,从而验证缓冲油缸密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缩缓冲油缸最大行程时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12.图中标号:
13.1、底架,2、电机架,3、曲轴,4、连杆,5、运动架体,6、连杆轴承座,7、负载件,8、侧架,9、上拉臂,10、上支耳,11、下支耳,12、油缸铰接座,13、缓冲油缸,14、联轴器,15、减速电机,16、变频器,17、电机电缆,18、曲轴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1-3所示,一种油缸试验装置,包括底架1、电机架2、曲轴3、连杆4、运动架体5、连杆轴承座6、负载件7、侧架8、上拉臂9、上支耳10、下支耳11、油缸铰接座12、联轴器14、减速电机15、电机电缆17和曲轴轴承座18,底架1上设有通过电机架2固定的减速电机15,减速电机15通过电机电缆17与外接电源连接,减速电机15的轴端通过连轴器14与曲轴3连接,曲轴3两端轴杆上套有曲轴轴承座18,曲轴轴承座18通过增高架固定在底架1上,曲轴3的中部轴杆上套有连杆4,连杆4端部与连杆轴承座6铰接,连杆轴承座6固定在运动架体5的底面中心位置上,运动架体5位于曲轴3的正上方,且与底架1保持平行,在运动架体5右侧设有固定在底架1上的侧架8,侧架8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对向运动架体5方向伸出的上拉臂9,上拉臂9端部通过铰轴与运动架体5右侧顶面上固定连接的上支耳10铰接,在运动架体5右侧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对下支耳11,在侧架8的横梁上固定连接有一对油缸铰接座12,油缸铰接座12位于运动架体5所处的水平位置的下方,缓冲油缸13的中部两侧通过耳轴与油缸铰接座12铰接,缓冲油缸13端部分别于两下支耳11铰接,曲轴3运转,运动架体5通过连杆4的拉动以上支耳10的铰轴轴心为圆心摆动,下支耳11以上支耳10的铰轴轴心为圆心摆动,以上下支耳的轴孔圆心间距离为力臂反复压缩缓冲油缸13的活塞杆,从而模拟车轮缓冲油缸在火炮行驶过程中支撑及缓冲的真实动作,其中,在运动架体5上固定有负载件7,负载件7的重量与缓冲油缸13所安装的火炮重量一致。
15.进一步的,所述的减速电机15的型号为mk137-180m-4的变频电机,其电机与减速箱为一体式结构,减速电机选型按负载为七吨进行选型,力臂为60mm,转矩大约为4200nm,转速30rpm,根据样本选择电机输出转矩为4360nm,转速33rpm,功率为15kw;在电机电缆17
上设有变频器16,通过变频器16控制减速电机转速,按下变频器启动按键,一键启动,旋转控制转速旋钮,可由低转速至试验转速0~30r/min调速,操作简单方便。
16.进一步的,曲轴3的偏心半径为60mm,连杆4尺寸为300mm,运动架体5的中心距上支耳10的铰轴轴心距离为600mm。通过减速电机15、连轴器14带动曲轴3、连杆4做往复运动,振幅为120mm,曲轴3通过连杆4带动运动架体5往复运动,往复运动的运动架体5下摆时,与其上方固定的负载件7一同将负载力通过下支耳11作用在缓冲油缸13上,从而使缓冲油缸13的活塞杆在负载作用往复伸缩运动,达到缓冲油缸代负载近似动态模拟的目的。
17.试验目的:
18.按提供的试验大纲要求,可同时对本公司设计的缓冲油缸,以下简称油缸b;外购成品件,以下简称油缸c;进行动态加载磨合对比试验,为确定车轮缓冲油缸最优技术状态。
19.油缸b初始技术状态要求:油缸b气压值6-6.5mpa,手动补液压力达到10 mpa。
20.油缸c初始技术状态要求:油缸c气压值5.4mpa,手动补液压力达到10 mpa。
21.取油缸b、油缸c各一只,安装在试验台架上进行动态加载磨合试验,模拟火炮牵引时车轮缓冲油缸的受力变化,工作频率30r/min,两种油缸同时试验4小时,记录气压最大值(自制测试接头工装)、液压值、每30min的气腔温度变化(外筒),同时测量环境温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