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2266发布日期:2022-05-30 22:3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蓄电池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蓄电池输送线。


背景技术:

2.输送线主要是完成其物料的输送任务。在环绕库房、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的场地,设置有由许多皮带输送机、滚筒输送机等组成的一条条输送链,经首尾连接形成连续的输送线。在物料的入口处和出口处设有和路径叉口装置、升降机和地面输送线。这样在库房、生产车间和包装车间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既可顺畅到达各个生产位置同时又是封闭的循环输送线系统。所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关材料、零件、部件和成品的等物料,都须装在贴有条形码的托盘箱里才能进入输送线系统。在生产管理系统发出的生产指令的作用下,装有物料的托盘箱从指定的入口处进入输送线系统。
3.在使用输送线进行输送蓄电池时,传统的输送线在进行输送时,不便于进行有效的控制输送线,在输送的过程中都是统一的,在输送的时不便于进行调节,且部分装置控制的就不到位,现有的输送线输送蓄电池时,不便于进行检修,使得蓄电池产出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的输送线在进行输送时,不便于进行有效的控制输送线,在输送的过程中都是统一的,在输送的时不便于进行调节,且部分装置控制的就不到位,现有的输送线输送蓄电池时,不便于进行检修,使得蓄电池产出效果不好的问题,而提出的蓄电池输送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蓄电池输送线,包括输送线本体,所述输送线本体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防护外壳,其中一个所述防护外壳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一侧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焊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输送线本体的内部,所述防护外壳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与转动轴相匹配的通孔,两个所述防护外壳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6.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之间固定焊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靠近两侧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
7.优选的,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u型块,两个所述u型块的相对一侧外表面均固定设置有电极检修块。
8.优选的,所述输送线本体的顶部靠近一侧的边缘处固定放置有蓄电池本体,所述蓄电池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极板。
9.优选的,所述电极板的顶部靠近一侧的边缘处固定开设有两个检测槽,所述电极板的顶部靠近另一侧的边缘处固定设置有两个电极头。
10.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护外壳的底部均沿水平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
11.优选的,多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
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块的固定,使得电动机进行固定,随之通过启动电动机,使得电动机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在转动轴的转动作用下,使得输送线本体进行传输,随之将蓄电池本体放在输送线本体上,当蓄电池本体移动到顶板的下方时,电动伸缩杆便会进行移动,使得电动伸缩杆带动电极检修块进行移动,从而便于电极检修块进行对蓄电池本体上的检测槽进行接触和检测,从而使得装置便于检测出蓄电池本体是否完好。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输送线本体带动蓄电池本体进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电极检修块便于对蓄电池本体进行检测,且通过电动机进行控制输送线本体,使得输送线本体将蓄电池本体输送到一定位置时,可以控制,使得装置便于进行操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通过多个固定板的固定,使得支撑杆进行固定,进而使得固定底座进行固定,在多个固定底座的支撑下,装置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蓄电池输送线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蓄电池输送线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蓄电池输送线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蓄电池输送线的图1中a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蓄电池输送线的图2中b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蓄电池输送线的图3中c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例说明:1、输送线本体;201、防护外壳;202、支撑块;203、电动机;204、转动轴;205、通孔;206、固定块;207、支撑板;208、顶板;209、电动伸缩杆;301、u型块;302、电极检修块;303、蓄电池本体;304、电极板;305、检测槽;306、电极头;307、固定板;308、支撑杆;309、固定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4.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蓄电池输送线,包括输送线本体1,输送线本体1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防护外壳201,其中一个防护外壳20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一侧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02,支撑块2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203,电动机203的输出轴固定焊接有转动轴204,且转动轴204的一端延伸至输送线本体1的内部,防护外壳201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与转动轴204相匹配的通孔205,两个防护外壳201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6,两个固定块206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7。
25.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当使用输送线进行输送蓄电池时,首先将装置安装
好之后,通过支撑块202的固定,使得电动机203进行固定,随之通过启动电动机203,使得电动机203带动转动轴204进行转动,在转动轴204的转动作用下,使得输送线本体1进行传输,随之将蓄电池本体303放在输送线本体1上,当蓄电池本体303移动到顶板208的下方时,电动伸缩杆209便会进行移动,使得电动伸缩杆209带动电极检修块302进行移动,从而便于电极检修块302进行对蓄电池本体303上的检测槽305进行接触和检测,从而使得装置便于检测出蓄电池本体303是否完好,从而使得装置便于进行使用。
26.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两个支撑板207的顶部之间固定焊接有顶板208,顶板208的底部靠近两侧的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09,两个电动伸缩杆209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u型块301,两个u型块301的相对一侧外表面均固定设置有电极检修块302,输送线本体1的顶部靠近一侧的边缘处固定放置有蓄电池本体303,蓄电池本体30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极板304,电极板304的顶部靠近一侧的边缘处固定开设有两个检测槽305,电极板304的顶部靠近另一侧的边缘处固定设置有两个电极头306,两个防护外壳201的底部均沿水平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307,多个固定板30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8,多个支撑杆308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309。
27.其整个的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当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输送线本体1带动蓄电池本体303进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电极检修块302便于对蓄电池本体303进行检测,且通过电动机203进行控制输送线本体1,使得输送线本体1将蓄电池本体303输送到一定位置时,可以控制,使得装置便于进行操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通过多个固定板307的固定,使得支撑杆308进行固定,进而使得固定底座309进行固定,在多个固定底座309的支撑下,装置更加的稳定,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28.工作原理:当使用输送线进行输送蓄电池时,将装置安装好之后,通过启动电动机203,使得电动机203带动转动轴204进行转动,在转动轴204的转动作用下,使得输送线本体1进行传输,随之将蓄电池本体303放在输送线本体1上,当蓄电池本体303移动到顶板208的下方时,电动伸缩杆209便会进行移动,使得电动伸缩杆209带动电极检修块302进行移动,从而便于电极检修块302进行对蓄电池本体303上的检测槽305进行接触和检测,从而使得装置便于检测出蓄电池本体303是否完好,从而使得装置便于进行使用,通过电动机203进行控制输送线本体1,使得输送线本体1将蓄电池本体303输送到一定位置时可以控制,使得装置便于进行操作。
29.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