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针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0198发布日期:2022-06-04 08: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探针,包括在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弹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结构、第二弹性结构和第三弹性结构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第一弹性结构为具有至少两个曲率中心的弯折结构,其第一端部连接第一接触部,第二端部通过第一联结部连接第二弹性结构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弹性结构具有类u型结构,其第二端部通过第二联结部连接第三弹性结构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三弹性结构具有类c型结构,其第二端部与第二接触部相连;第一弹性结构、第二弹性结构和第三弹性结构各自的端部在所述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一直线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具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类s型结构,其第一端部连接第一接触部,第二端部通过所述第二弯折部连接第一直线部;所述第一直线部与第一联结部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第二弹性结构和第三弹性结构的曲率中心相对于所述弹性部分别配置于同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结部包括第二直线部、第三弯折部和第三直线部;所述第二直线部的第一端部连接第一弹性结构,第二端部通过第三弯折部连接第三直线部;所述第三弯折部与第二弹性结构/第三弹性结构的曲率中心相对于所述弹性部分别配置于不同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结部包括第四直线部、第四弯折部和第五直线部;所述第四直线部的一端部连接第二弹性结构的第二端部,另一端部通过第四弯折部连接第五直线部;所述第四弯折部与第二弹性结构/第三弹性结构的曲率中心相对于所述弹性部分别配置于不同侧。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六直线部和沿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七直线部;所述第六直线部的第一端部具有可与被测对象物的接触端子相匹配的第一触点部,第二端部与第七直线部的第一端部相连;所述第七直线部的第二端部连接第一弹性结构。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呈一字型结构,其一侧与第三弹性结构相连,另一侧上具有至少一个可与被测对象物的接触端子相匹配的第二触点部。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结构、第二弹性结构、第三弹性结构、第一联结部和第二联结部分别为一带状弹性片,或者是间隔设置的多个带状弹性片。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结构中所有带状弹性片的宽度之和不大于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中的最小宽度。
10.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探针以及收纳所述探针的壳体,该探针以其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端部突出于所述壳体表面的状态收纳于壳体中。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探针及连接器,该探针包括:在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还包括连接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结构、第二弹性结构和第三弹性结构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第一弹性结构为具有至少两个曲率中心的弯折结构,其第一端部连接第一接触部,第二端部通过第一联结部连接第二弹性结构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弹性结构具有类U型结构,其第二端部通过第二联结部连接第三弹性结构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三弹性结构具有类C型结构,其第二端部与第二接触部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探针较好的平衡了弹性部的横截面积、路径长度与其提供的弹力之间,能应用于高速信号传输、大电流的测试环境。流的测试环境。流的测试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郑和海 张静波 王涛 王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精毅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6/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