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间电容的双绞线断点测试仪

文档序号:31721848发布日期:2022-10-04 23:2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基于线间电容的双绞线断点测试仪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仪,具体是基于线间电容的双绞线断点测试仪。


背景技术:

2.线间电容即两个相互绝缘的导线之间的分布电容,分布电容存在于由两个存在电压差而又相互绝缘的导体间,因此在任何电路中,任何两个存在压差的绝缘导体之间都会形成分布电容,只是分布电容大小问题。
3.目前常用线路断点检测仪一般使用时域反射原理,测试精度高但仪器价格昂贵,使用限制较多,因此,对于一些精度要求较低,且线路质量稳定、绞合间距均匀的双绞线进行断点测试时,通常会使用基于线间电容监测远离的断点测试仪进行测试。
4.但现有的基于线间电容的双绞线断点测试仪无法对其连接测试笔的导线进行收纳,在不使用时,通常将导线缠绕在测试仪的外表面上,缺乏对导线的保护,同时以出现导线打结的现象,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线间电容的双绞线断点测试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基于线间电容的双绞线断点测试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显示器和若干个按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容测量模块、处理器、蓄电池,所述壳体的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导电轴,所述导电轴的外壁转动套接有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电环均与电容测量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导电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通过导电轴与对应的导电环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对称贯穿设置有两个穿线孔,所述壳体的两侧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存放槽,所述导线的一端由对应的穿线孔穿出后固定连接有测试笔,所述测试笔位于对应的存放槽内,所述壳体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走线槽,所述走线槽与对应的穿线孔及存放槽连通,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驱动机构,两个所述导电轴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测试笔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与存放槽过盈配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贯穿壳体后壁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壳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导电轴的外壁与驱动齿轮的对应处固定连接有绝缘齿轮,两个所述绝缘齿轮均与驱动齿轮相互啮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后壁设置有凹槽,所述转盘位于凹槽内,所述转盘的外壁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摇杆。
11.所述导电轴位于导电环和绝缘齿轮之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挡环,所述导线位
于壳体内的部分位于两个挡环之间。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穿线孔的内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导轮,所述导线由对应的两个导轮之间穿过。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摇杆带动转盘转动,继而利用驱动齿轮与绝缘齿轮的配合驱动两个导电轴转动,从而将壳体外多余的导线收卷至导电轴上,并将剩余的导线塞入走线槽内,实现了导线及测试笔的收纳,能够对导线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避免导线打结。
附图说明
15.图1为基于线间电容的双绞线断点测试仪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基于线间电容的双绞线断点测试仪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基于线间电容的双绞线断点测试仪中驱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基于线间电容的双绞线断点测试仪中摇杆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壳体1、显示器2、按钮3、电容测量模块4、处理器5、蓄电池6、导电轴7、导电环8、导线9、测试笔10、穿线孔11、导轮12、走线槽13、存放槽14、橡胶圈15、绝缘齿轮16、转轴17、驱动齿轮18、凹槽19、转盘20、收纳槽21、摇杆22、挡环23。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于线间电容的双绞线断点测试仪,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显示器2和若干个按钮3,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容测量模块4、处理器5、蓄电池6,所述壳体1的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导电轴7,导电轴7为纯铜材质,所述导电轴7的外壁转动套接有导电环8,导电环8优选为纯铜环或金属石墨环,所述导电环8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电环8均与电容测量模块4电性连接,所述导电轴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导线9,所述导线9通过导电轴7与对应的导电环8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部对称贯穿设置有两个穿线孔11,所述壳体1的两侧外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存放槽14,所述导线9的一端由对应的穿线孔11穿出后固定连接有测试笔10,所述测试笔10位于对应的存放槽14内,所述壳体1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走线槽13,所述走线槽13与对应的穿线孔11及存放槽14连通,所述壳体1上安装有驱动机构,两个所述导电轴7均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22.所述测试笔10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橡胶圈15,所述橡胶圈15的与存放槽14过盈配合。
23.利用橡胶圈15与存放槽14的过盈配合,能够提高测试笔10防止在存放槽14内的稳定性。
2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贯穿壳体1后壁的转轴17,所述转轴17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8,所述转轴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0,所述导电轴7的外壁与驱
动齿轮18的对应处固定连接有绝缘齿轮16,两个所述绝缘齿轮16均与驱动齿轮18相互啮合。
25.当需要对导线9进行收纳时,只需通过转盘20转动转轴17,节课利用驱动齿轮18与两个绝缘齿轮16的配合驱动两个导电轴7转动,继而利用导电轴7对过长的导线9进行收卷。
26.所述壳体1的后壁设置有凹槽19,所述转盘20位于凹槽19内,所述转盘20的外壁开设有收纳槽21,所述收纳槽2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摇杆22。
27.利用凹槽19与收纳槽21的设置,能够对转盘20及摇杆22进行收纳。
28.所述导电轴7位于导电环8和绝缘齿轮16之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挡环23,所述导线9位于壳体1内的部分位于两个挡环23之间。
29.两个挡环23的设置,能够在导电轴7上对导线9进行限位。
30.所述穿线孔11的内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导轮12,所述导线9由对应的两个导轮12之间穿过。
31.通过两个导轮12的设置,能够有效降低导线9进出穿线孔11时所受到的摩擦力。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3.遵循ansi/tia/eia-568标准的双绞线,其线路质量稳定、绞合间距均匀,因此其线间电容和线缆长度成正比,可利用这一原理,测量单位长度的线缆线间电容作为基准,然后测量待测线路的线间电容,根据比例即可得知断点距离测试点的长度,例如:测得1米长的双绞线的线间电容量是50pf(这个值因线而异不是固定数),而待测双绞线线路一端的线间电容是170pf,那么该待测双绞线的断点位置与测量端之间的距离为170pf
÷
50pf/m=3.4m。
34.具体使用时,将两个测试笔10的端部与双绞线的线芯短接后,即可通过导线与导电轴7的电连接及导电环8与电容测量模块4的电连接测得线间电容。
35.当完成测量后,先将两个测试笔10卡入对应的存放槽14内,再将摇杆22转出收纳槽21,即可利用摇杆22带动转盘20转动,继而利用驱动齿轮18与绝缘齿轮16的配合驱动两个导电轴7转动,从而将壳体1外多余的导线9收卷至导电轴7上,并将剩余的导线9塞入走线槽13内,实现了导线9及测试笔10的收纳,能够对导线9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避免导线9打结。
3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