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温气氛保护烧结炉温度探测热电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0758发布日期:2022-06-29 05:5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温气氛保护烧结炉温度探测热电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温气氛保护烧结炉温度探测热电偶。


背景技术:

2.超高温气氛保护烧结炉是一种通有保护气氛,如氮气、氦气等,通过电加热达到2000℃的大型烧结设备。通常情况下,超高温气氛保护烧结炉炉膛内气氛压力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实际烧结温度大于1900℃。
3.目前热电偶是一种常用于对这类设备进行温度探测的测温元件。现有的热电偶包括保护管、通过双孔瓷珠安装于保护管内的热电偶丝以及安装于保护管的一端的接线盒,其中保护套一般大都采用钨套管,双孔瓷珠大都采用刚玉双孔磁珠,热电偶丝大都采用铂铑丝,现有技术主要存在如下缺陷:(1)热电偶丝容易发生损坏,热电偶丝损坏后需要将保护管、双孔瓷珠和热电偶丝一并更换,维修成本高;(2)热电偶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损坏,使用寿命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温气氛保护烧结炉温度探测热电偶,以增加热电偶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热电偶的维修成本。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温气氛保护烧结炉温度探测热电偶,包括:
6.氮化硼保护套,所述氮化硼保护套的一端为封口、另一端为开口;
7.氮化硼双孔瓷珠,所述氮化硼双孔瓷珠置于所述氮化硼保护套内,氮化硼双孔瓷珠沿轴向设有两个第一穿孔;
8.热电偶丝,两根所述热电偶丝分别穿过氮化硼双孔瓷珠的两个第一穿孔,两根热电偶丝的工作端相连;
9.瓷塞,所述瓷塞封堵在所述氮化硼保护套的开口端,瓷塞沿轴向设有两个第二穿孔;
10.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氮化硼保护套的开口端,两根所述热电偶丝的自由端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二穿孔穿出并与所述接线盒电连接。
1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
12.所述第一法兰盘固定于所述接线盒的一端;
13.所述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的中部设有套管,所述氮化硼保护套穿过所述套管,氮化硼保护套开口端的外周设有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夹在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之间。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法兰盘靠近所述瓷塞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绝缘座,所述绝缘座上设有两个导电片,两个所述导电片分别与所述接线盒电连接;
15.所述瓷塞朝向所述第一法兰盘的一端设有两根导电柱,两根所述导电柱分别与两
个所述导电片接触,两根所述热电偶丝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所述导电柱上。
16.进一步地,所述瓷塞朝向所述第一法兰盘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绝缘座朝向所述瓷塞的一端设有凸环,所述第二环形板抵在所述凸环上。
17.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柱为弹簧顶针。
18.进一步地,所述热电偶丝采用钨铼丝。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20.(1)本技术采用氮化硼做保护套管,双孔瓷珠改为氮化硼双孔瓷珠,氮化硼高温稳定性很好、耐热震性很好、强度很高、导热系数很高、膨胀系数较低、电阻率很大、耐腐蚀,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损坏,增加了热电偶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温度探测准确,有利于产品指标稳定。
21.(2)本技术通过在氮化硼保护套的开口端设瓷塞并将接线盒可拆卸地连接于氮化硼保护套,若热电偶丝发生损坏,可先将氮化硼保护套从接线盒上拆下,再将瓷塞从氮化硼保护套上拔下,再依次将瓷塞和氮化硼双孔瓷珠从热电偶丝上拆下,安装新的热电偶丝时,依次将氮化硼双孔瓷珠和瓷塞套在热电偶丝上,再将氮化硼双孔瓷珠插入氮化硼保护套并将瓷塞堵在氮化硼保护套的开口端,最后将氮化硼保护套连接在接线盒上并将两根热电偶丝与接线盒接通即可,因此,本技术的热电偶丝损坏时,只需要更换热电偶丝即可,氮化硼保护套和氮化硼双孔瓷珠可重复利用,降低了热电偶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25.附图中,100-氮化硼保护套;110-第一环形板;200-氮化硼双孔瓷珠;210
‑ꢀ
第一穿孔;300-热电偶丝;400-瓷塞;410-第二穿孔;420-导电柱;430-第二环形板;500-接线盒;600-第一法兰盘;610-凹槽;620-绝缘座;621-凸环; 630-导电片;700-第二法兰盘;710-螺栓;720-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7.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高温气氛保护烧结炉温度探测热电偶,包括氮化硼保护套100、氮化硼双孔瓷珠200、热电偶丝300 和接线盒500。
29.氮化硼保护套100的一端为封口、另一端为开口;氮化硼双孔瓷珠200置于氮化硼
保护套100内,氮化硼双孔瓷珠200沿轴向设有两个第一穿孔210;两根热电偶丝300分别穿过氮化硼双孔瓷珠200的两个第一穿孔210,两根热电偶丝300的工作端相连;瓷塞400封堵在氮化硼保护套100的开口端,瓷塞 400沿轴向设有两个第二穿孔410;接线盒500可拆卸地连接于氮化硼保护套 100的开口端,两根热电偶丝300的自由端分别从两个第二穿孔410穿出并与接线盒500电连接。
30.本技术采用氮化硼做保护套管720,双孔瓷珠改为氮化硼双孔瓷珠200,氮化硼高温稳定性很好、耐热震性很好、强度很高、导热系数很高、膨胀系数较低、电阻率很大、耐腐蚀,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损坏,增加了热电偶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温度探测准确,有利于产品指标稳定。
31.本实施例中,热电偶丝300优选采用钨铼丝,钨铼丝的成本相对于铂铑丝的成本更低。
32.本技术通过在氮化硼保护套100的开口端设瓷塞400并将接线盒500可拆卸地连接于氮化硼保护套100,若热电偶丝300发生损坏,可先将氮化硼保护套100从接线盒500上拆下,再将瓷塞400从氮化硼保护套100上拔下,再依次将瓷塞400和氮化硼双孔瓷珠200从热电偶丝300上拆下,安装新的热电偶丝300时,依次将氮化硼双孔瓷珠200和瓷塞400套在热电偶丝300上,再将氮化硼双孔瓷珠200插入氮化硼保护套100并将瓷塞400堵在氮化硼保护套100 的开口端,最后将氮化硼保护套100连接在接线盒500上并将两根热电偶丝300 与接线盒500接通即可,因此,本技术的热电偶丝300损坏时,只需要更换热电偶丝300即可,氮化硼保护套100和氮化硼双孔瓷珠200可重复利用,降低了热电偶的维修成本。
33.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法兰盘600和第二法兰盘700,第一法兰盘600 固定于接线盒500的一端,第二法兰盘700通过螺栓710连接于第一法兰盘600,第二法兰盘700的中部设有套管720,氮化硼保护套100穿过套管720,氮化硼保护套100开口端的外周设有第一环形板110,第一环形板110夹在第一法兰盘600和第二法兰盘700之间。固定氮化硼保护套100时,将氮化硼保护套100 穿过第二法兰盘700,然后再将第二法兰盘700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法兰盘600 上,使得氮化硼保护套100上的第一环形板110夹紧在第一法兰盘600和第二法兰盘700之间,从而实现氮化硼保护套100与接线盒5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同时能够确保氮化硼保护套100的开口端密封。
34.优选地,第一法兰盘600靠近瓷塞400的一侧设有凹槽610,凹槽610内设有绝缘座620,绝缘座620上设有两个导电片630,两个导电片630分别与接线盒500电连接;瓷塞400朝向第一法兰盘600的一端设有两根导电柱420,两根导电柱420分别与两个导电片630接触,两根热电偶丝300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两根导电柱420上。组装热电偶时,先氮化硼双孔瓷珠200和瓷塞400 套在热电偶丝300上,两根热电偶丝300的自由端分别穿过瓷塞400上的两个第二穿孔410,再分别将两根热电偶丝300的自由端固定在两根导电柱420上,然后将氮化硼双孔瓷珠200插入氮化硼保护套100并将瓷塞400堵在氮化硼保护套100的开口端,最后将两根导电柱420对准插入两个导电片630,并通过螺栓710将第一法兰盘600和第二法兰盘700固定即可,组装方便。
35.更优地,瓷塞400朝向第一法兰盘600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二环形板430,绝缘座620朝向瓷塞400的一端设有凸环621,第二环形板430抵在凸环621 上。通过在瓷塞400的外端设置第二环形板430,便于通过第二环形板430将瓷塞400从氮化硼保护套100的开口端拔
出,并且,第二环形板430嵌入凹槽 610内并与凸环621相抵,进一步提高了氮化硼保护套100开口端的密封性。
36.为了确保导电柱420与导电片630接触良好,导电柱420为弹簧顶针。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