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车端跨接电缆寿命检验与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具体车型测量相邻两车端初始距离d,最外侧连接器安装面中心离车体中心距离x,两车端连接器安装面中心间距a;s2统计车辆具体运行线路上各大小半径弯道的数量,在制图软件中模拟列车在运行线路各不同半径弯道上运行时,两相邻车端之间的运动状态,并测量出在每种工况下,相比于在直道上运行时两相邻车端之间产生的横向偏移量、纵向拉伸/压缩量;其中,横向偏移量以两相邻车端连接器安装面中心为参考点,纵向拉伸/压缩量为两相邻车端端面之间此时的距离di与相邻两车端初始距离d之差;s3简化并统一车端多种不同的运动状态,确定一组具体的横向偏移量
△
x、纵向拉伸量或纵向压缩量
△
y,作为基准运动工况参数,将不同半径弯道的数量在此运动工况参数的基础上进行折算,得到将每种大小半径弯道折算后的弯道数量,最后将所有半径弯道折算得到的弯道数量相加,得到车辆运行的总线路在此选定基准工况下对应的弯道总个数n;s4根据列车运行线路总长s,计算出一个大修期,即列车运营需达到的里程数s1内车辆运行的总趟数m=s1/s,之后再乘以折算后的线路弯道总数量n,得到一个大修期内车端跨接电缆总的处于拉伸或者压缩的次数y=m*n,取一次拉伸和一次压缩为一个电缆疲劳周期,折算得到跨接电缆需满足的疲劳周期次数为y/2;s5将步骤s3中所述的基准运动工况参数换算至试验台对应的运动状态;将若干组跨接电缆组合件按照具体项目的安装及固定方式在试验台上进行安装,之后即进行跨接电缆的模拟拉伸/压缩试验;s6根据具体车辆跨接电缆寿命检测试验要求,当步骤s5所述的模拟拉伸/压缩试验次数达到指定次数时,取一组跨接电缆,对该跨接电缆解剖测量,判断电缆是否还能满足使用要求;s7根据具体试验要求,后续每当电缆的拉伸/压缩试验测试达到指定次数后,重复一次上述步骤s6,直到试验测试次数达到上述电缆疲劳周期次数y/2,最终评估得出电缆的使用寿命周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端跨接电缆寿命检验与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将不同半径弯道的数量在此运动工况参数的基础上进行折算的步骤具体为:将某一半径弯道下产生的横向偏移量与纵向拉伸量/压缩量分别除以
△
x和
△
y,得到的结果再乘以此大小半径弯道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端跨接电缆寿命检验与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对跨接电缆解剖测量的步骤具体为:首先测量此时跨接电缆的常规特性参数,并与其初始的常规特性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对该组跨接电缆其进行解剖,查看其内部结构的损坏情况,并对此时电缆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其中常规特性参数包括绝缘电阻、耐压性、屏蔽导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端跨接电缆寿命检验与评估方法。所述车端跨接电缆寿命检验与评估方法通过在制图软件中模拟列车在各种不同半径弯道上运行时,相邻车端间的位置变化相对情况,采用将跨接电缆在多种运动工况下的运动及受力情况进行简化统一的思路,进而将运行线路上多种不同半径弯道数量折算到某一选定的基准运动工况参数下对应的弯道数量,化繁为简,为电缆需满足的处于拉伸/压缩状态的次数计算提供了一种新颖可靠的转换思路。提供了一种新颖可靠的转换思路。提供了一种新颖可靠的转换思路。
技术研发人员:杨朋 周安德 陈爱军 李丰收 马丽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4
技术公布日:202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