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压力式疲劳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

文档序号:30091384发布日期:2022-05-18 09: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气缸压力式疲劳加载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加载装置;所述主加载装置包括凸轮机构、气缸(1)、下活塞(2-1)、下活塞顶杆(2)、上活塞(5-1)、上活塞顶杆(5),下活塞(2-1)和上活塞(5-1)位于气缸(1)内,下活塞(2-1)和上活塞(5-1)之间有气压调节区,上活塞(5-1)位于下活塞(2-1)上方,上活塞(5-1)的上表面与上活塞顶杆(5)的下端连接,上活塞顶杆(5)穿过气缸(1)的顶部,下活塞(2-1)的下表面与下活塞顶杆(2)的上端连接,下活塞顶杆(2)穿过气缸(1)的底部,下活塞顶杆(2)的下端与凸轮机构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缸压力式疲劳加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载荷传感器(6),试件连接叉耳(18);载荷传感器(6)与上活塞顶杆(5)的上端连接,上活塞顶杆(5)的上端通过载荷传感器(6)与试件连接叉耳(1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缸压力式疲劳加载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包括大调压系统和小调压系统,所述大调压系统通过第一导气管(7)与气缸(1)内部的气压调节区连通,所述小调压系统通过第二导气管(19)与气缸(1)内部的气压调节区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缸压力式疲劳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盘(4)和动力源主轴(24),动力源主轴(24)与凸轮盘(4)同轴连接;所述凸轮盘(4)整体呈椭圆形;当椭圆形凸轮盘的短轴方向与下活塞顶杆(2)的长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时,下活塞顶杆(2)下落到最低处;当椭圆形凸轮盘的长轴方向与下活塞顶杆(2)的长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时,凸轮盘(4)长轴的一端顶着下活塞顶杆(2)达到最高处,此时通过下活塞顶杆(2)、下活塞(2-1)、气压调节区、上活塞(5-1)、上活塞顶杆(5)、载荷传感器(6)对所测试构件施加载荷;所述下活塞顶杆(2)的下端有滚子(3),下活塞顶杆(2)的下端通过滚子(3)与凸轮盘(4)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缸压力式疲劳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大调压系统包括大调压气缸(10)、大螺旋式活塞顶杆(11)、大气缸顶盖(20)、大调压气缸活塞(11-1)、储气罐(9),大调压气缸(10)与储气罐(9)之间通过第三导气管(21)连通,储气罐(9)与气缸(1)之间通过第一导气管(7)连通,大气缸顶盖(20)的边沿通过若干大连接螺栓(13)固定在大调压气缸(10)的顶部,大调压气缸活塞(11-1)位于大调压气缸(10)内,大调压气缸活塞(11-1)的上表面与大螺旋式活塞顶杆(11)的下端连接,大螺旋式活塞顶杆(11)穿过大气缸顶盖(20),大螺旋式活塞顶杆(11)上连接有大旋转杠杆(12),大旋转杠杆(12)位于大调压气缸(10)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缸压力式疲劳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大螺旋式活塞顶杆(11)的上端开有大于大旋转杠杆(12)直径的孔洞,孔洞的方向与大螺旋式活塞顶杆(11)的长度方向垂直,大旋转杠杆(12)穿过孔洞贯穿大螺旋式活塞顶杆(11),大螺旋式活塞顶杆(11)的侧表面有外螺纹,大气缸顶盖(20)中心部位开有与大螺旋式活塞顶杆(11)的侧表面外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一导气管(7)上串接有气压计阀门(8),气压计阀门(8)处安装有气压计;所述第三导气管(21)上串接有大气缸气压计阀门(14),大气缸气压计阀门(14)处也安装有气压计。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缸压力式疲劳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小调压系统包括小调压气缸(15)、小螺旋式活塞顶杆(16)、小旋转杠杆(17)、小气缸顶盖(23)、小调压气缸活塞(16-1),小气缸顶盖(23)的边沿通过若干小连接螺栓(22)固定在小调压气缸(15)的
顶部,小调压气缸活塞(16-1)位于小调压气缸(15)内,小调压气缸活塞(16-1)的上表面与小螺旋式活塞顶杆(16)的下端连接,小螺旋式活塞顶杆(16)穿过小气缸顶盖(23),小螺旋式活塞顶杆(16)上连接有小旋转杠杆(17),小旋转杠杆(17)位于小调压气缸(15)的上方,小调压气缸(15)通过第二导气管(19)与气缸(1)的内部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缸压力式疲劳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小螺旋式活塞顶杆(16)的上端开有大于小旋转杠杆(17)直径的孔洞,孔洞的方向与小螺旋式活塞顶杆(16)的长度方向垂直,小旋转杠杆(17)穿过孔洞贯穿小螺旋式活塞顶杆(16),小螺旋式活塞顶杆(16)的侧表面有外螺纹,小气缸顶盖(23)中心部位开有与小螺旋式活塞顶杆(16)的侧表面有外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二导气管(19)上串接有小气缸气压计阀门(27),小气缸气压计阀门(27)处也安装有气压计,小气缸气压计阀门(27)控制小调压气缸(15)内的气体向气缸(1)输出。9.一种利用气缸压力式疲劳加载装置进行疲劳加载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1)按需求将凸轮机构中的下活塞顶杆(2)静置于上行极限值,调节大调压气缸(10)中大旋转杠杆(12)的位置,改变气缸(1)内压力,读取载荷传感器(6)的数值,当载荷传感器(6)的数值与所需加载的极限载荷值的误差在5%以内时,将大旋转杠杆(12)与大气缸顶盖(20)锁紧;(2)调节小调压气缸(15)中小旋转杠杆(17)的位置,大调压气缸(10)与小调压气缸(15)容积不同,小螺旋式活塞顶杆(16)与大螺旋式活塞顶杆(11)下降同样的高度, 小调压气缸(15)压力调节范围小于大调压气缸(10),进一步微调气缸(1)内压力,读取载荷传感器(6)的数值,直至满足试件加载需求。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利用气缸压力式疲劳加载装置进行疲劳加载的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3)当需要对不同材质的试验构件进行测试,极限载荷值发生变化时,在不改变硬件装置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大调压系统和小调压系统改变气缸(1)的压力,即能够满足加载测试需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气缸压力式疲劳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气缸压力式疲劳加载装置的结构包括主加载装置;所述主加载装置包括凸轮机构、气缸(1)、下活塞(2-1)、下活塞顶杆(2)、上活塞(5-1)、上活塞顶杆(5),下活塞(2-1)和上活塞(5-1)位于气缸(1)内,下活塞(2-1)和上活塞(5-1)之间有气压调节区,上活塞(5-1)位于下活塞(2-1)上方,上活塞(5-1)的上表面与上活塞顶杆(5)的下端连接,上活塞顶杆(5)穿过气缸(1)的顶部,下活塞(2-1)的下表面与下活塞顶杆(2)的上端连接,下活塞顶杆(2)穿过气缸(1)的底部,下活塞顶杆(2)的下端与凸轮机构相接。下活塞顶杆(2)的下端与凸轮机构相接。下活塞顶杆(2)的下端与凸轮机构相接。


技术研发人员:蔡晨宁 刘丽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2.25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