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3692发布日期:2022-06-08 06:1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电气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自动化是专门从事智能自动控制、数字化、网络化控制器及传感器的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公司,其众多的功能模块、完善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众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公司的产品拥有多种系列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自动化设备由振动盘搭配组成。然而,现有电气自动化设备在配电时需要配置的三遥点表的工作量大,从而导致配电自动化建模的速度很慢;同时,对电气设备故障诊断误差大,影响设备故障诊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检测系统。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检测系统,包括:启动模块、参数配置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中央控制模块、自检程序加载模块、修正模块、配电建模模块、故障诊断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
5.启动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开关键启动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
6.参数配置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配置程序配置电气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操作参数;
7.电流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电流表检测电气自动化设备工作电流数据;
8.电压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电压表检测电气自动化设备工作电压数据;
9.中央控制模块,与启动模块、参数配置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自检程序加载模块、修正模块、配电建模模块、故障诊断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连接,用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10.自检程序加载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加载程序加载电气自动化设备自动检测程序;
11.修正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修正程序修正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动作;
12.配电建模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数据处理程序构建电气自动化配电模型;
13.故障诊断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报警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诊断电路诊断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信号;
14.显示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电气自动化设备配置参数、电流、电压、故障信号数据;
15.存储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对各模块的实时状态或故障信息进行存储;
16.报警模块,与故障诊断模块连接,用于发出警报信号。
17.可选的,所述配电建模模块利用数据处理程序构建电气自动化配电模型;从设备对象库中提取设备对象,记录所述设备对象对应的第一节点;确定所述设备对象的模型对象,确定所述设备对象的模型对象包括:提取所述设备对象的属性数据;从预设模型类型表中读取与所述属性数据对应的模型类型;获取与所述模型类型对应的所述模型对象。
18.可选的,所述故障诊断模块利用诊断电路诊断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信号;构建相关性函数,计算检测电气设备运行的所有传感器之间的相互支持程度;构建隶属度函数,提取传感器回传的故障特征值,计算各传感器所提供数据的可信度;根据传感器的支持度及可信度转换成基本概率赋值;对获取的基本概率赋值进行合成,获得综合概率分配值;综合概率分配值超过设定阈值则进行报警操作。
19.可选的,所述启动模块利用开关键启动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通过参数配置模块利用配置程序配置电气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操作参数;通过电流检测模块利用电流表检测电气自动化设备工作电流数据;通过电压检测模块利用电压表检测电气自动化设备工作电压数据。
20.可选的,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自检程序加载模块利用加载程序加载电气自动化设备自动检测程序;通过修正模块利用修正程序修正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动作;通过配电建模模块利用数据处理程序构建电气自动化配电模型。
21.可选的,通过故障诊断模块利用诊断电路诊断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信号。
22.可选的,通过存储模块对各模块的实时状态或故障信息进行存储;诊断设备出现故障,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信号。
23.可选的,所述故障诊断模块通过隶属度和mass函数提取故障特征值,基于故障特征值利用d-s理论合成规则进行特征信息融合,优化故障诊断差值。
24.本发明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检测系统,实现了快速构建配电自动化模型的效果;同时,通过故障诊断模块使用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度方法和mass函数提取故障特征及赋值,然后通过d-s理论合成规则进行特征信息融合,减少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误差;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便于及时修理,延长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寿命;发出警报信号使操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排除故障,从而避免发生更为严重的电路故障;且报警器不需人为操作,一旦发生故障自动报警,设备更加安全可靠,最大限度排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2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8.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检测系统,包括:启动模块、参数配置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中央控制模块、自检程序加载模块、修正模块、配电建模模块、故障诊断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报警模块;
30.启动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开关键启动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
31.参数配置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配置程序配置电气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操作参数;
32.电流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电流表检测电气自动化设备工作电流数据;
33.电压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电压表检测电气自动化设备工作电压数据;
34.中央控制模块,与启动模块、参数配置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自检程序加载模块、修正模块、配电建模模块、故障诊断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连接,用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35.自检程序加载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加载程序加载电气自动化设备自动检测程序;
36.修正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修正程序修正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动作;
37.配电建模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数据处理程序构建电气自动化配电模型;
38.故障诊断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报警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诊断电路诊断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信号;
39.显示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显示器显示电气自动化设备配置参数、电流、电压、故障信号数据;
40.存储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对各模块的实时状态或故障信息进行存储;
41.报警模块,与故障诊断模块连接,用于发出警报信号。
42.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配电建模模块利用数据处理程序构建电气自动化配电模型;从设备对象库中提取设备对象,记录所述设备对象对应的第一节点;确定所述设备对象的模型对象,确定所述设备对象的模型对象包括:提取所述设备对象的属性数据;从预设模型类型表中读取与所述属性数据对应的模型类型;获取与所述模型类型对应的所述模型对象。
43.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故障诊断模块利用诊断电路诊断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信号;构建相关性函数,计算检测电气设备运行的所有传感器之间的相互支持程度;构建隶属度函数,提取传感器回传的故障特征值,计算各传感器所提供数据的可信度;根据传感器的
支持度及可信度转换成基本概率赋值;对获取的基本概率赋值进行合成,获得综合概率分配值;综合概率分配值超过设定阈值则进行报警操作。
44.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启动模块利用开关键启动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通过参数配置模块利用配置程序配置电气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操作参数;通过电流检测模块利用电流表检测电气自动化设备工作电流数据;通过电压检测模块利用电压表检测电气自动化设备工作电压数据。
45.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过自检程序加载模块利用加载程序加载电气自动化设备自动检测程序;通过修正模块利用修正程序修正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动作;通过配电建模模块利用数据处理程序构建电气自动化配电模型。
46.进一步优化方案,通过故障诊断模块利用诊断电路诊断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信号。
47.进一步优化方案,通过存储模块对各模块的实时状态或故障信息进行存储;诊断设备出现故障,通过报警模块发出警报信号。
48.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故障诊断模块通过隶属度和mass函数提取故障特征值,基于故障特征值利用d-s理论合成规则进行特征信息融合,优化故障诊断差值。
4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