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GO-CMCS-Hemin/Pt@PdNPs比色传感器检测GP73的方法

文档序号:31041319发布日期:2022-08-06 04: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非诊断目的基于还原性氧化石墨烯-羧甲基壳聚糖-氯化血红素/纳米铂@钯纳米材料rgo-cmcs-hemin/pt@pd nps的比色传感器检测gp7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rgo-cmcs-hemin/pt@pd nps-gp73apt识别探针的制备(1)还原性氧化石墨烯rgo的制备称取氧化石墨烯go倒入纯水中,破碎均匀,按照1:2的体积比加入抗坏血酸aa还原,得到rgo悬浮液;(2)还原性氧化石墨烯-氯化血红素rgo-hemin的制备将氯化血红素hemin加入氨水至纯水中溶解,得到hemin溶液;在rgo溶液加入hemin溶液,搅拌反应,得到rgo-hemin悬浮液;(3)还原性氧化石墨烯-羧甲基壳聚糖-氯化血红素rgo-cmcs-hemin的制备在rgo-hemin悬浮液中加入羧甲基壳聚糖cmcs溶液,10 mmol/l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 edc/nhs进行活化,搅拌反应,得到rgo-cmcs-hemin溶液;(4)rgo-cmcs-hemin/pt@pd nps纳米材料制备在rgo-cmcs-hemin溶液中加入20 mm氯铂酸钠na2ptcl6、20 mm氯钯酸钠na2pdcl6和水合肼n2h4·
h2o,搅拌反应,得到 rgo-cmcs-hemin/pt@pd nps溶液;(5)rgo-cmcs-hemin/pt@pd nps
ꢀ‑
gp73apt识别探针的制备将gp73apt溶液和rgo-cmcs-hemin/pt@pd nps溶液混合,孵育,得到rgo-cmcs-hemin/pt@pd nps
ꢀ‑
gp73apt识别探针;步骤2:比色生物传感界面的构建(1)将未修饰的3 μmol/l gp73适配体apt ι溶液室温孵育,加入1 %牛血清白蛋白 bsa溶液封闭;(2)将5 μg/ml gp73溶液滴加到apt ι溶液中,孵育,得到apt ι/gp73溶液;(3)在apt ι/gp73溶液中滴加rgo-cmcs-hemin/pt@pd nps-gp73apt溶液,孵育,得到apt ι/gp73/rgo-cmcs-hemin/pt@pd nps-gp73apt溶液;步骤3:gp73工作曲线及标准曲线的绘制(1)在ph为4.0的含有显色体系tmb-h2o2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步骤2得到的溶液,进行反应,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分光光度法进行测量,记录传感器在652 nm处的吸光度;(2)分别对不同浓度的gp73进行检测,记录吸光度;根据传感器的吸光度与gp73浓度的关系,绘制gp73的工作曲线及标准曲线,计算出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步骤4:实际血清样本中gp73的检测(1)将待测实际血清样品加入步骤2得到的溶液,再加入含有显色体系tmb-h2o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反应 10 mi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分光光度法进行测量,记录传感器在652 nm处的吸光度;(2)根据步骤3所得到的工作曲线及标准曲线,计算待测实际样品中gp73的浓度。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gp7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edc/nhs按照体积比为4:1混合。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gp7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rgo-cmcs-hemin/
pt@pd nps溶液和apt溶液的体积比为1:3。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gp7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gp73溶液的孵育温度为25 o
c,孵育时间为40 min,所述其余溶液的孵育时间为1 h。

技术总结
基于RGO-CMCS-Hemin/Pt@Pd NPs比色传感器检测GP73的方法,将氨基化的GP73适配体通过π-π共轭及静电吸附作用与所得纳米材料结合,先形成RGO-CMCS-Hemin/Pt@Pd NPs-GP73Apt识别探针,再形成AptΙ/GP73/RGO-CMCS-Hemin/Pt@Pd NPs-GP73Apt夹心型复合结构;该复合结构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进而将TMB氧化为oxTMB,使溶液由无色变为深蓝色,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652nm处的紫外吸收峰,对比吸光度的差异,从而实现GP73的检测。从而实现GP73的检测。从而实现GP73的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银 李鑫镐 吕秋彦 李胜男 李海媚 周治德 梁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4.21
技术公布日:2022/8/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