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31355095发布日期:2022-08-31 13:29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

1.本发明涉及茶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全球约有70%的国家和地区及1/3人口在饮茶,因其具有众多保健功效而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茶叶的营养健康功效离不开其复杂的化学成分,氨基酸是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也是茶叶中重要含氮物质之一,是蛋白质组成的基本单位,茶叶中氨基酸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化合物,与茶叶的香气、滋味关系密切。因此,准确测定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对于其饮用价值研究、品质鉴定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3.目前,有关茶叶氨基酸分析的研究不多,大部分参照国标(gb 5009.124—2016)测定食品中氨基酸含量,样品预处理过程复杂,试剂用量大,控温不准确,且大多使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而少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茶叶中氨基酸的测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检测技术处理过程复杂、试剂用量大、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将茶叶样品分散在酸中,水解反应得到水解产物;
7.取所述水解产物,加入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在55~65℃、暗处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检测样品;
8.取所述检测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检测得到所述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含量。
9.可选地,在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检测波的波长为360nm。
10.可选地,在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
11.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
12.梯度洗脱所用流动相包括流动相a和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a包括乙腈,所述流动相b包括乙酸钠;
13.进样量为1~30μl;
14.流速为0.8~1.2ml/min;以及,
15.柱温为22~30℃。
16.可选地,所述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的粒度为0.7~5μm;和/或,
17.所述乙腈的浓度为90~100%;和/或,
18.所述乙酸钠的浓度为0.01~0.1mol/l;和/或,
19.所述乙酸钠的ph值为5.2~5.4。
20.可选地,在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梯度洗脱程序包括:
21.0~1min,流动相a:16%、流动相b:84%;
22.15~22min,流动相a:20%、流动相b:80%;
23.25~35min,流动相a:31%、流动相b:69%;
24.42~45min,流动相a:36%~72%、流动相b:64%~28%;
25.50~55min,流动相a:85%、流动相b:15%;
26.56~60min,流动相a:16%、流动相b:84%。
27.可选地,将茶叶样品分散在酸中,水解反应得到水解产物的步骤包括:
28.将茶叶粉碎,获得茶叶样品,将所述茶叶样品分散在盐酸溶液中,在110~120℃的条件下,水解23~25h,赶酸蒸发定容过滤,获得水解产物。
29.可选地,所述茶叶样品与所述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10~0.12);和/或,
30.所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5~6mol/l。
31.可选地,取所述水解产物,加入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在55~65℃、暗处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检测样品的步骤包括:
32.取所述水解产物,加入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在55~65℃、暗处的条件下反应50~70min,冷却至20~30℃,定容静置过滤,获得检测样品。
33.可选地,所述水解产物与所述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的体积比为(2~3):1。
34.可选地,取所述检测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得到所述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含量的步骤包括:
3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获得氨基酸混标液的色谱图,以色谱峰保留时间定性,通过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获得所述检测样品的色谱图,根据所述氨基酸混标液中的色谱图中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对所述检测样品定性,以各色谱峰的面积代入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出所述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含量。
36.本发明提供的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分析过程简单、快速、准确,广泛适用于各种茶叶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能够准确的评估出各种茶叶的品质;其中,采用柱前衍生化向茶叶中的氨基酸同时引入360nm处有强吸收基团的二硝基苯酚氨基酸衍生物,在360nm下同时测定茶叶中常见的氨基酸,解决了茶叶中氨基酸最大吸收波长不同,而导致hplc直接测定时波长难以选择问题,同时通过筛选色谱柱、流动相组成、流动相ph值、色谱柱柱温及优化洗脱时间梯度等措施,确定了最优检测色谱条件;通过液相色谱结果证实,采用本发明的条件进行检测,图谱中各个氨基酸峰峰形好,分离度高,大大降低了相邻组分峰间的重叠比例,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8.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39.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氨基酸混标液的色谱图;
40.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中检测样品的色谱图;
41.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中检测样品的色谱图;
42.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3中检测样品的色谱图。
43.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5.目前,有关茶叶氨基酸分析的研究不多,大部分参照国标(gb 5009.124—2016)测定食品中氨基酸含量,样品预处理过程复杂,试剂用量大,控温不准确,且大多使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而少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茶叶中氨基酸的测定。
46.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分析出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且无需辅助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结合图1所示的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茶叶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7.步骤s10、将茶叶样品分散在酸中,水解反应得到水解产物;
48.茶叶中的氨基酸有很多种类,本检测方法主要用来检测茶叶中常见的19种氨基酸的含量,它们分别为: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茶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酪氨酸。
49.在检测之前需要先制备茶叶样品,首先将待检测茶叶研磨粉碎,用30~100目的筛网进行筛选,筛选出30~100目以下的茶叶样品,研磨粉碎的目的是为了将大分子的茶叶研磨成小分子的茶叶样品,使得茶叶样品在后续步骤中能够充分的与试剂接触,一方面能够时茶叶中的物质有效的融入试剂中,另外一方面充分反应,能够降低试剂的使用量;同时过筛的目的是为了将茶叶中的一些茶筋、茶梗等物质筛选出来,茶筋和茶梗中虽然也含有氨基酸,但是茶筋、茶梗等物质中含有的杂质较多,在萃取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试剂才能够萃取出来,如此一来得不偿失,因此,本技术中通过研磨粉碎过筛的方式筛选处理茶叶,从而获得高品质的茶叶样品。
50.在进行步骤s10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将茶叶研磨粉碎,用30~100目的筛网筛选过滤获得茶叶样品,将茶叶样品放置在能够封闭的容器中,加入盐酸溶液,搅拌均匀或者摇匀,密封,在110~120℃的条件下,水解23~25h,冷却至20~25℃,采用氮吹仪赶酸,然后蒸发干燥,再用加入磷酸溶液进行定容,然后采用0.45μm的滤膜进行过滤,获得水解产品。
51.在本实施例中,加入磷酸溶液的目的是一方面是为了调节水解产品的ph值,维持
水解产品的ph值,使得其稳定在特定的范围,避免ph值波动范围较大,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另外一方面磷酸缓冲液属于温和型缓冲液,对水解产品中的氨基酸破坏较小,基本上不会损坏茶叶中的氨基酸,从而保证最终测试结果的稳定性。
5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容器选择为安瓿瓶,安瓿瓶热膨胀系数较小,耐热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熔点低,且易于封瓶,在封闭的安瓿瓶中进行水解反应,能够避免盐酸溶液挥发,从而保证茶叶样品顺利进行水解。
53.采用氮吹仪的目的是为了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将安瓿瓶内的酸性气体气体驱赶出去,避免氧气等氧化气体进入安瓿瓶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产新的杂质。
54.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茶叶样品与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10~0.12);且盐酸溶液的浓度为5~6mol/l。
55.步骤s20、取水解产物,加入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在55~65℃、暗处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检测样品;
56.需要说明的是,茶叶中的氨基酸既没有紫外吸收,也没有荧光吸收,在实际测试时,无法直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直接检测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入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使得水解产物中的氨基酸与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二硝基苯酚氨基酸衍生物,从而使得水解产物中的氨基酸能够被高效相色谱系统检测出。
57.在进行步骤s20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取水解产物至于棕色容量瓶中,按照水解产物与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的体积比为(2~3):1的比例向棕色容量瓶中加入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用封口膜将棕色容量瓶密封,放入55~65℃的水中,进行加热,加热50~70min,取出,冷却至20~30℃,再往棕色容量瓶中加入磷酸缓冲液,进行定容,静置10~20min,用0.22μm的滤膜进行过滤,获得检测样品。
58.在本实施例中,选择棕色容量瓶的目的是为了给反应提供暗条件,密封的目的是为了是水解产物与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能够充分反应,避免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挥发,导致水解产物中的氨基酸反应不彻底,无法准确检测出氨基酸的含量。
59.在本实施例中,水解产物与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的体积比为(2~3):1。需要说明的是,水解产物与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的体积比小于上述范围,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的用量不足,导致最终产生的二硝基苯酚氨基酸衍生物不足,无法准确的检测出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水解产物与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的体积比大于上述范围,并不能够产生更多的二硝基苯酚氨基酸衍生物,浪费试剂。
60.步骤s30、取所述检测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检测得到所述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含量。
61.在检测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含量时,需要先建立标准曲线进行比对计算,制备氨基酸混标液,将氨基酸混标液分别进样1、3、5、7、10、20和30μl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到氨基酸混标液的色谱图,以色谱图中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定性,以氨基酸含量对其峰面积按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获得标准曲线方程及线性相关系数。
62.同时,在进行步骤s30,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获得氨基酸混标液的色谱图,以色谱峰保留时间定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获得所述检测样品的色谱图,根据所述氨基酸混标液中的色谱图中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对所述检测样品定性,
以各色谱峰的面积代入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出所述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含量。
63.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测之前需要设置检测条件,具体地,在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检测波的波长为360nm;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梯度洗脱所用流动相包括流动相a和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a包括乙腈,所述流动相b包括乙酸钠;进样量为1~30μl;流速为0.8~1.2ml/min;柱温为22~30℃。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柱前衍生物向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同时引入360nm处有强吸收基团的二硝基苯酚氨基酸衍生物,在360nm下同时测定检测样品中的19种常见氨基酸(即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茶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酪氨酸),如此一来,能够解决检测样品中19种氨基酸最大吸收波长不同导致hplc直接测定时波长难以选择问题,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64.进一步地,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的粒度为0.7~5μm;乙腈的浓度为90~100%;乙酸钠的浓度为0.01~0.1mol/l;乙酸钠的ph值为5.2~5.4。本发明采用的是二元泵,两种流动相,使得测试条件更加稳定,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65.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梯度洗脱程序包括:
66.0~1min,流动相a:16%、流动相b:84%;
67.15~22min,流动相a:20%、流动相b:80%;
68.25~35min,流动相a:31%、流动相b:69%;
69.42~45min,流动相a:36%~72%、流动相b:64%~28%;
70.50~55min,流动相a:85%、流动相b:15%;
71.56~60min,流动相a:16%、流动相b:84%。
7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73.实施例1
74.(1)将茶叶(选用紫阳富硒茶为茶叶样品)研磨粉碎,用100目的筛网筛选过滤获得茶叶样品,取25mg的茶叶样品,将茶叶样品放置在安瓿瓶中,加入3ml的盐酸溶液(盐酸溶液的浓度为6mol/l),摇匀,高温拉丝封瓶,在110℃的条件下,水解24h,冷却至23℃,采用氮吹仪赶酸,然后蒸发干燥,再用加入磷酸溶液进行定容至10ml,然后采用0.45μm的滤膜进行过滤,获得水解产品。
75.(2)取2ml的水解产物至于10ml的棕色容量瓶中,加入1ml的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至棕色容量瓶中,用封口膜将棕色容量瓶密封,放入60℃的水中,进行水浴加热,加热60min,取出,冷却至25℃,再往棕色容量瓶中加入磷酸缓冲液,定容至10ml,静置15min,用0.22μm的滤膜进行过滤,获得检测样品。
76.(3)制备氨基酸混标液,将氨基酸混标液分别进样1、3、5、7、10、20和30μl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到氨基酸混标液的色谱图,以色谱图中的色峰保留时间定性,以氨基酸含量对其峰面积按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获得标准曲线方程及线性相关系数,氨基酸混标液的浓度如表1所示,氨基酸混标液的色谱图如图2所述。
77.表1氨基酸混标液的浓度
78.氨基酸组分浓度(mg/ml)氨基酸组分浓度(mg/ml)天冬氨酸0.0236蛋氨酸0.0232
谷氨酸0.0284半胱氨酸0.0244丝氨酸0.0256异亮氨酸0.0248精氨酸0.0244亮氨酸0.0204甘氨酸0.0240色氨酸0.0224苏氨酸0.0240苯丙氨酸0.0216茶氨酸0.1000组氨酸0.0256脯氨酸0.0220赖氨酸0.0216丙氨酸0.0248酪氨酸0.0120缬氨酸0.0212
ꢀꢀ
79.(4)取步骤(2)制备的检测样品依次进样10μl,记录色谱图根据氨基酸混标液中的色谱图中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对检测样品定性,以各色谱峰的面积代入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出所述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含量,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80.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的粒度为5μm;色谱柱的内径为4.6mm,长度为25cm;梯度洗脱所用流动相:流动相a为99%乙腈,流动相b为0.05mol/l乙酸钠(ph=5.28);检测波长:360nm;进样量:1~30μl;流速:1.1ml/min;柱温:24℃;梯度洗脱程序如表2所示。
81.表2梯度洗脱程序
[0082][0083]
表3检测样品中19种氨基酸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范围
[0084][0085][0086]
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色谱图如图3所示,根据表3中的数据,计算检测样品中的19种氨基酸的含量,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0087]
表4检测样品中的19种氨基酸的含量
[0088][0089]
由表3可以得出检测样品中19种氨基酸成分进样量与峰面积自检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高于0.999,误差值小;由图3可以看出,检测样品中19种氨基酸的峰形好,分离度高,相邻组分峰间重叠比例低;由表4可以得出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茶叶中氨基酸检测方法检测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能有效地对茶叶中19种氨基酸进行分离和测定。
[0090]
实施例2
[0091]
(1)将茶叶(选用恩施富硒茶为茶叶样品)研磨粉碎,用60目的筛网筛选过滤获得茶叶样品,取20mg的茶叶样品,将茶叶样品放置在安瓿瓶中,加入2.5ml的盐酸溶液(盐酸溶液的浓度为6mol/l),摇匀,高温拉丝封瓶,在115℃的条件下,水解23h,冷却至25℃,采用氮吹仪赶酸,然后蒸发干燥,再用加入磷酸溶液进行定容至10ml,然后采用0.45μm的滤膜进行过滤,获得水解产品。
[0092]
(2)取3ml的水解产物至于10ml的棕色容量瓶中,加入1ml的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至棕色容量瓶中,用封口膜将棕色容量瓶密封,放入65℃的水中,进行水浴加热,加热70min,取出,冷却至20℃,再往棕色容量瓶中加入磷酸缓冲液,定容至10ml,静置20min,用0.22μm的滤膜进行过滤,获得检测样品。
[0093]
(3)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3)一致。
[0094]
(4)取步骤(2)制备的检测样品依次进样5μl,记录色谱图根据氨基酸混标液中的色谱图中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对检测样品定性,以各色谱峰的面积代入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出所述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与实施例1中的高效相色谱检测条件一致),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0095]
表5检测样品中19种氨基酸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范围
[0096][0097][0098]
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色谱图如图4所示,根据表5中的数据,计算检测样品中的19种氨基酸的含量,检测结果如表6所示;
[0099]
表6检测样品中的19种氨基酸的含量
[0100][0101][0102]
由表5可以得出检测样品中19种氨基酸成分进样量与峰面积自检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高于0.999,误差值小;由图4可以看出,检测样品中19种氨基酸的峰形好,分离度高,相邻组分峰间重叠比例低;由表6可以得出采用实施例2提供的茶叶中氨基酸检测方法检测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能有效地对茶叶中19种氨基酸进行分离和测定。
[0103]
实施例3
[0104]
(1)将茶叶(选用平利茶为茶叶样品)研磨粉碎,用30目的筛网筛选过滤获得茶叶样品,取25mg的茶叶样品,将茶叶样品放置在安瓿瓶中,加入3ml的盐酸溶液(盐酸溶液的浓度为5mol/l),摇匀,高温拉丝封瓶,在120℃的条件下,水解25h,冷却至20℃,采用氮吹仪赶酸,然后蒸发干燥,再用加入磷酸溶液进行定容至10ml,然后采用0.45μm的滤膜进行过滤,获得水解产品。
[0105]
(2)取1ml的水解产物至于5ml的棕色容量瓶中,加入0.5ml的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剂至棕色容量瓶中,用封口膜将棕色容量瓶密封,放入70℃的水中,进行水浴加热,加热50min,取出,冷却至30℃,再往棕色容量瓶中加入磷酸缓冲液,定容至5ml,静置10min,用
0.22μm的滤膜进行过滤,获得检测样品。
[0106]
(3)与实施例1中的步骤(3)一致。
[0107]
(4)取步骤(2)制备的检测样品依次进样8μl,记录色谱图根据氨基酸混标液中的色谱图中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对检测样品定性,以各色谱峰的面积代入标准曲线方程中计算出所述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与实施例1中的高效相色谱检测条件一致),计算结果如表7所示;
[0108]
表7检测样品中19种氨基酸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范围
[0109]
氨基酸组分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2线性范围(μl)天冬氨酸y=6914.6x+6.62780.99990.00472~0.1416谷氨酸y=5894.4x+7.6430.99990.00568~0.1704丝氨酸y=823.8x+8.80140.99990.00512~0.1536精氨酸y=5184x+5.21770.99990.00488~0.1464甘氨酸y=11807x+14.4460.99990.0048~0.1440苏氨酸y=7693.6x+8.08610.99990.0048~0.1440茶氨酸y=5696.9x+35.2410.02~0.60脯氨酸y=5970.2x+3.46340.99920.0044~0.1320丙氨酸y=10891x+9.53840.99960.00496~0.1488缬氨酸y=8919.87x+0.38450.99910.00424~0.1272蛋氨酸y=6376.6x+7.48560.99990.00464~0.1392半胱氨酸y=6958.8x+8.09940.99980.00488~0.1464异亮氨酸y=734.5x+9.584310.00496~0.1488亮氨酸y=7431.8x+7.8050.99990.00408~0.1224色氨酸y=3367.9x+5.04140.99940.0048~0.1344苯丙氨酸y=5797.9x+4.26220.99980.00432~0.1296组氨酸y=5850.8x+9.11240.99990.00512~0.1536赖氨酸y=8646.3x+8.95530.99970.00432~0.1296络氨酸y=3721.4x+0.37040.99960.0024~0.0720
[0110]
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的色谱图如图5所示,根据表7中的数据,计算检测样品中的19种氨基酸的含量,检测结果如表8所示;
[0111]
表8检测样品中的19种氨基酸的含量
[0112][0113]
由表7可以得出检测样品中19种氨基酸成分进样量与峰面积自检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高于0.999,误差值小;由图5可以看出,检测样品中19种氨基酸的峰形好,分离度高,相邻组分峰间重叠比例低;由表8可以得出采用实施例3提供的茶叶中氨基酸检测方法检测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能有效地对茶叶中19种氨基酸进行分离和测定。
[0114]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