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21993发布日期:2022-09-14 12:5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驱动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发动机驱动器是一种用于驱动发动机启动的部件,一般的发动起驱动器在生产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发动机驱动器的质量,避免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损坏,影响整个发动机的使用,现有的发动机驱动器瑕疵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3.1、传统的方式是人工对其外表面进行检测,判断是否存在瑕疵,但是这种方式无法对发动起驱动器的内部进行检测,当其内部出现瑕疵时,一样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4.2、在进行检测时,检测效率较低,只能实现抽检,无法保证发动起驱动器百分百达标;
5.所以,人们急需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该瑕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和输送台,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输送台,所述输送台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托盘,所述支撑托盘上设置有驱动器,所述检测台上还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检测顶板,所述检测顶板下方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顶板上设置有显示器。
8.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支撑立柱、驱动座、驱动气缸、夹持座、夹持头和海绵垫;
9.所述输送带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驱动座,所述驱动座内部滑动设置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通过驱动座内部的驱动气缸推动,所述夹持座一端设置有夹持头,所述夹持头内侧贴合有海绵垫,使得可以保持驱动器被夹持牢固的情况下,减少夹持头对驱动器造成的损伤。
1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座顶部开设有活动凹槽,所述夹持座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活动凹槽的设置,使得夹持座在驱动座内部滑动时,不会因为驱动电机的设置导致无法滑动,所述夹持座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夹持头外侧设置有传动齿,所述主动齿轮与传动齿相互啮合。
1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头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固定板,所述夹持座两侧设置有限位固定槽,所述主动齿轮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豁口,使得通过限位豁口和限位固定槽可以对限位固定板进行夹持和固定,避免夹持头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脱落的情况,保
证了夹持头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限位固定板上嵌入安装有若干个滚珠,所述夹持头内侧底部设置有承接板。
1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立柱内部底端设置有驱动槽,所述支撑立柱顶端设置有顶升槽,所述驱动座内部底端设置有收纳槽,所述驱动槽、顶升槽和收纳槽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驱动槽、顶升槽和收纳槽之间通过滑动槽贯穿,所述驱动槽内部设置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顶端设置有驱动板,所述顶升槽上部设置有顶升板,所述收纳槽内部设置有触发板,所述驱动板、顶升板和触发板之间均通过滑动杆连接,当所述夹持头对驱动器夹持和固定时,所述夹持座不再对触发板进行挤压,所述触发板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当夹持头对汽车发动机驱动器完成夹持和固定之后,在驱动弹簧的作用力下,会使得整个驱动座和夹持座出现上升的过程,使得驱动器可以脱离与输送带之间的接触,使得驱动器在旋转时更加的顺畅,不会与输送带之间出现摩擦。
14.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驱动座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入限位孔中,使得驱动座在上升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位置上的偏差。
15.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板距离驱动槽顶部的距离大于所述顶升板距离顶升槽顶部的距离,使得驱动弹簧在释放弹力之后,驱动板完全与驱动槽的顶部接触,而顶升板的上升距离确超过了顶升槽所在的高度,使得实现对驱动座的顶升。
16.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耦合液箱、旋转座和检测头;
17.所述检测顶板顶部设置有耦合液箱,所述耦合液箱下方通过连接杆安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安装有若干个检测头。
18.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座两端通过固定支架分别固定有擦拭座和抹匀座,所述抹匀板可以为尼龙材质,所述耦合液箱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封闭座进行封闭。
1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伸缩套管,所述检测头安装在伸缩套管上,所述伸缩套管内部设置有驱动气囊,所述旋转座内部靠近伸缩套管位置处设置有挤压气囊,所述驱动气囊与挤压气囊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旋转座内部设置有重力钢珠,所述重力钢珠用于对挤压气囊进行挤压,使得当检测头旋转至最底端时,可以利用驱动气囊驱动其伸出,与驱动器接触,对驱动器进行检测,同时,驱动气囊的设置,还可以保证检测头与驱动器之间的柔性接触,避免损坏检测头。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设置有检测机构,利用旋转座对检测头进行固定,通过旋转座的旋转,使得可以提高检测头对驱动器的检测效率,同时,利用梅花状的封闭板对出液口进行封闭,使得可以实现耦合液的自动涂抹,同时,利用擦拭板和抹匀板,可以实现检测完毕后耦合液的自动擦拭和耦合液的自动抹匀,大大的提高了驱动器的瑕疵检测效率。
22.2、本发明通过重力钢珠对挤压气囊的挤压,使得驱动气囊内部充气,使得检测头可以从伸缩套管中伸出,保证了检测头与驱动器之间的接触,同时,使得检测头与驱动器之间的柔性接触,避免损坏检测头,同时,弧形设置的驱动气囊有很好的恢复性能,在使用之后,可以自动带动检测头收入伸缩套管中。
23.3、本发明设置有夹持机构,利用主动齿轮与传动齿之间的啮合,使得当夹持头对
驱动器进行夹持之后,可以利用夹持头带动驱动器旋转,使得检测头对于驱动器的检测更加的全面,并且,夹持头对检测头的夹持为全方位的夹持,还实现了旋转,结构设计更加的巧妙。
24.4、本发明通过驱动弹簧的设置,当夹持座从驱动座内部伸出,利用夹持头对驱动器进行夹持时,夹持座无法对触发板造成限位和固定,此时,驱动弹簧的弹力得到释放,推动驱动板带动顶升板对驱动座进行顶升,使得夹持头在对驱动器进行夹持之后,可以抬升一定的距离,避免驱动器直接在输送带上发生旋转,对驱动器和输送带造成磨损,同时,当夹持座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收回时,会再次对触发板造成挤压,使得驱动座在重力作用下恢复原位,被夹持的驱动器也与输送带之间发生了接触,此时利用夹持头对驱动器的释放,可以将驱动器释放在原位。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夹持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夹持座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夹持头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驱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单个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夹持机构的剖视图;
33.图9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支撑立柱和驱动座的剖视图;
34.图10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驱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夹持座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2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3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检测头的安装示意图;
38.图14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旋转座的
剖视图;
39.图15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耦合液箱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6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中出液口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中标号:1、检测台;2、输送台;3、输送带;4、驱动器;
42.5、夹持机构;501、支撑立柱;502、驱动座;503、驱动气缸;504、夹持座;505、夹持头;506、海绵垫;507、活动凹槽;508、驱动电机;509、主动齿轮;510、传动齿;511、限位固定板;512、限位固定槽;513、限位豁口;514、滚珠;515、承接板;516、驱动槽;517、顶升槽;518、收纳槽;519、滑动槽;520、驱动弹簧;521、驱动板;522、滑动杆;523、顶升板;524、触发板;525、限位孔;526、限位柱;
43.6、检测顶板;
44.7、检测机构;701、耦合液箱;702、旋转座;703、检测头;704、固定支架;705、擦拭座;706、抹匀座;707、出液口;708、封闭座;709、伸缩套管;710、驱动气囊;711、挤压气囊;712、软管;713、重力钢珠;
45.8、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7.实施例:如图1~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用基于超声波的瑕疵检测装置,该瑕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和输送台2,检测台1上设置有输送台2,检测台1用于对汽车发动机驱动器进行检测,输送台2上设置有输送带3,输送带3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托盘,支撑托盘上设置有驱动器4,输送带3用于对汽车发动机驱动器进行输送,检测台1上还设置有夹持机构5,夹持机构5用于对输送带3所输送的驱动器4就行夹持,检测台1上设置有检测顶板6,检测顶板6下方设置有检测机构7,检测机构7通过超声波检测的方式对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的瑕疵进行检测,检测顶板6上设置有显示器8,显示器8用于对检测结果进行显示。
48.夹持机构5包括支撑立柱501、驱动座502、驱动气缸503、夹持座504、夹持头505和海绵垫506;
49.输送带3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立柱501,支撑立柱501上设置有驱动座502,驱动座502内部滑动设置有夹持座504,夹持座504通过驱动座502内部的驱动气缸503推动,夹持座504一端设置有夹持头505,夹持头505用于对输送带3上输送的驱动器4进行夹持,夹持头505为半圆形,两个夹持头505相互拼接,即形成了一个圆形,实现对汽车发动机驱动器的夹持,夹持头505内侧贴合有海绵垫506,使得可以保持驱动器4被夹持牢固的情况下,减少夹持头505对驱动器4造成的损伤。
50.驱动座502顶部开设有活动凹槽507,夹持座504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508,活动凹
槽507的设置,使得夹持座504在驱动座502内部滑动时,不会因为驱动电机508的设置导致无法滑动,夹持座504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509,夹持头505外侧设置有传动齿510,主动齿轮509与传动齿510相互啮合,当夹持头505对汽车发动机驱动器进行夹持之后,使得可以通过驱动电机508带动主动齿轮509转动,进而带动夹持头505转动,实现对汽车发动机驱动器夹持之后的旋转。
51.夹持头505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固定板511,夹持座504两侧设置有限位固定槽512,主动齿轮509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豁口513,使得通过限位豁口513和限位固定槽512可以对限位固定板511进行夹持和固定,避免夹持头505在旋转的过程中出现脱落的情况,保证了夹持头505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限位固定板511上嵌入安装有若干个滚珠514,滚珠514用于减小限位固定板511与限位固定槽512和限位豁口51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夹持头505的旋转更加的顺畅,夹持头505内侧底部设置有承接板515,承接板515用于托住汽车发动机驱动器,避免汽车发动机驱动器在旋转的过程中掉落。
52.支撑立柱501内部底端设置有驱动槽516,支撑立柱501顶端设置有顶升槽517,驱动座502内部底端设置有收纳槽518,驱动槽516、顶升槽517和收纳槽518位于同一竖直线上,驱动槽516、顶升槽517和收纳槽518之间通过滑动槽519贯穿,驱动槽516内部设置有驱动弹簧520,驱动弹簧520作为驱动整个驱动座502和夹持座504的动力,驱动弹簧520顶端设置有驱动板521,驱动板521用于对驱动弹簧520的驱动力进行传输,顶升槽517上部设置有顶升板523,顶升板523用于对整个驱动座502和夹持座504进行顶升,收纳槽518内部设置有触发板524,触发板524用于触发驱动弹簧520对驱动座502和夹持座504进行顶升,驱动板521、顶升板523和触发板524之间均通过滑动杆522连接,当夹持头505对驱动器4夹持和固定时,夹持座504不再对触发板524进行挤压,触发板524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目的是使得在利用驱动气缸503带动夹持座504想驱动座502内部移动时,更加容易对触发板524造成挤压。
5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当夹持头505对汽车发动机驱动器4完成夹持和固定之后,在驱动弹簧520的作用力下,会使得整个驱动座502和夹持座504出现上升的过程,使得驱动器4可以脱离与输送带3之间的接触,使得驱动器4在旋转时更加的顺畅,不会与输送带3之间出现摩擦。
54.支撑立柱501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孔525,驱动座502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柱526,限位柱526插入限位孔525中,使得驱动座502在上升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位置上的偏差。
55.驱动板521距离驱动槽516顶部的距离大于顶升板523距离顶升槽517顶部的距离,使得驱动弹簧520在释放弹力之后,驱动板521完全与驱动槽516的顶部接触,而顶升板523的上升距离确超过了顶升槽517所在的高度,使得实现对驱动座502的顶升。
56.检测机构7包括耦合液箱701、旋转座702和检测头703;
57.检测顶板6顶部设置有耦合液箱701,耦合液箱701内部装有用于超声波检测的耦合液,耦合液箱701下方通过连接杆安装有旋转座702,旋转座702通过伺服电机进行驱动,旋转座702上安装有若干个检测头703,检测头703为超声波检测头,为了对驱动器4进行超声波检测,判断驱动器4是否存在瑕疵。
58.旋转座702两端通过固定支架704分别固定有擦拭座705和抹匀座706,擦拭座705用于对检测完毕之后的检测头703上的耦合液进行擦拭,抹匀座706用于对上了耦合液之后
的检测头703上的耦合液进行抹匀处理,擦拭座705内部设置擦拭海绵,抹匀座706内部设置抹匀板,抹匀板可以为尼龙材质,耦合液箱701上设置有出液口707,出液口707通过封闭座708进行封闭,封闭座708为梅花形状,存在凹槽,当检测头703在旋转座702的转动作用下发生旋转时,会卡入封闭座708的凹槽内,此时带动封闭座708转动,此时,检测头703会从出液口707下方通过,耦合液箱701中的耦合液就粘连在了检测头703上,随着检测头703的再次转动,此时,封闭座708的下一个封闭板即可再次对出液口707进行封闭。
59.旋转座702上设置有伸缩套管709,检测头703安装在伸缩套管709上,伸缩套管709内部设置有驱动气囊710,所述检测头703与驱动气囊710一端固定连接,驱动气囊710用于驱动检测头703从伸缩套管709内部伸出,旋转座702内部靠近伸缩套管709位置处设置有挤压气囊711,挤压气囊711为圆弧形,挤压气囊711用于为驱动气囊710提供气体来源,驱动气囊710与挤压气囊711之间通过软管712连接,旋转座702内部设置有重力钢珠713,重力钢珠713用于对挤压气囊711进行挤压,使得当检测头703旋转至最底端时,可以利用驱动气囊710驱动其伸出,与驱动器4接触,对驱动器4进行检测,同时,驱动气囊710的设置,还可以保证检测头703与驱动器4之间的柔性接触,避免损坏检测头703。
6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首先将需要进瑕疵检测的驱动器4放置在输送带3的支撑托盘上,利用输送带3对驱动器4进行输送,当驱动器4输送至检测机构7下方时,停止输送带3的输送,此时,利用驱动气缸503推动夹持座504在驱动座502内部移动,使得夹持头505不断的靠近驱动器4,当夹持头505上的承接板515位于驱动器4下方时,夹持座504不再对触发板524进行挤压,此时,驱动槽516内部的驱动弹簧520的弹力得到了释放,使得驱动板521在滑动杆522的作用下推动顶升板523对驱动座502进行顶升,此时,整个驱动座502上升一定的距离,与此同时,驱动气缸503还在继续推动夹持座504移动,此时,夹持座504可以完全将驱动器4夹持住,当驱动器4夹持住之后,旋转座702在伺服电机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将涂抹有耦合液的检测头703旋转至驱动器4上方,此时,重力钢珠713会对挤压气囊711造成挤压,使得挤压气囊711内部的气体通过软管712输送至驱动气囊710内部,使得检测头703从伸缩套管709内部伸出,与待检测的驱动器4表面接触;
61.此时,启动驱动电机508,驱动电机508带动主动齿轮509转动,主动齿轮509通过传动齿510带动夹持头505转动,使得驱动器4可以在夹持头505的作用下发生旋转,即可利用检测头703对驱动器4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在夹持头505旋转的过程中,在限位固定板511、限位固定槽512和限位豁口513的作用下,可以避免夹持头505掉落,保持夹持头505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通过滚珠514可以减小限位固定板511与限位固定槽512和限位豁口513之间的摩擦力;
62.当一个驱动器4检测完成之后,利用驱动气缸503将夹持座504收入驱动座502内部,此时,夹持座504会再次对触发板524进行挤压,会使得驱动弹簧520得到压缩,驱动座502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恢复原状,此时,检测完成的驱动器4也落在了输送带3的支撑托盘上;
63.利用伺服电机带动旋转座702转动,检测头703在旋转座702上移动,首先被转移至擦拭座705位置处,利用擦拭座705对其表面的耦合液进行擦拭,随着对一个个的驱动器4进行检测,检测头703不断的旋转和移动,经过擦拭座705擦拭耦合液后又移动至耦合液箱701位置处,此时,检测头703会与封闭座708的接触,带动封闭座708旋转,此时,检测头703会经
过出液口707位置处,耦合液箱701中的耦合液会涂抹在检测头703上,随着检测头703的逐渐移动,梅花状的封闭座708又可以再次对出液口707进行封闭,随着再次的检测,检测头703会移动至抹匀座706位置处,可以对检测头703表面涂抹的耦合液进行抹匀,方便下次利用该检测头703进行检测;
64.利用检测头703的超声波进行检测之后,驱动器4内部的瑕疵会通过显示器8进行显示,工作人员可以对有瑕疵的驱动器进行剔除。
6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