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液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25975发布日期:2022-08-13 03:2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血液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全自动血液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2.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已普及到各级医院中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可以快捷准确地对血液样本中某些成分进行测定,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极大方便。
3.在操作人员对血液样本的测定过程中,由于转运时间过长或者血液样本数量较多,部分血液样本在检测时放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血液样本中细胞形成分层,样本中的血液细胞分布不均,影响血液分析仪在对样本分析时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使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样本取样之时样本中血液细胞分布均匀,本技术提供全自动血液分析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全自动血液分析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全自动血液分析装置,包括外壳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抽拉盒,所述外壳内固定连接有取样管,所述抽拉盒内设置有试管架,所述取样管与所述试管架相对应,所述外壳上转动穿设有旋转销,所述旋转销上固定连接有盖门,所述外壳内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抽拉盒滑移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抽拉盒上滑动穿设有支撑柱,所述第一滑槽内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支撑柱滑移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试管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取样管上套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与所述取样管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穿入所述第一滑槽内顶面,所述搅拌杆与所述第一滑槽内顶面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柱移动的推动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装有血液样本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内,操作人员将抽拉盒推入第一滑槽内,然后操作人员使用推动组件驱动支撑柱上升,支撑柱上升使得支撑板上升,支撑板上升使得试管架上升,试管架上升使得取样管插入到试管内,取样管对试管内的血液样本进行取样,同时操作人员使用驱动组件驱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柱转动对试管内的血液样本进行搅拌,使得血液样本内血液细胞分布均匀,提高血液分析仪对血液样本检测的准确性。
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搅拌杆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端部上,所述外壳内转动穿设有第一旋转柱,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柱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旋转柱转动的传动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组件驱动第一旋转柱转动,第一旋转柱转动使得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使得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使得搅拌杆转动,搅拌杆转动对血液样本进行混合。
9.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以及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柱上,所述外壳上转动穿设有第二旋转柱,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柱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直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柱远离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端部上,所述外壳上转动穿设有第三旋转柱,所述第三旋转柱上固定套设有冠齿轮,所述冠齿轮与所述第一直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旋转柱远离所述冠齿轮的端部上固定套设有第二直齿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直齿轮转动的联动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组件驱动第二直齿轮转动,第二直齿轮转动使得第三旋转柱转动,第三旋转柱转动使得冠齿轮转动,冠齿轮转动使得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转动使得第二旋转柱转动,第二旋转柱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旋转柱从而跟随第一锥齿轮转动。
11.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电机、连动杆以及第三直齿轮,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三直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电机输出端,所述联动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连动杆穿入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连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端部与所述抽拉盒抵接,所述连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联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联动齿轮与所述第三直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连动杆上固定连接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远离所述连动杆的端部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将试管放置在试管架内时,回复弹簧收缩使得联动齿轮不与第三直齿轮以及第二直齿轮接触,当操作人员沿第一滑槽长度方向将抽拉盒推动到第一滑槽最深处时,抽拉盒与连动杆抵接,同时抽拉盒推动连动杆移动,连动杆移动使得联动齿轮移动,联动齿轮移动并与第二直齿轮以及第三直齿轮接触,操作人员启动电机,电机驱动第三直齿轮转动,第三直齿轮转动使得联动齿轮转动,联动齿轮转动使得第二直齿轮转动,通过齿轮传动使得搅拌杆转动。
13.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支撑套筒以及丝杆,所述支撑套筒滑动穿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支撑套筒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壁滑移配合,所述第二滑槽内底面竖直开设有用于所述支撑套筒滑移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三滑槽相连通,所述支撑套筒与所述支撑柱抵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三滑槽内底面转动连接,所述丝杆远离所述第三滑槽内底面的端部穿入所述支撑套筒,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撑套筒螺纹配合,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从动组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将盖门关闭后,从动组件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使得支撑套筒上升,支撑套筒上升推动支撑柱上升,支撑柱上升使得支撑板上升,试管架从而跟随支撑板上升,取样管从而插入到试管内。
15.优选的,所述从动组件包括蜗轮、蜗杆以及第一皮带轮,所述蜗轮固定套设于所述丝杆远离所述支撑套筒的端部上,所述蜗杆转动穿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蜗杆穿入所述第三滑槽内,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蜗杆远离所述蜗轮的端部上,所述旋转销的端部上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以及所述第二皮带轮上绕设有传动皮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关闭盖门时,盖门关闭使得第二皮带轮转动,
第二皮带轮转动通过传动皮带使得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转动使得蜗杆转动,蜗杆转动使得蜗轮转动,蜗轮转动使得丝杆转动,支撑套筒从而在第三滑槽内上升,支撑套筒上升使得支撑柱上升,支撑柱上升使得试管架上的试管向取样管靠近,支撑柱到达最高高度后,取样管插入到试管内进行取样。
17.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抽拉盒位置的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控制杆、第一卡块以及第二卡块,所述外壳内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相连通,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第三滑槽相连通,所述控制杆一端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卡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抽拉盒靠近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块卡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蜗杆转动时,蜗杆转动使得控制杆转动,控制杆转动使得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卡接,将抽拉盒位置固定,防止抽拉盒晃动。
1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与所述试管架滑动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弹簧以及缓冲座的设置可以防止抽拉盒在移动时导致试管晃动,进一步防止试管磕破。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操作人员将装有血液样本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内,操作人员将抽拉盒推入第一滑槽内,然后操作人员使用推动组件驱动支撑柱上升,支撑柱上升使得支撑板上升,支撑板上升使得试管架上升,试管架上升使得取样管插入到试管内,取样管对试管内的血液样本进行取样,同时操作人员使用驱动组件驱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柱转动对试管内的血液样本进行搅拌,使得血液样本内血液细胞分布均匀,提高血液分析仪对血液样本检测的准确性;2.当操作人员关闭盖门时,盖门关闭使得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转动通过传动皮带使得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转动使得蜗杆转动,蜗杆转动使得蜗轮转动,蜗轮转动使得丝杆转动,支撑套筒从而在第三滑槽内上升,支撑套筒上升使得支撑柱上升,支撑柱上升使得试管架上的试管向取样管靠近,支撑柱到达最高高度后,取样管插入到试管内进行取样;3.当蜗杆转动时,蜗杆转动使得控制杆转动,控制杆转动使得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卡接,将抽拉盒位置固定,防止抽拉盒晃动。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全自动血液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抽拉盒;111、第一滑槽;112、第二滑槽;12、取样管;13、试管架;14、盖门;141、旋转销;15、支撑柱;16、支撑板;161、缓冲弹簧;162、缓冲座;17、搅拌杆;18、安装座;2、驱动组件;21、主动齿轮;211、安装槽;22、从动齿轮;23、第一旋转柱;24、电机;25、联
动齿轮;26、连动杆;261、连接杆;263、回复弹簧;3、传动组件;31、第一锥齿轮;32、第二锥齿轮;33、第一直齿轮;34、第二旋转柱;35、第三旋转柱;36、冠齿轮;37、第二直齿轮;38、第三直齿轮;4、推动组件;41、支撑套筒;411、第三滑槽;42、丝杆;43、蜗轮;44、蜗杆;45、第一皮带轮;46、第二皮带轮;47、传动皮带;5、锁定组件;51、控制杆;511、容纳槽;52、第一卡块;53、第二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全自动血液分析装置。参照图1,全自动血液分析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于外壳1上的盖门14。
30.参照图1以及图2,外壳1水平设置,外壳1上穿设有旋转销141,旋转销141穿过盖门14,外壳1与旋转销141转动连接,盖门14与旋转销141固定连接。外壳1内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111,第一滑槽111横截面为矩形,第一滑槽111内底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112,第二滑槽112横截面为矩形。第一滑槽111内底面上滑动连接有抽拉盒11,抽拉盒11底面上竖直穿设有支撑柱15,支撑柱15与抽拉盒11滑动连接,支撑柱15与第二滑槽112内底面滑移配合。支撑柱15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上固定连接有若干试管架13,若干试管架13沿支撑板16轴线均匀设置。支撑板16上设置有若干缓冲弹簧161,缓冲弹簧161位于试管架13正下方,若干缓冲弹簧161与若干试管架13一一对应,若干缓冲弹簧161一端均与支撑板16固定连接,若干缓冲弹簧16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座162,缓冲座162与试管架13滑动连接。缓冲弹簧161以及缓冲座162的设置可以防止抽拉盒11在移动时导致试管晃动,进一步防止试管磕破。
31.参照图2以及图3,第一滑槽111内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取样管12,取样管12与试管架13一一对应。取样管12外套设有搅拌杆17,搅拌杆17与取样管12转动连接。外壳1内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211,安装槽211横截面为矩形,搅拌杆17远离取样管12的端部穿过第一滑槽111内顶面,搅拌杆17远离取样管12的端部穿入安装槽211内,搅拌杆17远离取样管12的端部与安装槽211内底面转动连接。
32.参照图2以及图4,安装槽211设置有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包括主动齿轮21以及若干从动齿轮22。从动齿轮22固定套设于搅拌杆17位于安装槽211内的端部上,安装槽211内竖直穿设有第一旋转柱23,第一旋转柱23与安装槽211内底面转动连接,主动齿轮21固定套设于第一旋转柱23上。若干从动齿轮22绕主动齿轮21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从动齿轮22均与主动齿轮21相互啮合。
33.参照图2以及图4,安装槽211内设置有传动组件3,传动组件3包括第一锥齿轮31、第二锥齿轮32以及第一直齿轮33。外壳1上远离盖门14的侧壁上穿设有第二旋转柱34,第二旋转柱34一端穿入安装槽211内,第二旋转柱34另一端穿出外壳1。第一锥齿轮31固定套设于第一旋转柱23上,第二锥齿轮32固定套设于第二旋转柱34位于安装槽211内的端部上,第一锥齿轮31与第二锥齿轮32相互啮合,第一直齿轮33固定套设于第二旋转柱34位于外壳1外的端部上。
34.参照图2以及图3,外壳1靠近第一直齿轮33的侧壁上穿设有第三旋转柱35,第三旋转柱35与外壳1转动连接,第三旋转柱35竖直设置。第三旋转柱35顶端固定套设有冠齿轮
36,冠齿轮36与第一直齿轮33相互啮合,第三旋转柱35底端固定套设有第二直齿轮37。
35.参照图3,外壳1靠近第一直齿轮33的侧壁上设置有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电机24、连动杆26以及第三直齿轮38。外壳1靠近第一直齿轮3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8,电机24与安装座18固定连接,第三直齿轮38固定套设于电机24输出端。
36.参照图2以及图5,连动杆26包括横向段以及竖向段,横向段与竖向段一体成型。连动杆26的横向段穿过外壳1靠近第一直齿轮33的侧壁并穿入第一滑槽111内,连动杆26的横向段与外壳1滑动连接,连动杆26的横向段位于第一滑槽111内的端部与抽拉盒11抵接。连动杆26的竖向段固定连接于横向段位于外壳1外的端部上。连动杆26的竖向段上穿设有连接杆261,连接杆261与连动杆26的竖向段转动连接。连接杆261远离连动杆26的端部上固定套设有联动齿轮25,联动齿轮25与第二直齿轮37相互啮合,联动齿轮25与第三直齿轮38相互啮合。连动杆26的竖向段靠近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复弹簧263,回复弹簧263远离连动杆26的横向段的端部与外壳1固定连接。
37.参照图2以及图4,当操作人员将抽拉盒11在第一滑槽111内滑动到工作位置时,抽拉盒11推动连动杆26移动,连动杆26竖向段移动从而使其远离外壳1,连动杆26移动使得第二直齿轮37以及第三直齿轮38均与联动齿轮25接触。操作人员启动电机24,电机24驱动第三直齿轮38转动,第三直齿轮38转动使得联动齿轮25转动,联动齿轮25转动使得第二直齿轮37转动,第二直齿轮37转动使得第三旋转柱35转动,第三旋转柱35转动使得冠齿轮36转动,冠齿轮36转动使得第一直齿轮33转动,第一直齿轮33转动使得第二旋转柱34转动,第二旋转柱34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32转动,第二锥齿轮32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31转动,第一旋转柱23从而跟随第一锥齿轮31转动,第一旋转柱23转动使得主动齿轮21转动,主动齿轮21转动使得从动齿轮22转动,从动齿轮22转动从而使得搅拌杆17转动。
38.参照图4,外壳1内设置有推动组件4,推动组件4包括支撑套筒41以及丝杆42。支撑套筒41竖直设置,支撑套筒41与第二滑槽112内侧壁滑动连接,支撑套筒41顶端与支撑柱15抵接。第二滑槽112内底面上竖直开设有第三滑槽411,第三滑槽411截面为矩形,第三滑槽411与第二滑槽112相连通,支撑套筒41与第三滑槽411内侧壁滑移配合。丝杆42竖直穿设于第三滑槽411内底面,丝杆42与第三滑槽411内底面转动连接,丝杆42远离第三滑槽411内底面的端部穿入支撑套筒41,丝杆42远离第三滑槽411内底面的端部与支撑套筒41螺纹配合。
39.参照图4,外壳1上设置有从动组件,从动组件包括蜗轮43、蜗杆44以及第一皮带轮45。蜗轮43固定套设于丝杆42远离支撑套筒41的端部上,蜗杆44穿设于外壳1上,蜗杆44与外壳1转动连接。蜗杆44穿入第三滑槽411内并与蜗轮43相互啮合,第一皮带轮45固定套设于蜗杆44位于外壳1外的端部上。旋转销141靠近第一皮带轮45的端部上固定套设有第二皮带轮46,第一皮带轮45以及第二皮带轮46上绕设有传动皮带47。
40.参照图4,第二滑槽112内底面竖直开设有容纳槽511,容纳槽511与第二滑槽112相连通,容纳槽511远离盖门14的端部与第三滑槽411相连通。外壳1内设置有锁定组件5,锁定组件5包括控制杆51、第一卡块52以及第二卡块53。控制杆51与容纳槽511内侧壁滑移配合,控制杆51一端与蜗杆44位于第三滑槽411内的端部固定连接,控制杆51另一端与第一卡块52固定连接。第二卡块53固定连接于抽拉盒11靠近第二滑槽112的侧壁上,第一卡块52与第二卡块53卡接。
41.参照图4以及图5,当操作人员将抽拉盒11移动到工作位置后,操作人员关闭盖门
14,盖门14关闭使得旋转销141转动,旋转销141转动使得第二皮带轮46转动,皮带轮转动通过传动皮带47使得第一皮带轮45转动,第一皮带轮45转动使得蜗杆44转动,蜗杆44转动使得蜗轮43以及控制杆51转动,蜗轮43转动使得丝杆42转动,支撑套筒41从而在第三滑槽411内上升,支撑套筒41上升使得支撑柱15上升,支撑柱15上升使得试管架13上的试管向取样管12靠近,支撑柱15到达最高高度后,取样管12插入到试管内进行取样;控制杆51转动使得第一卡块52与第二卡块53卡接,防止抽拉盒11发生移动使得试管晃动。
42.本技术实施例全自动血液分析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开启盖门14,拉出抽拉盒11,将存储有血液样本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13内,放置完成后,操作人员将抽拉盒11向第一滑槽111内推动,到达第一滑槽111最深处后停止,此时抽拉盒11与连动杆26抵接,抽拉盒11推动连动杆26移动,连动杆26移动使得第二直齿轮37以及第三直齿轮38均与联动齿轮25接触。
43.操作人员启动电机24,电机24驱动第三直齿轮38转动,第三直齿轮38转动使得联动齿轮25转动,联动齿轮25转动使得第二直齿轮37转动,第二直齿轮37转动使得第三旋转柱35转动,第三旋转柱35转动使得冠齿轮36转动,冠齿轮36转动使得第一直齿轮33转动,第一直齿轮33转动使得第二旋转柱34转动,第二旋转柱34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32转动,第二锥齿轮32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31转动,第一旋转柱23从而跟随第一锥齿轮31转动,第一旋转柱23转动使得主动齿轮21转动,主动齿轮21转动使得从动齿轮22转动,从动齿轮22转动从而使得搅拌杆17转动。
44.操作人员关闭盖门14,盖门14关闭使得旋转销141转动,旋转销141转动使得第二皮带轮46转动,皮带轮转动通过传动皮带47使得第一皮带轮45转动,第一皮带轮45转动使得蜗杆44转动,蜗杆44转动使得蜗轮43以及控制杆51转动,蜗轮43转动使得丝杆42转动,支撑套筒41从而在第三滑槽411内上升,支撑套筒41上升使得支撑柱15上升,支撑柱15上升使得试管架13上的试管向取样管12靠近,支撑柱15到达最高高度后,取样管12插入到试管内进行取样;控制杆51跟随蜗杆44转动使得第一卡块52与第二卡块53卡接,防止抽拉盒11发生移动使得试管晃动。驱动组件2的设置可以使搅拌杆17转动,搅拌杆17转动对试管内样本进行搅拌,使得样本中细胞分布均匀。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