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自动井震标定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74661发布日期:2023-12-06 20:4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批量自动井震标定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和油藏描述,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批量自动井震标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1、井震标定是油藏描述与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储层预测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地震资料的特征是具有较好的横向连续性但纵向分辨率较低,测井资料虽然有较高的纵向精度,但不具备横向展布特征。随着勘探的深入,依靠单一资料解决勘探问题十分困难,因此通过井震标定建立时间域地震资料与深度域测井资料的桥梁。

2、常规的井震标定流程是通过声波测井资料与密度测井资料求得反射系数序列并与子波褶积制作合成记录,通过手动调整与井旁地震道完成对齐,该方法在井较少时仍具有一定可行性。以胜利油田为代表的一批老油田特点是井数量多且密,井震标定耗时较长且标定的精度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3、在申请号:cn202210015020.0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基于多道地震叠加的井震标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待标定井的时间域合成记录;利用自动翘曲算法获得一般井旁地震道与参考井旁地震道的时移量,并使用该时移量对各井旁地震道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井旁地震道与所述参考井旁地震道进行相关系数加权叠加,形成初始复合井旁地震道;对所述初始复合井旁道进行有效信号增强处理和/或标准化处理,得到处理后复合井旁道;将所述时间域合成记录与所述处理后复合井旁道进行对比处理,实现井震标定。本发明可在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时,显著提升井震标定结果的准确性及合理性。

4、在申请号:cn202010115378.1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基于多子波的井震标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井位置处采集的测井数据和井旁地震道数据;根据地震数据纵向分辨率的不同,将井旁地震道数据划分为多个时窗;在不同的时窗内,采用不同频率的子波对测井数据进行井震标定,生成测井数据对应的合成地震记录;对不同时窗内的子波进行相位调整,使得测井数据对应的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数据满足预设相关性条件。本发明采用不同频率不同相位的地震子波进行井震标定,能够使得生成的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数据具有良好的匹配,从而实现更准确的层位标定。

5、在申请号:cn201910970415.4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井震标定方法,它包括:一、地震数据与测井数据准备;二、基于地震解释方案选取顶底标准层;三、顶部标准层标定与质控;四、底部标准层标定与质控;五、基于顶底标准层标定结果建立速度场;六、生成合成地震记录,开展井震层间小层标定。本发明以顶底参考层为约束,层间采用声波速度代替声波转换合成地震记录速度,利用平均速度拟合和趋势面去低频效应等手段消除空间误差,获得顶底及标准层间精确速度,本发明能够弥补井信息与地震数据存在时间和波形上不匹配问题,减小横向非均质性对井标定速度外推的影响,对油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6、以上现有技术均与本发明有较大区别,未能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批量自动井震标定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保证标定精度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井震标定的效率的批量自动井震标定的方法。

2、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批量自动井震标定的方法,该批量自动井震标定的方法包括:

3、步骤1,选择资料品质较好的单井作为参考井,制作完成单井时间域合成记录;

4、步骤2,抽取井旁地震道,利用地震层位与测井分层的绑定关系或初始时间关系对合成记录进行移动对齐,然后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计算合成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新匹配关系,完成拉伸压缩,实现单井的标定;

5、步骤3,利用参考井参数,经过同样的步骤1和2完成其余井的合成记录制作及标定。

6、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7、在步骤1中,选择资料品质好的单井作为参考井,利用经过预处理的声波时差测井曲线与密度测井曲线相乘得到反射系数序列,将反射系数序列与子波做褶积,制作完成单井时间域合成记录。

8、步骤1包括:

9、s11:对待标定的井进行测井资料预处理,利用单井的声波时差测井曲线与密度测井曲线计算得到反射系数序列;

10、s12:将深度域反射系数序列转换到时间域,选择合适的地震子波与时间序列褶积。

11、在步骤s11中,计算反射系数序列的公式为:

12、r(i)=vel(i)*den(i)

13、其中,r(i)表示深度域反射系数序列;vel(i)表示由声波时差测井曲线计算所得的速度序列;den(i)表示测井密度曲线;i表示深度域采样点。

14、在步骤s12中,地震子波与时间序列褶积的公式为:

15、w(t)=r(t)*ω(t)

16、其中,w(t)表示合成记录序列;ω(t)表示地震子波序列;rt表示时间域反射系数序列;*表示褶积运算;t表示时间域的采样点。

17、步骤2包括:

18、s21:根据井点位置从地震数据中抽取井旁单道地震道s(t);

19、s22:利用地震层位与井分层绑定或者已有的初始时深关系对制作的合成记录进行移动对齐;

20、s23:通过井旁地震道与合成记录建立误差矩阵;

21、s24:利用改进的动态路径规划实现对误差矩阵的最小累计,建立累计最小误差矩阵;

22、s25:利用反向的动态路径规划进行路径回溯,寻找序列u;

23、s26:将序列u中时移量施加至原始合成记录中,得到新的合成记录

24、在步骤s23中,建立的误差矩阵为:

25、d(t,l)=|s(t)-w(t+l)|2

26、其中,d(t,l)表示由两序列建立的误差矩阵;l表示移动量,取值范围为-l至l;l为时窗,人为给定;w(t)表示合成记录序列。

27、在步骤s24中,建立的累计最小误差矩阵为:

28、d(0,l)=d(0,l)

29、

30、

31、其中,d(t,l)表示累计最小误差矩阵;t表示时间域的采样点。

32、在步骤s25中,序列u为:

33、

34、其中,u(t)表示合成记录每个采样点标定时的时移量,表示使得函数d(t,l)取得最小值时对应变量l的取值。

35、在步骤s26中,新的合成记录为:

36、

37、其中,表示经过拉伸压缩后的新合成记录。

38、步骤3包括:

39、s31:采用与参考井相同的子波参数批量制作合成记录;

40、s32:利用地震层位与井分层绑定或者已有的初始时深关系对制作的合成记录进行批量移动对齐;

41、s33:利用动态时间规整完成对剩余的所有合成记录的拉伸压缩。

42、本发明中的批量自动井震标定的方法,满足了老油田高密度井网条件下标定的挑战,能够在保证标定精度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井震标定的效率。

43、有益效果如下:

44、本发明提出的改进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可以自动实现批量井震标定,能够提高标定的精度、效率,特别是针对密井网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井震标定效率,从而提高后续的反演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