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属于测试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移动环境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2.环境箱可以提供标准的测试环境,如测试所需的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等,测试的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而随着驱动电机的性能试验的升级,其开始对环境温度及湿度提出了要求,因此现有的驱动电机的性能试验经常会在环境箱中进行,尤其会采用可控制温度与湿度的环境箱。
3.目前许多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是高转速、大扭矩的驱动电机系统,在对这种驱动电机进行性能试验的过程中,随着驱动电机转速的增高会产生较大的振动,振动过大有时会影响到测试结果,导致测试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移动环境箱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驱动电机的性能试验中驱动电机振动过大有时会导致测试结果产生一定偏差的问题。
5.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分体式移动环境箱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部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底板相垂直的两侧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底板相垂直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远离第一凹槽的一端贯穿第一连接板;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顶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垂直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平行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第一凹槽相垂直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连接板;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底部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之间以第一连接板顶部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放置,所述第一滚轮的外壁与第二凹槽的底部相贴合,所述第一滚轮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插入有第一连接棒,所述第一连接棒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三凹槽;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棒顶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连接棒,所述第一连接棒的上方放置有第三连接棒,所述第三连接棒底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棒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棒顶部的中部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顶部连接有第一减震垫,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另一个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底部靠近第一气缸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外壁开设有第六凹槽;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板顶部的中部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平行,所述第四凹槽底部开设有第三孔洞,所述第三孔洞贯穿第三连接板,所述第四凹
槽垂直于底板的两侧分别贯穿第三连接板,所述第四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垂直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与底板相垂直的两侧分别贯穿第三连接板;
11.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凹槽内放置有第四连接棒,所述第四连接棒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第五凹槽,所述第四连接棒顶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靠近第一气缸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减震垫,所述第四连接板靠近第一气缸的一侧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一端穿过第三孔洞后与第六凹槽底部相贴合然后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板顶部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之间以第一连接板顶部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放置,所述第三滚轮的外壁开设有第七凹槽;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板顶部连接有第三滚轮的一侧的中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底板相垂直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与第七凹槽的底部相贴合后与第三连接棒靠近第三滚轮的一侧相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顶部放置有无底环境箱,所述无底环境箱靠近第一凹槽的两侧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五连接板,所述第五连接板处于第一凹槽正上方,所述第五连接板中部开设有第四孔洞,所述第五连接板之间放置有第五连接棒,所述第五连接棒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第四孔洞,所述第五连接棒的外壁连接有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六连接板远离第五连接棒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七连接板,所述第七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五孔洞,所述第五孔洞之间放置有第八连接板,所述第八连接板的两端分别穿过两第五孔洞,所述第八连接板的长度小于第一凹槽的长度;
15.进一步地,所述无底环境箱与第一凹槽相垂直的两侧的底部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第六孔洞;
16.进一步地,所述无底环境箱的内部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与无底环境箱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平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七孔洞,所述平板顶部依次放置有温湿度控制器、加热器、风扇,所述温湿度控制器与加热器、风扇电性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无底环境箱顶部开设有第八孔洞,所述无底环境箱顶部的一侧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九连接板,所述第九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九孔洞,所述第九孔洞之间放置有第六连接棒,所述第六连接棒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九孔洞,所述第六连接棒的外壁连接有第十连接板,所述第十连接板顶部的长度与宽度分别大于第八孔洞顶部的长度与宽度。
1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顶部与第一凹槽相平行的两侧分别放置有隔音单元,所述隔音单元包括第一隔音板,所述第一隔音板放置于底板顶部且垂直于底板,所述第一隔音板与无底环境箱相平行,所述第一隔音板顶端靠近无底环境箱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隔音板,所述第二隔音板底部的中部开设有第十凹槽,所述第二隔音板底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隔音板,所述第三隔音板底部与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无底环境箱顶部与底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隔音板的一端与第一隔音板相连接,所述第三隔音板的底部连接有第四隔音板,所述第四隔音板的一端与第一隔音板相连接,所述第四隔音板的长度小于第三隔音板的长度;
19.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隔音板远离第一隔音板的一端开设有第八凹槽,所述第八凹槽内插入有第五隔音板;
20.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隔音板远离另一个第四隔音板的一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十孔洞,所述第二十孔洞的底部与第五隔音板相贴合,所述第二十孔洞远离第一隔音板的一端贯穿第四隔音板;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五隔音板远离另一个第五隔音板的一侧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穿过第二十孔洞。
22.进一步地,所述无底环境箱靠近隔音单元的两侧的顶部的中部分别连接有第一移动单元,所述第一移动单元包括两个相对称的第十一连接板,所述第十一连接板与无底环境箱相连接,所述第十一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第十孔洞,所述第十一连接板之间放置有第七连接棒,所述第七连接棒的两端分别穿过第十孔洞,所述第七连接棒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七连接棒的外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十一凹槽,所述第十一凹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十一孔洞,所述第十一孔洞之间放置有第八连接棒,所述第八连接棒的两端分别穿过第十一孔洞,所述第八连接棒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诉第八连接棒的外壁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十二凹槽,所述第十二凹槽的两侧开设有第十二孔洞,所述第十二孔洞之间放置有第四滚轮,所述第四滚轮的中部开设有第十三孔洞,所述第十二孔洞之间放置有第九连接棒,所述第九连接棒的两端穿过第十三孔洞后分别插入第十二孔洞。
23.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顶部与第一凹槽相垂直的两侧分别放置有测功机,所述测功机与无底环境箱相平行,所述测功机靠近无底环境箱的一侧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依次贯穿挡板、覆盖板,所述覆盖板与转动轴相连接,所述覆盖板顶部的长度、宽度分别与第六孔洞的顶部的长度、宽度相等,所述挡板与转动轴相连接,所述挡板的长度大于覆盖板的长度;
24.进一步地,所述覆盖板远离测功机的一侧的底部的中部开设有第十三凹槽,所述第十三凹槽与底板相平行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十四凹槽,所述第十三凹槽底部的两端分别放置有第十连接棒,所述第十连接棒的两端分别插入第十四凹槽,所述第十连接棒远离覆盖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顶部远离覆盖板的一端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靠近转动轴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减震垫;
25.进一步地,所述覆盖板远离挡板的一侧的顶部的中部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转轴的外壁连接有第五连接杆;
26.进一步地,所述测功机顶部靠近无底环境箱的一侧的中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六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中部开设有第十四孔洞,所述第六连接杆之间放置有第七连接杆,所述第七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插入第十四孔洞,所述第七连接杆的外壁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圆弧板,所述第七连接杆的外壁远离第一圆弧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圆弧板。
27.进一步地,所述无底环境箱靠近测功机的两侧的顶部的中部分别连接有第二移动单元,所述第二移动单元包括两个相对称的第十二连接板,所述第十二连接板与无底环境箱相连接,所述第十二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第十五孔洞,所述第十二连接板之间放置有第八连接杆,所述第八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十五孔洞,所述第八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五电机,所述第八连接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九连接杆,所述第九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十四凹槽,所述第十四凹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十六孔洞,所述第十六孔洞之间放置有第十连接杆,所述第十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十六孔洞,所述第十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第六电
机,所诉第十连接杆的外壁连接有第十一连接杆,所述第十一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十五凹槽,所述第十五凹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十七孔洞,所述第十七孔洞之间放置有第五滚轮,所述第五滚轮的中部开设有第十八孔洞,所述第十七孔洞之间放置有第十二连接杆,所述第十二连接杆的两端穿过第十八孔洞后分别插入第十七孔洞;
28.进一步地,所述第十一连接杆靠近第五滚轮的一端开设有第十九孔洞。
29.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30.1、本公开设置第四电机与第一气缸,通过第四电机的转轴对两第四连接杆的撞击使得两第四连接杆能够从两侧对与转动轴相连接的驱动电机进行固定,同时第一气缸通过推动第二连接板上升及拉动第四连接板靠近第一气缸,从而能够从底部与一端对与转动轴相连接的驱动电机进行固定,从而减小驱动电机振动的幅度,提高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31.2、本公开设置第一移动单元与第二移动单元,两移动单元帮助无底环境箱进行移动的同时,可以与测功机或隔音单元相连接,从而带动测功机或隔音单元进行移动。
32.3、本公开设置两隔音单元,通过两隔音单元覆盖无底环境箱可以减小驱动电机测试时的噪音,提升本公开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6.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7.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8.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9.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0.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1.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43.如图1所示,一种分体式移动环境箱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中部放置有第一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2与底板1相垂直的两侧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6与底板1相垂直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孔洞7,第一孔洞7远离第一凹槽6的一端贯穿第一连接板2,第一孔洞7用于对放入第一凹槽6内的物体进行固定,通过将放入第一凹槽6内的物体的一端穿过第一孔洞7,从而使此物体不易于从第一凹槽6内掉落。
44.第一连接板2顶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6相垂直的两端分
别贯穿第一连接板2,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6相平行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与第一凹槽6相垂直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连接板2;第二凹槽底部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31,第一滚轮31之间以第一连接板2顶部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放置,第一滚轮31的外壁与第二凹槽的底部相贴合,第一滚轮31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孔洞,第二孔洞插入有第一连接棒,第一连接棒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三凹槽,通过将第一连接棒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三凹槽,使得第一滚轮31的的外壁一直与第二凹槽的底部相贴合,从而实现第一滚轮31在第二凹槽内滚动。
45.第一连接棒顶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连接棒,第一连接棒的上方放置有第三连接棒,第三连接棒底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棒相连接,第三连接棒顶部的中部连接有第一气缸32,第一气缸32的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顶部连接有第一减震垫33,第二连接板靠近另一个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底部靠近第一气缸3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滚轮34,第二滚轮34的外壁开设有第六凹槽;第三连接板顶部的中部开设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平行,第四凹槽底部开设有第三孔洞,第三孔洞贯穿第三连接板,第四凹槽垂直于底板1的两侧分别贯穿第三连接板,第四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垂直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五凹槽,第五凹槽与底板1相垂直的两侧分别贯穿第三连接板;第四凹槽内放置有第四连接棒,第四连接棒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第五凹槽,第四连接棒顶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靠近第一气缸32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减震垫35,第四连接板靠近第一气缸32的一侧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线,第一连接线的一端穿过第三孔洞后与第六凹槽底部相贴合然后与第一气缸32的活塞杆相连接;第三连接板顶部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滚轮36,第三滚轮36之间以第一连接板2顶部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放置,第三滚轮36的外壁开设有第七凹槽;第三连接板顶部连接有第三滚轮36的一侧的中部连接有第一电机37,第一电机37的转轴与底板1相垂直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连接线,第二连接线与第七凹槽的底部相贴合后与第三连接棒靠近第三滚轮36的一侧相连接,第一气缸32通过拉动活塞杆实现第二连接板的升降,便于第一减震垫33对与处于其上的物体进行固定与减震;同时,在第一气缸32的活塞杆上升的同时,通过拉动第一连接线使得第四连接板朝着第一气缸32的方向进行移动,实现第二减震垫35对与其侧面相碰触的物体的固定与减震;第一电机37用于收卷第二连接线,通过将第二连接线卷在其转轴上,使得第一滚轮31朝着远离第四连接板的方向进行运动,实现第一减震垫33与第二减震垫35向需进行减震的物体的靠近。
46.第一连接板2顶部放置有无底环境箱3,无底环境箱3靠近第一凹槽6的两侧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五连接板38,第五连接板38处于第一凹槽6正上方,第五连接板38中部开设有第四孔洞,第五连接板38之间放置有第五连接棒,第五连接棒的两端分别插入两第四孔洞,第五连接棒的外壁连接有第六连接板,第六连接板远离第五连接棒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七连接板,第七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五孔洞,第五孔洞之间放置有第八连接板39,第八连接板39的两端分别穿过两第五孔洞,第八连接板39的长度小于第一凹槽6的长度,第八连接板39用于插入第一孔洞7,实现对无底环境箱3的固定,当需要将无底环境箱3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上时,通过摆动第五连接棒使得第八连接板39进入第一凹槽6,然后移动第八连接板39,使得第八连接板39的一端穿过第一孔洞7,实现无底环境箱3与第一连接板2的连接。
47.无底环境箱3与第一凹槽6相垂直的两侧的底部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第六孔洞8;无底环境箱3的内部放置有平板,平板与无底环境箱3的内壁相连接,平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七孔洞,平板顶部依次放置有温湿度控制器、加热器、风扇,所述温湿度控制器与加热器、风扇电性连接;无底环境箱3顶部开设有第八孔洞,无底环境箱3顶部的一侧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九连接板,第九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九孔洞,第九孔洞之间放置有第六连接棒,第六连接棒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九孔洞,第六连接棒的外壁连接有第十连接板13,第十连接板13顶部的长度与宽度分别大于第八孔洞顶部的长度与宽度,湿度控制器通过与加热器、风扇进行电性连接,实现对无底环境箱3内温度与湿度的控制;第八孔洞便于将放置于平板顶部的物体从无底环境箱3中取出;第十连接板13用于覆盖第八孔洞,实现无底环境箱3的密闭。
48.底板1顶部与第一凹槽6相平行的两侧分别放置有隔音单元4,隔音单元4包括第一隔音板14,第一隔音板14放置于底板1顶部且垂直于底板1,第一隔音板14与无底环境箱3相平行,第一隔音板14顶端靠近无底环境箱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隔音板,第二隔音板底部的中部开设有第十凹槽17,第二隔音板底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隔音板,第三隔音板底部与底板1之间的距离大于无底环境箱3顶部与底板1之间的距离,第三隔音板的一端与第一隔音板14相连接,第三隔音板的底部连接有第四隔音板15,第四隔音板15的一端与第一隔音板14相连接,第四隔音板15的长度小于第三隔音板的长度;第四隔音板15远离第一隔音板14的一端开设有第八凹槽,第八凹槽内插入有第五隔音板16;第四隔音板15远离另一个第四隔音板15的一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十孔洞,第二十孔洞的底部与第五隔音板16相贴合,第二十孔洞远离第一隔音板14的一端贯穿第四隔音板15;第五隔音板16远离另一个第五隔音板16的一侧连接有把手,把手的一端穿过第二十孔洞,隔音单元4用于降低无底环境箱3内测试所产生的噪音;通过设置第三隔音板底部与底板1之间的距离大于无底环境箱3顶部与底板1之间的距离,便于隔音单元4对于无底环境箱3的覆盖;通过开设第八凹槽并在第八凹槽内插入有第五隔音板16,便于在有物体从第六孔洞8插入无底环境箱3时实现隔音单元4对无底环境箱3进行最大程度的覆盖。
49.无底环境箱3靠近隔音单元4的两侧的顶部的中部分别连接有第一移动单元9,第一移动单元9包括两个相对称的第十一连接板10,第十一连接板10与无底环境箱3相连接,第十一连接板10的中部开设有第十孔洞,第十一连接板10之间放置有第七连接棒,第七连接棒的两端分别穿过第十孔洞,第七连接棒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11,第七连接棒的外壁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十一凹槽,第十一凹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十一孔洞,第十一孔洞之间放置有第八连接棒,第八连接棒的两端分别穿过第十一孔洞,第八连接棒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电机12,第八连接棒的外壁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十二凹槽,第十二凹槽的两侧开设有第十二孔洞,第十二孔洞之间放置有第四滚轮,第四滚轮的中部开设有第十三孔洞,第十二孔洞之间放置有第九连接棒,第九连接棒的两端穿过第十三孔洞后分别插入第十二孔洞,第一移动单元9便于无底环境箱3朝着隔音单元4的方向进行移动,当需要朝着隔音单元4的方向进行移动时,启动第二电机11,使得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向底板1方向倾斜,然后启动第三电机12,使得第二连接杆朝着底板1方向倾斜,直至第二连接杆与底板1相垂直,最后通过第四滚轮实现无底环境箱3朝着隔音单元4的方向进行移动;同时,在无底环境箱3不进行移动时,通过将第四滚轮插入第二隔音板底部的第十凹槽17,使得隔音单元4与第一移动单元9相连接,通过第二电机11与第三电
机12的驱动,实现隔音单元4向无底环境箱3的靠近。
50.底板1顶部与第一凹槽6相垂直的两侧分别放置有测功机5,测功机5与无底环境箱3相平行,测功机5靠近无底环境箱3的一侧连接有转动轴25,转动轴25的一端依次贯穿挡板24、覆盖板23,覆盖板23与转动轴25相连接,覆盖板23顶部的长度、宽度分别与第六孔洞8的顶部的长度、宽度相等,挡板24与转动轴25相连接,挡板24的长度大于覆盖板23的长度;覆盖板23远离测功机5的一侧的底部的中部开设有第十三凹槽,第十三凹槽与底板1相平行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十四凹槽,第十三凹槽底部的两端分别放置有第十连接棒,第十连接棒的两端分别插入第十四凹槽,第十连接棒远离覆盖板23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顶部远离覆盖板23的一端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6,第四连接杆26靠近转动轴25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减震垫27;覆盖板23远离挡板24的一侧的顶部的中部连接有第四电机28,第四电机28的转轴的外壁连接有第五连接杆;测功机5顶部靠近无底环境箱3的一侧的中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六连接杆,第六连接杆的中部开设有第十四孔洞,第六连接杆之间放置有第七连接杆,第七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插入第十四孔洞,第七连接杆的外壁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圆弧板29,第七连接杆的外壁远离第一圆弧板29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圆弧板30,进行测试时,通过将驱动电机与转动轴25进行连接,实现测功机5通过转动轴25带动驱动电机进行转动;覆盖板23用于填充第六孔洞8,实现对无底环境箱3的密封;通过设置挡板24的长度大于覆盖板23的长度,使得覆盖板23在填充第六孔洞8后无法继续深入无底环境箱3,保证无底环境箱3的密封;第四电机28通过带动第五连接杆转动,使得第五连接杆对两个第四连接杆26进行撞击,实现两第四连接杆26朝着彼此的方向进行靠近,便于在测试时通过第三减震垫27从两侧对与转动轴25相连接的驱动电机进行固定,实现对驱动电机的减震。
51.无底环境箱3靠近测功机5的两侧的顶部的中部分别连接有第二移动单元18,第二移动单元18包括两个相对称的第十二连接板,第十二连接板与无底环境箱3相连接,第十二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第十五孔洞,第十二连接板之间放置有第八连接杆,第八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十五孔洞,第八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五电机19,第八连接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九连接杆,第九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十四凹槽,第十四凹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十六孔洞,第十六孔洞之间放置有第十连接杆,第十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第十六孔洞,第十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第六电机20,所诉第十连接杆的外壁连接有第十一连接杆,第十一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第十五凹槽,第十五凹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十七孔洞,第十七孔洞之间放置有第五滚轮21,第五滚轮21的中部开设有第十八孔洞,第十七孔洞之间放置有第十二连接杆,第十二连接杆的两端穿过第十八孔洞后分别插入第十七孔洞;第十一连接杆靠近第五滚轮21的一端开设有第十九孔洞22,第二移动单元18便于无底环境箱3朝着测功机5的方向进行移动,当需要朝着测功机5的方向进行移动时,启动第五电机19,使得第九连接杆的一端向底板1方向倾斜,然后启动第六电机20,使得第十一连接杆朝着底板1方向倾斜,直至第十一连接杆与底板1相垂直,最后通过第五滚轮21实现无底环境箱3朝着测功机5的方向进行移动;同时,在无底环境箱3不进行移动时,通过将第五滚轮21对第一圆弧板29进行挤压,使得第二圆弧板30的一端插入第十九孔洞22,实现测功机5与第二移动单元18的连接,随后第一移动单元9通过第五电机19与第六电机20的驱动,实现测功箱向无底环境箱3的靠近。
52.工作原理:
53.本公开通过设置第八连接板39,进行测试前,先要将无底环境箱3与第一连接板2进行固定,通过摆动第五连接棒使得第八连接板39进入第一凹槽6,然后移动第八连接板39,使得第八连接板39的一端穿过第一孔洞7,实现无底环境箱3与第一连接板2的连接。
54.随后将驱动电机与转动轴25进行连接,连接后,第四电机28启动,通过带动第五连接杆转动,使得第五连接杆对两个第四连接杆26进行撞击,使得两第四连接杆26朝着彼此的方向进行靠近,实现第三减震垫27从两侧对驱动电机的固定与减震。
55.接着通过将第五滚轮21对第一圆弧板29进行挤压,使得第二圆弧板30的一端插入第十九孔洞22,实现测功机5与第二移动单元18的连接,随后第一移动单元9通过第五电机19与第六电机20的驱动,实现测功箱向无底环境箱3的靠近,当覆盖板23在填充第六孔洞8后由于挡板24的阻挡,测功机5无法继续靠近无底环境箱3,此时第五电机19与第六电机20停止工作。
56.当驱动电机插入无底环境箱3后,第一电机37启动,通过收卷第二连接线在其转轴上,使得第一滚轮31朝着远离第四连接板的方向进行运动,实现第一减震垫33与第二减震垫35向驱动电机进行靠近,直至第一减震垫33移动到驱动电机正下方,随后第一气缸32通过推动活塞杆使得第二连接板上升,直至第一减震垫33与驱动电机相贴合,实现第一减震垫33对驱动电机的固定与减震,在第一气缸32的活塞杆上升的同时,通过拉动第一连接线使得第四连接板朝着第一气缸32的方向进行移动,实现第二减震垫35对与其侧面相碰触的驱动电机进行固定与减震。
57.驱动电机被固定后,通过将第四滚轮插入第二隔音板底部的第十凹槽17,使得隔音单元4与第一移动单元9相连接,通过第二电机11与第三电机12的驱动,使得隔音单元4向无底环境箱3进行靠近,随后拉动第五隔音板16,使得隔音单元4对无底环境箱3进行最大程度的覆盖。
58.隔音单元4移动完成后,通过温湿度控制器对加热器与风扇进行调节,将无底环境箱3内的温度与湿度调节到驱动电机进行性能测试所需的温度。
59.最后,测功机5启动,通过转动轴25将转速传递到驱动电机上。
6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公开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公开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公开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