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

文档序号:31764621发布日期:2022-10-12 03:5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

1.本发明涉及损伤识别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具备人工识别和智能识别,人工识别是通过肉眼检测的方式,对于微小的损伤难以检测到,检测精度低;智能识别是通过高清摄像头识别的方式,可将损伤处拍摄为图片,图片放大从而通过计算机智能性的分析识别,检测精度高,但是对于轴类的零件识别时需要将轴类零件旋转,以便识别轴类零件不同侧面,检测效率较低;且检测之后往往需要进行人工分类投放。
3.因此,发明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本发明实现了智能化的机械结构损伤识别,具体的可对轴类零件进行表面损伤识别,且实现了轴类零件的自动转移,自动分拣,可一次性对轴类零件的外圈表面进行全范围的检测,无需使用机械手夹持轴类零件进行转动换面。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包括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添加部分包括第一外盘、第一内板,所述第一外盘呈圆盘状结构,第一内板呈圆板状结构转动设置于第一外盘的内部,所述第一外盘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轴,所述第一轴的端部活动伸入第一外盘的内部并固定在第一内板的底面,所述第一内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部槽,所述第一内部槽在第一内板的外圈处设置有多组,多组第一内部槽的一端穿出第一内板的外圈,所述第一外盘的一端设置有投入口,另一端设置有排出口,所述投入口、排出口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内部槽连通;
6.所述识别部分包括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的外圈设置有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的内圈处设置有四组呈圆形阵列状分布的高清摄像头,所述高清摄像头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环形支架的内圈处,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与排出口连通;
7.所述分拣部分包括第二内板、第二外盘,所述第二外盘呈圆盘状结构,所述第二内板呈圆盘状结构,所述第二内板转动设置于第二外盘中,所述第二外盘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端部活动伸入第二外盘的内部并固定在第二内板的底面,所述第二内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部槽,所述第二内部槽在第二内板的外圈处设置有多组,多组第二内部槽的一端穿过第二内板的外圈,所述第二外盘的一端设置有与输送管道连通的进口,另一端设置有两组出口,两组出口位置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排出管道、第二排出管道,所述第一排出管道、第二排出管道的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收集箱、第一收集箱;
8.所述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依次顺序倾斜。
9.优选的,所述第一内部槽、第二内部槽为圆孔、方形孔、椭圆孔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投入口、排出口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内部槽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输送管道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内部槽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第二内部槽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内部槽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第二内部槽的截面形状与进口、出口的截面形状一致。
10.本发明实现了智能化的机械结构损伤识别,具体的可对轴类零件(圆轴、方轴等)进行表面损伤识别,且实现了轴类零件的自动转移,自动分拣,可一次性对轴类零件的外圈表面进行全范围的检测,无需使用机械手夹持轴类零件进行转动换面等操作。
11.优选的,所述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焊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电机和第一外盘的底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还固定焊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环形支架的底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还固定焊接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电机和第二外盘的底部,所述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活动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
12.在使用时,轴类零件从投入口处塞入对应的第一内部槽中,此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轴驱动第一内板在第一外盘的内部转动,当第一内部槽中的轴类零件被转动到排出口一侧时,轴类零件通过排出口进入输送管道中自由下滑,下滑过程中通过输送管道周围的四组高清摄像头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实现了对轴类零件的全方位检测,而轴类零件经过输送管道底部的进口进入第二内部槽中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轴带动第二内板转动,第二内板将轴类零件转动到对应第一排出管道的位置投掷入第二收集箱中,或者将轴类零件转动到对应第二排出管道的位置投掷到第一收集箱中,第二收集箱中用于对有损伤轴类零件的收集,第一收集箱中用于对无损伤轴类零件的收集,控制第二电机的正反转即可实现对轴类零件的自动分拣,操作简单,实用性较高。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内板的内部设置有吸尘组件,吸尘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内板内部的收集腔室,所述收集腔室的中部设置有将收集腔室上下内腔隔离的过滤棉层,所述过滤棉层的下方设置有吸力单元,所述吸力单元的下端贯穿至第一内板下方,所述第一内板下方与第一外盘底部之间形成风力排出槽,所述风力排出槽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至第一外盘底部的风力排出孔,所述过滤棉层上方的收集腔室一侧设置有吸尘通道组件,吸尘通道组件包括第一吸尘通道和第二吸尘通道,所述第一吸尘通道设置有多组,多组第一吸尘通道分别连通在对应的第一内部槽与收集腔室之间,所述第二吸尘通道在第一吸尘通道的上方连通设置有多组,一组第一吸尘通道上方的多组第二吸尘通道连通在同一组第一内部槽的底部。
14.装置中,投入口的位置可连续的塞入轴类零件,轴类零件可进入多组第一内部槽中,实现输送管道中连续有轴类零件通过的目的,实现了多个轴类零件的连续无间断检测。
15.其中,第一内板内部的收集腔室还可用于收集轴类零件表面的灰尘,使得轴类零件在进入输送管道之前处于较为干净的状态,提高了检测精度,具体的,吸力单元可使用吸泵等装置,吸力单元启动时将第一内部槽中轴类零件周围的灰尘从第二吸尘通道处吸入至第一吸尘通道中,第一吸尘通道中的灰尘进入收集腔室中收集,气体通过过滤棉层后经过吸力单元的吸引依次从风力排出槽、风力排出孔排出,而灰尘被收集在收集腔室上端腔室中,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
16.上述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轴类零件周围的灰尘能够顺利的通过第二吸尘通道,可
在第一内部槽的内壁设置有多组环形的槽体,环形的槽体底部通过第二吸尘通道的上端,使得轴类零件周围的灰尘能够顺利的被吸入第二吸尘通道中。
17.优选的,所述第一内板的上方设置有清理槽,所述清理槽连通收集腔室的内部,所述清理槽中密封设置有密封塞。
18.为了方便清理收集腔室中收集的灰尘,在第一内板的上方设置有清理槽,打开清理槽中的密封塞时可将收集腔室中收集的灰尘清除,方便实用。
19.优选的,所述第一排出管道、第二排出管道之间的角度为60
°
,所述第一排出管道与输送管道之间的角度为150
°
,所述第二排出管道与输送管道之间的角度为
°

20.该识别装置中,第一排出管道、第二排出管道的设置,使得有损伤的轴类零件和无损伤的轴类零件便于分类投掷,控制第二电机正反转150
°
即可将轴类零件分类投放。
21.优选的,所述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依次顺序倾斜的角度范围为5
°
至60
°

22.其中,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依次顺序倾斜的角度为20
°
,便于轴类零件依次通过投入口、第一内部槽、排出口、输送管道、进口、第二内部槽、出口下滑。
23.优选的,所述输送管道由透明材料制作,输送管道的内壁光滑。
24.其中,输送管道可使用透明玻璃材料,也可使用透明塑料材料,即可保证轴类零件在输送管道中顺利下落,又可保证高清摄像头准确识别到输送管道内部的轴类零件。
25.优选的,所述第一内部槽和第二内部槽的内壁光滑。
26.保证了第一内部槽、投入口内部的轴类零件顺利下滑。
27.优选的,所述第一排出管道和第二排出管道的内壁光滑。
28.保证了第一排出管道和第二排出管道内部的轴类零件顺利下滑。
29.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30.1、本发明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包括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添加部分包括第一外盘、第一内板,所述第一外盘呈圆盘状结构,第一内板呈圆板状结构转动设置于第一外盘的内部,所述第一外盘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轴,本发明实现了智能化的机械结构损伤识别,具体的可对轴类零件(圆轴、方轴等)进行表面损伤识别,且实现了轴类零件的自动转移,自动分拣,可一次性对轴类零件的外圈表面进行全范围的检测,无需使用机械手夹持轴类零件进行转动换面等操作;
31.2、本发明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轴类零件从投入口处塞入对应的第一内部槽中,此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轴驱动第一内板在第一外盘的内部转动,当第一内部槽中的轴类零件被转动到排出口一侧时,轴类零件通过排出口进入输送管道中自由下滑,下滑过程中通过输送管道周围的四组高清摄像头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实现了对轴类零件的全方位检测,而轴类零件经过输送管道底部的进口进入第二内部槽中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轴带动第二内板转动,第二内板将轴类零件转动到对应第一排出管道的位置投掷入第二收集箱中,或者将轴类零件转动到对应第二排出管道的位置投掷到第一收集箱中,第二收集箱中用于对有损伤轴类零件的收集,第一收集箱中用于对无损伤轴类零件的收集,控制第二电机的正反转即可实现对轴类零件的自动分拣,操作简单,实用性较高;
32.3、本发明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投入口的位置可连续的塞入轴类零
件,轴类零件可进入多组第一内部槽中,实现输送管道中连续有轴类零件通过的目的,实现了多个轴类零件的连续无间断检测;
33.4、本发明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第一内板内部的收集腔室还可用于收集轴类零件表面的灰尘,使得轴类零件在进入输送管道之前处于较为干净的状态,提高了检测精度,具体的,吸力单元可使用吸泵等装置,吸力单元启动时将第一内部槽中轴类零件周围的灰尘从第二吸尘通道处吸入至第一吸尘通道中,第一吸尘通道中的灰尘进入收集腔室中收集,气体通过过滤棉层后经过吸力单元的吸引依次从风力排出槽、风力排出孔排出,而灰尘被收集在收集腔室上端腔室中,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
34.5、本发明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为了轴类零件周围的灰尘能够顺利的通过第二吸尘通道,可在第一内部槽的内壁设置有多组环形的槽体,环形的槽体底部通过第二吸尘通道的上端,使得轴类零件周围的灰尘能够顺利的被吸入第二吸尘通道中;
35.6、本发明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为了方便清理收集腔室中收集的灰尘,在第一内板的上方设置有清理槽,打开清理槽中的密封塞时可将收集腔室中收集的灰尘清除,方便实用;
36.7、本发明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第一排出管道、第二排出管道的设置,使得有损伤的轴类零件和无损伤的轴类零件便于分类投掷,控制第二电机正反转150
°
即可将轴类零件分类投放;
37.8、本发明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依次顺序倾斜的角度为20
°
,便于轴类零件依次通过投入口、第一内部槽、排出口、输送管道、进口、第二内部槽、出口下滑;
38.9、本发明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输送管道可使用透明玻璃材料,也可使用透明塑料材料,即可保证轴类零件在输送管道中顺利下落,又可保证高清摄像头准确识别到输送管道内部的轴类零件;
39.10、本发明的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第一内部槽和第二内部槽的内壁光滑,保证了第一内部槽、投入口内部的轴类零件顺利下滑;第一排出管道和第二排出管道的内壁光滑,保证了第一排出管道和第二排出管道内部的轴类零件顺利下滑。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42.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外盘结构示意图。
43.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外盘结构示意图。
44.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内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45.图中:底座1、第一外盘2、第一内板3、第一电机4、第一支架5、输送管道6、环形支架7、高清摄像头8、固定板9、第二支架10、第二电机11、第三支架12、第二内板13、第二外盘14、第一排出管道15、第二排出管道16、第一收集箱17、第二收集箱18、第一轴19、第一内部槽20、清理槽21、密封塞22、投入口23、排出口24、收集腔室25、过滤棉层26、吸力单元27、风力排出孔28、风力排出槽29、第一吸尘通道30、第二吸尘通道31、第二轴32、第二内部槽33。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7.如图1-5所示
48.实施例一中
4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结构损伤识别装置,包括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添加部分包括第一外盘2、第一内板3,第一外盘2呈圆盘状结构,第一内板3呈圆板状结构转动设置于第一外盘2的内部,第一外盘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轴19,第一轴19的端部活动伸入第一外盘2的内部并固定在第一内板3的底面,第一内板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内部槽20,第一内部槽20在第一内板3的外圈处设置有多组,多组第一内部槽20的一端穿出第一内板3的外圈,第一外盘2的一端设置有投入口23,另一端设置有排出口24,投入口23、排出口24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内部槽20连通;
50.识别部分包括输送管道6,输送管道6的外圈设置有环形支架7,环形支架7的内圈处设置有四组呈圆形阵列状分布的高清摄像头8,高清摄像头8的一端通过固定板9固定安装在环形支架7的内圈处,输送管道6的一端与排出口24连通;
51.分拣部分包括第二内板13、第二外盘14,第二外盘14呈圆盘状结构,第二内板13呈圆盘状结构,第二内板13转动设置于第二外盘14中,第二外盘1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轴32,第二轴32的端部活动伸入第二外盘14的内部并固定在第二内板13的底面,第二内板1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内部槽33,第二内部槽33在第二内板13的外圈处设置有多组,多组第二内部槽33的一端穿过第二内板13的外圈,第二外盘14的一端设置有与输送管道6连通的进口,另一端设置有两组出口,两组出口位置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排出管道15、第二排出管道16,第一排出管道15、第二排出管道16的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二收集箱18、第一收集箱17;
52.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依次顺序倾斜。
53.第一内部槽20、第二内部槽33为圆孔、方形孔、椭圆孔中的任意一种,投入口23、排出口24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内部槽20的截面形状一致,输送管道6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内部槽20的截面形状一致,第二内部槽33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内部槽20的截面形状一致,第二内部槽33的截面形状与进口、出口的截面形状一致。
54.本发明实现了智能化的机械结构损伤识别,具体的可对轴类零件(圆轴、方轴等)进行表面损伤识别,且实现了轴类零件的自动转移,自动分拣,可一次性对轴类零件的外圈表面进行全范围的检测,无需使用机械手夹持轴类零件进行转动换面等操作。
55.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焊接有第一支架5,第一支架5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电机4和第一外盘2的底部,底座1的上表面还固定焊接有第二支架10,第二支架10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环形支架7的底部,底座1的上表面还固定焊接有第三支架12,第三支架12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电机11和第二外盘14的底部,第一收集箱17、第二收集箱18活动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
56.在使用时,轴类零件从投入口23处塞入对应的第一内部槽20中,此时启动第一电
机4,第一电机4通过第一轴19驱动第一内板3在第一外盘2的内部转动,当第一内部槽20中的轴类零件被转动到排出口24一侧时,轴类零件通过排出口24进入输送管道6中自由下滑,下滑过程中通过输送管道6周围的四组高清摄像头8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实现了对轴类零件的全方位检测,而轴类零件经过输送管道6底部的进口进入第二内部槽33中时,启动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通过第二轴32带动第二内板13转动,第二内板13将轴类零件转动到对应第一排出管道15的位置投掷入第二收集箱18中,或者将轴类零件转动到对应第二排出管道16的位置投掷到第一收集箱17中,第二收集箱18中用于对有损伤轴类零件的收集,第一收集箱17中用于对无损伤轴类零件的收集,控制第二电机11的正反转即可实现对轴类零件的自动分拣,操作简单,实用性较高。
57.第一内板3的内部设置有吸尘组件,吸尘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内板3内部的收集腔室25,收集腔室25的中部设置有将收集腔室25上下内腔隔离的过滤棉层26,过滤棉层26的下方设置有吸力单元27,吸力单元27的下端贯穿至第一内板3下方,第一内板3下方与第一外盘2底部之间形成风力排出槽29,风力排出槽29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至第一外盘2底部的风力排出孔28,过滤棉层26上方的收集腔室25一侧设置有吸尘通道组件,吸尘通道组件包括第一吸尘通道30和第二吸尘通道31,第一吸尘通道30设置有多组,多组第一吸尘通道30分别连通在对应的第一内部槽20与收集腔室25之间,第二吸尘通道31在第一吸尘通道30的上方连通设置有多组,一组第一吸尘通道30上方的多组第二吸尘通道31连通在同一组第一内部槽20的底部。
58.装置中,投入口23的位置可连续的塞入轴类零件,轴类零件可进入多组第一内部槽20中,实现输送管道6中连续有轴类零件通过的目的,实现了多个轴类零件的连续无间断检测。
59.其中,第一内板3内部的收集腔室25还可用于收集轴类零件表面的灰尘,使得轴类零件在进入输送管道6之前处于较为干净的状态,提高了检测精度,具体的,吸力单元27可使用吸泵、风机等装置,为现有常见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吸力单元27启动时将第一内部槽20中轴类零件周围的灰尘从第二吸尘通道31处吸入至第一吸尘通道30中,第一吸尘通道30中的灰尘进入收集腔室25中收集,气体通过过滤棉层26后经过吸力单元27的吸引依次从风力排出槽29、风力排出孔28排出,而灰尘被收集在收集腔室25上端腔室中,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
60.上述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轴类零件周围的灰尘能够顺利的通过第二吸尘通道31,可在第一内部槽20的内壁设置有多组环形的槽体,环形的槽体底部通过第二吸尘通道31的上端,使得轴类零件周围的灰尘能够顺利的被吸入第二吸尘通道31中。
61.第一内板3的上方设置有清理槽21,清理槽21连通收集腔室25的内部,清理槽21中密封设置有密封塞22。
62.为了方便清理收集腔室25中收集的灰尘,在第一内板3的上方设置有清理槽21,打开清理槽21中的密封塞22时可将收集腔室25中收集的灰尘清除,方便实用。
63.第一排出管道15、第二排出管道16之间的角度为60
°
,第一排出管道15与输送管道6之间的角度为150
°
,第二排出管道16与输送管道6之间的角度为150
°

64.该识别装置中,第一排出管道15、第二排出管道16的设置,使得有损伤的轴类零件和无损伤的轴类零件便于分类投掷,控制第二电机11正反转150
°
即可将轴类零件分类投
放。
65.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依次顺序倾斜的角度范围为5
°
至60
°

66.其中,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依次顺序倾斜的角度为20
°
,便于轴类零件依次通过投入口23、第一内部槽20、排出口24、输送管道6、进口、第二内部槽33、出口下滑。
67.输送管道6由透明材料制作,输送管道6的内壁光滑。
68.其中,输送管道6可使用透明玻璃材料,也可使用透明塑料材料,即可保证轴类零件在输送管道6中顺利下落,又可保证高清摄像头8准确识别到输送管道6内部的轴类零件。
69.第一内部槽20和第二内部槽33的内壁光滑,保证了第一内部槽20、投入口23内部的轴类零件顺利下滑。
70.第一排出管道15和第二排出管道16的内壁光滑,保证了第一排出管道15和第二排出管道16内部的轴类零件顺利下滑。
71.工作原理:本发明实现了智能化的机械结构损伤识别,具体的可对轴类零件(圆轴、方轴等)进行表面损伤识别,且实现了轴类零件的自动转移,自动分拣,可一次性对轴类零件的外圈表面进行全范围的检测,无需使用机械手夹持轴类零件进行转动换面等操作。
72.在使用时,轴类零件从投入口23处塞入对应的第一内部槽20中,此时启动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通过第一轴19驱动第一内板3在第一外盘2的内部转动,当第一内部槽20中的轴类零件被转动到排出口24一侧时,轴类零件通过排出口24进入输送管道6中自由下滑,下滑过程中通过输送管道6周围的四组高清摄像头8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实现了对轴类零件的全方位检测,而轴类零件经过输送管道6底部的进口进入第二内部槽33中时,启动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通过第二轴32带动第二内板13转动,第二内板13将轴类零件转动到对应第一排出管道15的位置投掷入第二收集箱18中,或者将轴类零件转动到对应第二排出管道16的位置投掷到第一收集箱17中,第二收集箱18中用于对有损伤轴类零件的收集,第一收集箱17中用于对无损伤轴类零件的收集,控制第二电机11的正反转即可实现对轴类零件的自动分拣,操作简单,实用性较高。
73.投入口23的位置可连续的塞入轴类零件,轴类零件可进入多组第一内部槽20中,实现输送管道6中连续有轴类零件通过的目的,实现了多个轴类零件的连续无间断检测。
74.其中,第一内板3内部的收集腔室25还可用于收集轴类零件表面的灰尘,使得轴类零件在进入输送管道6之前处于较为干净的状态,提高了检测精度,具体的,吸力单元27可使用吸泵等装置,吸力单元27启动时将第一内部槽20中轴类零件周围的灰尘从第二吸尘通道31处吸入至第一吸尘通道30中,第一吸尘通道30中的灰尘进入收集腔室25中收集,气体通过过滤棉层26后经过吸力单元27的吸引依次从风力排出槽29、风力排出孔28排出,而灰尘被收集在收集腔室25上端腔室中,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
75.上述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轴类零件周围的灰尘能够顺利的通过第二吸尘通道31,可在第一内部槽20的内壁设置有多组环形的槽体,环形的槽体底部通过第二吸尘通道31的上端,使得轴类零件周围的灰尘能够顺利的被吸入第二吸尘通道31中。
76.为了方便清理收集腔室25中收集的灰尘,在第一内板3的上方设置有清理槽21,打开清理槽21中的密封塞22时可将收集腔室25中收集的灰尘清除,方便实用。
77.第一排出管道15、第二排出管道16的设置,使得有损伤的轴类零件和无损伤的轴类零件便于分类投掷,控制第二电机11正反转150
°
即可将轴类零件分类投放。
78.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依次顺序倾斜的角度范围为5
°
至60
°

79.其中,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依次顺序倾斜的角度为20
°
,便于轴类零件依次通过投入口23、第一内部槽20、排出口24、输送管道6、进口、第二内部槽33、出口下滑。
80.输送管道6的内壁光滑,输送管道6可使用透明玻璃材料,也可使用透明塑料材料,即可保证轴类零件在输送管道6中顺利下落,又可保证高清摄像头8准确识别到输送管道6内部的轴类零件;第一内部槽20和第二内部槽33的内壁光滑,保证了第一内部槽20、投入口23内部的轴类零件顺利下滑;第一排出管道15和第二排出管道16的内壁光滑,保证了第一排出管道15和第二排出管道16内部的轴类零件顺利下滑。
81.实施例二中
82.添加部分、识别部分和分拣部分依次顺序倾斜的角度为60
°
,便于重量较高的轴类零件依次通过投入口23、第一内部槽20、排出口24、输送管道6、进口、第二内部槽33、出口下滑。
83.其中,轴类零件为方形杆状结构,相应的,投入口23、第一内部槽20、排出口24、输送管道6、进口、第二内部槽33、出口截面设置为方形状,为了更好的便于轴类零件在投入口23、第一内部槽20、排出口24、输送管道6、进口、第二内部槽33、出口中下滑,将投入口23、第一内部槽20、排出口24、输送管道6、进口、第二内部槽33、出口的截面面积设置为大于轴类零件的截面面积。
84.其中,轴类零件截面还可为椭圆形等异形,异形指不规则形状,该识别装置中,投入口23、第一内部槽20、排出口24、输送管道6、进口、第二内部槽33、出口的截面保持为圆形或者与轴类零件截面匹配的形状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