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亚甲蓝值参数对混凝土的用砂含泥量测量方法和用砂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04292发布日期:2022-11-23 09:2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混凝土的用砂含泥量测量方法和用砂应用,尤其是一种基于亚甲蓝值参数对混凝土的用砂含泥量测量方法和用砂应用。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水及外加剂等原材料拌合而成的建筑材料,是当今建筑中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其中,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拌和状态及硬化后的强度影响显著,含泥量过高易导致混凝土拌和需水量增加,同时易导致混凝土的泵送性能降低,进而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影响建筑质量,混凝土用砂由于其来源及工艺原因,不可避免的易混入泥土,当含泥量较低时,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小,但含泥量较高时其影响显著,现有技术中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所述两种砂含泥量的检测方法,一种将砂含泥量试验标准方法中0.08mm筛下部分判定为泥;一种是通过亚甲蓝法将mb值《1.4时,判定以石粉为主,当mb值≥1.4时,判定以泥粉为主,且其主要用来检测人工砂,上述两种方法,仅仅为定性判定,而非定量判定,对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指导作用有限,而现有技术暂未有一种可定量的方法进行含泥量是否合格的判定,并判定其是否可应用于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基于申请人于2022年5月18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基于亚甲蓝值参数对混凝土的用砂含泥量测量方法,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基于亚甲蓝值参数的用砂应用。
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亚甲蓝值参数对混凝土的用砂含泥量测量方法和用砂应用,因此实现了对待测砂含泥量进行定量测量判定。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亚甲蓝值参数对混凝土的用砂含泥量测量方法,其步骤是:待测砂含泥量α= ,mbd设置为待测砂的mb值,mbb设置为标准砂的mb值,mbj设置为基准砂的mb值。
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开创了用砂含泥量参考值的设定,对混凝土的性能与用砂含泥量之间的性能匹配进行了数字化。
7.由于设计了用砂含泥量α,含泥量对胶砂的流动度影响显著,本技术通过待测砂、标准砂、基准砂mb值,对待测砂含泥量进行计算,进而对待测砂含泥量是否合格进行定量判
定,提出了一种砂含泥量合格性判定的通用方法,既可用于河砂,也可用于人工砂,数据直观可靠,方法操作简单,对于待测砂在预制混凝土中的应用可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8.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一、根据亚甲蓝法,对待测砂、标准砂、基准砂进行mb值测定,得到mbd、mbb和mbj,二、根据α=,计算待测砂含泥量α,三、当含泥量α≤5.0%时,待测砂含泥量合格,当含泥量α>5.0%时,待测砂含泥量不合格。
9.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用砂含泥量参考值进行数值测量设置。
10.本发明设计了,标准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一、对待测砂进行水洗后再进行烘干处理后,称取重量为ag的待测砂,把待测砂通过0.08mm标准筛进行筛选处理后,分别得到颗粒直径大于0.08mm的筛余物和颗粒直径小于等于0.08mm的筛下物,对筛余物进行重量称重得到重量值bg,对筛下物进行重量称重得到重量值cg,通过计算得到筛余物重量百分比f1、筛下物重量百分比f2,f1=b/a, f2=c/a,二、把其中一部分筛余物进行研磨处理,再通过0.08mm标准筛进行筛选处理,得到颗粒直径小于等于0.08mm的筛下物中间介质,按照筛下物重量百分比f2或筛余物重量百分比f1,把筛下物中间介质与筛余物进行混合制得标准砂。
11.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标准砂从待测砂中进行制备设置,提高了用砂含泥量参考值的测量精度。
12.本发明设计了,基准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对待测砂进行水洗后再进行烘干处理后,把待测砂通过0.08mm标准筛进行筛选处理后,分别得到颗粒直径大于0.08mm的筛余物和颗粒直径小于等于0.08mm的筛下物,按照基准泥含量为5%,把基准泥与筛余物进行混合制得基准砂。
13.本发明设计了,基准泥设置为细度小于0.08mm和比表面积为475m2/kg~525m2/kg的高岭土。
1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基准砂从待测砂中进行制备设置,提高了用砂含泥量参考值的测量精度。
15.本发明设计了,对标准胶砂样本和待测胶砂样本进行至少两次用砂含泥量α进行测量,得到用砂含泥量α的平均值,当用砂含泥量α的平均值≤5.0%时,则待测胶砂样本中的用砂含泥量处于合格值,当用砂含泥量α的平均值>5.0%时,则待测胶砂样本中的用砂含泥量处于不合格值。
1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消除了测量误差影响设置。
17.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亚甲蓝值参数的用砂应用,当用砂含泥量α设置为≤2.0%时,待测砂可应用于制备c60及c60以上标号的混凝土,当用砂含泥量α设置为2.0%-≤3.0%时,待测砂可应用于制备c30、c35、c40、c45、c50、c55标号的混凝土,当用砂含泥量α设置为3.0%-≤5.0%时,待测砂可应用于制备c25及c25以下标号的混凝土,当用砂含泥量α设置为>5.0%时,不可应用于制备混凝土。
1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对待测砂进行了开创性的分类设置,提高了对应的混凝土性能。
19.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定量判定、适用范围广、数据可靠且在混凝土中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判定方法及其应用;首先,本技术通过亚甲蓝法对待测砂、标准砂、基准砂的mb值进行测定,并计算待测砂含泥量α值,对待测砂含泥量是否合格进行定量判定,进而提出了一种砂含泥量合格性判定的通用方法,应用范围广,既可用于河砂,也可用于人工砂,数据直观可靠,方法操作简单;其次,本技术依据含泥量定量判定的结果,提出了使用上述砂含泥量合格判定方法在不同标号混凝土中的应用方案,对于待测砂在预制混凝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有效避免含泥量对不同标号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进而提升混凝土制备效率及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0.在本技术方案中,用砂含泥量α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基于亚甲蓝值参数对混凝土的用砂含泥量测量方法和用砂应用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21.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一般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26.一种基于亚甲蓝值参数对混凝土的用砂含泥量测量方法,其步骤是:一、根据亚甲蓝法,对待测砂、标准砂、基准砂进行mb值测定,得到mbd、mbb和mbj,二、根据α=,计算待测砂含泥量α,三、当含泥量α≤5.0%时,待测砂含泥量合格,当含泥量α>5.0%时,待测砂含泥量不合格。
27.在本实施例中,mbd设置为待测砂的mb值,mbb设置为标准砂的mb值,mbj设置为基准
砂的mb值。
28.在本实施例中,标准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一、对待测砂进行水洗后再进行烘干处理后,称取重量为ag的待测砂,把待测砂通过0.08mm标准筛进行筛选处理后,分别得到颗粒直径大于0.08mm的筛余物和颗粒直径小于等于0.08mm的筛下物,对筛余物进行重量称重得到重量值bg,对筛下物进行重量称重得到重量值cg,通过计算得到筛余物重量百分比f1、筛下物重量百分比f2,f1=b/a, f2=c/a,二、把其中一部分筛余物进行研磨处理,再通过0.08mm标准筛进行筛选处理,得到颗粒直径小于等于0.08mm的筛下物中间介质,按照筛下物重量百分比f2或筛余物重量百分比f1,把筛下物中间介质与筛余物进行混合制得标准砂。
29.在本实施例中,基准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对待测砂进行水洗后再进行烘干处理后,把待测砂通过0.08mm标准筛进行筛选处理后,分别得到颗粒直径大于0.08mm的筛余物和颗粒直径小于等于0.08mm的筛下物,按照基准泥含量为5%,把基准泥与筛余物进行混合制得基准砂。
30.在本实施例中,基准泥设置为细度小于0.08mm和比表面积为475m2/kg~525m2/kg的高岭土。
31.在本实施例中,对标准胶砂样本和待测胶砂样本进行至少两次用砂含泥量α进行测量,得到用砂含泥量α的平均值,当用砂含泥量α的平均值≤5.0%时,则待测胶砂样本中的用砂含泥量处于合格值,当用砂含泥量α的平均值>5.0%时,则待测胶砂样本中的用砂含泥量处于不合格值。
32.一种基于亚甲蓝值参数的用砂应用,当用砂含泥量α设置为≤2.0%时,待测砂可应用于制备c60及c60以上标号的混凝土,当用砂含泥量α设置为2.0%-≤3.0%时,待测砂可应用于制备c30、c35、c40、c45、c50、c55标号的混凝土,当用砂含泥量α设置为3.0%-≤5.0%时,待测砂可应用于制备c25及c25以下标号的混凝土,当用砂含泥量α设置为>5.0%时,不可应用于制备混凝土。
33.各实施例试验测试数据如下:实施例1中,待测砂含泥量α≤2.0%,按照现行国标进行胶砂试验,并制备同配比的c60标号的混凝土;实施例2中,待测砂含泥量2.0%<α≤3.0%,按照现行国标进行胶砂试验,并制备同配比的c30标号的混凝土;实施例3中,待测砂含泥量3.0%<α≤5.0%,按照现行国标进行胶砂试验,并制备同配比的c25标号的混凝土;实施例4中,待测砂含泥量α>5.0%,按照现行国标进行胶砂试验,并制备同配比的c25标号的混凝土。
34.实施例1至实施例4试验数据如下:实施例1 待测砂含泥量α胶砂28天强度同原材同配比c60混凝土28天强度河砂11.8%49.2mpa68.5mpa人工砂11.9%48.6mpa67.9mpa实施例中所用水泥为42.5硅酸盐水泥,由胶砂强度、混凝土强度可知,本发明的判
定方法与砂浆、混凝土力学性能相关性好,判定结果准确,指导意义显著。
35.实施例2 待测砂含泥量α胶砂28天强度同原材同配比c30混凝土28天强度河砂22.5%43.5mpa37.3mpa人工砂22.4%43.6mpa37.5mpa实施例中所用水泥为32.5硅酸盐水泥,由胶砂强度、混凝土强度可知,本发明的判定方法与砂浆、混凝土力学性能相关性好,判定结果准确,指导意义显著。
36.实施例3 待测砂含泥量α胶砂28天强度同原材同配比c25混凝土28天强度河砂34.8%38.5mpa28.4mpa人工砂34.7%39.6mpa29.5mpa实施例中所用水泥为32.5硅酸盐水泥,由胶砂强度、混凝土强度可知,本发明的判定方法与砂浆、混凝土力学性能相关性好,判定结果准确,指导意义显著。
37.实施例4 待测砂含泥量α胶砂28天强度同原材同配比c25混凝土28天强度河砂45.8%31.8mpa21.9mpa人工砂45.6%32.0mpa22.6mpa实施例中所用水泥为32.5硅酸盐水泥,由胶砂强度、混凝土强度可知,本发明的判定方法与砂浆、混凝土力学性能相关性好,当待测砂含泥量α大于5%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标号值,该待测砂不能用于混凝土制备,本技术的判定结果准确,指导意义显著。
38.本发明具有下特点:1、由于设计了用砂含泥量α,含泥量对胶砂的流动度影响显著,本技术通过待测砂、标准砂、基准砂mb值,对待测砂含泥量进行计算,进而对待测砂含泥量是否合格进行定量判定,提出了一种砂含泥量合格性判定的通用方法,既可用于河砂,也可用于人工砂,数据直观可靠,方法操作简单,对于待测砂在预制混凝土中的应用可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39.2、由于设计了待测砂、标准砂、基准砂mb值,实现了对待测砂的标准比对设置。
40.3、由于设计了筛余物,实现了对标准砂和基准砂与待测砂的相近性能设置。
41.4、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42.5、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43.还有其它的与用砂含泥量α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44.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亚甲蓝值参数对混凝土的用砂含泥量测量方法和用砂应用的一种实现形式,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的其他变形,增加或者减少其
中的成份或步骤,或者将本发明用于其他的与本发明接近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