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H电极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53743发布日期:2022-11-04 20:0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pH电极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ph电极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化检测、减少人工、操作方便、自动记录的ph电极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ph电极又称ph探头、ph传感器,英文名称ph electrode或ph sensor,是ph计上与被测物质接触的部分,用来测电极电位的装置。电位分析法所用的电极被称为原电池。原电池是一个系统,它的作用是使化学反应能量转成为电能。此电池的电压被称为电动势(emf)。此电动势(emf)由二个半电池构成。其中一个半电池称作测量电极,它的电位与特定的离子活度有关;另一个半电池为参比半电池,通常称作参比电极,它一般是与测量溶液相通,并且与测量仪表相连。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ph指示电极是玻璃电极。一套工业在线ph测量系统通常由ph传感器即ph电极、ph变送器、电极护套及电缆等四部分构成。
3.ph电极使用时间一般在一年,需要定期更换,需求量大。每一支ph电极制造好后,在出厂之前都要进行检测,要将做好的电极接入测试机器中,放置在三种不同ph值的溶液中进行检测,每次检测时间都需要在一分钟以上,每次检测后都需要对电极头进行清理。现有的电极类产品主要检测手段为人工逐个检测。ph电极对电极进行3种ph标准液的电位检测来判断电极是否通过出厂标准。每个检测点大约需要1分钟左右。因此一支ph电极人工检测需要大约4-5分钟时间。在订单量大的时候可能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拖慢发货效率。
4.现有技术中,对ph电极的检测采用人工进行,工作量大,操作不便,容易出错。需要一种自动化检测、减少人工、操作方便、自动记录的ph电极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检测、减少人工、操作方便、自动记录的ph电极自动检测装置。
6.一种ph电极自动检测装置,包括:
7.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工作杆固定连接转动盘的转动中心,所述转动盘的四周设置多个卡槽,所述卡槽内放置缸体,所述卡槽的下部设置卡槽孔,所述卡槽孔对应下方的升降顶头,所述升降顶头固定连接升降电机的工作杆;
8.所述转动盘的上部设置卡紧块,所述卡紧块设有和卡紧板配合的卡槽,所述卡紧块的卡槽内设置卡紧柱,所述卡紧柱和卡紧板的卡紧板限位槽配合,所述卡紧板上设置电极孔,所述电极孔的侧面,卡紧板上设置电极支撑块,所述电极支撑块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或下限位块的限位槽两侧分别设置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槽内部设置弹簧,所述弹簧连接电极卡紧片,所述电极卡紧片的端部为开口的电极卡紧槽;
9.电极,所述电极穿过电极孔,上部的电极头和上限位块上的电极卡紧片配合,中部的电极凹槽和下限位块的电极卡紧片配合,所述电极的电极导线连接数据采集卡,所述数据采集卡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数据库和显示器。
10.所述转动盘为圆形盘状。
11.所述电极卡紧槽为类u形,左右互为镜像,中部设置弧形的电极卡紧弧面。
12.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九个,均匀分布在转动盘的四周,分别为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第四卡槽、第五卡槽、第六卡槽、第七卡槽、第八卡槽、第九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上放置第一缸体,下部设置第一卡槽孔,所述第二卡槽上放置第二缸体,下部设置第二卡槽孔,所述第三卡槽上放置第三缸体,下部设置第三卡槽孔,所述第四卡槽上放置第四缸体,下部设置第四卡槽孔,所述第五卡槽上放置第五缸体,下部设置第五卡槽孔,所述第六卡槽上放置第六缸体,下部设置第六卡槽孔,所述第七卡槽上放置第七缸体,下部设置第七卡槽孔,所述第八卡槽上放置第八缸体,下部设置第八卡槽孔,所述第九卡槽上放置第九缸体,下部设置第九卡槽孔。
13.所述第一缸体、第四缸体、第七缸体内分别放置ph为6.86、9.18、4.01的标准液,所述第二缸体、第五缸体、第八缸体内分别放置蒸馏水,所述第三缸体、第六缸体、第九缸体内分别放置清洁海绵。
14.所述卡紧柱和卡紧板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卡紧板水平设置,所述卡紧柱竖向设置,分别均匀设置在卡紧块的卡槽内,所述卡紧板限位槽分别均匀设置在卡紧板的端部。
15.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电极支撑块和电极卡紧片,且均匀分布在限位槽内。
16.所述卡紧板上设置多个电极孔,所述电极孔所围成的截面积小于缸体的截面积。
17.所述电极通过电极导线,将检测到电极的电位值信号,经过数据采集卡,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对电位值信号和设定的合格电位值区间进行比较,并对该电极分配序列号,若电位值信号落在合格电位值区间内,则电极合格,若电位值信号超出合格电位值区间内,则电极不合格,所述控制器检测到电极的电位值信号、该电极的序列号、该电极合格或不合格送给数据库进行存储,并送给显示器进行显示。
18.所述升降电机上升,穿过第一卡槽孔,通过升降顶头顶起第一卡槽内的第一缸体,电极进入第一缸体内的ph值为6.86标准液停留一分钟,然后升降电机下降,第一缸体回落到第一卡槽内,启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使电极对准第二缸体,所述电极依次进入第一缸体一分钟、第二缸体、第三缸体、第四缸体一分钟、第五缸体、第六缸体、第七缸体一分钟、第八缸体、第九缸体。
19.本发明转动电机的工作杆固定连接转动盘的转动中心,转动盘的四周设置多个卡槽,卡槽内放置缸体,卡槽的下部设置卡槽孔,卡槽孔对应下方的升降顶头,升降顶头固定连接升降电机的工作杆;转动盘的上部设置卡紧块,卡紧块设有和卡紧板配合的卡槽,卡紧块的卡槽内设置卡紧柱,卡紧柱和卡紧板的卡紧板限位槽配合,卡紧板上设置电极孔,电极孔的侧面,卡紧板上设置电极支撑块,电极支撑块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上限位块或下限位块的限位槽两侧分别设置限位挡板,限位槽内部设置弹簧,弹簧连接电极卡紧片,电极卡紧片的端部为开口的电极卡紧槽;电极穿过电极孔,上部的电极头和上限位块上的电极卡紧片配合,中部的电极凹槽和下限位块的电极卡紧片配合,电极的电极导线连接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数据库和显示器。本发明自动化检测、减少人工、操作方便、自动记录。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转动盘的俯视图;
22.图3为本发明a-a向的剖视图;
23.图4为本发明上限位块或下限位块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25.图6为本发明控制关系图;
26.图中:1、转动电机,2、转动盘,3、卡槽,4、卡槽孔,5、缸体,6、升降电机,7、升降顶头,8、卡紧块,9、卡紧柱,10、卡紧板,11、电极支撑块,12、上限位块,13、下限位块,14、电极孔,15、电极,16、电极导线,17、卡紧板限位槽,18、电极凹槽,19、电极头,20、限位槽,21、限位挡板,22、弹簧,23、电极卡紧片,24、电极卡紧槽,25、电极卡紧弧面,26、数据采集卡,27、控制器,28、数据库,29、显示器,31、第一卡槽,32、第二卡槽,33、第三卡槽,34、第四卡槽,35、第五卡槽,36、第六卡槽,37、第七卡槽,38、第八卡槽,39、第九卡槽,41、第一卡槽孔,42、第二卡槽孔,43、第三卡槽孔,44、第四卡槽孔,45、第五卡槽孔,46、第六卡槽孔,47、第七卡槽孔,48、第八卡槽孔,49、第九卡槽孔,51、第一缸体,52、第二缸体,53、第三缸体,54、第四缸体,55、第五缸体,56、第六缸体,57、第七缸体,58、第八缸体,59、第九缸体。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28.一种ph电极自动检测装置,包括:转动电机1,转动电机1的工作杆固定连接转动盘2的转动中心,转动盘2的四周设置多个卡槽3,卡槽3内放置缸体5,卡槽3的下部设置卡槽孔4,卡槽孔4对应下方的升降顶头7,升降顶头7固定连接升降电机6的工作杆;转动盘2的上部设置卡紧块8,卡紧块8设有和卡紧板10配合的卡槽,卡紧块8的卡槽内设置卡紧柱9,卡紧柱9和卡紧板10的卡紧板限位槽17配合,卡紧板10上设置电极孔14,电极孔14的侧面,卡紧板10上设置电极支撑块11,电极支撑块1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上限位块12和下限位块13,上限位块12或下限位块13的限位槽20两侧分别设置限位挡板21,限位槽20内部设置弹簧22,弹簧22连接电极卡紧片23,电极卡紧片23的端部为开口的电极卡紧槽24;电极15穿过电极孔14,上部的电极头19和上限位块12上的电极卡紧片23配合,中部的电极凹槽18和下限位块13的电极卡紧片23配合,电极15的电极导线16连接数据采集卡26,数据采集卡26连接控制器27,控制器27分别连接数据库28和显示器29。
29.转动盘2为圆形盘状。电极卡紧槽24为类u形,左右互为镜像,中部设置弧形的电极卡紧弧面25。
30.卡槽3的数量为九个,均匀分布在转动盘2的四周,分别为第一卡槽31、第二卡槽32、第三卡槽33、第四卡槽34、第五卡槽35、第六卡槽36、第七卡槽37、第八卡槽38、第九卡槽39,第一卡槽31上放置第一缸体51,下部设置第一卡槽孔41,第二卡槽32上放置第二缸体52,下部设置第二卡槽孔42,第三卡槽33上放置第三缸体53,下部设置第三卡槽孔43,第四卡槽34上放置第四缸体54,下部设置第四卡槽孔44,第五卡槽35上放置第五缸体55,下部设置第五卡槽孔45,第六卡槽36上放置第六缸体56,下部设置第六卡槽孔46,第七卡槽37上放置第七缸体57,下部设置第七卡槽孔47,第八卡槽38上放置第八缸体58,下部设置第八卡槽
孔48,第九卡槽39上放置第九缸体59,下部设置第九卡槽孔49。第一缸体51、第四缸体54、第七缸体57内分别放置ph为6.86、9.18、4.01的标准液,第二缸体52、第五缸体55、第八缸体58内分别放置蒸馏水,第三缸体53、第六缸体56、第九缸体59内分别放置清洁海绵。
31.卡紧柱9和卡紧板限位槽17的数量为两个,卡紧板10水平设置,卡紧柱9竖向设置,分别均匀设置在卡紧块8的卡槽内,卡紧板限位槽17分别均匀设置在卡紧板10的端部。弹簧22的数量为两个,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电极支撑块11和电极卡紧片23,且均匀分布在限位槽20内。卡紧板10上设置多个电极孔14,电极孔14所围成的截面积小于缸体5的截面积。
32.电极15通过电极导线16,将检测到电极15的电位值信号,经过数据采集卡26,送给控制器27,控制器27对电位值信号和设定的合格电位值区间进行比较,并对该电极15分配序列号,若电位值信号落在合格电位值区间内,则电极15合格,若电位值信号超出合格电位值区间内,则电极不合格,控制器27检测到电极15的电位值信号、该电极15的序列号、该电极15合格或不合格送给数据库28进行存储,并送给显示器29进行显示。
33.升降电机6上升,穿过第一卡槽孔41,通过升降顶头7顶起第一卡槽31内的第一缸体51,电极15进入第一缸体51内的ph值为6.86标准液停留一分钟,然后升降电机6下降,第一缸体51回落到第一卡槽31内,启动转动电机1带动转动盘2转动,使电极15对准第二缸体52,电极15依次进入第一缸体51一分钟、第二缸体52、第三缸体53、第四缸体54一分钟、第五缸体55、第六缸体56、第七缸体57一分钟、第八缸体58、第九缸体59。
34.将制作好的ph电极,即电极15,通过电极导线16连接到数据采集卡26,竖向放置电极15到电极孔14中,分别拨动上限位块12和下限位块13内的电极卡紧片23。上限位块12内的电极卡紧片23压紧弹簧22,上限位块12内的电极卡紧片23沿着两侧的限位挡板21,在限位槽20滑动,松开上限位块12内的电极卡紧片23,夹紧电极15的电极头19。下限位块13内的电极卡紧片23压紧弹簧22,下限位块13内的电极卡紧片23沿着两侧的限位挡板21,在限位槽20滑动,松开下限位块13内的电极卡紧片23,夹紧电极15的电极凹槽18。电极卡紧槽24处的电极卡紧弧面便于卡住电极头19和电极凹槽18。
35.卡紧板10水平进入卡紧块8,卡紧板10的卡紧板限位槽17和卡紧块8的卡紧柱9配合卡紧,完成固定。取出时,沿着水平向抽出卡紧板10即可。卡紧柱9和卡紧板限位槽17为两组,方便牢固卡紧。
36.卡紧板10上设置多个电极孔14时,可以一次检测多个电极15。电极15的底部为工作端,需要保证多个电极15分别能够方便进入缸体5中。
37.待电极15固定好后,电极15先对准第一缸体51,升降电机6通过升降顶头7顶起第一缸体51,电极15进入第一缸体51开始测试。在第一缸体51中完成测试后,升降电机6下降,电极15不动。转动电机1带动转动盘2转动,将第二缸体52对准电极15,升降电机6带动第二缸体52升起,第二缸体52内的蒸馏水对电极15进行清洗,完成后升降电机6带动第二缸体52落下,转动电机1带动转动盘2转动,将第三缸体53对准电极15,升降电机6顶起第三缸体53,第三缸体53的海绵对电极15进行干燥,完成后升降电机6带动第三缸体53落下。之后依次使电极15进入第四缸体54、第五缸体55、第六缸体56、第七缸体57、第八缸体58、第九缸体59。电极15依次经过第一缸体51、第二缸体52、第三缸体53、第四缸体54、第五缸体55、第六缸体56、第七缸体57、第八缸体58、第九缸体59,为一个检测周期,完成后即对ph电极的检测。
38.电极15在第一缸体51、第四缸体54、第七缸体57中时,需要记录检测到电极15的电
位值信号,经过数据采集卡26,送给控制器27,控制器27对电位值信号和设定的合格电位值区间进行比较,并对该电极15分配序列号,若电位值信号落在合格电位值区间内,则电极15合格,若电位值信号超出合格电位值区间内,则电极不合格,控制器27检测到电极15的电位值信号、该电极15的序列号、该电极15合格或不合格送给数据库28进行存储,并送给显示器29进行显示。当需要调用电极15检测数据时,通过控制器27调用数据库28,再通过控制器27将数据向外发送,或者打印。
39.ph电极制作完成后,接入测试机器,第一步:使用ph值为6.86标准液检测一分钟并记录电位值,然后清洗,干燥。第二步:使用ph值4.01标准液检测一分钟并记录电位值,然后清洗,干燥。第三步:使用ph值9.18标准液检测一分钟并记录电位值,然后清洗,干燥。第四步:合格电极贴序列号标签,不合格的电极回收返厂,第五步:加装电极头保护盖,包装出厂。其中检测电压在
±
20ma范围内为合格。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