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21218发布日期:2022-11-16 09:2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挥发性有机物有多种层面上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它为:在标准大气压下,熔点低于室温、沸点低于200-260℃的有机化合物总称。vocs因具有光化学活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引发光化学烟雾而影响人的呼吸道功能,引发胸闷、恶心、疲乏等症状,其包含的许多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气体使人体出现多种不适反应,如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甚至会致癌。vocs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前体物,可形成霾污染,同时也是近地面o3形成的重要前体物,voc-nox的光化学反应会增加大气对流层的臭氧浓度,引起温室效应。
3.数据质量是减排的核心,对vocs的准确精准检测是目前环保工作的需要。但针对固定污染源废气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现有方法仍不够完善,其包括的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少。
4.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在整个分析过程中至关重要。如果采集的样品不能真实反映被测对象的总体,或待测组分在前处理过程中大量损失,则得不到准确的分析结果。
5.气态污染物的采样通常分为直接采样法和浓缩采样法,行业标准hj/t 397-2007所列样品采集方法中规定的真空瓶采样属于直接采样法。目前,真空瓶技术越来越成熟,不仅可以采集大体积样品,而且对于采样容器的检漏、清洗都有比较成熟的质控措施,相对于其他采样,其操作方便,样品采集时对目标化合物没有歧视效应,可采集全组分样品。除样品采集外,vocs的检测技术的重点还在于样品的前处理。vocs根据其样品的状态,采取的前处理的方法也不同,前处理复杂,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
6.目前现有的有关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规范存在很多漏洞。在环境标准《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34-2014)中的测定目标物是电子行业的特征物种,不包括大部分行业的特征排放因子及排放标准规定的组分,不能代表排气筒中vocs的实际情况。在环境标准《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db 50/t 679—2016)中规定了惰性化处理过的不锈钢罐进行采样,经过气体冷阱浓缩仪浓缩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采样罐采集高浓度废气后很难清洗干净,因采样罐的成本很高,所以用于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需要很大的成本。同样,固定污染源中的过高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如不进行稀释,易导致仪器污染,耽误正常的检测工序。在环境标准《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 732-2014)中采样的装置是气袋,只能采集瞬时样品,难以实现长时间采样。另外,现有标准因其包括的各vocs排放行业的主要特征vocs排放因子少,不能满足环境监管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真空瓶、定量环进样装置、气体冷阱浓缩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真空瓶用于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所述定量环进样装置用于对真空瓶内的固定污染源废气进行定量环采集并将其进样至气体冷阱浓缩仪的第三级冷阱进行聚焦,气体冷阱浓缩仪将聚焦后的固定污染源废气用载气吹扫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用于对固定污染源废气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其中,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c2-c3目标化合物,用质谱检测器检测其余的目标化合物,检测数据送入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10.进一步地,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包括117种,其中包括57种pams标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13种醛酮化合物及47种to-15标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挥发性有机物包括乙炔、乙烯、丙烯、正丁烯、丁二烯、反-2-丁烯、顺-2-丁烯、1-戊烯、2-甲基-1,3-丁二烯、反-2-戊烯、顺-2-戊烯、1-己烯、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异戊烷、正戊烷、2,2-二甲基丁烷、环戊烷、2,3-二甲基丁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正己烷、甲基环戊烷、2,4-二甲基戊烷、环己烷、2-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3-甲基己烷、2,2,4三甲基戊烷、正庚烷、甲基环己烷、2,3,4-三甲基戊烷、2-甲基庚烷、3-甲基庚烷、正辛烷、正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苯乙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甲醛、正丙苯、1-乙基-3-甲基苯、1-乙基-4-甲基苯、1,3,5-三甲苯、1-乙基-2-甲基苯、1,2,4-三甲苯、1,2,3-三甲苯、1,4-二乙基苯、1,3-二乙基苯、萘、乙醛、丙烯醛、丙酮、丙醛、异丙醇、甲基丙烯醛、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烯酯、正丁醛、2-丁酮、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丁烯醛、戊醛、1,4-二氧六环、甲基丙烯酸甲酯、4-甲基-2-戊酮、2-己酮、己醛、间甲基苯甲醛、甲醛、二氟二氯甲烷、一氯甲烷、1,1,2,2-四氟-1,2-二氯乙烷、氯乙烯、一溴甲烷、氯乙烷、一氟三氯甲烷、1,1-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2-三氟-1,1,2-三氯乙烷、反-1,2-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烷、顺1,2-二氯乙烯、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1,2-二氯丙烷、一溴二氯甲烷、三氯乙烯、反式-1,3-二氯-1-丙烯、顺式-1,3-二氯丙烯、1,1,2-三氯乙烷、二溴一氯甲烷、1,2-二溴乙烷、四氯乙烯、氯苯、三溴甲烷、1,1,2,2-四氯乙烷、氯代甲苯、1,3-二氯苯、对二氯苯、邻二氯苯、1,2,4-三氯苯、1,1,2,3,4,4-六氯-1,3-丁二烯、二硫化碳。
12.进一步地,定量环进样装置具有自动定量取样及自动添加内标的功能,可实现真空瓶中的样品自动进样。
13.进一步地,气体冷阱浓缩仪具有自动定量取样及自动添加标准使用气体、内标使用气体的功能,具有三级冷阱,第三级冷阱要可冷却到-190℃。
14.进一步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气相色谱仪能对载气进行电子压力控制,柱温箱具有程序升温功能;质谱仪具有70ev电子轰击离子源,具nist质谱图库、手动/自动调谐、数据采集、定量分析及谱库检索的功能。
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检测装置的方法,具体过程为:
16.s1、首先用真空瓶清洗装置清洗真空瓶,用一个清洗完成的真空瓶采集固定污染
源废气样品,再用另一个清洗完成的真空瓶采集一瓶内标使用气体;
17.s2、真空瓶中采集的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通过定量环进样装置中的样品定量环采集,通过定量环进样装置中的内标定量环采集对应的内标使用气体,经过气体冷阱浓缩仪的第三级冷阱进行聚焦;
18.s3、用载气吹扫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c2-c3目标化合物,用质谱检测器检测其余目标化合物,由数据处理系统对样品数据进行分析;c2-c3目标化合物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其余目标化合物用保留时间和质谱图与标准物质比对定性,内标法定量。
19.进一步地,步骤s2中,定量环进样装置具有10个进入流出位,1号位、2号位、3号位、4号位、5号位、6号位、7号位、8号位、9号位、10号位依次等距排列为一圆周;所述定量环进样装置和气体冷阱浓缩仪的运行模式分为两种,即取样模式和进样模式;
20.在取样模式下,样品经1号位流入,经过2号位流入到样品定量环,填充样品定量环并依次经过6号位、5号位进行排出多余样品;内标使用气体从4号位进入,经过3号位流入到内标定量环,填充内标定量环并依次经过9号位、10号位进行排出多余气体;载气从8号位进入,并经7号位进入气体冷阱浓缩仪的第三级冷阱进行聚焦;
21.在进样模式下,样品从1号位进入并经2号位进入样品定量环,同时经10号位排出多余样品;内标使用气体从4号位进样,并经5号位排出多余气体;载气经8号位进入,经过9号位进入内标定量环,推动内标使用气体依次进入3号位、2号位,再进入样品定量环并推动样品依次进入6号位、7号位,最终进入气体冷阱浓缩仪的第三级冷阱进行聚焦。
22.进一步地,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所需的标准曲线的具体绘制过程为:参照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进样的过程,分别从0.10μmol/mol、0.40μmol/mol、0.80μmol/mol、1.2μmol/mol、2.00μmol/mol的标准使用气体系列抽取1ml进入定量环进样装置的定量环,对应抽取0.25ml的1.00μmol/mol内标使用气体,经过气体冷阱浓缩仪的第三级冷阱进行聚焦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进行测定,并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
23.按照仪器参考条件,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进行测定;
24.以c2-c3目标化合物浓度为横坐标,色谱峰响应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5.其余目标化合物采用平均相对响应因子法绘制标准曲线,按照公式(1)计算相对响应因子,按公式(2)计算目标化合物全部标准浓度点的平均相对响应因子;
[0026][0027]
式中:rrfi表示标准系列中第i点目标化合物的相对响应因子;ai表示标准系列中第i点目标化合物定量离子的响应值;a
isi
表示标准系列中第i点内标定量离子的响应值;ρ
is
表示标准系列中内标的摩尔分数,nmol/mol;ρi表示标准系列中第i点目标化合物的摩尔分数,nmol/mol;
[0028]
目标化合物的平均相对响应因子按照公式(2)进行计算:
[0029][0030]
式中:表示目标化合物的平均相对响应因子;rrfi表示标准系列中第i点目标化合物的相对响应因子;n表示标准系列点数;
[0031]
标准曲线要求相对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应该小于等于30%,或者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线性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需要大于等于0.990。
[0032]
进一步地,步骤s3中,c2-c3目标化合物的定量用外标法定量,按照公式(5)计算:
[0033][0034]
式中:ρ
x
表示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浓度,μg/m3;ρa表示从标准曲线上得到的目标化合物的摩尔分数,nmol/mol;m表示目标化合物的摩尔质量,g/mol;22.4表示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f表示稀释倍数;
[0035]
其余目标化合物的定量用内标法定量,按照公式(6)进行计算:
[0036][0037]
式中:ρ
x
表示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浓度,μg/m3;a
x
表示目标化合物定量离子的响应值;a
is
表示内标物定量离子的响应值;ρ
is
表示样品中内标物的摩尔分数,nmol/mol;表示目标化合物的平均相对响应因子;m表示目标化合物的摩尔质量,g/mol;22.4表示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f表示稀释倍数。
[003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9]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瓶采样定量环进样的固定污染源废气中11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装置及方法,真空瓶被污染后可打开瓶盖进行清洗,方便快捷又节省成本,同时可进行长时间采样,是值得选取的合理采样装置。同时,本发明可检测117种vocs,为污染物种类繁多、浓度高、难检测的固定污染源废气增加了一种有效检测方案,对完善监测监控体系、强化环境管理、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企业减少安全隐患,实现节约资源。
[0040]
本发明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废气中11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该117种挥发性有机物,包括57种pams标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13种醛酮化合物及47种to-15标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基本包括了各vocs排放行业的主要特征vocs排放因子。
附图说明
[004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装置连接示意图;
[004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定量环进样装置的取样模式下运行示意图;
[004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定量环进样装置的进样模式下运行示意图;
[004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5种c2-c3目标化合物在2ppm浓度点的gc-fid色谱图;
[004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112种其余目标化合物在2ppm浓度点的gc-ms总离子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0047]
实施例1
[004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真空瓶1、定量环进样装置2、气体冷阱浓缩仪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4和数据处理系统5;所述真空瓶1用于采集固定污染源废气,所述定量环进样装置2用于对真空瓶1内的固定污染源废气进行定量环采集并将其进样至气体冷阱浓缩仪3的第三级冷阱进行聚焦,气体冷阱浓缩仪将聚焦后的固定污染源废气用载气吹扫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4;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4用于对固定污染源废气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其中,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5种c2-c3目标化合物(乙炔、乙烯、乙烷、丙烯、丙烷),用质谱检测器检测其余的目标化合物,检测数据送入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0049]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上述检测装置所要检测的目标挥发性有机物有117种,如表1所示,包括57种pams标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13种醛酮化合物及47种to-15标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0050]
表1 117种挥发性有机物混标气体
[0051]
[0052][005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瓶1为内壁脱活处理的玻璃采样罐,容积1l规格,耐压值>150kpa。本实施例采用entech bottle-vac tm 1l采样瓶。
[005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瓶1采用真空瓶清洗装置进行清洗,所述真空瓶清洗装置
可将真空瓶抽至真空(<10pa)。较佳地,所述真空瓶清洗装置具有加温、加湿、加压清洗功能。本实施例采用entech3108d全自动清罐仪。清罐仪是用于清洗真空瓶的一种独立使用的仪器。
[0055]
需要说明的是,定量环进样装置2具有自动定量取样及自动添加内标的功能,可实现真空瓶中的样品自动进样。本实施例采用entech7650-m自动顶空进样器。
[0056]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使用气体和样品共用同一个样品定量环,规格为1cc定量环,内标使用气体使用的内标定量环的规格为0.25cc定量环。定量环的大小决定了样品的最大进样量。本实施例采用entech 1cc定量环及entech 0.25cc定量环。
[0057]
本实施例中,气体冷阱浓缩仪具有自动定量取样及自动添加标准使用气体、内标使用气体的功能,具有三级冷阱(第三级冷阱要可冷却到-190℃)。气体冷阱浓缩仪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连接管路均使用惰性化材质。本实施例采用entech 7200大气预浓缩仪。
[0058]
在本实施例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气相色谱仪能对载气进行电子压力控制,柱温箱具有程序升温功能;质谱仪具有70ev电子轰击(ei)离子源,具nist质谱图库、手动/自动调谐、数据采集、定量分析及谱库检索等功能。本实施例采用agilent 8890/5977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0059]
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gc-fid分析c2-c3目标化合物的色谱柱的规格为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
×
320μm
×
0.2μm,固定相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或使用其他等效的毛细管色谱柱。本实施例采用agilent hp-plot/q+pt色谱柱(30m
×
320μm
×
20μm)。
[0060]
所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gc-ms分析其余目标化合物的色谱柱的规格为石英毛细管色谱柱,60m
×
320μm
×
1μm,固定相为100%二甲基聚硅氧烷,或使用其他等效的毛细管色谱柱。本实施例采用agilent 122-1063db-1色谱柱(60m
×
250μm
×
1μm)。
[0061]
在本实施例中,在配制标准曲线系列时,需要对标准使用气体进行稀释,气体稀释装置的稀释倍数至少可达到100倍。本实施例中,采用entech 4700高精度稀释仪。稀释仪是用于把标准气体稀释成标准使用气体的一种独立使用的仪器。
[0062]
在本实施例中,载气为氦气(纯度≥99.999%)。
[0063]
在本实施例中,气体冷阱浓缩仪的m3聚焦过程(7200m3进行聚焦,聚焦温度:-190℃,通过低温电磁阀进行温度的控制)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升温程序的初始过程(5℃保持6min,通过低温电磁阀进行温度的控制)中,冷却降温时使用液氮。
[0064]
实施例2
[006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实施例1所述装置的方法,具体过程为:
[0066]
s1、首先用真空瓶清洗装置清洗真空瓶,用一个清洗完成的真空瓶采集2.00μmol/mol的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再用另一个清洗完成的真空瓶采集一瓶1.00μmol/mol的内标使用气体。
[0067]
在本实施例中,内标使用气体为1.00μmol/mol的4组分内标气,包括溴氯甲烷、1,4-二氟苯、氯苯-d5、4-溴氟苯。
[0068]
s2、真空瓶中采集的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通过定量环进样装置中的样品定量环采集1ml,通过定量环进样装置中的内标定量环采集对应的内标使用气体0.25ml,经过气体冷阱浓缩仪的第三级冷阱进行聚焦。
[0069]
在本实施例中,定量环进样装置具有10个进入流出位,1号位、2号位、3号位、4号
位、5号位、6号位、7号位、8号位、9号位、10号位等距排列为一圆周;所述定量环进样装置和气体冷阱浓缩仪的运行模式分为两种,即取样模式和进样模式,具体为:
[0070]
如图2所示,在取样模式下,样品经1号位流入,经过2号位流入到样品定量环21,填充样品定量环21并依次经过6号位、5号位进行排出多余样品;内标使用气体从4号位进入,经过3号位流入到内标定量环22,填充内标定量环22并依次经过9号位、10号位进行排出多余气体;载气从8号位进入,并经7号位进入气体冷阱浓缩仪的第三级冷阱进行聚焦。
[0071]
如图3所示,在进样模式下,样品从1号位进入并经2号位进入样品定量环21,同时经10号位排出多余样品;内标使用气体从4号位进样,并经5号位排出多余气体;载气经8号位进入,经过9号位进入内标定量环22,推动内标使用气体依次进入3号位、2号位,再进入样品定量环并推动样品依次进入6号位、7号位,最终进入气体冷阱浓缩仪的第三级冷阱进行聚焦。
[007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量环进样装置(7650m)和气体冷阱浓缩仪(7200)的运行参数为:
[0073]
温度:7650m夹持器的加热器:80℃;夹持器和定量环模块之间的7650m传输线的加热器:80℃;定量环模块和7200m3之间的7650m传输线的加热器:100℃;7650m定量环阀门的加热器:150℃;使用7200m3进行聚焦,聚焦温度:-190℃。
[0074]
持续时间:内标冲洗:0.50min;定量环冲洗延迟:0.10min;定量环冲洗:0.50min;样品经过定量环模块到7200m3并聚焦:3.00min;注入到gc:1.00min;定量环烘烤:1.00min。
[0075]
s3、用载气吹扫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c2-c3目标化合物,用质谱检测器检测其余目标化合物。c2-c3目标化合物(5种)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其余目标化合物(112种)用保留时间和质谱图与标准物质比对定性,内标法定量。
[0076]
所述gc-fid分析c2-c3目标化合物参考条件为:
[0077]
升温程序:5℃保持6min,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70℃,保持5min;再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10min。色谱柱流量:1.0ml/min;进样口温度:100℃。
[0078]
检测器温度:250℃。
[0079]
所述gc-ms分析其余目标化合物参考条件为:
[0080]
升温程序:5℃保持6min,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170℃,保持5min;再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10min。色谱柱流量:1.0ml/min;进样口温度:100℃。
[0081]
ms传输线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30℃。扫描方式:ei(全扫描)。溶剂延迟时间:8.50min。扫描范围:分段扫描:8.50min开始,扫描范围:25amu~260amu。离子化能量:70ev。
[0082]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曲线的具体绘制过程为:参照固定污染源废气样品进样的过程,分别从0.10μmol/mol、0.40μmol/mol、0.80μmol/mol、1.2μmol/mol、2.00μmol/mol的标准使用气体系列抽取1ml进入定量环进样装置的定量环,对应抽取0.25ml的1.00μmol/mol内标使用气体,经过气体冷阱浓缩仪的第三级冷阱进行聚焦后进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进行测定,并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按照仪器参考条件,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进行测定(标准曲线至少应含5个浓度点,其中不含0点,可根据实际样品情况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标准使用气体为117种挥发性有机物混标气体,包括57种pams组分、13种醛酮化合物组分及47种to-15组分。
[0083]
以c2-c3目标化合物浓度为横坐标,色谱峰响应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0084]
其余目标化合物采用平均相对响应因子法绘制标准曲线,按照公式(1)计算相对响应因子,按公式(2)计算目标化合物全部标准浓度点的平均相对响应因子。
[0085][0086]
式中:rrfi表示标准系列中第i点目标化合物的相对响应因子;ai表示标准系列中第i点目标化合物定量离子的响应值;a
isi
表示标准系列中第i点内标定量离子的响应值;ρ
is
表示标准系列中内标的摩尔分数,nmol/mol;ρi表示标准系列中第i点目标化合物的摩尔分数,nmol/mol。
[0087]
目标化合物的平均相对响应因子按照公式(2)进行计算:
[0088][0089]
式中:表示目标化合物的平均相对响应因子;rpfi表示标准系列中第i点目标化合物的相对响应因子;n表示标准系列点数。
[0090]
标准曲线要求相对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该小于等于30%,或者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线性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需要大于等于0.990。
[0091]
本实施例中,目标化合物的定性方法为:
[0092]
c2-c3目标化合物根据相对保留时间定性;其余目标化合物根据相对保留时间、样品与标准质谱图比较进行定性。
[0093]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化合物的定量方法为:
[0094]
c2-c3目标化合物的定量用外标法定量,按照公式(5)计算
[0095][0096]
式中:ρ
x
表示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浓度,μg/m3;ρa表示从标准曲线上得到的目标化合物的摩尔分数,nmol/mol;m表示目标化合物的摩尔质量,g/mol;22.4表示标准状态下(273.15k,101.325kpa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f表示稀释倍数。
[0097]
其余目标化合物的定量用内标法定量,按照公式(6)进行计算。
[0098][0099]
式中:ρ
x
表示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浓度,μg/m3;a
x
表示目标化合物定量离子的响应值;a
is
表示内标物定量离子的响应值;ρ
is
表示样品中内标物的摩尔分数,nmol/mol;表示目标化合物的平均相对响应因子;m表示目标化合物的摩尔质量,g/mol;22.4表示标准状态下(273.15k,101.325kpa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f表示稀释倍数。
[0100]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样品的数据处理分析是在如图1所示的数据处理系统中完成,数据处理系统中运行有谱图及数据分析系统。
[0101]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化合物的出峰顺序及定量离子、辅助离子详见表2所示:
[0102]
表2目标化合物的出峰顺序及定量离子、辅助离子
[0103]
[0104]
[0105]
[0106][0107]
利用上述方法,规定的色谱条件下,5种c2-c3目标化合物在2ppm浓度点的gc-fid色谱图见图4,112种其余目标化合物在2ppm浓度点的gc-ms总离子流图见图5。
[0108]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