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检测装置、方法和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15457发布日期:2024-02-09 13:0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漏电检测装置、方法和车辆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驾驶装置领域,尤其涉及漏电检测装置、方法和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不断普及,大众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对车辆放电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车辆电源对外部用电设备供电时,电源的漏电检测与保护是目前的一大挑战。

2、目前,对于电动汽车的漏电检测主要通过将正负直流电源分别注入到高压回路与车身间,与整车的绝缘电阻构成回路,通过该方法得到整车绝缘阻值的变化。由于漏电检测装置设置于高压回路与车身间,使得漏电检测装置工作时需加大流过高压回路中的电流,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整车的绝缘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绝缘性能较佳的漏电检测装置、检测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漏电检测装置执行故障检测的车辆。

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采样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检测单元分别连接于第一相放电通路与第二相放电通路,第一相放电通路与第二相放电通路用于连接电源并传输电源放电时输出的电能,检测单元用于在电源放电时为第一相放电通路与第二相放电通路建立检测回路。采样单元与检测单元电性连接,用于自检测回路采集第一相放电通路的第一检测电压和第二相放电通路的第二检测电压。信号处理单元与采样单元连接,用于不同时自采样单元接收第一检测电压与第二检测电压,并依据第一检测电压与第二检测电压判定电源的漏电特性。

3、可选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电路连接于第一相放电通路与低压地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第二检测电路连接于第二相放电通路与低压地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采样单元用于自第一检测电路采集第一检测电压,用于自第二检测电路采集第二检测电压。

4、可选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稳压模块、第一单向导通模块和采样模块,第一检测稳压模块、第一单向导通模块和采样模块依次串联连接于第一相放电通路与低压地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第二检测电路包括第二检测稳压模块和第二单向导通模块,第二检测稳压模块、第二单向导通模块和采样模块依次串联连接于第二相放电通路与低压地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

5、可选地,第一检测稳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向导通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采样模块包括第一电阻、采样节点和采样电阻。第一开关、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和采样电阻依次串联连接于第一相放电通路与低压地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开关,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采样节点位于第一电阻与采样电阻之间的节点。第二检测稳压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第二单向导通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开关、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采样节点和采样电阻依次串联连接于第二相放电通路与低压地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开关,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采样单元自采样节点采集第一检测电压和第二检测电压。

6、可选地,第一检测稳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稳压电容,单向导通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采样模块包括第一电阻、采样节点和采样电阻。第一检测稳压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和采样电阻依次串联连接于第一相放电通路与低压地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检测稳压电容,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采样节点位于第一电阻与采样电阻之间的节点。第二检测稳压模块包括第二检测稳压电容,第二单向导通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检测稳压电容、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采样节点和采样电阻依次串联连接于第二相放电通路与低压地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检测稳压电容,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采样单元自采样节点采集第一检测电压和第二检测电压。

7、可选地,采样单元包括差分运算放大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三电容,差分运算放大器的正相端连接于采样节点,用于自采样节点采集第一检测电压与第二检测电压。第二电阻、第三电容串联连接于差分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与设备地端之间,且差分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与输出端经第三电阻连接,用于将第一检测电压和第二检测电压按预设比例放大或缩小后自差分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

8、可选地,检测单元还连接于第三相放电通路,且电源为三相交流电源并通过第一相放电通路、第二相放电通路与第三相放电通路输出振幅相等、频率相同以及相位差相同的电流。

9、可选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电路连接于第一相放电通路与设备地端之间,并经设备地端连接于第二相放电通路以形成检测回路。第二检测电路连接于第二相放电通路与设备地端之间,并经设备地端连接于第一相放电通路以形成检测回路。

10、可选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稳压模块、第一通路稳压模块、第一分压模块和采样模块,第一检测稳压模块、第一分压模块和采样模块依次串联连接于第一相放电通路与设备地端之间,同时第一通路稳压模块连接于第二相放电通路与设备地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第二检测电路包括第二检测稳压模块、第二通路稳压模块和第二分压模块,第二检测稳压模块、第二分压模块和采样模块依次串联连接于与第二相放电通路与设备地端之间,同时第二通路稳压模块连接于第一相放电通路与设备地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

11、可选地,第一检测稳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第一分压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阻,采样模块包括采样电阻和采样节点,第一通路稳压模块包括第一通路稳压电容;第一开关、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和采样电阻依次串联连接于第一相放电通路与设备地端之间,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开关,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采样节点为位于第一电阻与采样电阻之间的节点,同时第一通路稳压电容连接于设备地端与第二相放电通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第二检测稳压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第二分压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阻,第二通路稳压模块包括第二通路稳压电容;第二开关、第二二极管、第二电阻、采样节点和采样电阻依次串联连接于第二相放电通路与设备地端之间,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开关,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电阻,同时第二通路稳压电容连接于设备地端与第一相放电通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采样单元用于自采样节点采集第一检测电压和第二检测电压。

12、可选地,第一检测稳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稳压电容,第一通路稳压模块包括第一通路稳压电容,第一分压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阻,采样模块包括采样节点和采样电阻;第一检测稳压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采样节点和采样电阻依次串联连接于第一相放电通路与设备地端之间,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检测稳压电容,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电阻,采样节点为位于第一电阻与采样电阻之间的节点,同时第一通路稳压电容连接于设备地端与第二相放电通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第二检测稳压模块包括第二检测稳压电容,第二分压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阻,第二通路稳压模块包括第二通路稳压电容;第二检测稳压电容、第二二极管、第二电阻和采样电阻依次串联连接于第二相放电通路与设备地端之间,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检测稳压电容,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电阻,同时第二通路稳压电容连接于设备地端与第一相放电通路之间以形成检测回路。采样单元用于自采样节点采集第一检测电压和第二检测电压。

13、可选地,采样单元包括电压跟随器,电压跟随器的正相端连接于采样节点,用于自采样节点采集第一检测电压和第二检测电压,电压跟随器的反相端与输出端连接,用于将采集的第一检测电压和第二检测电压按照预设比例放大或者缩小后自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端输出。

14、可选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钳位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钳位电路连接于采样单元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将自采样单元接收的第一检测电压和第二检测电压钳位于预设电压范围并输出至数字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接收第一检测电压与第二检测电压,并依据第一检测电压与第二检测电压判定电源的漏电特性。

15、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漏电检测方法,应用于前述漏电检测装置或电动车辆,具体步骤包括:当电源通过第一相放电通路正向放电时,第一检测电路导通,控制采样单元自第一检测电路采集第一检测电压,当电源通过第二相放电通路正向放电时,第二检测电路导通,控制采样单元自第二检测电路采集第二检测电压,将第一检测电压与第二检测电压的电压差与阈值电压比对,当电压差大于阈值电压时,判定电源发生漏电故障。

16、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漏电检测装置,电源连接第一相放电通路与第二相放电通路,且通过第一相放电通路与第二相放电通路放电并输出交变电流,漏电检测装置用于对电源放大时对第一相放电通路与第二相放电通路执行漏电检测。

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漏电检测装置通过分别对电源的第一相放电通路和第二相放电通路建立漏电检测回路,从而在电源放电时直接快速地对电源放电回路进行漏电直接检测,有效避免了直接将漏电检测装置设置于电源的高压回路之间而导致检测回路阻抗较大的缺陷,有效提升了电源放电回路漏电检测的可靠性,极大提升了电源交流输出端的绝缘特性。进一步,当电源放电回路中无漏电故障时,漏电检测装置处于低功耗的状态,降低了电能的消耗,并且漏电检测装置整体功耗低且结构简单,极大地降低了电路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