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体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2.随着氢能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氢能燃料电池车辆既具有传统燃油车辆的续能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的特点,又具有零碳排放优点,已逐渐成为氢能应用的一大领域。氢气作为氢能燃料电池的燃料,其品质的优劣会对氢能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外部氢气进入氢能燃料电池前,需要对外部氢气进行检测,从而避免劣质氢气对氢能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3.基于此,为了避免劣质氢气对氢能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对进入氢能燃料电池前的外部氢气进行检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检测设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体检测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安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沿气体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检测装置、回收装置以及码垛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气体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装置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回收装置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并将所述气体填充至集气瓶内;所述码垛装置用于收纳来自于所述回收装置的所述集气瓶。
4.上述气体检测设备,通过设置有检测装置、回收装置以及码垛装置,实现了气体的检测、回收以及对填充有气体的集气瓶的收纳,如此,解决传统用于检测气体的设备,仅仅只是满足了气体的检测,并没有对气体进行回收,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也不便于取样保留的问题;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有检测组件,实现对气体的颗粒物数量、氢气浓度与杂质浓度的检测。本气体检测设备用于对进入氢能燃料电池前的气体进行检测,从而保证进入氢能燃料电池的气体的品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确保氢能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本气体检测设备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功能多元化且代替了部分人工劳动力的优点。
5.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颗粒物检测器、氢气浓度检测器、杂质浓度检测器以及处理器,所述颗粒物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气体的颗粒物数量并输出颗粒物数量信息;所述氢气浓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气体的氢气浓度并输出氢气浓度信息;杂质浓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气体的杂质浓度并输出杂质浓度信息;所述颗粒物检测器、氢气浓度检测器与杂质浓度检测器均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颗粒物数量信息、所述氢气浓度信息以及杂质浓度检测器发送至终端。
6.进一步地,所述回收装置包括过滤组件、气枪以及用于输送所述集气瓶的输送装置;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输送装置均安设于所述机架;所述气枪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
所述气枪可相对所述机架升降运动;所述码垛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旁侧;所述过滤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过滤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枪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过滤模块;所述外壳安设于所述机架,所述外壳设有输气口和导气口;所述导气口与所述气枪连通,所述输气口的一端与所述过滤模块连通,所述输气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气体依次经过所述输气口、过滤模块以及导气口。
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模块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滤芯;所述壳体的外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滤芯内设有供所述气体进入所述滤芯的内部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输气口连通;所述滤芯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有过气通道,所述通孔与所述过气通道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气枪远离和插接所述集气瓶的开口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枪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码垛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集气瓶的储料架以及用于储存所述储料架的承托组件,所述承托组件安设于所述机架且可相对所述机架升降运动。
11.进一步地,所述码垛装置还包括第一输送链、第二输送链、第一承托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承托块配合用于承托所述储料架的第二承托块;所述第一输送链与所述第二输送链均呈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承托块安设于所述第一输送链,所述第二承托块安设于所述第二输送链;所述第一输送链与所述第二输送链均安设于所述机架。
12.进一步地,所述码垛装置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安设于所述机架且用于将位于所述承托组件的储料架转移至所述第一承托块与所述第二承托块上。
13.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架包括支撑板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多个用于固定所述集气瓶的固定座。
附图说明
14.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15.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体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体检测设备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体检测设备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体检测设备的回收装置的过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体检测设备的回收装置的过滤模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体检测设备的码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气体检测设备的码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16.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检测装置;21-进气口;22-出气口;3-回收装置;31-过滤组件;32-气枪;33-输送装置;34-储气灌;35-升降装置;36-控制阀;37-过滤模块;371-壳体;372-滤芯;
373-通孔;374-进气通道;375-过气通道;4-码垛装置;41-储料架;411-支撑板;412-固定座;42-第一输送链;43-第二输送链;44-第一承托块;45-第二承托块;46-夹持组件;461-导轨;462-安装架;463-夹持装置;464-驱动装置;47-固定装置;471-固定块;472-动力装置;48-承托组件;5-集气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
“ꢀ
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
“ꢀ
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
垂直的”、
“ꢀ
水平的”、
“ꢀ
左”、
“ꢀ
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
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0.本发明中所述
“ꢀ
第一”、
“ꢀ
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21.如图1~6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气体检测设备,包括机架1以及安设于机架1上且沿气体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检测装置2、回收装置3以及码垛装置4;检测装置2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用于检测气体的检测组件,检测装置2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回收装置3与出气口22连通并将气体填充至集气瓶5内;码垛装置4用于收纳来自于回收装置3的集气瓶5。
22.上述气体检测设备,通过设置有检测装置2、回收装置3以及码垛装置4,实现了气体的检测、回收以及对填充有气体的集气瓶5的收纳,如此,解决传统用于检测气体的设备,仅仅只是满足了气体的检测,并没有对气体进行回收,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也不便于取样保留的问题;检测装置2通过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有检测组件,实现对气体的颗粒物数量、氢气浓度与杂质浓度的检测。本气体检测设备用于对进入氢能燃料电池前的气体进行检测,从而保证进入氢能燃料电池的气体的品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确保氢能燃料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本气体检测设备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功能多元化且代替了部分人工劳动力的优点。
23.其中,进气口21与外界氢气输送设备连通。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组件包括颗粒物检测器、氢气浓度检测器、杂质浓度检测器以及处理器,颗粒物检测器用于检测气体的颗粒物数量并输出颗粒物数量信息;氢气浓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气体的氢气浓度并输出氢气浓度信息;杂质浓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气体的杂质浓度并输出杂质浓度信息;颗粒物检测器、氢气浓度检测器与杂质浓度检测器均与处理器通信连接,处理器用于将颗粒物数量信息、氢气浓度信息以及杂质浓度信息发送至终端。如此,通过设置有颗粒物检测器,实现了对气体的颗粒物数量的检测并输出颗粒物数
量信息;通过设置有氢气浓度检测器,实现了对气体的氢气浓度的检测并输出氢气浓度信息;通过设置有杂质浓度检测器,实现了对气体的杂质浓度的检测并输出杂质浓度信息;与此同时,利用处理器处理颗粒物数量信息、氢气浓度信息与杂质浓度信息并发送至终端,便于检测人员获取颗粒物数量信息、氢气浓度信息与杂质浓度信息,从而判断该气体的品质。
25.其中,颗粒物检测器、氢气浓度检测器与杂质浓度检测器均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26.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回收装置3包括过滤组件31、气枪32以及用于输送集气瓶5的输送装置33;过滤组件31与输送装置33均安设于机架1;气枪32位于输送装置33的上方,气枪32可相对机架1升降运动;码垛装置4位于输送装置33的旁侧;过滤组件31的输入端与出气口22连通,过滤组件31的输出端与气枪32连通。如此,通过设置有过滤组件31,实现对气体中的颗粒物和杂质进行过滤;通过设置有气枪32且气枪32可相对机架1升降运动,既实现气枪32远离和插接于集气瓶5的开口,当气枪32插接于集气瓶5的开口,即将气体填充至集气瓶5内;通过设置有输送装置33,将集气瓶5输送至气枪32的下方,待集气瓶5填充好气体,输送装置33将装有气体的集气瓶5输送至码垛装置4的旁侧,进一步地,待人工或者机械转运装置将装有气体的集气瓶5转移至码垛装置4。
27.其中,集气瓶5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即集气瓶5的开口为单通设计,位于集气瓶5内的气体无法通过开口排出。
28.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过滤组件31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过滤模块37;外壳安设于机架1,外壳设有输气口和导气口;导气口与气枪32连通,输气口的一端与过滤模块37连通,输气口的另一端与出气口22连通;气体依次经过输气口、过滤模块37以及导气口。如此,通过气体依次经过输气口、过滤模块37以及导气口,实现对气体的颗粒物和杂质进行过滤。
29.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回收装置3还包括储气灌34,储气灌34包括分别与储气灌34内部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第一端口与出气口22连通,第二端口与输气口连通;外壳设有与外壳内部连通的循环口,循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如此,当需要排出外壳内的气体时,关闭气枪32并从出气口22通入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依次通过第一端口、储气灌34、第二端口、输气口、过滤模块37、循环口、第三端口并回到储气灌34中。
30.其中,回收装置3还包括控制阀36,控制阀36用于控制循环口与第三端口的连通状态。如此,当气枪32向集气瓶5填充气体时,控制阀36控制循环口与第三端口断开。
31.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过滤模块37包括壳体371以及位于壳体371内的滤芯372;壳体371的外周设有多个通孔373,滤芯372内设有供气体进入滤芯372的内部的进气通道374,进气通道374与输气口连通;滤芯372的外壁与壳体371的内壁形成有过气通道375,通孔373分别与过气通道375以及外壳的内部连通。如此,气体从输气口进入,并进入进气通道374,再通过滤芯372去除气体中的颗粒物和杂质,进一步经过气通道375并从通孔373排出,从而进入外壳内壁与壳体371外壁之间形成的储气空间,最后从导气口流至气枪32。
32.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机架1设有用于控制气枪32远离和插接集气瓶5的开口的升降装置35,升降装置35的输出端与气枪32连接。如此,通过设置有升降装
置35控制气枪32的升降运动,从而实现气枪32插入和远离集气瓶5的开口。
33.如图4和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码垛装置4包括用于固定集气瓶5的储料架41以及用于储存储料架41的承托组件48,承托组件48安设于机架1且可相对机架1升降运动。
34.具体地,储料架41的数量为多个,且由上至下堆叠于承托组件48。如此,通过设置有多个储料架41,满足多个集气瓶5的收纳,提高了收纳效率且节省了占地面积。
35.如图7和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码垛装置4还包括第一输送链42、第二输送链43、第一承托块44以及与第一承托块44配合用于承托储料架41的第二承托块45;第一输送链42与第二输送链43均呈竖直方向设置;第一承托块44安设于第一输送链42,第二承托块45安设于第二输送链43;第一输送链42与第二输送链43均安设于机架1。
36.具体地,第一承托块44的数量与第二承托块45的数量均为多个,相邻第一承托块44之间呈上下间隔设置且预留供集气瓶5放置的第一空间,相邻第二承托块45之间呈上下间隔设置且预留供集气瓶5放置的第二空间,第一输送链42与第二输送链43并排设置。如此,通过设置有多个第一承托块44以及多个第二承托块45,实现多个储料架41的放置,提高了集气瓶5的收纳效率。
37.具体地,多个第一承托块44在第一输送链42的带动下循环运动;多个第二承托块45在第二输送链43的带动下循环运动。
38.如图7和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码垛装置4还包括夹持组件46,夹持组件46安设于机架1且用于将位于承托组件48的储料架41转移至第一承托块44与第二承托块45上。如此,通过设置有夹持组件46,实现对储料架41的转移。
39.其中,夹持组件46包括导轨461、安装架462、夹持装置463以及用于控制安装架462沿导轨461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464;导轨461呈水平方向设置且安设于机架1;驱动装置464安设于机架1,且驱动装置464的输出端与安装架462连接;夹持组件46位于第一输送链42、第二输送链43、储料架41以及承托组件48的上方。
40.具体地,驱动装置464为直线模组。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料架41包括支撑板411以及设于支撑板411上的多个用于固定集气瓶5的固定座412。如此,提高集气瓶5的收纳率。
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机架1上设有一对配合用于夹持支撑板411的固定装置47,固定装置47包括固定块471以及用于控制固定块471抵接支撑板411的动力装置472,动力装置472安设于机架1;固定块471设有供支撑板411穿过的通槽,通槽的开口朝向支撑板411。2个固定块471位于第一输送链42与导轨461之间。
43.进一步地,导轨461的一端位于承托组件48的上方,导轨461的另一端位于第一输送链42与第二输送链43的上方。
44.即,夹持装置463夹持位于承托组件48上的支撑板411,并移动至的第一输送链42与第二输送链43的上方,进一步地,2个动力装置472分别控制对应固定块471配合夹紧支撑板411,同时,夹持装置463松开支撑板411;此时,检测人员或机械转运装置将位于收纳位的集气瓶5转移至固定座412上;当第一承托块44在第一输送链42的带动下移动至支撑板411的下方,与此同时,第二承托块45在第二输送链43的带动下移动至支撑板411的下方,进一步地,2个动力装置472分别控制对应的固定块471远离支撑板411,第一承托块44与第二承
托块45承托支撑板411并同步运动。如此,周而复始,每个位于第一承托块44和第二承托块45上的支撑板411的固定座412上都固定有集气瓶5,实现了收纳,同时节省了空间。
4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