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G蛋白检测的试剂盒智能流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99341发布日期:2022-10-01 07:1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G蛋白检测的试剂盒智能流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g蛋白检测的试剂盒智能流转装置
技术领域
1.本技术应用于医疗检测设备背景,名称是一种用于g蛋白检测的试剂盒智能流转装置。


背景技术:

2.g蛋白β1(gnb1/gn-b1)elisa试剂盒是典型的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预先包被的抗体为g蛋白β1(gnb1/gn-b1)单克隆抗体,检测相抗体为多克隆抗体,经生物素(biotin)标记,样品和生物素标记抗体先后加入酶标板孔反应后,经pbs或tbs洗涤,随后加入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反应,经过pbs或tbs的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待测因子呈正相关;
3.该试剂盒一般由酶标板、标准品、浓缩生物素化抗体、浓缩酶结合物(abc)、酶结合物(abc)稀释液、抗体稀释液、标准品稀释液、样品稀释液、浓缩洗涤液(25
×
)、显色剂a、显色剂b、终止液组成。
4.在需要使用试剂盒时,一般是从冷藏室中拿出,然后流转到实验室去使用,因为试剂盒刚从冷藏室拿出时温度较低,而试剂盒需要把温度提高到指定温度后才能使用,同时冷藏箱与实验室有一定的距离,如果能在流转过程中对试剂盒进行升温,使其达到与外部相同的温度,那无疑会提高试剂盒使用的效率,故,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g蛋白检测的试剂盒智能流转装置,可以达到流转中智能调温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g蛋白检测的试剂盒智能流转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g蛋白检测的试剂盒智能流转装置,包含支架和智能流转系统,所述支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气泵,下层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储存箱,气泵的输出端与储存箱之间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储存箱下端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储存箱分为多组隔间,多组隔间内放置有承载盘,所述承载盘上放置有试剂盒,多组隔间外侧铰接有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所述气泵产生的气流依次穿过多组所述隔间,所述支架的底部安装有滚轮。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存箱左侧中间的隔间中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端伸出储存箱,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过滤盘,所述过滤盘上设有多组滤孔,所述过滤盘的两端设有四处弧形盖,四处弧形盖均与旋转轴轴承连接,且所述弧形盖两两一组,分别覆盖在过滤盘两侧,上侧一组所述弧形盖分别与进气管和储存箱上端连通,下侧一组所述弧形盖分别与出气管和储存箱下端连通。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层支架上还固定有处理器、操作台及显示屏,所述装有承
载盘的隔间内,及储存箱的外端均设有温度检测仪。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流转系统包括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检测模块和智能执行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数据记录模块、数据计算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和计时模块,所述智能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智能执行模块包括气泵控制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与温度检测仪电连接,所述气泵控制模块与气泵电连接,所述电机控制模块与电机电连接。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流转系统的运行包含以下步骤:
11.s1、从冷藏室把试剂盒(220)拿出,并放置于各个隔间(22)中,然后启动智能流转系统;
12.s2、利用计时模块采集从冷藏室到实验室的时间,同时利用温度检测模块实时采集外部空气及各个隔间(22)中试剂盒(20)的温度,连同智能流转模块的预设值,一起存储在数据记录模块中;
13.s3、利用数据计算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确定平均温度;
14.s4、根据确定的平均温度,利用逻辑判断模块确定试剂盒(20)的升温策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流转装置和智能里转系统,可以实现在试剂盒流转过程中,对试剂盒进行升温,使其尽量达到使用所需的温度,节约了在试剂盒使用前对其进行冷却的工序,提高了其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17.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技术的储存箱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技术的储存箱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1.图4是本技术的储存箱中气流的流动方向示意图;
22.图5是本技术的各模块相互关系示意图;
23.图中:1、支架;2、滚轮;3、操作台;4、显示屏;5、气泵;7、过滤盘;8、储存箱;9、第二箱盖;10、第一箱盖;11、把手;12、封板;13、进气管;14、滤孔;15、弧形盖;16、出气管;17、电机;18、旋转轴;19、承载盘;20、试剂盒;21、处理器;22、隔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25.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用于g蛋白检测的试剂盒智能流转装置,包
含支架1及安装在支架1下端的多组滚轮2,通过滚轮,可以带动支架1进行移动;
26.支架1上设置有上下两层,上层支架1上设有处理器21,该处理器21内置有智能流转系统,上层支架1上还设有操作台3和显示屏4,该操作台3用于对智能流转系统进行控制,并把控制的结果在显示屏4上呈现;
27.如图1-图2所示,下层支架1上固定有储存箱8,储存箱8设置有多组隔间22,在本实施例中,储存箱8共设有九处隔间22,其中八处隔间22内固定有承载盘19,承载盘19内放置有试剂盒20,其中另外一处隔间22放置有电机17,该处隔间22位于储存箱8左侧中间位置;
28.在隔间2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箱盖10和第二箱盖9,第一箱盖10和第二箱盖9用于盖合及密封隔间22,第一箱盖10和第二箱盖9外侧均安装有把手11,用于方便工作人员打开和关闭第一箱盖10和第二箱盖9,同时在放置有电机17处的隔间外固定有封板12,用于对该处隔间进行隔离;
29.如图3所示,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旋转轴18,该旋转轴18伸出储存箱8的左侧,旋转轴18外圆上固定有过滤盘7,同时过滤盘7上开设有多组滤孔14,滤孔14内设有抑菌剂、干燥剂等材料,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
30.在过滤盘7正反面设有四片弧形盖15,四片弧形盖15两两一组,如图3所示,上端一组弧形盖15中,左侧的弧形盖15连通有进气管13,右侧的弧形盖15与储存箱8内部上端连通,下端一组弧形盖15中,左侧的弧形盖15连通有出气管16,右侧的弧形板15与储存箱8内部下端连通;
31.在上层支架1上还固定有气泵5,气泵5与进气管13连通,且在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气泵,同时储存箱8内的多组隔间22依次贯通,从而通过气泵5的作用,可以把外部气体泵入到储存箱8中,并依次通过各隔间22,并通过出气管16排出;
32.在装有承载盘19的隔间22内均安装有温度计,多组温度计均设置于承载盘19的底部,用于实时检测试剂盒20的温度;
33.实施例一
34.把试剂盒20从冷藏箱中取出,然后放置在各个隔间22的承载盘19上,然后关闭第一箱盖9和第二箱盖10;
35.通过操作台3启动电机17和气泵5,使得外部的气体通过进气管13、经由过滤盘7,然后依次通过各个隔间22,然后气体通过出气管16排出,因为外部的空气温度较高,在流经各个隔间22时,通过气流的流动可以对试剂盒20进行升温处理,使试剂盒20达到使用的温度;
36.在此过程中,电机17同时运动,并带动过滤盘7一起转动,当气体从进气管13进入时,其上的灰尘等杂质会被滤孔14过滤,从而流入储存箱8内的气体为洁净气体,防止外部的气体污染试剂盒20;
37.在本实施例中,气泵5为双向气泵,即在气泵5的作用下,气流可以通过进气管13、经由储存箱8内的各个隔间22,然后通过出气管16排出,同时气泵5也可以使气流从出气管16进入,经由储存箱8内的各个隔间22,然后通过进气管13排出。
38.实施例二
39.智能流转系统包括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检测模块和智能执行模块,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数据记录模块、数据计算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和计时模块,智能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
模块,智能执行模块包括气泵控制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
40.温度检测模块与温度检测仪电连接,气泵控制模块与气泵5电连接,电机控制模块与电机17电连接;
41.数据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实时检测的各种数据,同时包括智能流转系统预设的固定数据,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对数据记录模块中的数据进行计算,逻辑判断模块用于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并确定需要采取的升温策略,计时模块用于采集冷藏室和实验室的距离,并根据支架1移动的速度,确定流转过程中的升温时间,温度检测模块用于采集外部温度及各个隔间22内试剂盒20的温度值,气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气泵的功率及气泵的吸气和吹气,电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机17的启停;
42.智能流转系统的运行包含以下步骤:
43.s1、从冷藏室把试剂盒220拿出,并放置于各个隔间22中,然后启动智能流转系统;
44.s2、利用计时模块采集从冷藏室到实验室的时间,同时利用温度检测模块实时采集外部空气及各个隔间22中试剂盒20的温度,连同智能流转模块的预设值,一起存储在数据记录模块中;
45.s3、利用数据计算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确定平均温度;
46.s4、根据确定的平均温度,利用逻辑判断模块确定试剂盒20的升温策略;
47.s2中数据采集的方法如下:
48.s21、在处理器21中预存有导航系统,并对各个实验室的位置进行了标识,从而可以确定本次流转的总距离为s,同时支架1的平均移动速度v,则流转的总时间k由下式确定:
[0049][0050]
并把k记录在计时模块中;
[0051]
s22、设定外部的温度为t

,各个隔间22中试剂盒20的温度分别记为t1,t2,t3…
tn,同时设定t1≤t2≤t3≤

≤tn,同时设定试剂盒20预设的温度值为t0;
[0052]
通过对采集数据参数的设定,方便后续计算和分析的量化;
[0053]
s3中温度参数确定方法如下:
[0054]
设定各个试剂盒20的平均温度为其数值由下式确定:
[0055][0056]
通过对多处试剂盒20平均温度的计算,为下一步的升温做准备;
[0057]
s4中升温策略的确定方法如下:
[0058]
s41、当时,说明外部温度比试剂盒20的温度还低,通过外部的空气无法使试剂盒20升温,此时气泵5和电机17均不工作;
[0059]
s42、当时,此时说明外部温度比试剂盒20的温度高,通过导引外部的空气进入隔间22内,对试剂盒20进行升温,在此情况下:
[0060]
s421、当t

≤t0时,在前时间段内,气泵5进行吹气,使得气体从进气管13进入,然
后依次通过各隔间22,最后由出气管16排出,在后时间段内,气泵5进行吸气,使得气体从出气管16进入,然后依次通过各隔间22,最后由进气管13排出,从而通过正反气流的流动,使得各隔间22内的温度保持一致;
[0061]
s422、当t

》t0时,此时需要时刻关注的数值,从而确定气泵5吹气和吸气相切换的时间节点:
[0062]
设定此时的温度变化率为δ,其数值由下式确定:
[0063][0064]
其中k0为温度计每次检测的时间间隔,为多处试剂盒20的平均温度在k0时间段内的变化量;
[0065]
当δ
·
k≤t0时,气泵5吹气和吸气相切换的时间节点还是为
[0066]
当δ
·
k》t0时,气泵5吹气和吸气相切换的时间节点为
[0067]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
[0068]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g蛋白检测的试剂盒智能流转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