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压力管泄露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0317发布日期:2023-01-03 20:4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压力管泄露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压力管泄露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汽车压力管由于需要与发动机相连接,因此,在制造过程中为保证其气密性能,需要对其进行气密性检测;在对压力管检测的时候,需要压力管的气密性,目前的检测方法是人工用管塞将排气管的两端封住,然后手动通过一管塞向管内通入高压空气,通过查看是否漏气来实现气密性检测,这样检测的效率较低,精度不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3209414u,公告日2021年5月14日,发明的名称为汽车排气管气密性检测工装,该申请案公开了汽车排气管气密性检测工装,上述申请中设置气密性检测机构,使得能够实现自动的封堵,大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度,精细人工的劳动强度。但是上述申请存在以下的不足:(1)在进行封堵时,仅仅通过密封堵头进行简单的封堵,使得密封堵头与排气管之间的密封效果不好,从而影响测试的精度;(2)密封堵头的大小不变,使得当排气管管口的大小发生变化时,需要更换密封堵头,才能保证密封堵头和排气管内壁之间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密封堵头与管口之间密封效果差;(2)需要更换密封堵头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管口的大小,提供了一种汽车压力管泄露检测设备,它能提高密封堵头和管口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管口的尺寸。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压力管泄露检测设备,包括操作台,还包括:检测装置,用于对压力管进行气密性检测;封堵装置,设置在压力管的两端,用于对压力管的两端进行封堵;封堵装置包括封堵气缸,封堵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封堵拉杆,封堵拉杆在远离封堵气缸的端部设置有封堵头,封堵拉杆上套设有固定筒和弹性筒,弹性筒设置在固定筒和封堵头之间。
6.本发明通过设置封堵装置,通过封堵气缸带动封堵拉杆运动,使得封堵拉杆与固定筒配合夹紧弹性筒,使得弹性筒向圆周方向进行膨胀,使得弹性筒与管口内侧壁之间进行抵接,使得弹性筒与内侧壁之间的密封的效果更好,之后再通过检测装置对压力管内壁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使得检测的精度更高,同时,由于是通过弹性筒膨胀与压力管的内壁进行配合,使得弹性筒能够适应一定直径大小不同的压力管管口,对于压力管管口直径大小相差不多,则不需要更换封堵装置,使得其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管口的尺寸。
7.作为优选,封堵装置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封堵装置和第二封堵装置,第二封堵装置的封堵拉杆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气孔,导气孔的侧壁设置有贯穿侧壁的通孔;检测装置包括泄露检测仪,泄露检测仪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通过气管与通孔连通。
8.作为优选,弹性筒的材料为聚氨酯。
9.作为优选,封堵装置与推送装置连接,推送装置包括推送气缸,推送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送板;封堵气缸设置在推送板上。
10.作为优选,操作台设置有限位支架,限位支架包括第一限位支架和第二限位支架,第一限位支架和第二限位支架均设置有与压力管配合的限位槽。
11.作为优选,操作台设置有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压紧杆。
12.作为优选,操作台设置有用于辅助压力管卡紧的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辅助气缸和辅助支架,辅助支架和辅助气缸的输出端连接,辅助支架上设置有与压力管配合的卡槽。
13.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对压力管进行标记的激光打标机,激光打标机与水平气缸的输出端连接。
14.作为优选,封堵拉杆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第二拉杆内设置有安装孔,第一拉杆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孔内,第一拉杆另一端与封堵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安装孔的侧壁上沿径向方向设置有贯穿孔,贯穿孔内设置有自锁销,自锁销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凸环,贯穿孔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环槽,凸环设置在环槽内,环槽内设置有自锁弹簧,自锁弹簧推动自锁销向第一拉杆方向运动;第一拉杆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贯穿孔对应的第一锁槽,固定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锁槽,自锁弹簧推动自锁销与第一锁槽抵接。
15.作为优选,压紧装置与限位支架的位置相对应,压紧装置与限位支架相配合将压力管限制固定。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弹性筒与压力管内壁进行配合,提高测试的精度;(2)封堵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管口直径的大小,免去频繁更换密封堵头的麻烦;(3)能够实现自动的检测,降低人工的操作强度,提高测试的精度。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图2是本发明的机架上方的结构图;图3是本发明的操作台的相关结构的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的操作台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封堵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封堵装置的结构图及其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第一封堵装置的结构图及其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第二封堵装置的结构图及其局部放大图;图中:1、操作台;2、检测装置,21、泄露检测仪,22、出气口;3、封堵装置,31、封堵气缸,32、封堵拉杆,321、导气孔,322、通孔,323、快速接头,33、封堵头,34、弹性筒,35、固定筒,351、第二锁槽,36、第一拉杆,361、第一锁槽,37、第二拉杆,371、安装孔,372、贯穿孔,373、自锁销,374、凸环,375、环槽,376、自锁弹簧;
4、推送装置,41、推送气缸,42、推送板;5、限位支架,51、第一限位支架,52、第二限位支架;6、压紧装置,61、压紧气缸,62、压紧杆;7、辅助装置,71、辅助气缸,72、辅助支架,73、卡槽;8、激光打标机,81、水平气缸,82、转轴9、压力管,91、第一封堵装置,92、第二封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汽车压力管泄露检测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内的操作台1,还包括:激光打标机8,激光打标机8设置在操作台1的上方,用于通过激光对压力管9进行标记,机架的上方连接有转轴82,转轴81的下方与水平气缸81连接,激光打标机8与水平气缸81的输出端进行连接,通过调整转轴81转动的角度和水平气缸81运动的距离,可以调整激光打标机81的位置;检测装置2,检测装置2设置在操作台1的上方,用于对压力管9进行气密性检测;封堵装置3,设置在压力管9的两端,用于对压力管9的两端进行封堵;封堵装置3包括封堵气缸31,封堵气缸31的输出端连接有封堵拉杆32,封堵拉杆32在远离封堵气缸31的端部设置有封堵头33,封堵头33的圆周方向的直径大于封堵拉杆32的直径,封堵拉杆32上套设有固定筒35和弹性筒34,固定筒35的一端与封堵气缸31固定连接,弹性筒34设置在固定筒35和封堵头33之间。弹性筒34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本实施例中弹性筒34采用的材料为聚氨酯发泡材料。
19.本实施例中的封堵装置3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封堵装置91和第二封堵装置92,第一封堵装置91与压力管9一端的管口相配合,第二封堵装置92与压力管9另一端的管口相配合,第二封堵装置92的封堵拉杆3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导气孔321,导气孔321的侧壁设置有贯穿其侧壁的通孔322;检测装置2包括泄露检测仪21,泄露检测仪21上设置有出气口22,出气口22通过气管与通孔322连接。其中,通孔322为了方便与气管的连接,在通孔322处设置快速接头323。
2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封堵装置91固定且竖直设置在操作台1上,第二封堵装置92与推送装置4连接,推送装置4包括推送气缸41,推送气缸41的输出端连接有推送板42;封堵气缸31设置在推送板42上。
21.操作台1上还设置有限位支架5,限位支架5包括第一限位支架51和第二限位支架52,第一限位支架51和第二限位支架52均设置有与压力管9表面结构配合的限位槽。操作台1设置有压紧装置6,压紧装置6设置有两个,两个压紧装置6分别与第一限位支架51和第二限位支架52的位置相对应,压紧装置6与限位支架5相配合将压力管9限制固定。压紧装置6包括压紧气缸61,压紧气缸61的输出端设置有压紧杆62。
2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待检测的压力管9放置在第一限位支架51和第二限位支架52上,在放置时压力管9时,竖直设置的第一封堵装置91已经在压力管9一端的管口内,之后推送气缸41带动推送板42进行移动,使得第二封堵装置92进入压力管9的另一
端的管口内,之后封堵气缸31的输出端带动封堵拉杆32运动,封堵拉杆32带动封堵头33向着固定筒35的方向运动,使得封堵头33和固定筒35配合挤压弹性筒34,由于弹性筒34的材料为发泡聚氨酯材料,使得弹性筒34受到挤压的时候会向其圆周方向膨胀,使得膨胀之后的弹性筒34和压力管9管口的内壁进行抵接密封,通过第一封堵装置91和第二封堵装置92的配合,使得压力管9内形成密闭的空腔;在此同时,压紧气缸61的输出端带动压紧杆62向着压力管9方向运动,使得压紧杆62对压力管9进行抵接,通过压紧杆62和限位支架5之间的配合,使得压力管9能够进行限位;之后泄露检测仪21通过气管向压力管9内进行通气,对压力管9内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泄露检测仪21属于现有技术,其利用内部气压的变化来检测密闭空腔的气密性;当泄露检测21检测压力管9内的气密性能不合格时,激光打标机8(属于现有技术)通过激光对压力管9上进行标记;最后封堵气缸31的输出端带动封堵拉杆32进行运动,使得封堵头33、弹性筒34恢复到原位,且压紧气缸61带动压紧杆62恢复原位,将检测好的压力管9取下,等待下一次对新的压力管的检测。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气缸及其他装置的相关控制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23.实施例2: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操作台1设置有用于辅助压力管9卡紧的辅助装置7,辅助装置7包括辅助气缸71和辅助支架72,辅助支架72和辅助气缸71的输出端连接,辅助支架72上设置有与压力管9配合的卡槽73。
24.通过辅助气缸71带动辅助支架72运动,使得卡槽73和压力管9进行配合,通过卡槽73的配合来对压力管9进行辅助压紧作用。
25.实施例3: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封堵拉杆32由第一拉杆36和第二拉杆37组成,封堵头33设置在第二拉杆37远离第一拉杆36的端部,第二拉杆37内设置有安装孔371,第一拉杆36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孔371内,第一拉杆36另一端与封堵气缸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安装孔371的侧壁上沿径向方向设置有贯穿孔372,贯穿孔372内设置有自锁销373,自锁销373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凸环374,贯穿孔372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环槽375,凸环374设置在环槽375内,环槽375内设置有自锁弹簧376,自锁弹簧376抵接在凸环374和环槽375端部之间,自锁弹簧376推动自锁销373向第一拉杆36方向运动;第一拉杆36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贯穿孔372对应的第一锁槽361,固定筒35的内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锁槽351,自锁弹簧376推动自锁销373与第一锁槽361抵接,使得第一拉杆36和第二拉杆37之间进行连接;当自锁销373的一端与第一锁槽361抵接时,自锁销373的另一端与第二锁槽351脱离。
26.在实施例1中使用时发现,当通过弹性筒34对不同大小直径压力管9的管口进行密封时,由于管口直径的大小不一,而每次封堵气缸31带动封堵拉杆32压缩弹性筒34,使得弹性筒34膨胀的压力又是相同的,这就使得当管口直径较小时,弹性筒34对管口内侧壁的压力较大,可能对管口造成二次损伤,而当管口直径较大时,弹性筒34对管口内侧壁的压力较小,弹性筒34与管口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变差,影响压力管9气密性检测的精度,因此设置本实施例。
27.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为:当对压力管9管口进行封堵时,封堵气缸31带动第一拉杆36进行运动,第一拉杆36通过自锁销373带动第二拉杆37进行运动,第二拉杆37带动封堵头33进行运动,使得封堵头33对弹性筒34进行挤压,当弹性筒34受到挤压后向圆周方向进行膨胀,使得弹性筒34与压力管9管口的内壁进行抵接,当弹性筒34与压力管9管口的内壁之间
的抵接力越来大时,弹性筒34对封堵头33的作用力也越来越大,当弹性筒34与压力管9管口的内壁之间的抵接力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弹性筒34对封堵头33的作用力也达到一定的程度,使得第一拉杆36拉不动第二拉杆37,进而使得第一拉杆36克服自锁弹簧376的作用力,使得自锁销373从第一锁槽361中脱离,进而使得第一拉杆36沿安装孔371进行滑动,与此同时,自锁销373受到第一拉杆36侧壁的作用力,使得自锁销376与固定筒35上的第二锁槽351进行抵接,通过自锁销376与第二锁槽351的作用力,使得第二拉杆37和固定筒35之间进行锁定,进而使得封堵头33和固定筒35之间的挤压力保持不变,进而使得弹性筒34膨胀的大小保持不变;有效的防止了因弹性筒34受挤压力作用过渡膨胀对压力管9管口造成损伤;之后当气密性检测完成之后,封堵气缸31带动第一拉杆36运动,当第一拉杆36上的第一锁槽361运动到与贯穿孔372的位置相对应时,自锁弹簧376推动自锁销373与第一锁槽361配合,自锁销373与第二锁槽351分离,使得第二拉杆37和固定筒35之间通过自锁销373建立的锁定解除,而第一拉杆36和第二拉杆37通过自锁销373重新建立连接,使得第一拉杆36带动第二拉杆37进行运动,第二拉杆37带动封堵头33运动,使得封堵头33与固定筒35之间分离,使得弹性筒34恢复原状。
28.因此,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更能够根据压力管9管口内径的大小,来自动的控制封堵头33和固定筒35之间的压力,使得弹性筒34能够自动的控制对压力管9管口的压力,保证弹性筒34对压力管9管口内侧壁的压力保持相同,使得检测时得到的结果能够更加的精准。
29.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