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线检测方法及检测线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45513发布日期:2022-12-30 21:5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线检测方法及检测线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线检测方法及检测线。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车电驱总成的高效率和轻量化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润滑油量直接影响新能源车电驱总成的运行效率。
3.新能源车电驱总成电机和减速器共一个腔体,电机和减速器采用润滑油油冷方式,控制器采用水冷方式。在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出厂检测时,需要向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注入定量的润滑油和冷却水,才能进行性能检测。为了有效控制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主机厂装车时的加油量,使运行效率达到最优,同时防止润滑油和冷却水在运输过程中流出来造成污染,在检测之后需要将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内的润滑油和冷却水抽出。在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安装到车辆上后,再向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内注入定量的润滑油和冷却水。
4.由于油量是影响新能源车电驱总成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控制电驱系统内部的油量,必须要采取措施控制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内的残油量。由于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内部的油道结构复杂,通常采用吹扫的方式将去除残油和残水,利用流量计来测量吹扫出油的体积,再计算残油量。由于吹扫出来的既有油还有气,所以导致流量计测量的残油量不准确,残油量难以控制。在再向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内注入定量润滑油后,将导致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内润滑油量不一致,有的会超标,将会直接影响新能源车的运行效率。
5.现有的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是在固定的检测场地和固定的检测台上进行出厂检测,需要将待检的产品运到检测台上,在检测台的周边需要设置各种检测设备、注油注水和抽油抽水设备,检测场地较凌乱,检测效率低。通常采用抽检的方式进行出厂检测,难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因此必须改进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检测方法,采用在线检测的方式,以提高检测效率,实现百分之百检测。并确保检测后的新能源车电驱总成中的残油量和残水量在标准范围内,以保证新能源车电驱总成装到车上,再次加油后的润滑油量在标准范围内,使新能源车高效运行。
6.经专利检索,与本技术有一定关系的主要有以下专利:1、申请号为“202111004406.3”、申请日为“2021.08.30”、公开号为“cn113739866a”、公开日为“2021.12.03”、名称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油冷电驱系统在生产线上的残油量控制方法”、申请人为“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油冷电驱系统在生产线上的残油量控制方法,通过实时测量排出介质油的量,确定油冷电驱系统腔体内残油量,当测量排出介质油的量小于等于所述残油量时,停止抽油,残油量测试合格。但该发明并没有涉及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线检测的方式,而且是通过流量计来计量注入和抽出的润滑油量和水量,来计算残油量和残水量,计量误差较大,导致残油量和残水量超标。
7.2、申请号为“202110506658.x”、申请日为“2021.05.10”、公开号为“cn113311330a”、公开日为“2021.08.27”、名称为“用于新能源电驱动动力总成堵转测试系统”、申请人为“吉孚动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动力总成堵转测试系统,包括用于安装被测电驱动动力总成连接的第一支撑装置、用于安装汽车制动器带转向节总成的第二支撑装置、与被测电驱动动力总成连接且通过连接组件与汽车制动器带转向节总成连接的第一半轴和用于对连接组件提供支撑的轴承座,连接组件上设置多条刻度线,所有刻度线为沿周向均匀分布,轴承座上设置用于与刻度线对齐的指示标识。该发明用于电驱动动力总成堵转测试系统,根据轴承座和法兰上的刻度线,便于读取电驱动动力总成输出轴的角度。但该发明并没有涉及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线检测的方式,更没有检测残油量和残水量。
8.3、申请号为“202010127032.3”、申请日为“2020.02.27”、公开号为“cn111238832a”、公开日为“2020.06.05”、名称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自动工况测试系统及方法”、申请人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自动工况测试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电池模拟器、电机控制器、电机、测功机电机、测功机控制单元、水路循环冷却系统和功率分析仪;所述电机控制器与电池模拟器之间柔性连接,所述电机与电机控制器之间柔性连接,所述测功机电机与电机通过传动轴和法兰盘机械链接,所述测功机控制单元与测功机电机柔性连接,所述冷却系统分别与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柔性连接,所述功率分析仪与电机控制器柔性连接。但该发明并没有涉及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线检测的方式,更没有检测残油量和残水量。
9.4、申请号为“201922285271.7”、申请日为“2019.12.18”、公开号为“cn211698095u”、公开日为“2020.10.16”、名称为“新能源电驱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申请人为“四川诚邦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驱综合性能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台架,还包括设置于测试台架的综合性能监测终端以及连接至少一个综合性能监测终端的监控中心;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测试台架上安设综合性能监测终端,通过对电驱测试过程的参数进行采集并上传,同时判断参数是否在对应预设阈值范围内,若超过预设阈值范围,通过控制中继控制器停止测试过程,并通过监控中心将测试异常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但该实用新型并没有涉及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线检测的方式,更没有检测残油量和残水量。
10.5、申请号为“201822228347.8”、申请日为“2018.12.27”、公开号为“cn209342384u”、公开日为“2019.09.03”、名称为“一种新能源电驱总成性能测试系统”、申请人为“四川诚邦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驱总成性能测试系统,包括被测试电机,与被测试电机相连接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被测试电机相连接的转矩转速传感器,与转矩转速传感器相连接的交流电机,与交流电机相连接的变频控制器,与变频控制器相连接的测功机控制仪,与电机控制器相连接的dc/dc变换器,与dc/dc变换器相连接的直流配电柜,与直流配电柜相连接的三相电网,与转矩转速传感器相连接的功率分析仪,以及分别与电机控制器、测功机控制仪、功率分析仪相连接的控制器。但该实用新型并没有涉及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线检测的方式,更没有检测残油量和残水量。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线检测方法及检测线。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线检测方法及检测线。在检测线上,对待出厂的新能源车电驱总成进行称重,然后通过称重的方式控制新能源车电驱总成的注油量和注水量,再连通电源及检测设备进行性能检测,最后通过称重的方式控制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内的残油量和残水量。这种直接称重的方式,能够精确控制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内的残油量和残水量,避免运输过程中,残油和残水流出污染环境,确保装车加油后润滑油量在标准范围内,使新能源车高效运行。
13.进一步地,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的托盘在检测线上移动,在检测线的称重工位,将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的托盘顶起,利用称重传感器检测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托盘的整体重量,扣除托盘重量后即为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初始重量;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初始重量合格时进行注油,超标时ng下线。
14.进一步地,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的托盘移动到注油工位,向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注油,将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的托盘顶起,利用称重传感器检测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注油后重量,注油量=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注油后重量-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初始重量;注油量低于标准,继续注油;注油量超过标准时,ng下线。
15.进一步地,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的托盘移动到检测工位,向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注水,连通电源及检测设备进行性能检测,检测:转速、转矩、反电动势、输入/输出特性、nvh性能及驻车功能。
16.进一步地,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的托盘移动到抽水工位,抽水后利用称重传感器检测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抽水后重量,残水量=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抽水后重量-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注油后重量;残水量超标时,继续抽水;残水量合格时,进行抽油。
17.进一步地,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的托盘移动到抽油工位,抽油后利用称重传感器检测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抽水抽油后重量,残油量=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抽水抽油后重量-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初始重量-残水量;残油量超标时,继续抽油;残油量合格后,根据性能检测结果分类,性能检测不合格、ng下线,性能检测合格发放合格标签。
18.进一步地,注油工位与称重工位合在一起,在注油前后分别称重;检测工位、注水与抽水工位合在一起,在检测前后即进行注水、抽水;抽油工位与称重工位合在一起,在抽油前后分别称重。
19.一种采用上述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线检测方法的检测线,检测线包括:辊道和托盘,托盘装载待出厂的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辊道上移动。在检测线上设置有注油部件、顶升称重部件、注水抽水部件、检测仪表及抽油部件;检测线包括: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及第三工位,在第一工位设置有注油部件和顶升称重部件,在第二工位设置有注抽水部件和检测仪表,在第三工位设置有顶升称重部件和抽油部件。这种在线检测的方式,能够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实现百分之百检测。并确保检测后的新能源车电驱总成中的残油量和残水量在标准范围内。
20.进一步地,并联设置有多道检测线,多道检测线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通过主辊道连接。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21.进一步地,顶升称重部件包括升降动力、底座、顶升杆、顶升板及称重传感器,升降动力固定在底座上,称重传感器固定在顶升板上表面;当升降动力带动顶升杆、顶升板及称重传感器升起时,称重传感器与托盘的底面接触,并将托盘及新能源车电驱总成顶起,通过称重传感器检测托盘及新能源车电驱总成的重量。这种顶升称重的方式,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检测效率高。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这种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线检测的方式,能够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实现百分之百检测。并确保检测后的新能源车电驱总成中的残油量和残水量在标准范围内,以保证新能源车电驱总成装到车上,再次加油后的润滑油量在标准范围内,使新能源车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23.图1为实施例一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二流程图,图3为实施例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顶升称重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托盘、2—新能源车电驱总成、3—注油部件、4—顶升称重部件、41—升降动力、42—底座、43—顶升杆、44—顶升板、45—称重传感器、5—注水抽水部件、6—检测仪表、7—抽油部件、w1—第一工位、w2—第二工位、w3—第三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检测线包括辊道和托盘1,托盘1装载待出厂的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在辊道上移动。在检测线上设置有注油部件3、顶升称重部件4、注水抽水部件5、检测仪表6及抽油部件7;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在检测线上检测时包括以下步骤:s1: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托盘1在检测线上移动,在检测线的称重工位,将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托盘1顶起,利用称重传感器45检测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托盘的整体重量,扣除托盘重量后即为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初始重量m1;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初始重量m1合格时进行注油,超标时ng下线。
26.s2: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托盘1移动到注油工位,通过注油部件3向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注入定量的润滑油。
27.s3: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托盘1移动到称重工位,将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托盘1顶起,利用称重传感器45检测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注油后重量m2,注油量y1=m2-m1;注油量y1低于标准,继续注油;注油量y1超过标准时,ng下线。
28.s4: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托盘1移动到注水工位,通过注水抽水部件5向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注入冷却水。
29.s5: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托盘1移动到检测工位,连通电源及检测设备6进行性能检测,检测:转速、转矩、反电动势、输入/输出特性、nvh性能及驻车功能,记录检测参数。
30.s6: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托盘1移动到抽水工位,通过注水抽水部件5抽出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内的冷却水。
31.s7: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托盘1移动到称重工位,将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托盘1顶起,利用称重传感器45检测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抽水后重量m3,残水量s=m3-m2;残水量s超标时,继续抽水。
32.s8: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托盘1移动到抽油工位,通过抽油部件7抽出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内的润滑油。
33.s9: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托盘1移动到称重工位,将装载有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托盘1顶起,利用称重传感器45检测新能源车电驱总成抽水抽油后重量m4,残油量y2=m4-m1-s。残油量y2超标时,继续抽油。
34.s10:残油量y2合格后,根据性能检测结果分类,性能检测不合格、ng下线,性能检测合格发放合格标签。
35.本发明实施例二如图2和3所示,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将注油工位与称重工位合在一起,作为第一工位w1,在注油前后分别称重;检测工位、注水与抽水工位合在一起,作为第二工位w2,在检测前后即进行注水、抽水;抽油工位与称重工位合在一起,作为第三工位w3,在抽油前后分别称重。以减少工位、缩短辊道长度、提高场地利用率,减少顶升称重部件和注油注水部件数量、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省投资。
36.本发明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二所不同的是:并联设置有多道检测线,多道检测线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通过主辊道连接。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37.顶升称重部件如图5所示,包括:升降动力41、底座42、顶升杆43、顶升板44及称重传感器45,升降动力41固定在底座42上,称重传感器45固定在顶升板44上表面;当升降动力41带动顶升杆43、顶升板44及称重传感器45升起时,称重传感器45与托盘1的底面接触,并将托盘1及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顶起,通过称重传感器45检测托盘1及新能源车电驱总成2的重量。这种顶升称重的方式,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检测效率高。
3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这种新能源车电驱总成在线检测的方式,能够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实现百分之百检测。并确保检测后的新能源车电驱总成中的残油量和残水量在标准范围内,以保证新能源车电驱总成装到车上,再次加油后的润滑油量在标准范围内,使新能源车高效运行。
39.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或变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