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管道接收输送状态监管、清水冲洗与计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2296发布日期:2023-01-03 21:2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污水的管道接收输送状态监管、清水冲洗与计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污水的管道接收输送状态监管、清水冲洗与计量系统
(一)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的污水接收、输送环节。本发明实现了污水的管道接收输送、作业后拆卸管道前清水冲洗管道、工作状态参数实时感知监测和现场显示、管理系统后台记录、水量(清、污水)实时和累积计量且避免出现污水泄漏污染事件。
(二)

背景技术:

2.以内河船舶的污水接收、输送和集中处理等节点的污水管道转运为例进行说明。按照内河船舶生活污水统一输送至有处理能力污水集中处理点、含油污水统一运送至有处理资质的处理企业,并按现行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严禁内河船舶污水直接向河流排放(包括已经由船舶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过的处理水,因为无法逐船确认其污水经过有效处理达到排放标准)进行背景描述。1、内河船舶污水接收输送模式内河船舶污水接收模式分为“船-岸”、“船-船”和“船-船-岸”叁种模式(图5)。(1)“船-岸”接收输送模式有六种情形:a、靠泊码头船舶向码头智能生活污水收集罐输送生活污水;b、靠泊码头船舶向码头智能含油污水收集罐输送含油污水;c、靠泊码头船舶向码头生活污水转运接收车输送生活污水;d、靠泊码头船舶向码头含油污水转运接收车输送含油污水;e、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收集码头智能生活污水收集罐的生活污水;f、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收集码头智能含油污水收集罐的含油污水(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设置有含油污水专用船舱、配备含油污水专用动力泵)。(2)“船-船”接收输送模式有三种情形:a、通过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在指定靠泊区域接收途经船舶的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设置有含油污水专用船舱、配备含油污水专用动力泵);b、辖区航道水域设置内河船舶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趸船的,途经趸船的内河船舶可就近向集中处理趸船输送生活污水;c、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向集中处理趸船输送生活污水。(3)“船-船-岸”接收输送模式主要通过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在指定靠泊区域接收途经船舶的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设置有含油污水专用船舱),再统一到指定靠泊点向污水转运接收车输送生活污水及含油污水。2、存在问题以上三种接收输送模式,大多通过专用管道接收和输送,均可能导致船舶污水污染码头、相关内河水域,造成内河水环境污染。(1)污水管道在污水接收、输送工作结束后,对管道内污水没有相应有效处理,拆
卸管道接口过程可能发生污水泄漏;(2)污水管道在污水接收、输送工作过程中对污水管道的工作情况及与其相关的工作动态参数等,没有采取有效的实时感知监管技术手段,如:管道老旧,在工作过程中温度、压力过高导致管道爆裂,发生污水污染内河事件;(3)内河船舶污水接收、输送和集中处理的全过程污水、清水流量以及管道液体的温度、压力、流速等数据缺少实时记录与追溯基础。3、发明目的纠正在现状污水接收、输送和集中处理模式存在问题,避免污水泄漏、污染事件发生,实现污水接收、输送和集中处理全过程污水在专用管道内密闭压力运行、污水在接收、输送和集中处理后清水冲洗及水量(清、污水)分别进行智能实时和累积计量,管道工作状态参数实时全过程感知、监测、监管和现场显示、系统后台记录是本发明的初衷。
(三)

技术实现要素:

3.由于现有模式下的污水接收、输送和集中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污水泄漏、污染内河及缺少实时记录与追溯基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状,确保污水在专用管道内密闭压力运行、清水冲洗及清水污水智能计量,并对工作状态参数实时感知和监测,避免可能出现的污水泄漏污染内河事件。本发明应达到以下目标:1、具有累积总流量和实时流量统计显示、能够实时检测和显示管道中的流体介质温度、流速、压力等与时间关联的工作状态参数感知,并通过无线传输至管理系统,达到数据记录实时、准确和可追溯;2、对管道、阀门、流量计及工作状态参数的阈值均可现场、或在线按权限设置,阀门的功能也支持现场和在线设置,所有工作参数达到和超出阈值及时报警;3、对接收输送过污水未经清水冲洗等相应有效处理时,锁定接口拆卸作业,避免管道内污水在拆卸管道后发生污水滴漏现象。4、建立接收输送过污水实施清水冲洗等相应有效处理的工序流程和作业规范。
4.本发明主要内容污水的管道接收输送状态监管、清水冲洗与计量系统,包括:1、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图1、图2):以管道组成节点的接头、阀门为基点进行改造,本发明以阀门、接口锁止加智能流量测量、传感器组合方式的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实现在智能集成装置内对管道流体介质流量计量(超声波流量测量、电磁流量测量)、温度、流速、压力检测及实时显示、数据现场实时显示和后台存储、超阈值预警的功能目标。2、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为保证显示屏向上,允许现场安装时显示屏方向临时调整。3、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设置定义:允许对装置现场和后台定义设置,确定在本次污水接收输送作业时各装置的功能,对本次定义清水测量的未感知清水压力或感知时间不能达到冲洗目的的,锁定接口拆卸作业,直到该阀门清水压力感知到压力且感知时间达到冲洗目的,方可解锁接口拆卸作业。4、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与管道全寿命期监管阈值设定和超值报警:根据智
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与管道的出厂使用年限、时间、次数等相关技术参数,对管道阀门进行全寿命期监管。以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为身份识别基础,对该装置的管道阀门的使用年限、时间、次数在系统中进行设定,当其中一个指标到达时实时进行提醒,也可设定锁定禁止使用。5、与作业相关的工作参数阈值设定和超值报警:6、各相关接收输送模式下的具体实施过程工序流程和作业规范。
四、附图说明
5.图1: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
6.图2: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内部结构
7.图3: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工作原理图(电磁流量测量原理)
8.图4: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工作原理图(超声波流量测量原理)
9.图5: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转运处理流程
10.图6:“船-岸模式”靠泊码头船舶与码头智能污水储罐管道连接图
11.图7:“船-岸模式”靠泊码头船舶向码头智能污水储罐输送污水
12.图8:“船-岸模式”靠泊码头船舶向码头智能污水储罐输送污水后用清水冲洗管道
13.图9:“船-岸模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收集码头智能污水储罐中的污水
14.图10:“船-岸模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收集码头智能污水储罐中的污水后用清水冲洗储罐和管道
15.图11:“船-船模式”内河船舶在指定水域向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管道连接图
16.图12:“船-船模式”内河船舶在指定水域向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输送污水
17.图13:“船-船模式”内河船舶向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输送污水后用清水冲洗管道(清水来源为内河船舶)
18.图14:“船-船模式”内河船舶向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输送污水后由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用清水冲洗管道(清水来源为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
19.图15:“船-船模式”内河船舶或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向污水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
20.图16:“船-船模式”内河船舶或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向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后清水冲洗管道(正向冲洗)
21.图17:“船-船模式”内河船舶或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向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后清水冲洗管道(反向冲洗)
22.附图相关设备名称与对应编号
五、具体实施方式
23.污水接收输送与管阀智能清洗实时计量与工作状态监管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24.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图1、图2)除快速接口装置(接口、接口密封环、卡槽)外,还包括流体介质流量测量仪和温度、压力传感器及高速中央处理器与集成显示屏、管道接口操控手柄环自锁系统联动机构、现场(或在线)定义流量计功能(清水或污水),装置接口一般为具有操控手柄环的快速接口,也可为法兰接口中(管道相对固定的场景下选用)。(1)流体介质流量测量计量仪:采用电磁流量计量与超声波流量计量组合流量测量技术,以确保在管道内流体介质在满管或非满管状态、正向与逆向状态均能精准地对管道内流体介质进行测量和计量,且达到测量精度不受流体介质的密度、粘度、温度、压力和电导率的影响;流体介质流量测量仪结构包括流量测量导管(高强度薄式内垫衬管)、恒磁线圈、抗干扰转换器、超声波发射换能器、超声波信号接收器、电子信号放大电路和高速中央处理器。(2)电磁、超声波组合流量计量仪的结构(图3、图4)以测量管(高强度薄式非导磁绝缘防爆内衬测量导管)为基础,在测量管上固定设备安装支架,正对称(||,=)安装恒磁励磁线圈、斜对称(\\,2个发射换器《信号接收器》必须安装在管道轴面的水平方向上,并且在轴线水平位置
±
45
°
范围内)安装超声波发射换能器及超声波信号接收器、上部安装压力传感器、下部安装温度传感器,并以球台形为壳、将上述设备封闭其内,球台平面部位一面安装集成显示屏及电子信号放大器、高速中央处理器、控制电路的主板,另一面操作说明,球台根部设置管道阀门接口操控手柄环锁止装置(含锁止开闭电路),测量管内无活动及阻流部件,即流体介质没有压力损失,确保流体流量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电磁流量计测量(图3)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对称的恒磁励磁线圈产生垂直于测量管管道轴向方向(流体流动方向)上产生磁通量密度为b的工作磁场,此时,如果具有一定电导率的流体流经测量管将切割磁力线感应出电动势e。电动势e正比于磁通量密度b,电动势e信号由电极通过电缆送转换器,经转化器将流量信号放大处理后,再经高速中央处理器统一处理在集成显示屏上显示、通过无线传输至管理后台。流体流量,并能输出冲,模拟电流等信号,用于流量的控制和调节,保证装置的流体介质的流速、温度和压力在传感器和流量测量允许工作范围以内。qv=eke=kbdv式中:qv‑‑
流体介质体积流量(m3/s);e
‑‑
感应电动势(v);b
‑‑
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t);v
‑‑
流体介质平均速度(m/s);k
‑‑
仪表常数,k=4kb/πd;d
‑‑
测量管管径(m);k
‑‑
磁感
应系数。式中k,d为常数,由于励磁电流是恒流的,故b也是常数,则由e=kbdv可知,体积流量q与信号电压e成正比,即流速感应的信号电压e与体积q成线性关系。因此,只要测量出e就可确定流量q,这是电磁流量计的基本工作原理。由e=kbdv可知,被测流量体介质的温度、密度、压力、电导率、流体介质的液固成分比等参数不会响测量结果(流动状态只要符合轴对称流动,如:层流或紊流)。(4)超声波流量计测量(时差法,图4),在测量管(高强度薄式非导磁绝缘内衬测量管)内斜对称的超声波发射换能器及超声波信号接收器,对射(顺流和逆流两个方向上同时发射超声波)穿过流动气体或液体的超声波,又各自接收对面发射器穿过流动气体或液体的超声波信号,当测量距离l已知时,由在测量距离l上的流体平均速度来确定测量时间t1,该时间是顺流时超声波运行距离l所需的时间,则t2是逆流时超声波运行距离l所需的时间。但是超声波速度与液体的温度有关,为了补偿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流体温度供高速中央处理器对超声波流量测量计算时加以温度自动补偿。超声波流量计测量主要应用超声波的两个重要的特性:定向性、频率高且短,可以象光波一样沿直线传播、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超声波流量计的测量方法可简单比喻为在河流上渡船摆渡的过程,顺流摆渡渡船到达对岸所需的时间要比逆流的少,河流的流速越大,顺流的速度越快,而逆流所需的时间越长。顺流和逆流所需时间的时间差直接与河流的流速有关,在超声波流量计中超声波好比渡船,河流流速等于流体的流速。超声变换器发送和接受的超声脉冲信号穿过管道中流动的介质。两个变换器分别安装在纵向有偏移的测量管道两侧。这时超声波顺流和逆流传播的时间差与流体的流速成正比。qv=vsk=vm/vs=π(d/2)2qv=(vm/k)π(d/2)
2vm
=(l2/2d)(1/t
1-1/t2)qv=l2(t
2-t1)πd2/8kdt1t2式中:qv‑‑
流体介质体积流量;v
‑‑
脉冲声道上的线速度;vm‑‑
脉冲声道上的面速度;s
‑‑
测量管截面积;k
‑‑
面速度与线速度之比;d
‑‑
测量管管径;l
‑‑
脉冲超声在换能器之间传播路径长度;d
‑‑
脉冲超声在换能器之间轴向长度;t
1 t2‑‑
脉冲超声在换能器之间传播时间。时间差与沿测量管道方向的平均流速精确地呈线性关系(超声波声道)。但时间差的量值很小,所以时间信号检测非常重要。超声波流量计测量具备流体介质双向测量计量功能。(5)为达到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强、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的要求,采用具备高强耐腐蚀和耐磨损能力的高强度薄式内垫衬管作为流量测量导管(避免上下游管道管径不一致造成流速变化影响测量精度,薄式内垫长衬管的长度l与管道内径d的关系为l≧10d,测量导管内没有阻碍流体流动的部件,其他部件不会对测量导管产生压力损伤;(6)磁路结构、磁场稳定可靠、超声波发射换能器、信号接收器、温度、压力传感器、体积小巧便于在装置在球台内布置安装;(7)电子信号放大电路、高速中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与显示屏集成统一表达;
(8)管道快速接口操控手柄环自锁系统联动机构(图2)。由管道阀门接口操控手柄环锁止装置的、管道阀门接口操控手柄环锁止装置的基座、固定销、锁止销及锁止开闭电路组成。管道管路连接好后(管道快速接口操控手柄环应插入锁定装置固定孔内),分别对流量计实施清水或污水流量检测定义,定义为污水流量测量时,当检测到有流体介质流动、温度、压力等其中一个信号变化时,启动锁止开闭电路的闭锁电路,将这一管路组合中的所有管道阀门接口的操控手柄环锁住;只有在检测到此组合中被定义为清水流量测量功能的流量计检测到(两次且中间有2分钟以上的间隔)清水流动、温度、压力等其中一个信号时,才启动打开电路,将被锁住的操控手柄环打开。
25.污水的管道接收输送状态监管、清水冲洗与计量系统运行说明(以内河船舶生活污水为例,对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的功能设置与定义)。1、内河船舶污水管道接收输送作业组合的工作状态全过程感知。内河船舶污水管道接收输送作业组合中应包含2个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配套防爆管道、阀门等。(1)装置、配套防爆管道、阀门等初始注册。每个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均有唯一的条码,以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的唯一性为识别基础,对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及配套防爆管道、阀门进行初始注册。包括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配套防爆管道、阀门全寿命期监管、阈值设定和超值报警。以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为身份识别基础,根据装置、管道、阀门的出厂说明设置各自的使用年限、使用时长、使用次数等相关技术参数,对装置、管道、阀门进行全寿命期设定、监管及预警,当其中一个指标到达时实时进行提醒,也可设定锁定禁止使用;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功能、流速、压力、温度传感器工作范围设置,达到阈值进行现场与在线预警。(2)现场设置。实际使用场景时,支持对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进行初始设置、使用现场功能(清水计量、污水计量)设置;当对装置进行现场设置后,应点击设置完成按钮,现场设置完成的同时,通过无线传输将此次设置传输至后台管理系统。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作为清水或污水流量测量现场与在线设置,作为污水流量测量计使用时,当检测到有流体介质流动、温度、压力等其中一个信号变化时,启动锁止开闭电路的闭锁电路,将这一管路组合中的所有管道阀门接口的操控手柄环锁住;作为清水流量测量计使用时,只有在检测到此组合中被定义为清水流量测量功能的流量计检测到清水流动、温度、压力等其中一个信号时,才启动打开电路,将被锁住的操控手柄环打开。(3)后台登记注册和实际场景设置。上述(1)、(2)均可同时系统后台登记注册和实际场景设置进行操作。(4)工作参数实时感知和工作记录台帐格式。包括各注册组合的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及配套防爆管道、阀门等设备的初始使用时间、使用时长、使用次数、到期时间、剩余使用时间、时长、次数,作业与时间对应的作业开始时间、作业结束时间、污水运行时间、清水运行时间、清水污水的流速、管道压力、流体介质温度,以及工作状态参数以相应间隔周期(单项作业、日、周、旬、月、季、年)形成相应的系统表现形式,如:统计表格、柱状图、线性图等台帐。2、内河船舶的污水去向(1)内河船舶在指定水域向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输送污水;
(2)内河船舶向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辖区航道水域设置内河船舶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趸船);(3)内河船舶向码头智能污水储罐输送污水。3、码头智能污水储罐污水的去向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定期收集码头智能污水储罐的污水。4、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收集污水的去向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趸船污水的去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趸船通过船载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合格后,按规定在线实时检测、排放抽样自检、定期取样送检且检测合格后依照相关规定排放。6、污水量的计量(1)内河船舶生活污水收集量=∑内河船舶在指定水域向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输送污水+∑内河船舶向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内河船舶向码头智能污水储罐输送污水;(2)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污水收集量=∑内河船舶在指定水域向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输送污水+∑内河船舶在指定水域向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输送污水后清水冲洗管道的清水水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收集码头智能污水储罐的污水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收集码头智能污水储罐污水后清水冲洗储罐和管道的清水水量;(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趸船污水收集量=∑内河船舶向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量+∑内河船舶向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后清水冲洗管道清水水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后清水冲洗管道清水水量。
26.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管道、阀门等在污水接收输送实时计量、工作状态监管与管道智能清洗系统中的应用模型设置说明(应用场景一):(“船-岸模式”,靠泊船舶向码头智能污水储罐输送污水)。(1)靠泊码头船舶与码头智能污水储罐之间的污水、清水输送管道组合的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管道、阀门的连接(图6)。靠泊船舶的污水由其污水动力泵(图6,设备对应编号:17)或码头智能污水储罐的污水泵向码头智能污水储罐(图6,设备对应编号:18)输送(图7),输送结束后,由靠泊码头船舶的清水动力泵(图6,设备对应编号:16)用清水冲洗管道(图8)。(2)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清水、污水计量测量功能及锁止的现场或在线设定。图6中的设备对应编号为12的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设置为清水流量计、设备对应编号为13的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设置为污水流量计,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设置为清水流量计的,还要设置可检测到清水流量的最低持续时间。当此管路组合连接完成后,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13检测到有流体介质流动、温度、压力等其中一个信号变化时,立即启动锁止开闭电路的闭锁电路,将这一管路组合中的所有管道阀门接口的操控手柄环锁住;污水输送结束后,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12检测到有流体介质流动、温度、压力等其中一个信号变化且达到清水流量的最低持续
时间时,立即启动锁止开闭电路的开锁电路,将这一管路组合中的所有管道阀门接口的操控手柄环打开。(3)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清水、污水的计量计算。本组合(图7、图8)完成的污水流量测量结果为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13检测到的流体介质流量,同时有污水传输过程中的流体介质在专用管理中的压力、温度、流速参数;清水流量测量结果为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12检测到的清水流量,同时有清水传输过程中专用管理中的压力、温度、流速。码头智能污水储罐在上次被收集后与下次被收集前(两次污水被收集之间)储罐内的污水总量:码头智能污水储罐污水总量=∑此时段各内河船舶向码头智能污水储罐输送污水的总和。即:图6中设备对应编号为:13的各内河船舶(或码头智能污水储罐)的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在此时段累积流量总和。
27.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管道、阀门等在污水接收输送实时计量、工作状态监管与管道智能清洗系统中的应用模型设置(应用场景二):(“船-岸模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收集码头智能污水储罐中的污水,并冲洗储罐与管道)。(1)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与码头智能污水储罐之间的污水、清水接收输送管道组合的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管道、阀门的连接(图6)。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的污水动力泵(设备对应编号:17)或码头智能污水储罐的污水泵(图6,设备对应编号:18)(加上智能污水储罐内流体势能)将码头智能污水储罐中的污水转运至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指定舱室(图9),污水接收结束后,由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清水动力泵(图6,设备对应编号:16)泵清水冲洗管道和码头智能污水储罐(图10)。(2)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清水、污水计量测量功能及锁止的现场或在线设定。管路组合连接完成后,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13检测到有流体介质流动、温度、压力等其中一个信号变化时,立即启动锁止开闭电路的闭锁电路,将这一管路组合中的所有管道阀门接口的操控手柄环锁住;污水输送结束后,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12检测到有流体介质流动、温度、压力等其中一个信号变化且达到清水流量的最低持续时间时,立即启动锁止开闭电路的开锁电路,将这一管路组合中的所有管道阀门接口的操控手柄环打开。(3)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清水、污水的计量计算。本组合完成的污水流量测量结果为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13检测到的流体介质流量,同时有污水传输过程中的流体介质在专用管理中的压力、温度、流速参数;清水流量测量结果为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12检测到的清水流量,同时有清水传输过程中专用管理中的压力、温度、流速。码头智能污水储罐实时污水总量=∑各内河船舶向码头智能污水储罐输送污水的总和-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接收的污水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接收的污水总量=码头智能污水储罐污水总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冲洗管道和储罐的清水总量
28.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管道、阀门等在污水接收输送实时计量、工作状态监
管与管道智能清洗系统中的应用模型设置(应用场景三):(“船-船模式”,指定水域内河船舶向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输送污水,清水冲洗的清水来源有两种情况)。(1)指定水域内河船舶与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之间的污水、清水接收输送管道组合的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管道、阀门的连接(图11),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在指定水域收集内河船舶的污水。由内河船舶的污水动力泵(设备对应编号:19)向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输送污水(或由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的污水动力泵(设备对应编号:22)吸取内河船舶的污水(图12),污水输送(吸取)结束后,由内河船舶的清水动力泵(设备对应编号:20)(或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的清水动力泵:设备对应编号:21)泵清水冲洗管道(图13、图14)。(2)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清水、污水计量测量功能及锁止现场或在线设定。图11中的设备对应编号为24、25的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设置为污水流量计;设备对应编号为23和31的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设置为清水流量计,设置为清水流量计的,还要设置可检测到清水流量的最低持续时间。当此管路组合连接完成后,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24或25检测到有流体介质流动、温度、压力等其中一个信号变化时,立即启动锁止开闭电路的闭锁电路,将这一管路组合中的所有管道阀门接口的操控手柄环锁住;污水输送结束后,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23或31检测到有流体介质流动、温度、压力等其中一个信号变化且达到清水流量的最低持续时间时,方才启动锁止开闭电路的开锁电路,将这一管路组合中的所有管道阀门接口的操控手柄环打开。(3)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清水、污水的计量计算。本组合完成的污水流量测量结果为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13检测到的流体介质流量,同时有污水传输过程中的流体介质在专用管理中的压力、温度、流速参数;清水流量测量结果为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12检测到的清水流量,同时有清水传输过程中专用管理中的压力、温度、流速。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接收的污水总量=码头智能污水储罐污水总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冲洗管道和储罐的清水总量+指定水域内河船舶污水总+指定水域内河船舶清水冲洗管道的清水量(或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冲洗管道的清水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接收的实时污水总量=码头智能污水储罐污水总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冲洗管道和储罐的清水总量+指定水域内河船舶污水总量+指定水域内河船舶清水冲洗管道的清水量(或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冲洗管道的清水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向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量。
29.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管道、阀门等在污水接收输送实时计量、工作状态监管与管道智能清洗系统中的应用模型设置(应用场景四):(“船-船-岸模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与集中处理趸船之间、内河船舶与集中处理趸船之间)。(1)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与集中处理趸船之间、内河船舶与集中处理趸船之间的污水、清水接收输送管道组合的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管道、阀门的连接(图15),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或内河船舶)的污水由其污水动力泵(设备对应编号:27)向集中处理趸船的污水舱室输送污水(图16),输送结束后,由其清水水动力泵(设
备对应编号:26)向道路清水冲洗(图17、图18)。(2)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清水、污水计量测量功能及锁止现场或在线设定。图15中的设备对应编号为29、30的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设置为污水流量计;设备对应编号为28的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设置为清水流量计,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设置为清水流量计的,还要设置可检测到清水流量的最低持续时间。当此管路组合连接完成后,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29、30检测到有流体介质流动、温度、压力等其中一个信号变化时,立即启动锁止开闭电路的闭锁电路,将这一管路组合中的所有管道阀门接口的操控手柄环锁住;污水输送结束后,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28检测到有流体介质流动、温度、压力等其中一个信号变化且达到清水流量的最低持续时间时,立即启动锁止开闭电路的开锁电路,将这一管路组合中的所有管道阀门接口的操控手柄环打开。(3)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清水、污水的计量计算。本组合完成的污水流量测量结果为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29、30检测到的流体介质流量,同时有污水传输过程中的流体介质在专用管理中的压力、温度、流速参数;清水流量测量结果为智能集成流量测量计量装置28检测到的清水流量,同时有清水传输过程中专用管理中的压力、温度、流速。集中处理趸船污水总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向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量+内河船舶向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量集中处理趸船实时污水总量=多功能专用内河船舶污水收集船向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量+内河船舶向集中处理趸船输送污水量-集中处理趸船处理合格排放水总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