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密封胶条老化龟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2.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21188685.4,公开了一种人防门密封胶条老化龟裂检测装置。其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顶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一端设有转动杆,凹槽内部设有显示外壳,显示外壳内部固定有检测仪器,显示外壳一端设有转动头,转动头内部开设有通孔,转动杆位于通孔内部,且转动杆与通孔转动连接,检测装置的前端设有固定盘,固定盘前端固定安装有探头,该实用新型中通过探头对胶条进行检测,胶条表面反馈给检测仪器,检测仪器可放大胶条便于进行观察,通过显示外壳与凹槽之间的转动,便于对检测仪器进行收纳,通过设置的握把,便于使用检测装置,设置的固定槽可将握把进行收纳,通过设置的固定盖可起到保护探头的作用。
3.此种检测装置,显示外壳与凹槽之间的转动,便于对检测仪器进行收纳,通过设置的握把,便于使用检测装置,设置的固定槽可将握把进行收纳,通过设置的固定盖可起到保护探头的作用,但是此种检测装置在检测时检测设备容易晃动,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密封胶粘连位置进行精准检测,影响检测精度,且工作人员需长时间握持检测设备,增加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密封胶条老化龟裂检测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密封胶条老化龟裂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支架;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检测支架两端;用于夹持在密封胶两端,所述检测部的表面套设有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套设在所述检测支架上,所述检测部包括套设在所述检测支架上的滑块和安装在所述滑块底部的摄像头,以及安装在所述滑块一侧的显示器;其中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检测支架移动至所述第一转动环与所述第二转动环上,对待检测密封胶条端部检测。
6.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侧壁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一侧设置有螺孔,所述滑块的内侧壁设置有卡块。
7.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两侧固定有把手,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把手内。
8.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支架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块在所述检测支架左右移动时,所述卡块可在第一滑槽内左右移动。
9.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底部的两侧铰接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的底部安装有清洁轮,所述清洁杆与所述滑块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
10.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支架的两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调节部包括螺纹连接在螺纹槽内的螺杆和安装在所述螺杆端部的限位块,所述第一转动环可沿所述螺杆左右移动,所
述第二转动环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环与所述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二转动环固定在所述螺杆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环与所述第二转动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转动环与所述第二转动环外径相同,其中当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位于同一水平线时,所述滑块可移动至所述第一转动环与所述第二转动环上,可对待检测密封胶条端部检测。
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固定有延长板,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有若干个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侧固定有防护板。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密封胶条老化龟裂检测装置通过在检测支架的两端设置调节部可用于对检测支架两端进行加长,使得对不同长度的待检测的密封胶条进行检测,在进行检测时,通过滑块在检测支架上左右移动,利用底部的摄像头对密封胶进行拍摄,并成像在显示器上,显示器上可对密封胶的细节处进行放大显示,使得可方便检测人员检测,提高检测精度,同时滑块可滑动到第一转动环与所述第二转动环上,使摄像头移动到密封胶的端部进行成像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16.图2是本发明的调节部移动到检测支架端部的立体图;
17.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发明的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
20.1、检测支架;11、第一滑槽;12、螺纹槽;
21.2、调节部;21、第一转动环;22、第二转动环;23、螺杆;24、限位块; 25、第二滑槽;26、延长板;27、伸缩弹簧;28、防护板;
22.3、检测部;31、滑块;32、摄像头;33、显示器;34、开槽;35、螺孔; 36、卡块;37、把手;38、清洁杆;39、清洁轮;31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24.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密封胶条老化龟裂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支架1;调节部2,调节部2位于检测支架1两端;用于夹持在涂抹密封胶的板材两侧壁,检测部3的表面套设有第一转动环21和第二转动环22;检测部3,检测部3套设在检测支架1上,检测部3包括套设在检测支架1上的滑块31和安装在滑块31底部的摄像头32,以及安装在滑块31一侧的显示器33;其中滑块31可沿检测支架1移动至第一转动环21与第二转动环22上,对待检测密封胶条端部检测。
25.该检测支架1为圆柱状,并在检测支架1的两端设置调节部2可用于对检测支架1两端进行加长,使得对不同长度的待检测的密封胶条进行检测,在进行检测时,通过滑块31在
检测支架1上左右移动,利用底部的摄像头32对密封胶进行拍摄,并成像在显示器33上,显示器33上可对密封胶的细节处进行放大显示,使得可方便检测人员检测,提高检测精度,同时滑块31可滑动到第一转动环21与第二转动环22上,使摄像头32移动到密封胶的端部进行成像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26.滑块31的侧壁开设有开槽34,开槽34的一侧设置有螺孔35,滑块31的内侧壁设置有卡块36,滑块31的两侧固定有把手37,显示器33位于把手37 内,检测支架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滑槽11,滑块31在检测支架1左右移动时,卡块36可在第一滑槽11内左右移动。
27.通过设置开槽34,开槽34可将滑块31从开槽34处断开,使得可方便将滑块31套设在检测支架1上,套设好后,将固定螺栓穿过螺孔35将开槽34处固定,滑块31两侧的把手37为方形框架状,并且显示器33位于一组框架内,在进行检测时,可用手握持把手37,然后推动滑块31沿检测支架1进行移动,滑块31内侧壁固定的卡块36在第一滑槽11内移动,使得可防止滑块31在沿检测支架1检测时进行转动。
28.检测支架1的两端开设有螺纹槽12;调节部2包括螺纹连接在螺纹槽12内的螺杆23和安装在螺杆23端部的限位块24,第一转动环21可沿螺杆23左右移动,第二转动环22位于第一转动环21与限位块24之间,第二转动环22固定在螺杆23上。
29.通过将螺杆23螺纹连接螺纹槽12的内,当螺杆23向螺纹槽12外部移动时,螺杆23可对检测支架1进行加长,并在螺杆23上滑动安装第一转动环21,可用手将对转动环进行转动,同时可将转动环左右移动,并通过设置第二转动环22,第二转动环22固定在螺杆23上,使得可方便用手转动螺杆23。
30.滑块31底部的两侧铰接有清洁杆38,清洁杆38的底部安装有清洁轮39,清洁杆38与滑块31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310。
31.通过在清洁杆38的底部安装清洁轮39,使得清洁轮39表面具有毛刷,当移动检测支架1时,清洁轮39可在密封胶上移动,将密封胶上的杂质灰尘进行清理,使得摄像头32拍摄更加清晰,进一步提高检测质量。
32.第一转动环21与第二转动环22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滑槽25,第一转动环21与第二转动环22外径相同,其中当第一滑槽11与第二滑槽25位于同一水平线时,滑块31可移动至第一转动环21与第二转动环22上,可对待检测密封胶条端部检测。
33.通过在第一转动环21与第二转动环22表面开设两组第二滑槽25,第二滑槽25与第一滑槽11大小相同,当将螺杆23调节至合适长度后,将第两组第二滑槽25转动至与第一滑槽11同一水平线上,并调节第一转动环21将其移动至检测支架1端部,使得卡块36可移动至第二滑槽25的内部,此时底部的摄像头32也移动至密封胶的端部,对密封胶的端部进行摄像检测,同时当卡块36 卡接在两组第二滑槽25内后,此时第一转动环21与第二转动环22不再能进行转动,使得可对螺杆23进行固定,防止在检测时螺杆23转动,导致检测支架1 脱落。
34.限位块24的底部固定有延长板26,卡块36的一侧固定有若干个伸缩弹簧 27,伸缩弹簧27的一侧固定有防护板28。
35.该限位块24为半圆状,底部的延长板26为长方体状,延长板26的底面水平线高于摄像头32,并在延长板26的一侧固定防护板28,使得可对待检测物进行防护,通过将待检测板夹持在待检测物板体的两侧,并转动螺杆23,使得防护板28将待检测物进行夹持,从而将
检测支架1固定在密封胶的一侧,使得可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6.工作原理:通过将滑块31套设在检测支架1上,套设好后,将固定螺栓穿过螺孔35将开槽34处固定,检测前调节检测支架1两端长度,并将待检测板夹持在待检测物板体的两侧,并转动螺杆23,使得防护板28将待检测物进行夹持,使得可对不同大小的检测物进行固定,将检测支架1固定在密封胶的一侧,使得可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进行检测时,然后用手握持把手37,推动滑块31沿检测支架1进行移动,滑块31内侧壁固定的卡块36在第一滑槽11内移动,使得可防止滑块31在沿检测支架1检测时进行转动,利用底部的摄像头 32对密封胶进行拍摄,并成像在显示器33上,显示器33上可对密封胶粘的细节处进行放大显示,使得可方便检测人员检测,提高检测精度,同时滑块31可滑动到第一转动环21与第二转动环22上,使摄像头32移动到密封胶的端部进行成像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和完整度。
37.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