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Strecker法合成异吲哚并结合碲化镉量子点的荧光纳米传感器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3167790发布日期:2023-02-04 01: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基于类strecker法合成异吲哚并结合碲化镉量子点的荧光纳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纳米传感器是由2,3-萘二甲醛、亚硫酸钾作为探针溶液,并结合碲化镉量子点构成的复合体系;所述复合体系中,2,3-萘二甲醛、亚硫酸钾与碲化镉量子点的摩尔浓度比3750:2187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纳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纳米传感器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获得:步骤1:碲化镉量子点溶液制备1a、首先,将碲粉和nabh4加入双颈烧瓶中,在氮气气氛下冰浴,然后注入厌氧水;在氮气气氛下搅拌6h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红色,形成nahte前驱体;1b、将cdcl2·
2.5h2o溶解在超纯水中,然后注入mpa中,并用naoh溶液将ph值调节至9,在搅拌并鼓泡氮气30分钟以除去溶解氧的情况下形成镉前驱体;1c、向nahte前驱体溶液中注入稀硫酸溶液,立即产生气态h2te,通过流动的氮气将气态h2te带入镉前驱体溶液中,溶液混合物从无色变为浅橙色,表明形成了cdte量子点的成核;然后将混合物在h2te气体完全起泡的情况下保持搅拌15分钟,cdte qds前驱体在100℃下回流反应48小时,得到红色cdte qds粗品;cdte qds粗品溶液通过超滤纯化以去除过量的硫醇前体、游离镉离子和副产物,由此制得碲化镉量子点;步骤2:比率荧光探针溶液的制备将2,3-萘二甲醛溶液和亚硫酸钾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随后加入碲化镉量子点溶液,再加入pbs水溶液,混合均匀即为荧光纳米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纳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步骤1c中,溶液混合物中最终摩尔比:cd
2+
/te
2-/mpa=1:0.25:2.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纳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100μl浓度0.12mm的2,3-萘二甲醛溶液和100μl浓度0.70mm的亚硫酸钾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随后加入20μl浓度0.16μm碲化镉量子点溶液,再加入2mlph为9的pbs水溶液,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器匀速作用2分钟,即为荧光纳米传感器。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纳米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纳米传感器用于制备检测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的检测试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记录比率荧光探针溶液原始亮红色荧光强度值;然后向比率荧光探针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氨基甲酸酯农药溶液,在室温下反应8min,用365nm激发光记录探针溶液在400-800nm范围内的荧光光谱,通过建立荧光强度与氨基甲酸酯农药浓度之间的关系,实现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定量检测。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比率荧光探针溶液加入到多孔板中,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氨基甲酸酯农药溶液,紫外灯下可呈现一系列不同荧光强度的变化,实现可视化检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类Strecker法合成异吲哚并结合碲化镉量子点的荧光纳米传感器及其应用,是由2,3-萘二甲醛、亚硫酸钾作为探针溶液,并结合碲化镉量子点构成的复合体系。碲化镉量子点作为荧光源发出亮红色荧光,2,3-萘二甲醛和亚硫酸钾为打开型探针溶液,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加入与2,3-萘二甲醛和亚硫酸钾相互作用合成了一种异吲哚衍生物从而发出绿色荧光,从而实现了基于比率荧光原理检测氨基甲酸酯农药。纳米传感器依靠荧光打开型响应检测信号,呈现出从亮红色到绿色荧光的明显变化,具有良好的可视化效果,且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性能力强,检测限低。检测限低。检测限低。


技术研发人员:蒋长龙 杨亮 徐诗皓 王振洋 张淑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21
技术公布日:2023/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