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类风湿因子测定的缓冲试剂、试剂盒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94607发布日期:2023-01-03 22:0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类风湿因子测定的缓冲试剂、试剂盒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试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类风湿因子测定的缓冲试剂、试剂盒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类风湿因子测定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上类风湿因子多采用胶乳凝集法、elisa法和胶乳免疫比浊法来检测。胶乳凝集法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仪器,但灵敏度低,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只能定性或半定量,对临床患者的疗效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elisa准确性和灵敏度均高于胶乳凝集实验,但elisa相对于胶乳免疫比浊法步骤较多,操作复杂耗时长且容易造成重复性差。
3.目前胶乳免疫比浊法相较于胶乳凝集法和elisa法具有突出的优势,市面上用于胶乳比浊法的试剂检测的线性范围普遍在3-150iu/ml左右,而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rf的值很多在150iu/ml以上。另一方面,因igm-rf是由5个单体通过一个j链和二硫键连接成的五聚体,分子结构呈环形。当抗原抗体发生免疫反应时,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可能会造成测量值偏低,或假阴性的现象。因此市面上存在的用于胶乳免疫比浊法的试剂多存在有准确度差,灵敏度低,容易出现假阴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用于胶乳免疫比浊法的试剂存在准确度差,灵敏度低及线性范围窄的问题。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类风湿因子测定的缓冲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试剂包含三(2-氯乙基)磷酸酯,所述三(2-氯乙基)磷酸酯的质量浓度为1g/l-20g/l。
6.可选的,所述三(2-氯乙基)磷酸酯的质量浓度为2g/l-10g/l。
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所述测定试剂盒包括试剂r1,所述试剂r1包含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缓冲试剂。
8.可选的,所述测定试剂盒包含试剂r1和试剂r2,所述试剂r2包含第一胶乳微球、第二胶乳微球和储存缓冲液,所述第一胶乳微球和/或所述第二胶乳微球颗粒上交联有变性的igg。
9.可选的,所述第一胶乳微球的粒径为20-70nm,所述第二胶乳微球的粒径为140-180nm。
10.可选的,所述储存缓冲液包含质量分数为0.1%的edta-2na。
11.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的制备方法,用于实现第二方面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试剂盒,所述方法包含:
12.得到试剂r1;
13.将所述第一胶乳微球与所述第二胶乳微球混合,得到混合胶乳微球溶液;
14.将混合胶乳微球与第一缓冲液进行混合,混匀后,得到含有第一缓冲溶液的混合
胶乳微球溶液;
15.将活化剂加入到含有第一缓冲溶液的混合胶乳微球溶液中,混匀后,进行第一反应,得到表面羧基被活化的胶乳微球溶液;
16.用第二缓冲液将rf抗原稀释,稀释后加入到表面羧基被活化的胶乳微球溶液中,混匀后,进行第二反应,得到与rf抗原结合的胶乳微球溶液;
17.向与rf抗原结合的胶乳微球溶液中加入封闭液,混匀后,进行第三反应,得到胶乳微球上游离基团被封闭的胶乳微球溶液;
18.将胶乳微球上游离基团被封闭的胶乳微球溶液离心并去除上清液;
19.去除上清液后,剩余组分用缓冲液复溶,重悬胶乳微球,得到活化后的试剂r2;分别收集所述试剂r1和所述活化后的试剂r2,得到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
20.可选的,所述第一胶乳微球与所述第二胶乳微球的体积比为(1~3):1。
21.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5min-25min,所述第一反应的反应温度为30℃-37℃。
22.可选的,所述第二反应的反应时间为2h-3h,所述第二反应的反应温度范围为30℃-37℃;和/或
23.所述第三反应的反应时间为0.5h-1h,所述第三反应的反应温度范围为30℃-37℃。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5.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在试剂r1中加入了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并控制tcep的浓度;因为tcep具有还原性,是一种高效的二硫键还原剂,因此tcep可以将样本中igm-rf五聚体的二硫键还原,改变环行结构,减少抗原抗体反应时的空间位阻,从而提高试剂的准确性,减少假阴性产生。
附图说明
2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31.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国家标准测定。若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则按照通用的国际标准、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进行。
32.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在试剂r1中加入了合适浓度的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该物质具有还原性,是一种高效的二硫键还原剂。tcep可以将样本中igm-rf五聚体的二硫键还原,改变环行结构,减少抗原抗体反应时的空间位阻,从而提高试剂的准确性,减少假阴性产生。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试剂的线性范围,常规方法是:选取大粒径胶乳和小粒径胶乳分别偶联制备成胶乳试剂,然后再将大小粒径胶乳试剂按比例混合起来。而本方法则采用的方法是:先将两种不同粒径的胶乳微球按照合适比例混合,然后采用一步法胶乳偶联技术制备成胶乳试剂,制备的试剂线性范围可达3-300iu/ml。该方法,有效解决了胶乳免疫比浊法试剂存在准确度差,灵敏度低,且线性范围窄的问题。
3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类风湿因子测定的缓冲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试剂包含三(2-氯乙基)磷酸酯,所述三(2-氯乙基)磷酸酯的质量浓度为1g/l-20g/l。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2-氯乙基)磷酸酯的质量浓度为2g/l-10g/l。
35.本实施例中,选用质量浓度为2g/l-10g/l的三(2-氯乙基)磷酸酯,主要原因是由于在该浓度范围内试剂的性能最优,而其他浓度范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试剂的性能。浓度太低,试剂的准确度及灵敏度低,浓度太高,会影响试剂的准确度及线性。
36.具体的,三(2-氯乙基)磷酸酯为浅黄色油状液体,有淡奶味,能溶于乙醇、丙酮、酯、芳烃、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热分解温度为240℃-280℃,水解稳定性良好。与一般有机溶剂均能混溶,但不溶于脂肪族烃,折射率1.4745(20℃),沸点:194℃(lommhg),凝固点《-64℃,闪点225℃,热分解温度240℃-280℃,水解稳定性良好。三(2-氯乙基)磷酸酯可通过三氯氧磷、偏磷酸钠和环氧乙烷反应得到。制备过程为:将三氯氧磷和偏磷酸钠投入反应釜中,充氮驱尽空气,在真空下通入环氧乙烷,于45℃-50℃下搅拌2h-3h,蒸出过量的环氧乙烷后加碱中和至中性,水洗,真空脱水得到三(2-氯乙基)磷酸酯。因为三(2-氯乙基)磷酸酯具有还原性,是一种高效的二硫键还原剂,因此可以将样本中的igm-rf五聚体的二硫键还原,改变环行结构,减少抗原抗体反应时的空间位阻,从而提高试剂的准确性,减少假阴性产生。
3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所述测定试剂盒包括试剂r1,所述试剂r1包含所述的缓冲试剂。
38.在本实施例中,试剂r1的作用有:提供合适的抗原抗体缓冲环境及ph环境;消除其余因素干扰;促进及增强反应。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定试剂盒包含试剂r1和试剂r2,所述试剂r2包含第一胶乳微球、第二胶乳微球和储存缓冲液,所述第一胶乳微球和/或所述第二胶乳微球颗粒上交联有变性的igg。
40.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变性igg即rf抗原采购于菲鹏生物,货号为ag-haag-hp。胶乳微球采购于北京博尔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定试剂盒的基本原理是变性igg交联于胶乳颗粒上,与待测样本中rf在液相中相遇,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线性范围内形成的浊度成
一定比例。
41.在600nm波长下,通过检测的浊度与通过同样处理的校准品比较,即可计算出样本中类风湿因子的含量。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乳微球的粒径为20-70nm,所述第二胶乳微球的粒径为140-180nm。
43.本实施例采用的胶乳微球采购于北京博尔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第一胶乳微球的粒径为20-70nm,固体含量为5%。第二胶乳微球的粒径为140-180nm,固体含量为10%。小粒径胶乳的羧基含量多,比表面积大,能结合大量的类风湿因子,有利于提高试剂的线性范围。大粒径胶乳可捕获低浓度类风湿因子,增强低端灵敏度及重复性。
44.在本实施例中,不能选择其他粒径的微球,粒径大的胶乳粒子比表面积小,根据marrack的网格理论,易与低浓度的类风湿因子形成大网格免疫复合物,粒径大的胶乳粒子用于提高类风湿因子试剂盒的低值灵敏度。粒径小的胶乳粒子比表面积大,能够结合大量的类风湿因子并形成大网格免疫复合物,粒径小的胶乳粒子用于提高类风湿因子试剂盒的线性范围。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存缓冲液包含质量分数为0.1%的edta-2na。
46.本实施例采用的edta-2na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是化学中一种良好的螯合剂。化学式为c
10h14
n2na2o8,分子量为336.206。可由edta与氢氧化钠作用制得。edta-2na螯合剂对各种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所生成的金属螯合物比同类的络合物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用于储存缓冲液中,有利于调高试剂的长期稳定性。因为如果储存液中含有较多的金属离子,会打破胶乳的电荷平衡,时间久了会造成胶乳颗粒自身凝集,影响长期稳定性。
4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的制备方法,用于实现第二方面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试剂盒,所述方法包含:
48.得到试剂r1;
49.将所述第一胶乳微球与所述第二胶乳微球混合,得到混合胶乳微球溶液;
50.将混合胶乳微球与第一缓冲液进行混合,混匀后,得到含有第一缓冲溶液的混合胶乳微球溶液;
51.将活化剂加入到含有第一缓冲溶液的混合胶乳微球溶液中,混匀后,进行第一反应,得到表面羧基被活化的胶乳微球溶液;
52.用第二缓冲液将rf抗原稀释,稀释后加入到表面羧基被活化的胶乳微球溶液中,混匀后,进行第二反应,得到与rf抗原结合的胶乳微球溶液;
53.向与rf抗原结合的胶乳微球溶液中加入封闭液,混匀后,进行第三反应,得到胶乳微球上游离基团被封闭的胶乳微球溶液;
54.将胶乳微球上游离基团被封闭的胶乳微球溶液离心并去除上清液;
55.去除上清液后,剩余组分用第三缓冲液复溶,重悬胶乳微球,得到活化后的试剂r2;分别收集所述试剂r1和所述活化后的试剂r2,得到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
56.本实施例中试剂r1由如下组分构成:摩尔浓度为0.1mol/l的2-(n-吗啡啉)乙磺酸(mes)缓冲液,摩尔浓度为0.08mol/l-0.30mol/l的氯化钠,质量浓度为2g/l-10g/l的thesit,质量浓度为2g/l-10g/l的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质量分数为0.1%的叠氮化
钠。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得到试剂r1,试剂r1的ph值为6.0-7.0。
57.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缓冲液为活化用的缓冲液,可以是ph值为5.5-6.5、摩尔浓度为20mmol/l-50mmol/l的mes缓冲液;也可以是20mmol/l-100mmol/l的硼酸缓冲液;更可以是20mmol/l-100mmol/l的hepes缓冲液。第一缓冲液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合适的ph缓冲环境。
58.本实施例中的活化剂是现配现用的质量浓度为1mg/ml-10mg/ml的edc,活化剂能够对胶乳微球表面的羧基进行活化,有利于活化后的羧基与rf抗原氨基端结合。
59.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缓冲液为偶联用的缓冲液,可以是ph值为7.4-7.8、摩尔浓度为20mmol/l-50mmol/l的hepes缓冲液;也可以是20mmol/l-100mmol/l的硼酸缓冲液;更可以是20mmol/l-100mmol/l碳酸钠缓冲液。第二缓冲液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合适的ph缓冲环境。
60.本实施例中封闭液,可以是摩尔浓度为0.5mol/l-1.0mol/l、ph值为8.0的甘氨酸,与质量分数为10%的bsa的混合溶液;也可以是20mmol/l-100mmol/l、ph值为8.0的tris,与质量分数为10%的bsa的混合溶液。封闭液能够把胶乳微球上没有与抗原结合的游离基团封闭上,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61.本实施例中第三缓冲液作为储存缓冲液,可以是摩尔浓度为25mmol/l-50mmol/l的hepes(也可以是tris或硼酸或甘氨酸其中的一种)、质量分数为0.1%的edta-2na、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也可以是海藻糖或葡萄糖或丙三醇或甘露醇或乙二醇其中的一种)以及质量分数为0.1%的pc-300(也可以是0.1%的叠氮化钠)的混合溶液,该混合溶液的ph值为7.0-7.5。第三缓冲液主要提供一个合适的储存环境,提供保护剂组份,有利于胶乳试剂长期存放。
6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乳微球与所述第二胶乳微球的体积比为(1~3):1。
63.用合适的胶乳微球比例来制备试剂,可以得到较优性能的试剂,体积比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试剂的性能造成影响。
6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5min
ꢀ‑
25min,所述第一反应的反应温度为30℃-37℃。
65.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活化时间太长会造成已经活化的羧基功能团还原,如果活化时间不够,会降低活化的羧基功能团数量,影响后续跟rf抗原的偶联。
6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应的反应时间为2h-3h,所述第二反应的反应温度范围为30℃-37℃。
6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反应的反应时间为0.5h-1h,所述第三反应的反应温度范围为30℃-37℃。
68.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国家标准测定。若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则按照通用的国际标准、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进行。
69.实施例1:
70.本实施例为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的制备
71.本发明的试剂盒为液体双试剂,分别为试剂r1和试剂r2,其中,试剂r1和试剂r2的
比例为4:1。
72.一、所述的试剂r1由以下组分组成:
73.摩尔浓度为0.1mol/l的2-(n-吗啡啉)乙磺酸(mes)缓冲液;摩尔浓度为0.15mol/l的氯化钠;质量浓度为5g/l的thesit;质量浓度为2g/l的tcep;质量分数为0.1%的叠氮化钠;试剂r1的ph值为6.5。
74.二、所述的试剂r2由以下组分组成:
75.小粒径胶乳微球、大粒径胶乳微球和储存缓冲液;
76.所述储存缓冲液包含以下组分:
77.摩尔浓度为50mmol/l的hepes;质量分数为0.1%的edta-2na;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质量分数为0.1%的pc-300;储存缓冲液的ph值为7.2;
78.所述小粒径胶乳微球的粒径为20-70nm;
79.所述大粒径胶乳微球的粒径为140-180nm;
80.且所述的小粒径胶乳微球或大粒径胶乳微球颗粒上交联有变性的igg。
81.胶乳微球采购于北京博尔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小粒径70-100nm,固体含量为5%。大粒径140-180nm,固体含量为10%。
82.变性igg(rf抗原)采购于菲鹏生物,货号ag-haag-hp。
83.三、所述r2试剂胶乳制备工艺如下:
84.1.溶液制备
85.a.活化缓冲液:50mmol/l mes缓冲液,ph值为6.0。
86.b.偶联缓冲液:50mmol/l hepes缓冲液,ph值为7.6。
87.c.活化剂:按照5mg/ml的浓度称量edc,现配现用。
88.d.封闭液:0.8mol/l甘氨酸ph8.0,bsa 10%。
89.2.胶乳试剂制备
90.①
取粒径为90nm的胶乳微球与粒径为150nm的胶乳微球按1:1的体积比混合后混匀;
91.②
取步骤

中的混合胶乳1ml,并向其中加入3ml的活化缓冲液;
92.③
向步骤

中加入0.2ml的5mg/ml的活化剂,混匀,并置于恒温摇床中反应25min,温度:37℃;
93.④
用偶联缓冲液把rf抗原稀释至1mg/ml,向步骤

中加入3ml的1mg/ml稀释后的变性igg,混匀,并置于恒温摇床中反应2h,温度范围:37℃;
94.⑤
向步骤

中加入2ml的封闭液,混匀,并置于恒温摇床中反应0.5h,温度范围:37℃;
95.⑥
反应完成后离心并去除上清液,转速为16000rpm,离心时间为40分钟;
96.⑦
离心后去除上清液,并用60ml r2组分缓冲液复溶,重悬胶乳微球,重悬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胞破碎仪辅助重悬。
97.本发明的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的性能检测实施方案如下:
98.实验仪器选择:hitachi7180,用对照组1-4、实施例1-3制备好的试剂上机检测,检测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评价方法如下:
99.灵敏度:测试rf浓度为10iu/ml被测物时的吸光度差值(δa);
100.准确定:测定第三方质控品,计算与靶值的偏差bias=(测定均值-靶值)/靶值

100%;
101.精密度:测定rf浓度为20iu/ml左右的样本,重复测定十次,计算变异系数cv;
102.线性范围评价:测定300u/ml的样本线性,用生理盐水稀释高浓度样本,混合成至少6个稀释浓度,计算均值理论值、相对偏差和线性相关系数r。
103.实施例2:
10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此实施例中将小粒径胶乳微球与大粒径胶乳微球的体积比改为3:1。其它组分和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105.本实施例为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的性能检测。
106.实施例3:
10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r1组分中tcep的量调为10g/l。其它组分和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108.对照组1:
10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小粒径胶乳微球与大粒径胶乳微球的体积比改为4:1。其它组分和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110.对照组2:
11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小粒径胶乳微球与大粒径胶乳微球的体积比改为1:2。其它组分和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112.对照组3:
11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r1组分中去除tcep。其它组分和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114.对照组4:
11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r1组分中tcep的量调为15g/l。其它组分和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116.相关实验的效果数据:
117.表1实施例1-3,对照例1-4灵敏度数据
[0118][0119]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灵敏度均符合要求,对照例1的灵敏度仅为0.0124,对照例3灵敏度仅为0.0319,对照例2和4的灵敏度符合要求。
[0120]
表2实施例1-3准确度
[0121][0122]
表3对照例1-4准确度
[0123][0124][0125]
由以上图表表2和3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3准确度均符合要求。对照例1的准确度不符合要求,对照例2的准确度不符合要求,对照例3准确度不符合要求,对照例4准确度不符合要求。
[0126]
由此可见,当r1组分中不添加tcep,则试剂准确度不符合要求,测值负偏差较大,试剂r1组分中添加合适量的tcep后,可提高测值准确度,当添加过量的tcep后,会导致准确度不符合要求,测值正偏差较大。
[0127]
表4实施例1-3,对照例1-4精密度数据
[0128]
测定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照例1对照例2对照例3对照例4120.120.120.715.120.216.921.3219.920.020.116.319.616.320.7319.419.920.717.720.117.620.0420.320.520.616.919.717.022.5
519.519.520.015.320.315.022.2619.220.620.115.420.115.621.6719.520.020.017.420.117.421.9820.020.420.916.121.015.020.1919.519.819.415.920.516.122.31020.320.219.316.720.515.722.7均值17.0017.0017.0017.0017.0017.0017.00sd0.400.340.550.890.400.940.98cv(%)2.341.983.225.242.385.555.76
[0129]
由以上图表和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精密度均符合要求。
[0130]
对照例1的精密度符合要求,对照例2的精密度符合要求,对照例3精密度符合要求,对照例4精密度符合要求。
[0131]
表5实施例1-3、对照组1-3线性范围数据
[0132]
[0133][0134]
由以上图表和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检测结果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线性范围均符合要求。
[0135]
对照例1和3的检测结果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线性范围符合要求,对照例2和4的检测结果线性相关系数均小于0.999,线性范围不符合要求。
[0136]
检测结果的线性相关系数越大,则其相对偏差较小。这说明本发明试剂在测定300u/ml的样本的线性高值范围内具有更好的线性相关性,所测的线性范围更宽,更能满足临床对类风湿因子的测试要求。
[0137]
表6实施例1-3、对照组1-4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的综合比较
[0138]
[0139][0140]
由以上图表和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及线性范围均符合要求。
[0141]
对照例1的灵敏度低,准确度不符合要求,精密度及线性范围符合要求,对照例2的准确度及线性范围不符合要求,灵敏度及精密度符合要求。
[0142]
对照例3灵敏度低,准确度不符合要求,精密度及线性范围符合要求,对照例4准确度不符合要求,灵敏度、精密度及线性范围均符合要求。
[0143]
综上所述,当r1组分中不添加tcep,则试剂准确度不符合要求,测值负偏差较大,试剂r1组分中添加合适量的tcep后,可提高测值准确度,当添加过量的tcep后,会导致准确度不符合要求,测值正偏差较大。
[0144]
大小粒径胶乳的混合比例直接影响试剂灵敏度、准确度及线性范围。小粒径胶乳占比过量后则灵敏度及准确度不符合要求,大粒径胶乳占比过量后则线性范围及准确度不符合要求。只有合适比例的大小球混合后,才能提高试剂的线性范围,且不影响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的等其他性能。
[0145]
本发明提供的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在试剂r1中加入了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并控制tcep的浓度。tcep具有还原性,是一种高效的二硫键还原剂。tcep可以将样本中igm-rf五聚体的二硫键还原,改变环行结构,减少抗原抗体反应时的空间位阻,从而提高试剂的准确性,减少假阴性产生。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所制备的胶乳免疫比浊试剂灵敏度、准确度均较高,且其它各项性能结果也能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0146]
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一个范围的形式存在;应当理解,以一范围形式的描述仅仅是因为方便及简洁,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范围的硬性限制;因此,应当认为所述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一数值。例如,应当认为从1到6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子范围,例如从1到3,从1到4,从1到5,从2到4,从2到6,从3到6等,以及所述范围内的单一数字,例如1、2、3、4、5及6,此不管范围为何皆适用。另外,每当在本文中指出数值范围,是指包括所指范围内的任何引用的数字(分数或整数)。
[0147]
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另外,在本技术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等是指“包括但不限于”。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文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文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种”、“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或,“a,b,和c中的至少一项
(个)”,均可以表示:a,b,c,a-b(即a和b),a-c,b-c,或a-b-c,其中a,b,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0148]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