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基材粘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粘剂选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2.胶粘剂选型是粘接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胶粘剂选型的工作主要由粘接工程师人工完成。具体地,粘接工程师默认选定某一型号的胶粘剂,然后对此胶粘剂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逐一核对,分析其能否满足新的设计结构。在此过程中,由于不同粘接工程师的实际用胶经验不同,存在选胶水平差异,且人工选型的过程极易出错,可能会影响后续的粘接质量。可见,目前通过粘接工程师人工进行胶粘剂选型,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等问题。
3.因此,提供一种胶粘剂选型方法以提高选型的速率及降低选型的准确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粘剂选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可以实现对胶粘剂要素的自动匹配,不需要人工选型,进而可以提高胶粘剂选型的效率及准确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胶粘剂选型方法,包括:
6.根据目标设计结构确定与所述目标设计结构对应的目标需求要素,所述目标需求要素包括胶粘剂的基材粘接性、力学强度、工艺性能、耐老化性能及理化性能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将所述目标需求要素与胶粘剂数据库中各个胶粘剂的要素进行分析比对,以确定所述胶粘剂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目标需求要素的目标胶粘剂;
8.若存在,则将与所述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
9.优选地,在判定所述胶粘剂数据库中存在所述目标胶粘剂之后,还包括:
10.判断所述目标胶粘剂的个数是否为一;
11.若为一,则直接进入将与所述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的步骤。
12.优选地,在判定所述目标胶粘剂的个数不为一之后,还包括:
13.计算各个所述目标胶粘剂的要素与所述目标需求要素的匹配度;
14.根据计算出的匹配度对多个所述目标胶粘剂进行排序;
15.根据所述排序结果确定最终目标胶粘剂;
16.将与所述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包括:
17.将与所述最终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
18.优选地,根据计算出的匹配度对多个所述目标胶粘剂进行排序,包括:
19.将各个所述目标胶粘剂按照匹配度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排序;
20.根据所述排序结果确定最终目标胶粘剂,包括:
21.将所述匹配度最高的目标胶粘剂作为最终目标胶粘剂。
22.优选地,在判定所述胶粘剂数据库中不存在所述目标胶粘剂之后,还包括:
23.根据所述目标设计结构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并根据所述选型试验的结果将满足所述目标需求要素的胶粘剂作为目标胶粘剂。
24.优选地,根据所述目标设计结构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并根据所述选型试验的结果将满足所述目标需求要素的胶粘剂作为目标胶粘剂之后,还包括:
25.建立所述目标胶粘剂的要素与所述目标设计结构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写入所述胶粘剂数据库中。
26.优选地,所述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包括基材粘接性时,根据所述目标设计结构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包括:
27.根据所述目标设计结构对应的基材间的粘接类型及胶粘剂类型采用对应的第一试验确定基材粘接性;
28.所述第一试验包括胶条剥离试验、拉伸剪切试验、180
°
剥离试验及t剥离试验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29.优选地,所述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包括力学强度时,根据所述目标设计结构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包括:
30.基于目标设计结构对应的基材间的粘接类型及对应的剥离破坏试验确定力学强度。
31.优选地,所述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包括耐老化性能时,根据所述目标设计结构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包括:
32.基于目标设计结构的应用部位、和/或胶缝特点、和/或胶粘剂在目标设计结构中的作用以及胶粘剂所在的环境特点对与所述耐老化性能对应的各个参数进行评价;
33.根据各个所述参数的评价确定所述耐老化性能;
34.所述胶缝特点包括胶缝隐藏或胶缝外露,所述胶粘剂在目标设计结构中的作用包括粘接或密封填充。
3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胶粘剂选型系统,包括:
36.要素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设计结构确定与所述目标设计结构对应的目标需求要素,所述目标需求要素包括胶粘剂的基材粘接性、力学强度、工艺性能、耐老化性能及理化性能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7.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需求要素与胶粘剂数据库中各个胶粘剂的要素进行分析比对,以确定所述胶粘剂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目标需求要素的目标胶粘剂;
38.胶粘剂输出单元,用于在胶粘剂数据库中存在满足所述目标需求要素的目标胶粘剂时,将与所述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
3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胶粘剂选型装置,包括:
40.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41.处理器,用于在存储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胶粘剂选型方法的步骤。
4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胶粘剂选型方法的步骤。
4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胶粘剂选型方法,涉及基材粘接技术领域。该方案中,根据目标
设计结构确定与所述目标设计结构对应的目标需求要素,所述目标需求要素包括胶粘剂的基材粘接性、力学强度、工艺性能、耐老化性能及理化性能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将所述目标需求要素与胶粘剂数据库中各个胶粘剂的要素进行分析比对,以确定所述胶粘剂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满足所述目标需求要素的目标胶粘剂;若存在,则将与所述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通过本技术中的方式,可以实现对胶粘剂要素的自动匹配,不需要人工选型,进而可以提高胶粘剂选型的效率及准确率。
4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胶粘剂选型系统、装置及介质,与上述描述的胶粘剂选型方法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粘剂选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粘剂选型系统的结构框图;
4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粘剂选型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9.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胶粘剂选型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可以实现对胶粘剂要素的自动匹配,不需要人工选型,进而可以提高胶粘剂选型的效率及准确率。
5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1.请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粘剂选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52.s11:根据目标设计结构确定与目标设计结构对应的目标需求要素,目标需求要素包括胶粘剂的基材粘接性、力学强度、工艺性能、耐老化性能及理化性能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3.具体地,本技术中将胶粘剂的要素确定为基材粘接性、力学强度、工艺性能、耐老化性能及理化性能中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对应的,在根据目标设计结构选择对应的胶粘剂时,先确定与目标设计结构对应的目标需求要素,以便后续根据此目标需求要素与胶粘剂数据库中已存储的各个胶粘剂的各个要素进行匹配,以选取满足所述目标需求要素的胶粘剂。
54.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设计结构,其对应的目标需求要素所包括的类型可能不同,也即是,并不是所有的设计结构均对应以上描述的五种性能(基材粘接性、力学强度、工艺性能、耐老化性能及理化性能),可只包括其中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55.s12:将目标需求要素与胶粘剂数据库中各个胶粘剂的要素进行分析比对,以确定胶粘剂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满足目标需求要素的目标胶粘剂;
56.s13:若存在,则将与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
57.具体地,在上述确定出与目标设计结构对应的目标需求要素之后,将其与胶粘剂数据中的各个胶粘剂的要素进行比对,将满足上述目标需求要素的胶粘剂确定为目标胶粘剂,然后将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
58.其中,可以是预先设有一胶粘剂报告模板,将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填写至胶粘剂报告模板的各个对应位置,在完成对模板的填写之后将模板输出,以便粘接工程师参照此模板对目标设计结构进行粘接。进一步的,胶粘剂报告模板可以为表格的形式等,本技术在此不再限定。
59.此外,除了输出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之外,还可以将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表征信息输出,如目标胶粘剂的序号等。
60.可见,通过本技术中的方式可以实现对胶粘剂的选型,且可以根据胶粘剂的目标需求要素从胶粘剂数据库中自动匹配对应的目标胶粘剂,可以解决由于人工选型存下的效率低下及准确性较低的问题,也即通过本技术中方式可以提高胶粘剂选型的效率及准确性,此外,本技术中提供的胶粘剂选型方法还可以实现数据归集的功能。
6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6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在判定胶粘剂数据库中存在目标胶粘剂之后,还包括:
63.判断目标胶粘剂的个数是否为一;
64.若为一,则直接进入将与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的步骤。
65.具体地,在上述从胶粘剂数据库中匹配满足目标需求要素的目标胶粘剂时,考虑到可能存在多个胶粘剂的要素均满足目标需求要素,也即确定的目标胶粘剂的个数可能不止一个时,无法直接进入将目标胶粘剂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的步骤。
66.因此,本实施例旨在限定,只有在上述判定的目标胶粘剂有且仅有1个时,才直接进入将与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的步骤,以确保输出的目标胶粘剂的准确性。
6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在判定目标胶粘剂的个数不为一之后,还包括:
68.计算各个目标胶粘剂的要素与目标需求要素的匹配度;
69.根据计算出的匹配度对多个目标胶粘剂进行排序;
70.根据排序结果确定最终目标胶粘剂;
71.将与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包括:
72.将与最终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
73.具体地,在上述判定从胶粘剂数据库中匹配出来的目标胶粘剂的个数不止一个时,表示匹配出的多个胶粘剂均可能满足目标需求要素,此时应该选取其中一个目标胶粘剂作为最终目标胶粘剂。
74.首先,计算各个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和目标需求要素的匹配度,然后将各个目标胶粘剂对应的匹配度对多个目标胶粘剂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确定最终目标胶粘剂,然后将最终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
75.其中,在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包括多个时,计算匹配度的方式为:计算每个要素和对应的目标需求要素的匹配度,然后将多个要素的匹配结果进行加权平均,以得到最终的匹配度结果。
76.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排序结果选择最终目标胶粘剂时,并不一定是选择匹配
度最好的目标胶粘剂作为最终目标胶粘剂,可以是基于粘接工程师手头现有的胶粘剂或各个胶粘剂的成本及目标设计结构的预算等其余因素,以排列顺序作为参考,从中选取最终目标胶粘剂。
7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根据计算出的匹配度对多个目标胶粘剂进行排序,包括:
78.将各个目标胶粘剂按照匹配度由高至低的顺序进行排序;
79.根据排序结果确定最终目标胶粘剂,包括:
80.将匹配度最高的目标胶粘剂作为最终目标胶粘剂。
8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匹配的目标胶粘剂的个数不止一个时,此时应尽可能的选择匹配度最高的目标胶粘剂作为最终目标胶粘剂,以提高对目标设计结构粘接时的可靠性。
82.因此,对目标胶粘剂进行排序的具体方式为:根据匹配度由高至低的顺序对其进行排序,此时,对应的,选取匹配度最高的目标胶粘剂作为目标胶粘剂。
8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在判定胶粘剂数据库中不存在目标胶粘剂之后,还包括:
84.根据目标设计结构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并根据选型试验的结果将满足目标需求要素的胶粘剂作为目标胶粘剂。
85.进一步的,由于胶粘剂数据库在建立时的数据有限,可能会存在胶粘剂数据库中匹配不到满足目标需求要素的胶粘剂,也即是,胶粘剂数据库中不存在目标胶粘剂时,此时需要根据目标设计结构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并根据选型试验的结果将满足目标需求要素的胶粘剂作为目标胶粘剂。
86.在目标需求要素包括多个要素时,胶粘剂数据库中不存在目标胶粘剂可以是只有某一个要素不满足,也可以是多个要素均不满足,在不满足的要素的个数较少时,本技术中胶粘剂选型试验可以是先导出与目标需求要素最接近的胶粘剂,然后将此胶粘剂的要素输出,然后以此要素为参考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选型试验可以是基于仿真模型进行的,也可以是粘接工程师实际操作的,本技术在此不再限定。
8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根据目标设计结构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并根据选型试验的结果将满足目标需求要素的胶粘剂作为目标胶粘剂之后,还包括:
88.建立目标胶粘剂的要素与目标设计结构的对应关系,并将对应关系写入胶粘剂数据库中。
89.进一步的,在上述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且筛选出符合目标需求要素的胶粘剂之后,也即是,筛选出目标胶粘剂之后,将目标胶粘剂的要素与目标设计结构生成对应关系,并写入至胶粘剂数据库中,以对胶粘剂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补充。
90.本技术此处的开展选性试验以对胶粘剂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补充和上述描述的根据目标设计结构从胶粘剂数据库中匹配目标胶粘剂是一个循坏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补充数据和不断的完善数据使得胶粘剂数据库中的数据更加全面,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更容易从胶粘剂数据库中匹配出和目标设计结构对应的目标胶粘剂。
91.此外,将目标胶粘剂的要素与目标设计结构的对应关系写入至胶粘剂数据时,还可以生成与此对应关系对应的索引、或者生成与此目标胶粘剂对应的序号等,便于之后对胶粘剂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调用。
9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包括基材粘接性时,根据目标设计结
构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包括:
93.根据目标设计结构对应的基材间的粘接类型及胶粘剂类型采用对应的第一试验确定基材粘接性;
94.第一试验包括胶条剥离试验、拉伸剪切试验、180
°
剥离试验及t剥离试验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95.具体地,在上述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包括基材粘接性时,此时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需要对基材粘接性进行测试。其中基材是指需要使用胶粘剂粘接的两个基材。具体地,在对基材粘接性进行测试时,粘接类型不同、胶粘剂类型不同时对应的测试方式不同。具体可参照表1,表1为对基材粘接性进行测试的第一试验示意表。
96.表1
[0097][0098][0099]
如表1所示,本技术中的胶粘剂类型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单组份弹性胶、双组份弹性胶、单组份结构胶、双组份结构胶、接触胶、厌氧胶、压敏胶、瞬干胶和发泡胶9种,其对应的基材间的粘接类型包括刚性-刚性粘接、刚性-挠性粘接和挠性-挠性粘接,其各自对应的第一试验的方式也有区别,例如,单组份弹性胶和双组份弹性胶无论在粘接类型下均使用胶条剥离的方式测试对应的基材粘接性。刚性-刚性粘接对于除单组份弹性胶和双组份弹性胶之外的其余胶粘剂均使用拉伸剪切的试验方法;刚性-挠性粘接对于除单组份弹性胶和双组份弹性胶之外的其余胶粘剂均使用180
°
剥离的试验方法;挠性-挠性粘接对于除单组份弹性胶和双组份弹性胶之外的其余胶粘剂均使用t剥离的试验方法。
[0100]
根据上述对应的试验方法测试待测的胶粘剂的基材粘接性,以便选择满足目标基材粘接性的胶粘剂。
[0101]
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提供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具体实现不限于此,本技术在此不再限定。
[010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包括力学强度时,根据目标设计结构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包括:
[0103]
基于目标设计结构对应的基材间的粘接类型及对应的剥离破坏试验确定力学强度。
[0104]
具体地,在上述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包括力学强度时,此时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需要对胶粘剂的力学强度进行测试。具体地,在对力学强度进行测试时,基材间的粘接类型不
同时对应的测试方式不同。具体可参照表2,表2为对力学强度进行测试的试验示意表。
[0105]
表2
[0106][0107][0108]
如表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基材间不同的粘接类型和对应的力学强度指标的对应关系,例如,基材间为刚性-刚性搭接时,需要测试的力学强度为拉伸剪切强度,对应所需要进行的试验即为拉伸剪切试验;基材间为刚性-刚性对接时,需要测试的力学强度为对接拉伸强度,对应所需要进行的试验即为对接拉伸试验;基材间为刚性-挠性粘接时,需要测试的力学强度为对90
°
剥离强度、180
°
剥离强度和浮辊剥离强度,对应所需要进行的试验即为90
°
剥离、180
°
剥离和浮辊剥离试验;基材间为挠性-挠性粘接时,需要测试的力学强度为对t剥离强度,对应所需要进行的试验即为t剥离试验;基材间为夹层结构粘接时,需要测试的力学强度为对滚筒剥离强度和平拉强度,对应所需要进行的试验即为滚筒剥离试验和平拉强度试验。
[0109]
根据上述对应的试验方法测试待测的胶粘剂在目标设计结构中的力学强度指标,进而得到对应的力学强度,以便选择满足目标力学强度的胶粘剂。
[0110]
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提供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具体实现不限于此,本技术在此不再限定。
[011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包括耐老化性能时,根据目标设计结构开展胶粘剂选型试验,包括:
[0112]
基于目标设计结构的应用部位、和/或胶缝特点、和/或胶粘剂在目标设计结构中的作用以及胶粘剂所在的环境特点对与耐老化性能对应的各个参数进行评价;
[0113]
根据各个参数的评价确定耐老化性能;
[0114]
胶缝特点包括胶缝隐藏或胶缝外露,胶粘剂在目标设计结构中的作用包括粘接或密封填充。
[0115]
具体地,在上述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包括耐老化性能时,将耐老化性能划分为若干个参数,然后根据目标设计结构的应用部位、和/或胶缝特点、和/或胶粘剂在目标设计结构中的作用以及胶粘剂所在的环境特点对各个参数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然后根据各个参数的评价结果总和得到耐老化性能的评价。具体可参照表3,表3为耐老化性能的参数分析示意表。
[0116]
表3
[0117][0118]
如表3所示,将目标设计结构用于列车时,其应用部位包括车内或车外,胶缝特点包括胶缝特点为外漏还是隐藏,胶粘剂在目标设计结构中的作用包括粘接或者密封填充等,胶粘剂所在的环境特点包括是否高低温交变及是否高温高湿等,以此来评价耐老化性能中的疲劳度、或者酸碱度等指标。
[0119]
例如,应用部位为车内、胶缝特点为外露、胶粘剂功能为粘接时,对应高低温交变和高温高湿的环境特点,此时,判定耐老化性能中参数为疲劳、存在溶剂、酸碱伤害胶粘剂的可能等,以此判断待测胶粘剂的耐老化性能。根据上述选择满足目标耐老化性能的胶粘剂。
[0120]
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提供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具体实现不限于此,本技术在此不再限定。
[0121]
进一步的,上述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包括工艺性能时,可参照表4,表4为工艺性能指标示意表。
[0122]
表4
[0123][0124]
具体地,此处举例的也是9种胶粘剂,例如,单组份弹性胶对应的工艺性能指标包括环境要求、施胶方式、表干时间和固化速度四个指标;双组份弹性胶包括环境要求、配比的参数、施胶方式、试用期和固化条件5个指标。
[0125]
在根据此表格的对应关系确定胶粘剂的工艺性能之后,将其以预设格式输出,以便粘接工程师基于此数据粘接目标设计结构。
[0126]
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提供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具体实现不限于此,本技术在此不再限定。
[0127]
进一步的,上述目标胶粘剂的要素包括理化性能时,可参照表5,表5为理化性能指标示意表。
[0128]
表5
[0129]
[0130][0131]
如表5所示,对胶粘剂进行选型时,还需要考虑胶粘剂理化性能,针对不同的胶粘剂对应的理化性能指标也各不相同。例如,单组份弹性胶,需考虑的理化性能指标包括挤出性、密度、玻璃化转变温度、下垂度、固化前后质量变化率、硬度、体积电阻率、1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无割口直角形撕裂强度等。对于其他胶粘剂包括的理化性能指标请参照表5中的示意图,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132]
在根据此表格的对应关系确定胶粘剂的工艺性能之后,将其以预设格式输出,以便粘接工程师基于此数据粘接目标设计结构。
[0133]
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提供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具体实现不限于此,本技术在此不再限定。
[013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胶粘剂选型系统,请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粘剂选型系统的结构框图,该系统包括:
[0135]
要素确定单元21,用于根据目标设计结构确定与目标设计结构对应的目标需求要素,目标需求要素包括胶粘剂的基材粘接性、力学强度、工艺性能、耐老化性能及理化性能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136]
比对单元22,用于将目标需求要素与胶粘剂数据库中各个胶粘剂的要素进行分析比对,以确定胶粘剂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满足目标需求要素的目标胶粘剂;
[0137]
胶粘剂输出单元23,用于在胶粘剂数据库中存在满足目标需求要素的目标胶粘剂时,将与目标胶粘剂对应的要素以预设格式输出。
[0138]
对于胶粘剂选型系统的介绍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139]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胶粘剂选型装置,请参照图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粘剂选型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0140]
存储器3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0141]
处理器32,用于在存储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胶粘剂选型方法的步骤。
[0142]
对于胶粘剂选型装置的介绍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14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胶粘剂选型方法的步骤。对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介绍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144]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14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