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20764发布日期:2023-03-03 20:2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所述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为采用双内参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夏桑菊颗粒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迷迭香酸和蒙花苷9种成分的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具体步骤为:(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4)薄层色谱鉴别: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后,置紫外光灯366nm下检视;之后100-105℃加热薄层硅胶板3-5分钟,先喷以浓度为1%的2-氨基乙基联苯基硼酸酯甲醇溶液,再喷以5%的聚乙二醇乙醇溶液,晾干后,置于紫外光灯366 nm下检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展开剂为甲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酸和水的混合液或甲苯、乙酸乙酯、甲酸和水的混合液;所述的甲苯、乙酸乙酯、甲酸、乙酸和水的体积比为1:15:1:1:2;所述的甲苯、乙酸乙酯、甲酸和水的体积比为3:15: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3:15:2:1的甲苯、乙酸乙酯、甲酸和水的混合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的具体步骤如下:(a)对照品溶液的制备;(b)供试品溶液的制备;(c)色谱条件:采用c
18
反相色谱柱;以乙腈(a)和1%乙酸水溶液(b)作为流动相,按如下洗脱程序进行梯度洗脱:0-4 min,8%-10% a;4-6 min,10%-19.5% a;6-13 min,19.5% a;13-18 min,19.5%-35% a;18-20 min,35%-90% a;流速为0.4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325nm,进样量为2μl;(d)相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的计算:以绿原酸内参物,计算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校正因子;以迷迭香酸为内参物,计算异迷迭香酸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蒙花苷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校正因子;(e)测定:测定夏桑菊颗粒中绿原酸和迷迭香酸的含量,依据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蒙花苷7种成分的含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c
18
反相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100 mm
×
2.1 mm, 1.8 μm)、waters acquity uplc cortecs t3 (100 mm
×
2.1 mm, 1.6 μm)、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 (100 mm
×
2.1 mm, 1.7 μm)或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100 mm
×
2.1 mm, 1.9 μm)中的一种;优选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100 mm
×
2.1 mm,1.8 μ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
述的绿原酸对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561-0.635、1.120-1.343、1.301-1.355;所述的迷迭香酸对于异迷迭香酸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蒙花苷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779-0.866、0.815-0.888、0.855-0.906、1.522-1.699。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绿原酸对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561、1.153、1.309;所述的迷迭香酸对于异迷迭香酸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蒙花苷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787、0.815、0.855、1.547。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绿原酸对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788-0.884、0.894-0.927、0.462-0.517;所述的迷迭香酸对于异迷迭香酸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蒙花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269-1.403、1.276-1.444、0.659-0.747、1.075-1.272。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绿原酸对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804、0.904、0.499;所述的迷迭香酸对于异迷迭香酸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蒙花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352、1.321、0.671、1.152。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夏桑菊颗粒10 g,研细,加无水乙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旋干,残渣溶解于2ml无水乙醇,作为供试品溶液。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夏枯草对照药材0.5g、桑叶对照药材1.0g、野菊花对照药材1.0g,分别加15ml无水乙醇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旋干,残渣溶解于2ml无水乙醇,作为对照药材溶液。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迷迭香酸、东莨菪苷、蒙花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以上对照品各0.3-0.5 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分别取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迷迭香酸、蒙花苷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得到对照品溶液;所述的对照品溶液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迷迭香酸、蒙花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92 mg/ml、0.192 mg/ml、0.185 mg/ml、0.131 mg/ml、0.160 mg/ml、0.162 mg/ml、0.135 mg/ml、0.262 mg/ml和0.198 mg/ml。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夏桑菊颗粒研细粉末1.25 g,加50%乙醇溶液25ml,超声处理30分钟,冷却至室温,补足失重,摇匀,3500 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用0.22μm滤膜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夏桑菊颗粒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涉及中药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的定性检测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在同一薄层板上实现了夏枯草、桑叶和野菊花三味中药的同时检测,并识别其专属性指标成分,简化了鉴别步骤,提高了鉴别效率;定量检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双内参一测多评法,以绿原酸和迷迭香酸为内参物,同时测定夏桑菊颗粒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迷迭香酸、蒙花苷9种成分的含量,节省了检测成本,具有简便高效、准确稳定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应用前景广阔。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研发人员:孙维广 黄志云 杨琪 王彬彬 陈肖家 赵永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白云山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3/3/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