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裂缝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99951发布日期:2023-03-08 15:5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裂缝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桥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桥梁裂缝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桥梁病害表征主要为挠度加大、表面破损、裂缝出现、混凝土碳化,剥蚀及钢筋锈蚀、结构局部构造破坏及人为破坏等,大部分的病害都可以表现集中在裂缝方面,如挠度加大而出现裂缝、表面破损而出现表面裂缝、混凝土碳化造成钢筋锈蚀而产生的裂缝等,在检测并记录、计量混凝土桥梁、隧道或墩台等裂缝的宽度时通常采用裂缝仪。
3.现有的检测设备采用搭建专门的安全架,安全架上的裂缝深度测试仪和裂缝宽度测试仪对桥梁裂缝近距离检测,但是在检测桥梁裂缝的宽度和深度时,需要更换检测仪,现有检测设备不便于更换,同时对测试仪的镜头保护不到位,对镜头产生磨损,在进行检测时,安全架也不便于固定在桥梁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测量桥梁裂缝的宽度、深度的桥梁裂缝测量装置。
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底盘上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架,两个第一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支撑架的垂直杆上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两个第一导向杆,两个第一导向杆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两个第二导向杆,两个第二导向杆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测量桥梁裂缝深度、宽度的测量机构;所述的测量机构为:第二导向杆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第二丝杠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上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板抵触的第一顶板,第一连接轴外圆周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顶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架连接,第一连接轴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棘爪,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与棘爪抵触的第一弹簧片,第二支撑架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同轴连接的第二齿轮和棘轮,棘轮与棘爪卡接,第二支撑架侧板的第四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与棘轮抵触的限位杆,第四支撑架上设置有与限位杆抵触的第二弹簧片,第二支撑架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框体固定连接,框体顶面的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用于测量桥梁裂缝深度的第一深度测量镜头、第二深度测量镜头,框体底面的第五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桥梁裂缝宽度的宽度测量镜头。
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四支撑板底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通过第一齿条与抵触杆固定连接,第一连杆外圆周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齿条一端固定连接,第五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第四连接轴,第四连接轴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齿条啮合传动的第八齿轮、另一端设置有第五皮
带轮,第二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一端设置有固定安装抵触块的第一固定盘,抵触块与抵触杆抵触,第五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六皮带轮传动连接,第六皮带轮分别与第五支撑板上转动安装的第七皮带轮、第七齿轮同轴连接,第五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与第七齿轮啮合传动的第六齿轮,第七齿轮与第六遮挡板固定连接,第六齿轮与第五遮挡板固定连接,第六遮挡板和第五遮挡板遮挡宽度测量镜头。
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七皮带轮通过第三皮带与第四支撑板上转动安装的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第一皮带轮分别与第二皮带轮、第三齿轮同轴连接,第四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三皮带轮,第三齿轮与第一遮挡板固定连接,第三皮带轮与第二遮挡板固定连接,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遮挡第一深度测量镜头。
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三支撑板上转动安装的第四皮带轮传动连接,第四皮带轮与第四齿轮同轴连接,第三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五齿轮,第四齿轮与第三遮挡板固定连接,第五齿轮与第四遮挡板固定连接,第三遮挡板和第四遮挡板遮挡第二深度测量镜头。
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第一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架的垂直杆上沿垂直方向滑动的电缸。
10.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驱动第一丝杠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丝杠与第二支撑板一端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驱动第二丝杠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丝杠与测量机构螺纹连接,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测量机构的收纳箱。
11.进一步的,所述的底盘上设置有吸取地面杂物的吸尘机构,所述的吸尘机构为:底盘上底部设置有管道,管道上均匀设置有用于吸取地面杂物的吸尘头,管道一端与风机的入口端相互连通,风机的出口端与底盘上储尘罐的入口端相互连通,储尘罐的出口端设置有过滤器。
12.进一步的,所述的底盘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滚轮,底盘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底盘的支撑机构,所述的支撑机构为:底盘上一侧设置有第五支撑架,第五支撑架上沿倾斜方向滑动连接有拉杆,拉杆上设置有第二齿条,底盘上的支撑杆上转动安装有与第二齿条啮合传动的第九齿轮,底盘上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与第九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三齿条,底盘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上设置有与第三齿条啮合传动的第十齿轮,第三连杆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十一齿轮,底盘底部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四连杆,两个第四连杆上分别设置有与第十一齿轮啮合传动的第十二齿轮,两个第四连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轮,底盘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第六支撑板,每个第六支撑板上分别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支撑柱,每个支撑柱顶部分别设置有与凸轮抵触的第二顶板,支撑柱外圆周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一端与第二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六支撑板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一端设置有手柄,第五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插杆,拉杆上均匀设置有与插杆卡接的卡槽,插杆外圆周设置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一端与第五支撑架上的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插杆上的第二固定盘固定连接。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采用了裂缝深度测试仪根据两个深度测量镜头取得的数据进行裂缝深度测试,裂缝宽度测试仪根据宽度测量镜头取得的数据进行裂缝宽度测试,同时裂缝深度测试仪的两个深度测量镜头和裂缝宽度测试仪的宽度测量镜头能够便于自动更换,对不使用的镜头也能够及时进行遮挡进行保护,避免对镜头产生磨损。
15.(2)本发明采用了风机通过管道将吸尘头吸入的灰尘吸入,风机中的灰尘存储在储尘罐中,便于对桥梁进行吸尘处理。
16.(3)本发明采用了当凸轮的最高点与支撑柱的第二顶板抵触时,支撑柱将固定在桥面上,在对桥梁裂缝的宽度、深度进行检测时,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桥面上,当凸轮最低点与支撑柱的第二顶板抵触时,支撑柱与桥面分离,依靠滚轮推动前进。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桥梁裂缝测量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测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4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图4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图6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图6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图8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是吸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2是图1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13是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4是图1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1.图15是图14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16是图14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17是图14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18是第四连杆、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底盘;2、第一支撑架;3、第一支撑板;4、电缸;501、第二支撑架;502、棘爪;503、第一弹簧;504、第一连接轴;505、第一顶板;506、第三支撑架;507、第一弹簧片;508、框体;509、第一齿轮;510、第二齿轮;511、棘轮;512、限位杆;513、第四支撑架;514、第二弹簧片;515、第一深度测量镜头;516、第一遮挡板;517、第二遮挡板;518、第二深度测量镜头;519、第三遮挡板;520、第四遮挡板;521、第二连接轴;522、第三支撑板;523、第四支撑板;524、第三连接轴;525、第五支撑板;526、宽度测量镜头;527、第五遮挡板;528、第六遮挡板;529、第一连杆;530、连接板;531、第三齿轮;532、第一皮带轮;533、第二皮带轮;534、第三皮带轮;535、第一皮带;536、第四齿轮;537、第四皮带轮;538、第五齿轮;539、抵触杆;540、第五皮带轮;541、第二皮带;542、第六齿轮;543、第六皮带轮;544、第七皮带轮;545、第七齿轮;546、第四连接轴;547、第八齿轮;548、第三皮带;549、第一齿条;550、第二弹簧;551、抵触块;552、第一固定盘;601、储尘罐;602、过滤器;603、风机;604、管道;605、吸尘头;701、手柄;702、拉杆;703、第五支撑架;704、第六支撑板;705、凸轮;706、第二顶板;707、支撑柱;708、第三弹簧;710、插杆;711、第四弹簧;712、第二固定盘;713、卡槽;714、第二齿条;715、第九齿轮;716、支撑杆;717、第三齿条;718、第三连杆;719、第十齿轮;720、第十一齿
轮;721、第十二齿轮;722、第四连杆;723、第二固定板;8、第一导向杆;9、第二支撑板;10、第一固定板;11、滚轮;12、第一电机;13、第一丝杠;14、收纳箱;15、第二电机;16、第二丝杠;17、第二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桥梁裂缝测量装置由底盘1、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板3、电缸4、测量机构、吸尘机构、支撑机构、第一导向杆8、第二支撑板9、第一固定板10、滚轮11、第一电机12、第一丝杠13、收纳箱14、第二电机15、第二丝杠16、第二导向杆17联接构成。
38.在底盘1上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两个第一支撑架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0,两个第一支撑架2的垂直杆上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第一支撑架2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第一支撑板3在第一支撑架2的垂直杆上沿垂直方向滑动的电缸4。第一支撑板3上固定安装有水平方向的两个第一导向杆8,两个第一导向杆8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3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第一丝杠13转动的第一电机12,第一丝杠13与第二支撑板9一端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板9上固定安装有水平方向的两个第二导向杆17,两个第二导向杆17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测量桥梁裂缝深度、宽度的测量机构,第二支撑板9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第二丝杠16转动的第二电机15,第二丝杠16与测量机构螺纹连接。第一支撑板3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收纳测量机构的收纳箱14。
39.如图4至图10所示,测量机构由第二支撑架501、棘爪502、第一弹簧503、第一连接轴504、第一顶板505、第三支撑架506、第一弹簧片507、框体508、第一齿轮509、第二齿轮510、棘轮511、限位杆512、第四支撑架513、第二弹簧片514、第一深度测量镜头515、第一遮挡板516、第二遮挡板517、第二深度测量镜头518、第三遮挡板519、第四遮挡板520、第二连接轴521、第三支撑板522、第四支撑板523、第三连接轴524、第五支撑板525、宽度测量镜头526、第五遮挡板527、第六遮挡板528、第一连杆529、连接板530、第三齿轮531、第一皮带轮532、第二皮带轮533、第三皮带轮534、第一皮带535、第四齿轮536、第四皮带轮537、第五齿轮538、抵触杆539、第五皮带轮540、第二皮带541、第六齿轮542、第六皮带轮543、第七皮带轮544、第七齿轮545、第四连接轴546、第八齿轮547、第三皮带548、第一齿条549、第二弹簧550、抵触块551、第一固定盘552联接构成。
40.测量机构为:第二导向杆17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501,第二支撑架501与第二丝杠16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架501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架506,第三支撑架506上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504,第一连接轴504一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固定板10抵触的第一顶板505,第一连接轴504外圆周设置有第一弹簧503,第一弹簧503一端与第一顶板505连接,第一弹簧503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架506连接,第一连接轴504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棘爪502,第一连接轴504上设置有与棘爪502抵触的第一弹簧片507,第二支撑架501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同轴连接的第二齿轮510和棘轮511,棘轮511与棘爪502卡接,第二支撑架501侧板的第四支撑架513上转动安装有与棘轮511抵触的限位杆512,第四支撑架513上安
装有与限位杆512抵触的第二弹簧片514,第二支撑架501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与第二齿轮510啮合传动的第一齿轮509,第一齿轮509通过第三连接轴524与框体508固定连接,框体508顶面的第三支撑板522、第四支撑板523上分别对应安装有用于测量桥梁裂缝深度的第一深度测量镜头515、第二深度测量镜头518,第一深度测量镜头515、第二深度测量镜头518为裂缝深度测试仪的镜头,裂缝深度测试仪的型号为hc-cs202,框体508底面的第五支撑板525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桥梁裂缝宽度的宽度测量镜头526,宽度测量镜头526为裂缝宽度测试仪的镜头,裂缝宽度测试仪的型号为hc-ck101。
41.第四支撑板523底部设置有连接板530,连接板530上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杆529,第一连杆529一端通过第一齿条549与抵触杆539固定连接,第一连杆529外圆周安装有第二弹簧550,第二弹簧550一端与连接板530固定连接,第二弹簧550另一端与第一齿条549一端固定连接,第五支撑板525上转动安装有第四连接轴546,第四连接轴546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齿条549啮合传动的第八齿轮547,第四连接轴546另一端设置有第五皮带轮540,第二支撑架50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轴521,第二连接轴521与框体508转动安装,第二连接轴521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盘552,第一固定盘552上固定安装抵触块551,抵触块551与抵触杆539抵触,第五皮带轮540通过第二皮带541与第六皮带轮543传动连接,第六皮带轮543分别与第五支撑板525上转动安装的第七皮带轮544、第七齿轮545同轴连接,第五支撑板525上转动安装有与第七齿轮545啮合传动的第六齿轮542,第七齿轮545与第六遮挡板528固定连接,第六齿轮542与第五遮挡板527固定连接,第六遮挡板528和第五遮挡板527遮挡宽度测量镜头526。
42.第七皮带轮544通过第三皮带548与第四支撑板523上转动安装的第一皮带轮532传动连接,第一皮带轮532分别与第二皮带轮533、第三齿轮531同轴连接,第四支撑板523上转动安装有与第三齿轮531啮合传动的第三皮带轮534,第三齿轮531与第一遮挡板516固定连接,第三皮带轮534与第二遮挡板517固定连接,第一遮挡板516和第二遮挡板517遮挡第一深度测量镜头515。
43.第二皮带轮533通过第一皮带535与第三支撑板522上转动安装的第四皮带轮537传动连接,第四皮带轮537与第四齿轮536同轴连接,第三支撑板522上转动安装有与第四齿轮536啮合传动的第五齿轮538,第四齿轮536与第三遮挡板519固定连接,第五齿轮538与第四遮挡板520固定连接,第三遮挡板519和第四遮挡板520遮挡第二深度测量镜头518。
44.如图11至图12所示,吸尘机构由储尘罐601、过滤器602、风机603、管道604、吸尘头605联接构成。
45.底盘1上安装有吸取地面杂物的吸尘机构,吸尘机构为:底盘1上底部安装有管道604,管道604上均匀设置有用于吸取地面杂物的吸尘头605,管道604一端与风机603的入口端相互连通,风机603的出口端与底盘1上储尘罐601的入口端相互连通,储尘罐601的出口端安装有过滤器602。
46.如图13至图18所示,支撑机构由手柄701、拉杆702、第五支撑架703、第六支撑板704、凸轮705、第二顶板706、支撑柱707、第三弹簧708、插杆710、第四弹簧711、第二固定盘712、卡槽713、第二齿条714、第九齿轮715、支撑杆716、第三齿条717、第三连杆718、第十齿轮719、第十一齿轮720、第十二齿轮721、第四连杆722、第二固定板723联接构成。
47.底盘1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滚轮11,底盘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底盘1的支撑机构,支
撑机构为:底盘1上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五支撑架703,第五支撑架703上沿倾斜方向滑动连接有拉杆702,拉杆702上设置有第二齿条714,底盘1上的支撑杆716上转动安装有与第二齿条714啮合传动的第九齿轮715,底盘1上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与第九齿轮715啮合传动的第三齿条717,底盘1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三连杆718,第三连杆718上设置有与第三齿条717啮合传动的第十齿轮719,第三连杆718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十一齿轮720,底盘1底部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四连杆722,两个第四连杆722上分别设置有与第十一齿轮720啮合传动的第十二齿轮721,两个第四连杆722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轮705,底盘1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第六支撑板704,每个第六支撑板704上分别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支撑柱707,每个支撑柱707顶部分别设置有与凸轮705抵触的第二顶板706,支撑柱707外圆周设置有第三弹簧708,第三弹簧708一端与第二顶板706固定连接,第三弹簧708另一端与第六支撑板704固定连接。
48.拉杆702一端设置有手柄701,第五支撑架703上滑动连接有插杆710,拉杆702上均匀设置有与插杆710卡接的卡槽713,插杆710外圆周设置有第四弹簧711,第四弹簧711一端与第五支撑架703上的第二固定板723固定连接,第四弹簧711另一端与插杆710上的第二固定盘712固定连接。
49.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1)支撑固定:手动拉动手柄701,手柄701带动拉杆702运动,拉杆702上的卡槽713与插杆710一端卡接,固定拉杆702的位置,拉杆702在拉动过程中带动第二齿条714运动,第二齿条714带动第九齿轮715转动,第九齿轮715带动第三齿条717移动,第三齿条717通过与第十齿轮719啮合传动带动第三连杆718转动,第三连杆718两端的第十一齿轮720分别与第十二齿轮721啮合带动第四连杆722转动,第四连杆722两端的凸轮705转动,当凸轮705的最高点与支撑柱707的第二顶板706抵触时,支撑柱707将固定在桥面上,当凸轮705的最低点与支撑柱707的第二顶板706抵触时,支撑柱707与桥面分离,依靠滚轮11推动前进。
50.(2)吸尘:在对桥梁裂缝进行测量前,对桥梁进行吸尘处理,风机603通过管道604将吸尘头605吸入的灰尘吸入,风机603中的灰尘存储在储尘罐601中。
51.(3)测量桥梁裂缝:启动电缸4,电缸4的输出轴带动第一支撑板3在第一支撑架2的垂直杆上沿垂直方向滑动,第一支撑板3带动第二支撑板9沿垂直方向滑动,调整第二支撑板9上测量机构在高度方向的位置。启动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丝杠13转动,第二支撑板9在第一丝杠13上水平滑动,调整第二支撑板9上测量机构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启动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带动第二丝杠16转动,测量机构在第二丝杠16上水平滑动,调整测量机构在水平方向的位置,位于下方的宽度测量镜头526测量桥梁裂缝的宽度,裂缝宽度测试仪根据宽度测量镜头526取得的数据进行裂缝宽度测试。
52.需要转换镜头时,电缸4的输出轴通过第一支撑板3带动第二支撑板9沿垂直方向滑动,第二支撑板9带动第二支撑架501沿垂直方向滑动,第二支撑架501上第三支撑架506的第一连接轴504沿垂直方向滑动,第一连接轴504上的第一顶板505移动至与第一固定板10抵触,第一连接轴504在第三支撑架506上沿垂直方向向下滑动,第一弹簧503压缩,第一连接轴504上的棘爪502与棘轮511卡接带动棘轮511转动,棘轮511带动第二齿轮510转动,第二齿轮510带动第一齿轮509转动,第一齿轮509通过第三连接轴524带动框体508转动,框体508上的第一深度测量镜头515和第二深度测量镜头518转动至下方,第一深度测量镜头515和第二深度测量镜头518测量桥梁的深度,裂缝深度测试仪根据第一深度测量镜头515
和第二深度测量镜头518取得的数据进行裂缝深度测试。
53.框体508的第四支撑板523通过连接板530带动第一连杆529转动,第一连杆529一端的抵触杆539在转动过程中,抵触杆539与第一连杆529一端第一固定盘552的抵触块551抵触,抵触杆539通过第一齿条549带动第一连杆529在连接板530上水平滑动,第二弹簧550用于第一连杆529复位,第一齿条549带动第八齿轮547转动,第八齿轮547通过第四连接轴546带动第五皮带轮540转动,第五皮带轮540通过第二皮带541带动第六皮带轮543转动,第六皮带轮543带动第七皮带轮544转动,第七皮带轮544带动第七齿轮545转动,第七齿轮545带动第六遮挡板528转动,第七齿轮545带动第六齿轮542转动,第六齿轮542带动第五遮挡板527转动,第六遮挡板528和第五遮挡板527分别打开,露出宽度测量镜头526。
54.第七齿轮545通过第三皮带548带动第一皮带轮532转动,第一皮带轮532带动第二皮带轮533转动,第一皮带轮532带动第三齿轮531转动,第三齿轮531带动第一遮挡板516转动,第三齿轮531带动第三皮带轮534转动,第三皮带轮534带动第二遮挡板517转动,第一遮挡板516与第二遮挡板517分别关闭,保护第一深度测量镜头515。
55.第二皮带轮533通过第一皮带535带动第四皮带轮537,第四皮带轮537带动第四齿轮536转动,第四齿轮536带动第三遮挡板519转动,第四齿轮536带动第五齿轮538转动,第五齿轮538带动第四遮挡板520转动,第三遮挡板519和第四遮挡板520分别关闭,保护第二深度测量镜头518。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