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轨车称重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402408发布日期:2023-03-08 18:23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轨车称重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轨车称重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在轨道车辆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计算车辆的轮重,轴重等,以确定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及稳定性,而城轨车辆整车的称重试验、轮重减载试验是整车研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车辆性能的探究、检验有着关键作用。轨道车辆的称重作业及称重试验一直是该行业领域的技术性难题,现有的轨道车辆整车称重装置系统过于复杂,称重系统只能简单的固定式整车称重,无法简便的对车辆进行称重需要、操作不方便、效率低以及精度低。所以,如何提高城轨车称重系统的称重效率以及准确性成为了不容小觑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轨车称重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行车驻车平台、移动式称重装置、纵向调整装置以及标定装置实现快速、准确地完成城轨车辆称重。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轨车称重系统,所述城轨车称重系统包括行车驻车平台、移动式称重装置、纵向调整装置以及标定装置;其中,
5.所述行车驻车平台控制目标车辆在被举升称重之前进行暂留,其中,两条u型导轨由螺栓螺丝固定在所述行车驻车平台上以使目标车辆在试验台上的移动;在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称重前,所述标定装置完成对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进行标定,完成标定后所述纵向调整装置控制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的纵向移动,以使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完成对所述目标车辆完成举升以及称重。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包括举升器件以及承压器件;其中,
7.所述举升器件由伺服电机和螺旋升降机构成;
8.所述承压器件由举升轴、承压座、限位块以及承压块构成。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压块包括三个称重传感器;其中,
10.三个所述称重传感器在所述承压块之中以等边三角形进行布置。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纵向调整装置包括变频电机、齿轮、齿条、直线导轨以及基础埋件;其中,
12.所述直线导轨固定在所述基础埋件的位置之上;
13.所述变频电机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连接。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标定装置包括标定架、碟簧、安装套、测量传感器以及称重传感器;其中,
15.在所述标定架以及所述测量传感器之间设置所述碟簧;
16.在称台与所述测量传感器之间设置所述称重传感器。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车辆的定轨距离以及轴轨距离可进行调节。
1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城轨车称重方法,所述城轨车称重方法包括:
19.将目标车辆的前三个车节移动至移动式称重装置上,通过纵向调整装置对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进行纵向移动,确定出前三个车节的每一个轮重;其中,所述前三个车节包括第一车节、第二车节以及第三车节;
20.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后三个车节移动至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进行称重,确定出后三个车节的每一个轮重;其中,所述后三个车节包括第三车节、第四车节以及第五车节;
21.基于前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以及后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确定出所述第三车节的每一个目标轮重。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前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以及后三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确定出所述第三车节的每一个目标轮重,包括:
23.针对于前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将该轮重与后三个车节之中与轮重相对应的所述第三车节的轮重进行平均值计算,确定出所述第三车节的每一个目标轮重。
2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的城轨车称重方法的步骤。
2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城轨车称重方法的步骤。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轨车称重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城轨车称重系统包括行车驻车平台、移动式称重装置、纵向调整装置以及标定装置;其中,所述行车驻车平台控制目标车辆在被举升称重之前进行暂留,其中,两条u型导轨由螺栓螺丝固定在所述行车驻车平台上以使目标车辆在试验台上的移动;在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称重前,所述标定装置完成对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进行标定,完成标定后所述纵向调整装置控制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的纵向移动,以使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完成对所述目标车辆完成举升以及称重。通过行车驻车平台、移动式称重装置、纵向调整装置以及标定装置实现快速、准确地完成城轨车辆称重。
2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城轨车称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式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三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纵向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标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城轨车称重方法的流程图;
3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6.图标:100-城轨车称重系统;110-行车驻车平台;120-移动式称重装置;130-纵向调整装置;140-标定装置;700-电子设备;710-处理器;720-存储器;730-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技术中的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当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38.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9.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使用本技术内容,结合特定应用场景“对城轨车进行称重”,给出以下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场景。
40.本技术实施例下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对城轨车进行称重的场景,本技术实施例并不对具体的应用场景作限制,任何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种城轨车称重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的方案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
41.首先,对本技术可适用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技术可应用于车辆技术领域。
42.经研究发现,现阶段,在轨道车辆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计算车辆的轮重,轴重等,以确定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及稳定性,而城轨车辆整车的称重试验、轮重减载试验是整车研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车辆性能的探究、检验有着关键作用。轨道车辆的称重作业及称重试验一直是该行业领域的技术性难题,现有的轨道车辆整车称重装置系统过于复杂,称重系统只能简单的固定式整车称重,无法简便的对车辆进行称重需要、操作不方便、效率低以及精度低。所以,如何提高城轨车称重系统的称重效率以及准确性成为了不容小觑的技术问题。
43.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轨车称重系统,通过行车驻车平台、移动式称重装置、纵向调整装置以及标定装置实现快速、准确地完成城轨车辆称重。
44.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城轨车称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
图1中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城轨车称重系统100包括行车驻车平台110、移动式称重装置120、纵向调整装置130以及标定装置140。
45.具体的,所述行车驻车平台110控制目标车辆在被举升称重之前进行暂留,其中,两条u型导轨由螺栓螺丝固定在所述行车驻车平台110上以使目标车辆在试验台上的移动;在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称重前,所述标定装置140完成对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120进行标定,完成标定后所述纵向调整装置130控制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120的纵向移动,以使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120完成对所述目标车辆完成举升以及称重。
46.示例的,行车驻车平台110是目标车辆在被举升称重之前车辆暂留的平台,行车驻车平台110安放在基坑当中,安放前基坑需要多次灌浆浇筑,以提高基坑地面的刚度强度,减少地面沉降给车辆称重带来的误差。此外,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也要保证钢结构的水平,防止称重前车辆倾斜,造成误差。两条u型导轨由螺栓螺丝固定在平台上,用于车辆在试验台上的移动。
47.示例的,移动式称重装置120用于控制目标车辆的举升以及称重。
48.示例的,纵向调整装置130用于在移动式称重装置120对目标车辆进行举升以及称重过程中控制移动式称重装置120进行纵向移动。
49.示例的,标定装置140用于在移动式称重装置120对目标车辆进行举升以及称重之前对移动式称重装置120进行标定,以防止移动式称重装置120称量不准确。
50.在具体实施例中,在对目标车辆进行称重之前,将目标车辆暂时停留在行车驻车平台110上,在对目标车辆进行称重之前需要利用标定装置140对移动式称重装置120进行标定,在对移动式称重装置120进行标定之后,利用行车驻车平台110将目标车辆移动到移动式称重装置120上,控制纵向调整装置130对移动式称重装置120进行升降调整,确定出目标车辆的车轮重量。
51.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纵向调整装置130上输入移动式称重装置120的称台上升高度为30mm,单击向上按钮,单击开始按钮,此时称台便开始上升,上升到30mm处称重平台停止,等待几秒,重量数据稳定后单击记录数据按钮。此时,重量便记录到数据记录区。在对话框中输入车辆编号,然后单击输出报表按钮,即可输出报表。此时车辆称重完成,需要降下称台。单击开始按钮(若开始按钮亮起,不能修改称台高度),向下按钮,输入称台下降高度为-30mm,再单击开始按钮,此时称台便会下降到-30mm。
52.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式称重装置1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120包括举升器件以及承压器件,所述举升器件由伺服电机和螺旋升降机构成;所述承压器件由举升轴、承压座、限位块以及承压块构成。
53.示例的,移动式称重模块是城轨车称重系统100的核心,实现对车辆的举升以及称重,本试验台共有8个移动式称重装置120。
54.示例的,举升器件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确保称台举起车辆后称台高度位于同一平面,要求高差不大于1mm。移动式称重装置120采用伺服电机-螺旋升降机结构,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螺旋升降机,控制承压器件的上下移动。伺服电机通过同一脉冲源进行控制,确保了称台的同步性,通过安装在减速器出的编码器,可以换算得到承压器件的上下位移。另外螺旋传动速比大,低速性能好,有效地避免了目前常用的液压举升机构低速爬行的弊端,这种结构具有精度高、速度可调、控制简单等优点。
55.示例的,承压器件主要由举升轴、承压座、限位块和承压块构成,承压器件在称重时直接和车轮接触,对于称重结果的准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6.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三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三个所述称重传感器在所述承压块之中以等边三角形进行布置。
57.示例的,车辆在称重过程中,由于举升不同步、举升高度偏差等因素,车轮可能不是压在承压块的中心。如果这时每个移动式称重装置120只有一个称重传感器,那么对于传感器的压力就不是完全垂向的,传感器会受到横向摩擦的影响,显然,得到的称重数据就有偏差,同时,由于每次车轮举力承压块中心的距离不同,导致每次垂向力与摩擦力的大小不同,因此对车辆称量的重复精度不高。而对于三个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由于三个称重传感器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在车辆称重时共同承担车轮的压力。只要车轮压三个称重传感器所组成的等边三角形的范围中,无论是否是承压块正中心,都不会产生横向摩擦力,最多只是导致三个称重传感器的压力分配不同,但是三个称重传感器的数值总和不变。因此,大大降低了称重误差,提高了称重精度与重复精度。
58.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纵向调整装置13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纵向调整装置130包括变频电机、齿轮、齿条、直线导轨以及基础埋件。所述直线导轨固定在所述基础埋件的位置之上;所述变频电机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连接。
59.示例的,纵向调整装置130是用来控制移动式称重装置120的纵向移动,以满足试验台对于不同轴距不同定距车辆的使用。纵向调整装置130由固定在基础埋件上的直线导轨、变频电机以及齿轮齿条机构组成,变频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沿着齿条滚动,从而带动移动式称重装置120纵向移动。
60.进一步的,请参阅图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标定装置14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标定装置140包括标定架、碟簧、安装套、测量传感器以及称重传感器;其中,在所述标定架以及所述测量传感器之间设置所述碟簧;在称台与所述测量传感器之间设置所述称重传感器。
61.示例的,标定装置140用来对移动式称重装置120进行标定,是由标定架、碟簧、安装套、测量传感器以及称重传感器构成。本方案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对压式多点标定技术,即由传统的两点式标定改为多点式连续标定。为实现该标定技术,开发了称重传感器整体标定装置140,该装置创新性地在标定架和标准传感器之间增加弹性元件以及在称台和测量传感器之间增加称重传感器,此标定方式既实现了检测现场称重传感器的在线标定,也实现了称台整体性标定,避免了结构因素产生的系统误差,尤其避免了刚性对压造成载荷突变的缺点,实现了规定步长内的多点连续标定,标定精度高。
62.具体的,所述目标车辆的定轨距离以及轴轨距离可进行调节。
63.示例的,车辆定距范围:11000~16000mm,轴距范围:1700~2500mm。
64.示例的,基坑应由钢制框架构成,并浇筑混泥土,保证基坑不应有下沉。
65.在具体实施例中,在对五模块低地板车进行称重之前,将五模块低地板车暂时停留在行车驻车平台110上,在对五模块低地板车进行称重之前需要利用标定装置140对移动式称重装置120进行标定,在对移动式称重装置120进行标定之后,利用行车驻车平台110将五模块低地板车的第一车节c1、第二车节f1和第三车节t移动到移动式称重装置120,将三
个车节举升20mm,进行称重,得到第一车节的四个轮重以及第三车节的四个轮重:wc11、wc12、wc13、wc14、wt1(1)、wt1(2)、wt1(3)、wt1(4)。然后将第三车节t、第四车节f2和第五车节c2移动到移动式称重装置120,将此三模块举升20mm,进行称重,得到第四车节第三车节的四个轮重以及第五车节的四个轮重:wc21、wc22、wc23、wc24、wt2(1)、wt2(2)、wt2(3)、wt2(4)。由于第一车节和第五车技只称量过1次,因此称量结果即为轮重。而第三车节称量两次,所以需对相对应车轮的两次轮重进行平均值计算,确定出第三车节的每一个目标轮重。
6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轨车称重系统,所述城轨车称重系统包括行车驻车平台、移动式称重装置、纵向调整装置以及标定装置;其中,所述行车驻车平台控制目标车辆在被举升称重之前进行暂留,其中,两条u型导轨由螺栓螺丝固定在所述行车驻车平台上以使目标车辆在试验台上的移动;在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称重前,所述标定装置完成对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进行标定,完成标定后所述纵向调整装置控制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的纵向移动,以使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完成对所述目标车辆完成举升以及称重。通过行车驻车平台、移动式称重装置、纵向调整装置以及标定装置实现快速、准确地完成城轨车辆称重。
67.请参阅图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城轨车称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城轨车称重方法包括:
68.s601:将目标车辆的前三个车节移动至移动式称重装置上,通过纵向调整装置对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进行纵向移动,确定出前三个车节的每一个轮重;其中,所述前三个车节包括第一车节、第二车节以及第三车节。
69.该步骤中,将目标车辆的前三个车节移动至移动式称重装置上,通过纵向调整装置对移动式称重装置进行纵向移动,确定出前三个车节的每一个轮重。
70.其中,前三个车节包括第一车节、第二车节以及第三车节。
71.其中,目标车辆可为五模块100%低地板车。
72.s602: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后三个车节移动至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进行称重,确定出后三个车节的每一个轮重;其中,所述后三个车节包括第三车节、第四车节以及第五车节。
73.该步骤中,将目标车辆的后三个车节移动至移动式称重装置进行称重,确定出后三个车节的每一个轮重。
74.其中,后三个车节包括第三车节、第四车节以及第五车节。
75.s603:基于前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以及后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确定出所述第三车节的每一个目标轮重。
76.该步骤中,前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以及后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确定出第三车节的每一个目标轮重。
77.这里,五个车节分别为第一车节c1、第二车节f1、第三车节t、第四车节f2以及第五车节c2。
78.其中,第一车节、第三车节以及第五车节各有4个车轮。
7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前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以及后三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确定出所述第三车节的每一个目标轮重,包括:
80.针对于前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将该轮重与后三个车节之中与轮重相对应的所述第三车节的轮重进行平均值计算,确定出所述第三车节的每一个目标轮
重。
81.这里,针对于第三车节需要将前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与后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中相对应的轮重进行平均值计算,确定出所述第三车节的每一个目标轮重。
82.在具体实施例中,针对于五模块100%低地板车,第一车节c1、第二车节f1和第三车节t移动到移动式称重装置,将三个车节举升20mm,进行称重,得到第一车节的四个轮重以及第三车节的四个轮重:wc11、wc12、wc13、wc14、wt1(1)、wt1(2)、wt1(3)、wt1(4)。然后将第三车节t、第四车节f2和第五车节c2移动到移动式称重装置,将此三模块举升20mm,进行称重,得到第三车节的四个轮重以及第五车节的四个轮重:wc21、wc22、wc23、wc24、wt2(1)、wt2(2)、wt2(3)、wt2(4)。由于第一车节和第五车技只称量过1次,因此称量结果即为轮重。而第三车节称量两次,所以需对相对应车轮的两次轮重进行平均值计算,确定出第三车节的每一个目标轮重。
83.这里,对于五模块100%低地板车,最理想的称重方案是将整列车同时举升起来,然后采集每个车轮对称重单元的压力,完成称重。然而,此种理想的称重条件很难满足。五模块100%低地板车由于整车长度过长,车轮数目过多,出于经济性以及场地的考虑,生产企业一般不会选择建造如此庞大的称重试验设备。而本方案将五模块100%低地板车的一部分举升,即使此时整车不是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对于轮重的影响也是很小的,完全在称重试验台的称重精度允许范围之内。
84.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例中,在对五模块低地板车进行称重之前,将五模块低地板车暂时停留在行车驻车平台上,在对五模块低地板车进行称重之前需要利用标定装置对移动式称重装置进行标定,在对移动式称重装置进行标定之后,利用行车驻车平台将五模块低地板车的第一车节c1、第二车节f1和第三车节t移动到移动式称重装置,将三个车节举升20mm,进行称重,得到第一车节的四个轮重以及第三车节的四个轮重:wc11、wc12、wc13、wc14、wt1(1)、wt1(2)、wt1(3)、wt1(4)。然后将第三车节t、第四车节f2和第五车节c2移动到移动式称重装置,将此三模块举升20mm,进行称重,得到第四车节的四个轮重以及第五车节的四个轮重:wc21、wc22、wc23、wc24、wt2(1)、wt2(2)、wt2(3)、wt2(4)。由于第一车节和第五车技只称量过1次,因此称量结果即为轮重。而第三车节称量两次,所以需对相对应车轮的两次轮重进行平均值计算,确定出第三车节的每一个目标轮重。
8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轨车称重方法,所述城轨车称重方法包括:将目标车辆的前三个车节移动至移动式称重装置上,通过纵向调整装置对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进行纵向移动,确定出前三个车节的每一个轮重;其中,所述前三个车节包括第一车节、第二车节以及第三车节;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后三个车节移动至所述移动式称重装置进行称重,确定出后三个车节的每一个轮重;其中,所述后三个车节包括第三车节、第四车节以及第五车节;基于前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以及后三个车节之中的第三车节的每一个轮重,确定出所述第三车节的每一个目标轮重。通过行车驻车平台、移动式称重装置、纵向调整装置以及标定装置实现快速、准确地完成城轨车辆称重。
86.请参阅图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中所示,所述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10、存储器720和总线730。
87.所述存储器720存储有所述处理器7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700运
行时,所述处理器710与所述存储器720之间通过总线730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710执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城轨车称重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8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执行如上述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城轨车称重方法的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89.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90.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91.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92.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93.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9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