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片电池用探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47031发布日期:2023-02-03 21:5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片电池用探针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片电池用探针。
2.

背景技术:

3.随着新能源行业的日趋成熟,电池的类型也越发的丰富,动力电池的分容化成所需要的电流越来越大,原有结构的探针无法满足过大电流计的需要,因此需要设计新的探针结构。
4.申请号为:201821477076.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大电流检测探针,参考其说明书【0019】段及其附图2,其在空心针杆的腰型台底面为接触面,接触面上设有均匀紧密分布的第一锥形针尖。
5.基于上述文件可知,所有的第一锥形针尖都加工在同一平面上,在实际使用时,如果遇到在探针有轻微偏摆或受力不均时,就很难使更多的针尖接触到电池极柱,导致接触电阻增大,无法满足过大电流的需求。为了解决以上不足,所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片电池用探针。
6.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探针倾斜或者受力不均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大电流的需要。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刀片电池用探针,包括电流针、导电部件和固定套筒,所述导电部件与电流针的上端面电连接,所述电流针的测试头上方套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套筒插套在电流针上并被限制在压缩弹簧和导电部件之间,所述测试头的测试端面上分布有齿尖,所述测试头的测试端面两侧分别加工有数排独立的斜齿,所述斜齿的厚度为0.2-0.4mm,所述测试端面上的齿尖分布在除最外侧两排斜齿以外的其它排斜齿上。
9.进一步的是,所述测试头的测试端面上沿着横向方向加工有数条u形纵向斜槽、沿着纵向方向加工有数条横向直槽;数条u形纵向斜槽和数条横向直槽相交使得测试端面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数排斜齿。
10.进一步的是,数条u形纵向斜槽与数条横向直槽相交使得测试端面的中部形成有一排独立的梯形齿,一排梯形齿和最外侧两排斜齿所在的高度均比齿尖所在的高度低0.1mm。
11.进一步的是,所述测试端面两侧的数排斜齿关于一排梯形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12.进一步的是,所述斜齿上的齿尖数量均为三个,且每个所述齿尖均为锥形齿尖。
13.进一步的是,所述斜齿的倾斜角度均为20-50
°

14.进一步的是,所述测试端面单侧对应的数排斜齿之间留有0.3-0.5mm的间距。
15.进一步的是,所述电流针包括带有测试头的空心针管和电压针,所述空心针管的顶部中心设置有矩形凸块,所述电压针同轴设置在空心针管内部并使其两端分别从测试头和矩形凸块中延伸出;所述电压针的下段套装有第一绝缘套,所述电压针的中段套装有二绝缘套和第三绝缘套,所述电压针的上段套装有第四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第二绝缘套、第三绝缘套和第四绝缘套相互插接,所述第一绝缘套由两个可分离的第五绝缘套组成,且两个第五绝缘套之间设置有活动弹簧,所述第四绝缘套通过销钉与电压针固定。
16.进一步的是,所述导电部件包括编织线,所述编织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端子和下端子,所述下端子的中部设置有矩形槽,在下端子与电流针电连接时,所述矩形凸块过盈插接在矩形槽中并与矩形槽焊接固定,所述下端子的相对两侧还分别拧入有螺丝将其与空心针管固定,所述螺丝的端头压着矩形凸块和矩形槽的焊缝设置。
17.进一步的是,所述电流针整体呈扁状结构,所述压缩弹簧采用与电流针相适配的方形结构。
18.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将齿尖设置在斜齿上,由于斜齿的厚度较薄可发生弹性形变,在探针处于倾斜或者受力不均的情况下,也能使较多的齿尖可以接触到电池极柱,减小了产品的接触电阻,满足了过大电流的需要。
19.2.本发明将一排梯形齿和最外侧两排斜齿所在的高度设置比齿尖所在的高度低0.1mm,可预防在初始压合比较斜时单边齿尖受力,导致齿尖因弹性形变而造成损坏。
20.3.本发明将编织线的下端子与电流针过盈配合后,再采用焊接及螺丝锁附的方式进行固定,可让编织线于下端子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21.附图说明
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3.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电流针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导电部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公开的测试头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0、电流针;11、空心针管;12、测试头;121、斜齿;122、梯形齿;123、横向直槽;124、u形纵向斜槽;1211、齿尖;13、电压针;14、第一绝缘套;141、第五绝缘套;15、第二绝缘套;16.第三绝缘套;17、第四绝缘套;18、活动弹簧;19、矩形凸块;111、销钉;20、导电部件;21、编织线;22、上端子;23、下端子;24、矩形槽;30、固定套筒;40、压缩弹簧;50、螺丝。
25.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实施例一参考图1-图6所示,一种刀片电池用探针,包括电流针10、导电部件20和固定套筒30,导电部件20与电流针10的上端面电连接,电流针10的测试头12上方套装有压缩弹簧40,固定套筒30插套在电流针10上并被限制在压缩弹簧40和导电部件20之间,测试头12的测试端面上分布有齿尖1211,测试头12的测试端面两侧分别加工有数排独立的斜齿121,斜齿121的厚度为0.2-0.4mm,在该区间范围内,斜齿121受到压力后可发生弹性形变,测试端面上的齿尖1211分布在除最外侧两排斜齿121以外的其它排斜齿121上,作为优选的,斜齿121上的齿尖1211数量均为三个,且每个齿尖1211均为锥形齿尖,与现有技术中的探针相比较,本技术的齿尖1211是设置在斜齿121上的,所以在探针处于倾斜或者受力不均的情况下,也能使较多的齿尖1211可以接触到电池极柱,减小了产品的接触电阻,满足了过大电流的需要。
28.此外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流针10的测试头12均由铜材制成,本发明的电流针10也基于铜材制成,且0.2-0.4mm的斜齿121在受到压力时可发生弹性形变,该区间范围的斜齿121厚度使用起来效果最佳。
29.参考图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测试头12的测试端面上沿着横向方向加工有数条u形纵向斜槽124、沿着纵向方向加工有数条横向直槽123;数条u形纵向斜槽124和数条横向直槽123相交使得测试端面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数排斜齿121,数排斜齿121之间的齿间结构对应为u形结构,这样的结构较为稳固,可避免斜齿121的根部发生折断;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数条u形纵向斜槽124和数条横向直槽123可采用线切割工艺进行加工。
30.再者,数条u形纵向斜槽124与数条横向直槽123相交使得测试端面的中部形成有一排独立的梯形齿122,作为优选的,测试端面两侧的数排斜齿121关于一排梯形齿12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31.此外,一排梯形齿122和最外侧两排斜齿121所在的高度均比齿尖1211所在的高度低0.1mm,可预防在初始压合比较斜时单边齿尖1211受力,导致齿尖1211因弹性形变而造成损坏。
32.同样要说明的,斜齿121的倾斜角度均为20-50
°
,测试端面单侧对应的数排斜齿121之间留有0.3-0.5mm的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斜齿121斜度及相邻两排斜齿121之间的间距,探针的使用效果最佳。
33.实施例二参考图4所示,电流针10包括带有测试头12的空心针管11和电压针13,空心针管11的顶部中心设置有矩形凸块19,电压针13同轴设置在空心针管11内部并使其两端分别从测试头12和矩形凸块19中延伸出;电压针13的下段套装有第一绝缘套14,电压针13的中段套装有二绝缘套和第三绝缘套16,电压针13的上段套装有第四绝缘套17,第一绝缘套14、第二绝缘套15、第三绝缘套16和第四绝缘套17相互插接,通过第一绝缘套14、第二绝缘套15、第三绝缘套16和第四绝缘可将电压针13与空心针管11隔开,这样就能避免电压针13与空心针管11接触,造成空心针管11与其它部件接触造成短路,第一绝缘套14由两个可分离的第五绝缘套141组成,且两个第五绝缘套141之间设置有活动弹簧18,可避免因位置偏离而防止使绝缘效果失效,第四绝缘套17通过销钉111与电压针13固定。
34.基于以上说明,参考图1和图5所示,导电部件20包括编织线,编织线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端子22和下端子23,下端子23的中部设置有矩形槽24,在下端子23与电流针10电连接时,矩形凸块19过盈插接在矩形槽24中并与矩形槽焊接固定,下端子23的相对两侧还分别拧入有螺丝50将其与空心针管11固定,且螺丝50的端头压着矩形凸块19和矩形槽24的焊缝设置,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先将空心针管11上的矩形凸块19过盈插在下端子23的矩形槽24中并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对矩形槽24与矩形凸块19接触部分进行焊接,在此之后,于下端子23上拧入两颗螺丝50与空心针管11固定并使螺丝50端头压着焊缝,这样可让编织线21与空心针管23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相较于通过螺母固定,能减少螺母紧固导致的接触电阻。
35.实施例三参考图1和图3所示,电流针10整体呈扁状结构,压缩弹簧采用与电流针10相适配的方形结构,在刀片电池比较薄时,操作人员可设计电池托盘的结构让电池间距更小,从而方便一次性测试更多的产品,提高了工作效率。
3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