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1191发布日期:2022-08-09 19:4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2.在聚氨酯、改性硅烷聚醚、硅酮、改性聚氨酯等密封粘接胶领域,胶粘剂在实际使用中会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因此多个相关标准都对胶粘剂的剪切强度作出了要求,如hg/t4363-2012,qc/t 1024-2015。而gb/t 7124-2008规定了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胶粘件的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方法和试件制备方法。
3.然而目前,关于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尚未形成统一的形式或标准。大多数采用手工直接操作,模具较为粗糙,多为使用双层玻璃中间夹垫片的方式获得简易阶梯,并在阶梯上粘贴pe胶带防粘,成型试件的粘接效果难以控制,造成测试数据的离散度大、精确性低。而且,现有的制作模具对粘接基材的尺寸和胶粘剂的尺寸限制较大,适应性差。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改进的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便于调节和控制粘接基材和胶粘剂的尺寸,从而提高模具的适应性。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包括:导轨组件;与所述导轨组件配合连接并可在所述导轨组件上滑动并锁定的滑块组件;以及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的支撑平台,以支撑并定位待粘接的基材。
7.本实用新型的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其滑块组件可在导轨组件上滑动并锁定,由此支撑平台在滑动组件的带动下实现位置可调,对基材的尺寸(如宽度、厚度)限制小,在进行基材粘接时胶粘剂的尺寸(如厚度、宽度) 可控可调,从而提高模具的适应性,适于推广使用。
8.较佳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支撑板,在y轴方向上两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一预定距离。
9.较佳地,在z轴方向上两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二预定距离。
10.较佳地,所述支撑平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定位标识。
11.较佳地,所述定位标识包括形成于所述支撑板上的分区定位线以及刻度。
12.较佳地,所述导轨组件上设置有定位刻度。
13.较佳地,所述导轨组件上形成凹槽,所述滑块组件上形成凸部,所述滑块组件和所述导轨组件之间设置连接件。
14.较佳地,所述支撑平台和所述滑块组件之间设置有l形连接件,所述l形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所述l形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支撑平台连接。
15.较佳地,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导轨组件的固定框。
16.较佳地,所述固定框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导轨组件的两端的多个l形固定条。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对基材的尺寸(如宽度、厚度)限制小,在进行基材粘接时胶粘剂的尺寸(如厚度、宽度)可控可调,从而提高适应性,适于推广使用。
23.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10包括导轨组件11、与导轨组件11配合连接的滑动组件13以及与滑块组件13连接的支撑平台15,该支撑平台15用以支撑并定位使用胶粘剂成型的基材。滑块组件13 可在导轨组件11上滑动并锁定,由此支撑平台15在滑动组件13的带动下实现位置可调,对基材的尺寸(如宽度、厚度)限制小,在进行基材粘接时胶粘剂的尺寸(如厚度、长度)可控可调,从而提高模具的适应性。
24.具体地,该支撑平台15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支撑板,例如第一支撑板151和第二支撑板152,相对应地,导轨组件11和滑块组件13分别设置第一导轨111 和第一滑块131,以及第二导轨112和第二滑块132以与两支撑板配合。
25.可选地,导轨、滑块的数量并不受限,基于对结构稳定性的考虑,图中所示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优选地,两第一导轨111分别设于第一支撑板151 的两侧,每一侧设置两个导轨,对应地,两第一滑块131分别设于第一支撑板 151的两侧,每一侧设置两个滑块。可理解的是,第二支撑板152的第二导轨 112和第二滑块132优选采用相似设置。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仅以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为例说明其及其周边部件的结构及连接关系。
26.优选地,如图1所示,导轨组件11由固定框18固定,该固定框18包括分别固定于导轨组件11的两端的多个l形固定条181。例如,上下分别设置四条 l形固定条181形成矩形框,从而保证模具主体结构的稳固性。
27.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5,第一导轨111上形成凹槽111a,第一滑块131 上形成凸部131a以与该凹槽111a配合并可在其内滑动。作为优选实施例,该凹槽111a和凸部131a的截面呈t形。通过连接件,如螺栓实现第一滑块131a在第一导轨111上的定位。更优选地,在第一导轨111的表面自上而下(沿长度方向)可设置定位刻度(图未标示),以便于第一滑块131a/第一支撑板151的精确定位。
28.特定地,支撑平台15通过连接件,如l形连接件19与滑块组件13连接。继续以第一支撑板151、第一导轨111和第一滑块131为例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板151与第一滑块131呈垂直连接,l形连接件19位于两者的垂直连接端,如图5所示,其第一连接部191与第一滑块131连接,第二连接部 192与第一支撑板151连接。优选地,该第二连接部192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51 的相反于基材支撑面151a的表面。优选地,该l形连接件19通过胶粘的方式,例如通过透明硅酮胶与第一支撑板151和第一滑块131连接。该l形连接件19 可使得支
撑平台15和滑块组件13之间的连接更稳固,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29.请参考图1-2,第一支撑板151和第二支撑板152平行设置,在y轴方向上两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一预定距离141,如图3所示,在z轴方向上两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二预定距离142,如图4所示。可理解地,第一支撑板151用于支撑待粘接的第一基材171,第二支撑板152用于支撑待粘接的第二基材172,两支撑板之间的间隙及空间则用以供两基材的上胶操作。特定地,该第一预定距离141 适应于两基材之间的搭接宽度而设,例如该第一预定距离141为20mm,可确保两基材之间的搭接宽度低于20mm时,两者的搭接(即粘接)位置保证悬空。而该第二预定距离142则适应于两基材的厚度以及搭接(即粘接)厚度而设,且可调节。
30.特定地,基于试件的需要,在第一基材171和第二基材172的粘接表面在z 轴方向上下相对设置,第一基材171由第一支撑板151的第一支撑面151a支撑,第二基材172由第二支撑板152的第二支撑面152a支撑,第一支撑面151a和第二支撑面152a朝向相反,如图1中所示,第一支撑面151a朝上,第二支撑面 152a朝下。可理解的是,支撑板和支撑面的设置可依照实际需要而定,在此并不受限制。
31.优选地,该第一支撑板151和第二支撑板152为玻璃材质,例如浮法玻璃,其表面平整度高、不易变形、易清洁,确保支撑平台15在制作试件时,同批试件的厚度一致。
32.作为优选实施例,支撑平台15还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上的定位标识,用以对基材进行精确定位。继续以第一支撑板15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定位标识包括形成于第一支撑板151上的分区定位线161以及刻度(图未示)。该分区定位线161用以为多个基材的粘接位置进行划分,两个分区之前具有一定间隔,如30-40mm;刻度对应设于每个基材的粘接位置上,例如沿分区定位线 161设置,用以精确控制基材的位置以及伸出支撑板的长度。借助第一支撑板 151上的分区定位线161,可控制各个试件的同轴度;借助刻度,可便于调节和控制试件的搭接长度。例如,使用该模具可制作试件厚度为124mm以内的试件,并可以实现胶粘剂剪切厚度和剪切宽度
±
1mm精确可调。优选地,该支撑平台 15单次可以批量制作试件,如10个,从而提高制作效率。
33.本实用新型的模具10适用于宽度为20-30mm,长度≥50mm的基材,尤其适用于基材厚度为1-6mm、粘接胶层厚度2-5mm,粘接宽度10-20mm的试件的制作。
34.结合图1-5,该模具10的使用操作如下:
35.第一步,准备支撑平台。将模具10静置在水平放置的支撑面上,将第一支撑板151和第二支撑板152对应的滑块上的连接件松开,使得各滑块可以在对应的导轨上滑动,将第一支撑板151和第二支撑板152滑动至所需位置,例如使两者之间在z轴上形成第二预定距离142,并选定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的支撑面朝上设置。此时,借助导轨上的刻度尺将两支撑板定位于水平位置,并拧紧连接件;
36.第二步,固定基材。在当前支撑面朝上的支撑板(如第一支撑板151)按分区定位线的间隔放置各基材,并调节基材伸出支撑板的距离,继而使用密封胶带对基材进行固定。优选地,可在基材的搭接边缘粘上美缝胶带,作为保护之用。将模具翻转倒置,以同样的操作在另一块支撑板的相应位置上固定基材,随后将模具再次翻转。
37.第三步,上胶。在支撑面朝上的支撑板(如第一支撑板151)上的基材进行打胶,并控制胶粘剂的厚度大于试件的粘接厚度,继而调节支撑面朝下的支撑板(如第二支撑板)向第一支撑板下移,控制其下边缘与第一支撑板的上边缘为一个试件的厚度距离即可。可理
解的是,试件的厚度=两基材厚度+胶粘剂的胶层厚度。
38.第四步,清理及固化。使用美工刀将粘接区域四周溢出的胶刮除,并撕除基材搭接边缘的美缝胶带,若有必要可先在基材粘接区域边缘粘贴保护美缝胶带。继而,将模具及其上的试件静置或在其他环境下固化,待胶完全固化后取下试件。
39.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胶粘剂拉伸剪切试件的制作模具10,其滑块组件13可在导轨组件11上滑动并锁定,由此支撑平台15在滑动组件13的带动下实现位置可调,对基材的尺寸(如宽度、厚度)限制小,在进行基材粘接时胶粘剂的尺寸(如厚度、宽度)可控可调,从而提高模具的适应性。
4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