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2801发布日期:2022-06-29 06:3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


背景技术:

2.环境监测仪是用于监测室内外环境各项参数的仪器总称,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3.对环境的监测可以直接通过环境监测仪完成监测,环境监测仪分为固定式的环境监测仪和便携式环境监测仪,便携式环境监测仪方便人工带动对多个不同点位进行监测,而固定式的环境监测仪可以方便对固定点位进行监测,通过远程获取监测数据。
4.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固定式的环境监测仪进行环境监测时,为了方便观测和安装,通常将环境监测仪安装到抱杆上使用,而在将环境监测仪安装到抱杆上时或者将抱杆上的环境监测仪进行拆卸时,需要人工攀爬到抱杆上进行操作,或者使用扶梯进行辅助攀登操作,对安装在抱杆上环境监测仪的安装和拆卸十分不方便。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解决了对安装在抱杆上环境监测仪的安装和拆卸十分不方便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包括:环境监测仪本体和用于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安装的抱杆;
8.收放装置,所述收放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放套筒,所述收放套筒上设置有连接绳索;
9.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抱杆顶部的一侧,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过线槽,所述过线槽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轮;
10.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固定于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的顶部,所述连接机构用于所述连接绳索和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用于对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固定的固定销。
11.优选的,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抱杆的一侧,所述收放套筒套设于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电机的外部。
12.优选的,所述过线槽开设于所述抱杆的一侧,所述连接绳索从所述过线槽位于所述导向轮穿过。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固定于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二固定环固定于所述连接绳索的一端。
14.优选的,所述抱杆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管和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充电接口,所
述连接架固定于所述抱杆的一侧。
15.优选的,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和所述限位卡槽和配合使用的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和所述充电接口配合使用的充电接头。
16.优选的,还包括耐磨橡胶垫,所述耐磨橡胶垫固定于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的一侧,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滚珠。
1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通过控制收放套筒的转动可以对连接绳索进行释放和卷绕,便于通过连接绳索带动环境监测仪本体上升,便于在抱杆的底部对环境监测仪本体进行拆卸,而连接绳索带动环境监测仪本体上升时,会使得充电接头连接到充电接口为环境监测仪本体供电,操作简单,便于环境监测仪本体在抱杆上的拆装。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导向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2所示连接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所示连接架底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1所示壳体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图1所示连接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图6所示连接架内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图6所示环境监测仪本体俯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号:
29.1、环境监测仪本体,2、抱杆;
30.3、收放装置,31、壳体,32、安装架,33、电机,34、环形板,35、收放套筒,36、连接绳索;
31.4、导向装置,41、过线槽,42、导向轮;
32.5、连接机构,51、第一固定环,52、第二固定环,53、固定销;
33.6、导向管;
34.7、连接装置,71、连接架,72、限位卡槽,73、充电接口;
35.8、限位卡板,9、充电接头,10、耐磨橡胶垫,11、活动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7.第一实施例
38.请结合参阅图1-8,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导向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 3为图2所示连接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连接架底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壳体侧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连接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连接架内部部分的
结构示意图;图8 为图6所示环境监测仪本体俯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包括:环境监测仪本体1和用于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1安装的抱杆2;
39.收放装置3,所述收放装置3包括壳体31,所述壳体3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2,所述安装架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3,所述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板34,所述环形板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放套筒35,所述收放套筒35上设置有连接绳索36;
40.导向装置4,所述导向装置4设置于所述抱杆2顶部的一侧,所述导向装置4包括过线槽41,所述过线槽41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轮42;
41.连接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5固定于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1的顶部,所述连接机构5用于所述连接绳索36和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1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环51、第二固定环52,用于对所述第一固定环51和所述第二固定环52固定的固定销53。
42.环境监测仪本体1用于户外环境的监测,通过抱杆2方便环境监测仪本体 1安装和使用,壳体31为封闭式可以从外部打开和关闭。
43.所述壳体31固定于所述抱杆2的一侧,所述收放套筒35套设于所述安装架32和所述电机33的外部。
44.接电线路从抱杆2中穿过连接到壳体31内部的电机33上,电机33在外部设置有对应的控制开关。
45.所述过线槽41开设于所述抱杆2的一侧,所述连接绳索36从所述过线槽 41位于所述导向轮42穿过。
46.通过导向轮42方便为连接绳索36提供导向。
47.所述第一固定环51固定于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1的顶部,所述第二固定环52固定于所述连接绳索36的一端。
48.通过固定销53可以对第一固定环51和第二固定环52进行固定,方便第一固定环51和第二固定环52的连接和分离,便于环境监测仪本体1和连接绳索36之间的连接和分离。
49.所述抱杆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管6和连接装置7,所述连接装置 7包括连接架71,所述连接架71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卡槽72,所述限位卡槽72 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充电接口73,所述连接架71固定于所述抱杆2的一侧。
50.连接架71上有开口方便连接绳索36穿过。
51.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和所述限位卡槽72和配合使用的限位卡板8,所述限位卡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和所述充电接口73配合使用的充电接头9。
52.充电接口73上的线路有抱杆2内部经过连接架71连接到充电接口73上。
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如下:
54.通过电机33向不同方向转动,可以带动环形板34和收放套筒35向不同方向转动,收放套筒35向不同方向转动可以对连接绳索36进行卷绕和释放。
55.当释放连接绳索36时,可以使得固定在连接绳索36一端的环境监测仪本体1下降,再取下固定销53,分离连接绳索36的一端和环境监测仪本体1,将环境监测仪本体1从抱杆2上拆下进行检修维护;
56.而当环境监测仪本体1时,可以通过固定销53对第一固定环51和第二固定环52连接,将连接绳索36和环境监测仪本体1连接到一起,再通过收放套筒35对连接绳索36的卷绕,连接绳索36带动环境监测仪本体1上升,环境监测仪本体1带动限位卡板8和充电接头9
连接,使得限位卡板8伸入到限位卡槽72的内部,并且充电接头9连接到充电接口73上,为环境监测仪本体1 进行供电。
5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8.通过控制收放套筒35的转动可以对连接绳索36进行释放和卷绕,便于通过连接绳索36带动环境监测仪本体1上升,便于在抱杆2的底部对环境监测仪本体1进行拆卸,而连接绳索36带动环境监测仪本体1上升时,会使得充电接头9连接到充电接口73为环境监测仪本体1供电,操作简单,便于环境监测仪本体1在抱杆2上的拆装。
59.第二实施例
60.请结合参阅图9,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基于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61.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的不同之处在于,基于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还包括
62.耐磨橡胶垫10,所述耐磨橡胶垫10固定于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1的一侧,所述环境监测仪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滚珠11。
63.活动滚珠11的大部分均位于连接架71内部,方便活动滚珠11的自由滚动。
6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装的环境监测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5.通过设置耐磨橡胶垫10可以避免连接绳索36带动环境监测仪本体1上升和下降时和抱杆2之间的磨损,而活动滚珠11可以方便化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进一步降低摩擦力。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