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封隔器的油囊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7128发布日期:2022-07-26 22:0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封隔器的油囊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封隔器的油囊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油田普遍使用的扩张式封隔器,电动封隔器作为封隔器的一种,通过电机实现座封和解封,操作十分便捷,提高了油井作业的工作效率。电动式封隔器是依靠电机带动打压泵工作,打压泵从油囊内吸油向胶筒内打压座封胶筒;在解封时,依靠另一泄压电机将泄压阀打开,胶筒内部液压油又重新回到油囊内,实现电动泄压解封。待油液全部流回油囊后,地面通过连续油管下放仪器串至新产液层。由于井下环境温度高,压力大,原油具有腐蚀性,油囊易发生损坏,在油囊装置内的座封电机和泵成本高,若油囊损坏,封隔器的维修成本较高,因此,油囊的耐压性能和形变性能对封隔器的影响较大。目前,还没有专门测试油囊性能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封隔器的油囊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电动封隔器的油囊测试装置,包括:活塞组件和测试组件;
5.所述测试组件,包括:加压件、油囊安装件、加压接头和输出接头;
6.所述加压件,具有原油腔;
7.所述油囊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原油腔内,安装有待测油囊,与所述待测油囊连通;
8.所述加压接头,设置在加压件上,一端与所述原油腔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的打压泵连接;
9.所述输出接头,设置在加压件上,一端通过所述油囊安装件与所述待测油囊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组件连通。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压件,包括:套管、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
11.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套管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密封;
12.所述套管内的空间形成所述原油腔;
13.所述加压接头和所述输出接头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
14.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油囊安装件和所述输出接头的第一输油通孔。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缸、活塞、连接安装座和恢复安装座;
16.所述连接安装座,与所述活塞缸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密封,外端部上设有连接接头;
17.所述连接接头通过导压管与所述输出接头连接;
18.所述恢复安装座,与所述活塞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密封,外端部上设有恢复压接头;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39.实施例一
40.请参见图1,一种电动封隔器的油囊测试装置,包括:活塞组件30和测试组件。测试组件,包括:加压件10、油囊安装件11、加压接头12和输出接头13。加压件10具有原油腔14。油囊安装件11设置在原油腔14内,油囊安装件11上安装有待测油囊20且与待测油囊20连通。加压接头12设置在加压件10上,加压接头12的一端与原油腔14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的打压泵连接。输出接头13设置在加压件10上,输出接头13的一端通过油囊安装件11与待测油囊20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活塞组件30连通。活塞组件30用于在待测油囊20被压缩时,待测油囊20中的液压油可以进入活塞组件30,以及通过打压泵将活塞组件30中的液压油推入待测油囊20中使油囊复位。
41.本实施例中,打压泵通过加压接头12向加压件10的原油腔14中注入油液,在油液的压力下,待测油囊20被挤压收缩变形,同时,待测油囊20中的液压油进入活塞组件30内。卸掉加压接头12上的打压泵的压力,对活塞组件30连接的打压泵打压,活塞组件30内的液压油重新回入到待测油囊20中,待测油囊20形变恢复复位。
42.具体地,在对待测油囊20测试时,通过油囊安装件11将待测油囊20安装在加压件10的原油腔14内,并通过油囊安装件11向待测油囊20内加入液压油,待测油囊20内充满油液,模拟井下油囊非工作状态,将活塞组件30与输出接头13进行连接。将测试装置放置在高温烘箱中,设置温度150度,待4个小时后测试装置升温至接近150度,打压泵通过加压接头12向原油腔14中注入原油,在原油的压力作用下待测油囊20的外部受力,待测油囊20被挤压收缩变形,待测油囊20中的液压油进入油囊安装件11并从输出接头13进入活塞组件30中,该过程即模拟待测油囊20在井下高温高压的收缩过程。卸掉加压接头12上的打压泵的压力,对与活塞组件30连接的打压泵打压,活塞组件30中的液压油回流到待测油囊20中,待测油囊20恢复形变,该过程即模拟待测油囊20在井下高温高压的恢复过程,重复上述两个过程可以完成油囊性能的测试,以便于对油囊的质量进行筛选。其中,重复以上收缩和恢复过程多次,拆开测试装置,拆下油囊,观察油囊的状态,没有开裂、起泡、变硬、扭曲、剥落掉皮等现象则该油囊质量为合格。
43.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注入液压油可模拟油囊存储液压油的工况,将测试装置放置于高温烘箱内,模拟油囊处在井下高温的工作环境,通过活塞组件30可模拟油囊在仪器内重复多次收缩与复原的工作状态,通过在原油腔14注入原油可模拟油囊在井下耐腐蚀性能和油囊耐压性能。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能够模拟油囊在井下的工况并进行性能测试,以便于对油囊的质量进行筛选。
44.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加压件10,包括:套管101、第一安装座102和第二安装座103。第一安装座102和第二安装座103分别与套管101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密封。第一安装座102和第二安装座103均与套管101可拆卸连接。套管101内的空间形成原油腔14。加压接头12和输出接头13均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02上。第一安装座102上开设有连通油囊安装件11和
输出接头13的第一输油通孔104。第一安装座102上还开设有连通原油腔14和打压接头的第二输油通孔105。
45.本实施例中,打压泵将原油通过打压接头和第二输油通孔105输送至原油腔14中。待测油囊20中的液压油进入油囊安装件11之后通过第一输油通孔104和输出接头13进入活塞组件30中,相应的,活塞组件30中的液压油通过输出接头13和第一输油通孔104回流至油囊安装件11中,通过油囊安装件11回流至油囊中。其中,在待测油囊20安装在油囊安装件11之后,将输出接头13取下,可以将液压油通过第一输油通孔104灌入油囊安装件11中,进而油液进入待测油囊20中,以模拟油囊在井下存储液压油的工况。
46.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活塞组件30,包括:活塞缸31、活塞32、连接安装座33和恢复安装座34。连接安装座33与活塞缸3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密封。连接安装座33的外端部上设有连接接头35。连接接头35通过导压管36与输出接头13连接。连接接头35一端连接连接安装座33,另一端连接导压管36的一端,导压管36的另一端连接输出接头13。恢复安装座34与活塞缸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密封,恢复安装座34的外端部上设有恢复压接头37。恢复压接头37与外部的打压泵连接。活塞32设置在活塞缸31内,活塞32上设置有密封圈43,以实现与活塞缸31的内壁形成密封。
47.本实施例中,待测油囊20中的液压油进入活塞缸31后推动活塞32在活塞缸31中从靠近连接安装座33的一端运动至靠近恢复安装座34的一端。在与恢复压接头37连接的打压泵的作用下,打压泵向活塞缸31内注入油液,活塞缸31内的液压油推动活塞32在活塞缸31中从靠近恢复安装座34的一端运动至靠近连接安装座33的一端以使活塞缸31内的液压油回流至油囊安装件11和待测油囊20中。
48.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安装座33上开设有连通连接接头35和活塞缸31内部的第三输油通孔38;恢复安装座34上开设有连通活塞缸31内部和恢复压接头37的第四输油通孔39。
49.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活塞组件30,还包括:第一排气接头40和第二排气接头41。第一排气接头40的一端与活塞缸31连通,且位于活塞32和连接安装座33之间。第二排气接头41的一端与活塞缸31连通,且位于活塞32和恢复安装座34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气接头40可以对活塞32和连接安装座33之间的空间进行排气,第二排气接头41可以对活塞32和恢复安装座34之间的空间进行排气。其中,手动打开排气接头的帽塞即可进行排气。
50.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油囊安装件11,包括:第一安装头111、支撑管112和第二安装头113。待测油囊20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安装头111和第二安装头113上。待测油囊20和第一安装头111和第二安装头113可拆卸连接且能够形成密封。第一安装头111的端部与第一安装座102的内端部固定连接,第一安装头111上开设有输油通道114。第一安装头111与第一安装座10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密封。输油通道114的一端与第一输油通孔104连通,输油通道114的另一端与支撑管112的一端连通。支撑管112位于待测油囊20内且与待测油囊20的内部连通,支撑管112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头111连接,支撑管112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头113连接。支撑管112与第一安装头111和第二安装头113可拆卸连接且密封。支撑管112内部为液压油腔,支撑管112与待测油囊20和输油通道114连通。
51.本实施例中,支撑管112对油囊安装件11和整个测试装置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增加装置的强度。在进行测试时,在套管101中的原油压力作用下,待测油囊20可以被挤压变形
收缩至贴近支撑管112即可,能够避免待测油囊20变形过大导致的待测油囊20和第一安装头111及第二安装头113之间的密封失效或连接失效。其中,在测试开始之前,通过第一输油通孔104、输油通道114以及支撑管112将液压油注入待测油囊20中。
52.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加压件10,还包括:防砂管106。防砂管106位于套管101内,防砂管106套设在待测油囊20的外部,防砂管106的两端与第一安装头111和第二安装头11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防砂管106的两端可拆卸地套设在第一安装头111和第二安装头113上,防砂管106可以避免原油腔14中原油中的沙粒磨损待测油囊20,同时,模拟待测油囊20在没有压裂砂状态下的工况,从而可以对待测油囊20在没有压裂砂状态下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同时,在防砂管106的限位下,也可以避免待测油囊20在恢复时过度膨胀变形。
53.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测试过程如下:
54.在测试开始前,将测试装置进行组装,将待测油囊20和支撑与第一安装头111和第二安装头113进行安装,然后安装防砂管106,再将第一安装座102和第一安装头111进行安装,之后将套管101套在第一安装座102上,并在套管101的另一端安装第二安装座103。通过第一输油通孔104将液压油注入输油通道114以及支撑管112内,液压油从支撑管112进入待测油囊20中。注入完毕,检查各个接头,安装输出接头13,之后将输出接头13和导压管36连接,再将导压管36安装在连接接头35上,此时活塞32位于活塞缸31中靠近连接接头35的位置处。在加压接头12上接上高压管线和打压泵,将测试装置放置在高温烘箱中,设置温度150度,待4个小时后测试装置升温至接近150度,打压泵通过加压接头12向原油腔14中注入原油,打压90mpa,在原油的压力作用下待测油囊20的外部受力,待测油囊20被挤压收缩变形至贴紧支撑管112,待测油囊20中的液压油会进入支撑管112并从输出接头13进入导压管36、连接接头35和活塞缸31中,进而推动活塞32从靠近连接安装座33的一端运动至靠近恢复安装座34的一端,该过程即模拟待测油囊20在井下高温高压下的收缩过程。卸掉加压接头12上的打压泵的压力,对与恢复压接头37连接的打压泵打压,打压泵向活塞缸31内注入油液,活塞缸31内的液压油推动活塞32从靠近恢复安装座34的一端运动至靠近连接安装座33的一端,以使活塞缸31内的液压油回流至待测油囊20中,待测油囊20恢复形变,该过程即模拟待测油囊20在井下高温高压的恢复过程,重复以上收缩和恢复过程各12次,拆开测试装置,拆下油囊,观察油囊的状态,没有开裂、起泡、变硬、扭曲、剥落掉皮等现象则该油囊质量为合格。
5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6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