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轴承齿圈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4547发布日期:2022-06-07 19:54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轴承齿圈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齿圈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轴承齿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掘进机主轴承的精度直接影响掘进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而齿向误差、齿距误差、齿廓偏差更是影响齿圈啮合精度与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3.目前齿圈检测存在的问题是:1、齿向误差、齿距误差以及齿廓偏差大多在大型三坐标等专用检测仪器上检测,目前暂无线下直接检测的工具或方法,检测成本较高;2、现场制造需要进行简单快捷的检测,专用设备无法满足大批量的检测需求。
4.综上所述,急需一种主轴承齿圈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齿圈检测存在困难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轴承齿圈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齿圈检测存在困难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主轴承齿圈检测装置,包括定位组件以及滑动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齿圈上;
7.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杆以及测量件;所述滑动杆滑动设置在定位组件上,用于沿齿圈径向滑移;所述测量件滑动设置在滑动杆上,用于沿齿圈轴向滑移;测量件用于测量齿圈的误差。
8.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和两组节圆棒组件;定位板设置在齿圈端面上,两组节圆棒组件设置在定位板上,且节圆棒组件卡合在齿圈的齿槽内。
9.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节圆棒组件包括连接部和节圆棒;所述连接部设置在定位板上;所述节圆棒可拆卸设置在连接部上;节圆棒卡合在齿槽内。
10.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长度方向与齿圈径向一致;连接部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
11.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螺纹连接在连接部上,用于连接部固定在定位板上。
12.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用于测量两组节圆棒距离的长度刻度。
13.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长度方向与齿圈径向一致;所述滑动杆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
14.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锁紧件,第二锁紧件螺纹连接在滑动杆上,用于滑动杆固定在定位组件上。
15.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滑动杆上沿齿圈轴向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内设有滑块,测量件设置在滑块上;测量件为杠杆表。
16.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锁紧件,第三锁紧件螺纹连接在
滑块上,用于滑块固定在滑动杆上。
17.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的主轴承齿圈检测装置包括定位组件以及滑动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齿圈上;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杆以及测量件;测量件与外部数据处理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杆实现在齿圈径向的滑动,测量件(如杠杆表)在滑动杆上实现齿圈轴向的滑动,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对齿圈的齿向误差、齿距误差以及齿廓偏差进行测量;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造价低廉,能适应现场快节奏的检测,并且适用性强。
19.(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和两组节圆棒组件;定位板放置在齿圈的上端面,齿圈被卡紧在两组节圆棒组件之间,保证测量时的稳定性。
20.(3)本实用新型的节圆棒组件包括连接部和节圆棒;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和节圆棒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根据齿圈的规格更换节圆棒的规格,节圆棒规格与齿圈的齿槽规格匹配,便于与齿圈卡合定位和后续检测。
21.(4)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上设有第一滑槽;连接部通过第一滑槽进行滑动,可以适应对不同规格的齿圈定位和测量。
22.(5)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锁紧件将连接部锁紧在定位板上,从而避免结构松动影响测量件的测量。
23.(6)本实用新型的两组节圆棒之间设有长度刻度,通过定位板上的长度刻度能获取两节圆棒之间的距离,便于后续基于此距离对齿圈检测,保证检测精度的可靠性。
24.(7)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上设有第二滑槽,滑动杆通过第二滑槽进行滑动,便于带动测量件沿齿圈径向运动,能够测量齿圈的齿廓偏差。
25.(8)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锁紧件将滑动杆固定在定位板上,便于齿圈测量。
26.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8.图1是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图1中的节圆棒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30.图3是图1中滑动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测量齿向误差的示意图;
32.图5是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测量齿廓偏差的示意图;
33.图6是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测量齿距误差的示意图;
34.其中,1、定位组件;1.1、定位板;1.11、第一滑槽;1.12、第二滑槽;1.2、节圆棒组件;1.21、连接部;1.22、节圆棒;1.3、第一锁紧件;2、滑动组件;2.1、滑动杆;2.11、第三滑槽;2.2、测量件;2.3、第二锁紧件;2.4、滑块;2.5、第三锁紧件;3、齿;3.a、齿面。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36.实施例:
37.一种主轴承齿圈检测装置,包括定位组件1以及滑动组件2,如图1-6所示,具体如下:
38.如图1所示,定位组件1包括定位板1.1以及两组节圆棒组件1.2,
39.所述定位板1.1为一矩形平板,定位板1.1放置在齿圈(未图示)的上端面上;;定位板1.1上设有两组与节圆棒组件1.2一一对应的第一滑槽1.11,两组第一滑槽1.11在同一直线上,且第一滑槽1.11长度方向与齿圈径向一致;节圆棒组件1.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11内,通过两组节圆棒组件1.2卡合在齿圈的齿槽内,从而完成在齿圈上的定位;
40.如图1-2所示,所述节圆棒组件1.2包括连接部1.21(形状优选为柱形)、节圆棒1.22以及第一锁紧件1.3;所述连接部1.21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11内,连接部1.21上端设有轴肩部位,第一锁紧件1.3(如螺母)螺纹连接在连接部1.21的上端(具体是轴肩部位的上端),通过第一锁紧件1.3螺纹旋进,从而将定位板1.1和连接部1.21的轴肩部位压紧在一起,能实现连接部1.21固定在定位板1.1上;所述节圆棒1.22可拆卸设置在连接部1.21的下端,可拆卸的设置的方式如螺纹连接或螺栓连接;节圆棒1.22卡合在齿圈的齿槽内,且节圆棒1.22的外径与齿圈的分度圆相切,通过两组节圆棒1.22从两端卡紧齿圈,完成在齿圈上的定位和稳固。
41.优选的,如图1所示,在定位板1.1上设有长度刻度,长度刻度用于测量两组节圆棒1.22之间的距离,即长度刻度的刻度方向与第一滑槽1.11的长度方向一致,长度刻度便于保证在后续测量中,需要改变定位板1.1的位置时,能保证两组节圆棒1.22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同时为了保证精度,在连接部1.21上设有对准线,通过对准线在长度刻度上对应的刻度获得两组节圆棒1.22之间的距离。
42.所述滑动组件2包括滑动杆2.1、测量件2.2以及第二锁紧件2.3,如图1和图3所示;
43.所述定位板1.1上设有第二滑槽1.12;第二滑槽1.12的长度方向与齿圈径向一致,优选第二滑槽1.1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滑槽1.11的长度方向,便于齿圈的测量;所述滑动杆2.1竖向贯穿第二滑槽1.12设置,且滑动杆2.1能沿第二滑槽1.12长度方向滑移;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第二滑槽1.12的宽度规格为滑动杆2.1外径规格的1.01-1.1倍;所述滑动杆2.1的上端设有轴肩部,第二锁紧件2.3(如螺母)螺纹连接在滑动杆2.1的上端,通过第二锁紧件2.3螺纹旋进,将定位板1.1和滑动杆2.1的轴肩部压紧在一起,实现滑动杆2.1固定在定位板1.1上;
44.所述测量件2.2滑动设置在滑动杆2.1上,能沿竖向(即齿圈轴向)在滑动杆2.1上滑移,测量件2.2与外部的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参考现有技术)电性连接,通过测量件2.2测量齿圈(具体是齿圈的齿3)的几何形状误差和相互位置正确性;优选测量件2.2为杠杆表,杠杆表与外部数据处理系统连接;
45.优选的,如图3所示,测量件2.2滑动设置在滑动杆2.1上的方式是:滑动杆2.1沿其轴向设有第三滑槽2.11,第三滑槽2.11内设有滑块2.4,测量件2.2设置在滑块2.4上,进而能沿滑动杆2.1轴向滑移;为了便于测量,通过第三锁紧件2.5(如螺母)将滑块2.4固定在滑
动杆2.1上,固定的方式是:滑块2.4上也设有轴肩部位,滑块2.4的一端穿过第三滑槽2.11延伸出滑动杆2.1外侧,第三锁紧件2.5螺纹连接在滑块2.4位于滑动杆2.1外侧的一端上,通过第三锁紧件2.5螺纹旋进,进而将滑块2.4的轴肩部位和滑动杆2.1压紧在一起,实现滑块2.4固定在滑动杆2.1上。
46.本实施例的主轴承齿圈检测装置对齿圈的检测具体流程是,如图4-6所示:
47.准备工作:齿圈水平放置,定位板1.1放置在齿圈上端面,根据齿圈的规格选取合适的节圆棒1.22;通过连接部1.21在第一滑槽1.11内滑动,将两组节圆棒1.22卡紧在齿圈的齿槽内(节圆棒1.22外圆面与齿圈分度圆相切),再通过第一锁紧件1.3将连接部1.21固定在定位板1.1上;通过长度刻度获取两组节圆棒1.22之间的距离,后续测量基于此距离进行;
48.齿向误差检测,如图4所示:
49.第一步,滑动杆2.1滑动至齿圈的齿槽内,测量件2.2的表头能与齿面3.a接触,再通过第二锁紧件2.3将滑动杆2.1固定在定位板1.1上;
50.第二步,测量件2.2(杠杆表)滑动至齿面3.a的上端后,表头贴着齿面3.a且沿着分度圆柱面向下滑移,在齿宽范围内,杠杆表获得的最大数值与最小数值之差即为齿向误差。
51.齿廓偏差测量,如图5所示:
52.第一步,测量件2.2滑动至齿槽内,然后通过第三锁紧件2.5将测量件2.2固定在滑动杆2.1上;
53.第二步,滑动杆2.1带动测量件2.2移动至齿根处,将表头与齿面3.a接触,通过滑动杆2.1在第二滑槽1.12内滑动,从而带动测量件2.2从齿根向齿顶方向滑移,将表头的跳动数据传输至外部数据处理系统;得到一个齿廓面的数据;
54.第三步,将检测装置整体吊起(此时两组节圆棒1.22之间的距离不变),检测装置水平转动一定角度从而能将滑动杆2.1和测量件2.2放置到另一组相邻的齿槽中;通过旋转滑动杆2.1调整测量件2.2的测量方向,再按照第二步得到该齿3的另一个齿廓面的数据;
55.第四步,外部数据处理系统将两个齿廓面的数据无限拟合得到该齿的齿廓形状,并与标准的齿廓形状对比,得到齿廓偏差。
56.齿距误差测量,如图6所示:
57.第一步,使测量件2.2的初始数据归零;通过滑动杆2.1在第二滑槽1.12内滑动,调整测量件2.2至齿槽内;
58.第二步,调整测量件2.2表头位置至分度圆柱面与齿面3.a交接处,且表头与齿面3.a接触,得到第一个齿的数据,再通过第三锁紧件2.5将测量件2.2固定在滑动杆2.1上;
59.第三步,将检测装置整体吊起(此时两组节圆棒之间的距离不变)并水平旋转一定角度后,将滑动杆2.1和测量件2.2放置到另一组相邻的齿槽中,此时测量件2.2的表头与下一个齿的齿面接触,得到下一个齿的数据;这一步骤和上一步骤得到的数据的跳动值即为这两个齿的齿距误差;
60.第四步,重复第三步,得到所有齿的齿距误差,完成齿距误差测量。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