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换压接位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4278发布日期:2022-11-25 16:4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切换压接位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micro-oled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切换压接位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在tft(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ltps(低温多晶硅,lowtemperature poly-silicon)、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micro-oled(微晶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等多种显示面板的制程中,需要对显示面板进行光学检测,如检查面板是否存在色不均(mura)、亮暗点等缺陷。
3.光学检测包含很多的测试项目,其中部分项目需要将显示面板点亮(即点屏操作)进行检测。点屏时,需要将电路板与显示面板对位并压接。
4.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在对产品压接时,压接位置无法进行移动,无法连续测试产品上的多个检测位置。此时,需要额外配置机械手,在安全区域内对产品的压接位置进行移动,再进行下一个检测位的检测。现有技术方案操作较为复杂,压接效率较低,设备制作成本较高。此外,现有技术方案中压接工序通常与检测工序分别进行,在完成压接后通常需要外部机械手将治具板移动至检测工位中进行检测,步骤较为繁琐。
5.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实现压接位置自动切换的装置,减少冗余元件的使用,实现产品多个压接位置的连续压接,提高压接效率,同时还能实现产品压接与检测一体化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全部或部分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切换压接位置的装置,实现产品上多个压接件的连续压接,提高压接效率,降低成本。
7.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自动切换压接位置的装置,包括压接结构、y向运动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压接结构设置在所述y向运动机构上,在所述y向运动机构的带动下移动至下游检测机构处;所述压接结构包括压接头、用于放置治具板的承载板和移动机构,所述承载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压接头设置于动力件上并位于所述承载板的上方,所述动力件驱动所述压接头依次压接放置于所述治具板上的待测产品。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压接结构设置在y向运动机构上,待测产品完成压接后y向运动机构带动压接结构移动至检测机构处完成待测产品检测,使产品的压接和检测一体化;将治具板放置于承载板上,通过移动机构的作用进行多个待测产品的依次压接,达到自动切换压接位置的目的。当第一个产品完成压接后,压接结构在y向运动机构的带动下移动至检测机构处,完成待测产品检测。完成一个产品的检测后,y向运动机构的带动压接结构返回原位,压接头在动力件的驱动下上升直至与承载板分离,外部系统控制移动机构带动承载板直线移动固定距离,直至下一个待测产品与压接头对正,压
接头在动力件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完成下一待测产品的压接,循环动上述作直至该治具板上的全部产品完成检测。
8.所述承载板靠近压接头的一侧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定位所述治具板上待测产品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等距设置;所述压接头上设置有定位件,用于与所述定位孔连接。通过在压接头上设置定位件,在承载板上设置定位孔,利用定位件与定位孔进行精确定位,使压接件更加准确,防止压接件偏差,造成后续检测时针脚无法对齐,从而使屏幕无法点亮。
9.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承载板移动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为所述定位孔间的间距。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承载板设置于移动机构上,实现压接头不动,而压接件移动,避免将压接头放置于移动机构上时压接头移动时导致的接头松动,造成压接不良的情况发生。且压接头区域因信号传输需要设置有较多线路,若压接头移动则需要占用较大空间且不美观,同时压接头的移动还会造成信号传输线路的损坏。因此将承载板设置于移动机构上,不仅美观、占用空间小,且能在不损坏信号传输线路的情况下实现压接件的自动切换。且传动组件带动承载板移动固定距离,改固定距离等于定位孔间距能更加准确的定位治具板上待测产品的位置,从而实现精准压接的目的。
10.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传动组件为滚珠丝杆副,所述电机和所述滚珠丝杆副的丝杆通过同步轮连接。通过同步轮连接驱动件和传动组件,将驱动件的运动转为直线运动。
11.所述滚珠丝杆副的丝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固定座和支撑座上;所述承载板连接于所述滚珠丝杆副的螺母上,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丝杆旋转,使所述承载板直线运动。通过使用滚珠丝杆副、固定座和支撑座构成的组件作为传动组件,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降低设备制作成本。
12.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承载板沿所述导向机构运动。通过设置导向机构使承载板沿特定的某一方向运动,保障了压接头对若干压接件压接的精确性。
13.所述导向机构为线性滑轨,所述承载板通过滑块与所述线性滑轨滑动连接。
14.所述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承载板位置的感应器。通过在移动机构上设置感应器,从而保证设置于传动组件上的承载板滑出安全区域,从而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15.所述感应器有三个,分别设置于承载板运动的正极限、负极限和原点处。
16.所述装置还包括对位相机,所述对位相机设置于所述压接结构与所述检测机构之间;所述压接结构还包括补正机构,所述补正机构包括x向移动轴和θ移动轴,所述θ移动轴滑动设置于所述x向移动轴上,所述补正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y向运动机构上;当所述压接结构位于所述对位相机处时,所述y向运动机构、所述x向移动轴和所述θ移动轴移动使所述待测产品进行检测位置补正。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压接结构设置于θ移动轴上,当所述压接结构位于所述对位相机处时,y向运动机构、x向移动轴和θ移动轴移动完成待测产品的检测位置补正,满足检测机构所需的位置精度,减少其他调节元件的使用,降低设备成本;完成一个产品的压接后承载板在 y向运动机构带动下移动至对位相机处,对位相机对待测产品进行拍照分析以确定待测产品的位置是否位于检测位点,外部系统通过补正机构带动承载板移动实现待测产品的检测位置补正,完成检测补正后,y向运动机构带动承载板继续移动至检测机构处,检测待测产品是否合格。
17.所述承载板为真空吸附板,其下方设置有用于形成真空吸附的吸附接头和气管;
所述真空吸附板的下方还设置有拖链,所述气管容纳于所述拖链内部。通过设置吸附接头和气管形成负压,吸附待压接产品;通过设置拖链将气管放入其中,真空吸附板随移动机构移动时,气管不会无规律移动,而是按照拖链的行进轨迹移动,保持设备的美观、整洁。拖链设置于真空吸附板下方,随真空吸附板一起移动,其行进轨迹与真空吸附板的行进轨迹保持一致。
18.所述动力件为能够进行升降运动、水平运动的双动作气缸,所述压接头在所述双动作气缸的驱动下进行升降运动完成压接动作,进行水平运动以到达或远离承载板。将压接头设置于双动作气缸上,使得压接头能沿z方向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完成压接动作;另一方面,在完成压接动作后,双动作气缸能带动压接头沿水平方向运动,为检测设备垂直取放产品腾出空间。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压接结构设置在y向运动机构上,利用y向运动机构带动压接结构依次移动至对位相机和检测机构处完成待测产品检测,使产品的压接和检测一体化;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带动设置于其上的承载板的运动,实现压接件的自动切换,从而实现对多个压接件的连续压接,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元件使用,降低设备制作成本;通过在压接头上设置定位件,在承载板上设置定位孔,利用定位件和定位孔的连接,进行精确定位,使压接件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压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3.图3为图1中压接结构的俯视图。
24.图4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压接结构意图。
25.图5为图1中压接结构和补正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压接结构;101-压接结构安装板;102-压接底板;103-真空吸附板;1030-定位孔;11-压接单元;111-压接头;1110-定位销;112-双动作气缸;12-治具板;121-产品;122-压接件;13-滚珠丝杆副;131-滚珠丝杆副固定座; 14-步进电机;15-拖链;151-拖链安装钣金;152-拖链连接钣金;17-极限感应器; 171-感应片;16-线性滑轨;20-信号区;2-补正机构;201-y向运动机构;202-x 向移动轴;203-θ移动轴;3-对位相机;4-检测头。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
29.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动切换压接位置的装置,包括压接结构1、y向运动机构201、对位相机3和检测机构,如图1所示,压接结构1设置在y向运动机构201上,压接结构1、对位相机3和检测机构依次设置。具体地,如图2 所示,压接结构1包括压接单元11、承载板和移动机构,压接单元11具体为压接头111、动力件以及信号区20,压接单元11和信号区20设置压接结构安装板 101上,压接单元11和信号区20设置在压接结构安装板101的左侧,移动机构设置在压接结构安装板101的右侧。其中,压接单元11和信号区20通过压接底板102安装在压接结构安装板101上,承载板设置在移动机构上。
30.在本实施例中,动力件为双动作气缸112,压接单元11上设置有压接头111 和用于驱动压接头111运动的双动作气缸112,双动作气缸112通过自身安装孔与压接底板102连接。双动作气缸112可驱动压接头111沿z方向进行升降运动,完成压接动作;同时,当完成治具板12上所有待测产品121的压接后,双动作气缸112可驱动压接头111沿水平方向做远离治具板12的运动,从而为下一工艺程序垂直取放产品121腾出空间。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用两个单独的气缸来实现对压接头111的驱动,即利用升降气缸驱动压接头111进行升降运动,完成压接动作;在对所有待测产品121完成压接后,利用另一个气缸驱动压接头 111做远离治具板12的运动。
31.在压接头111上还设置有定位件,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为定位销1110定位销为圆柱形铁销,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定位件可以为圆台形、长条形铁销或其他能实现本公开目的的元件。结合图3可知,在承载板上还设置有若干定位孔1030,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为真空吸附板103。治具板12上平行按序排列有若干待测产品121和压接件12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治具板12上分布有两排平行设置的待测产品121,每排按序排列有9个待测产品;相对应地,治具板12上还设置有两排平行设置的压接件122(左右对称设置),每排设置有9 个压接件122,每个待测产品121对应一个压接件122,且待测产品121的间距与压接件122的间距相等,且定位孔1030间的间距与压接件122的间距相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治具板12上的产品121数量和压接件12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只需满足测产品121的间距与压接件122的间距相等,且压接件122与待测产品121对应即可。
32.在压接头111上还设置有探针组件(图中未示出),当定位销1110插入真空吸附板103上的定位孔1030时,探针组件与待测产品121上的引脚电性压接。在信号区20上设置有测试转板,测试转板上存贮有信号;测试转板通过fpc与 pcb板(图中均未示出)电连接,测试转板上的信号经fpc传递至pcb板。pcb 板与压接头111连接。当压接头111在双动作气缸112的驱动下向下运动,将设置于其上的定位销1110插入设置于真空吸附板103上的定位孔1030中,设置于压接头111上的探针组件与产品121上的引脚电性连接,此时pcb板上的信号经压接头111传递至产品121。
33.在真空吸附板103的下方设置有若干吸附接头和气管,使真空吸附板103 形成负压以吸附放置与其上的产品121。移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传动组件。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为步进电机14,步进电机14为真空吸附板103移动提供动力。在本实施例中,步进电机14通过同步轮与传动组件连接。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驱动件可以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同步带或其他联轴器与传动组件连接,带动传动组件运动。
34.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由滚珠丝杆副13、滚珠丝杆副固定座131和滚珠丝杆副支撑座(图中未示出)构成。滚珠丝杆副固定座131和滚珠丝杆副支撑座设置于压接结构安装
板101的下方,滚珠丝杆副13设置于滚珠丝杆副固定座131 和滚珠丝杆副支撑座之间。同步轮将步进电机14与滚珠丝杆副13相连接,滚珠丝杆副13将步进电机14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带动设置于滚珠丝杆副 13的螺母上的真空吸附板103直线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外部系统控制步进电机14转动的圈数使滚珠丝杆副13每次移动预定的距离,且每次移动的距离是固定的。结合图2和图3可知,在本实施例中,真空吸附板103移动的距离为两定位孔1030间的间距,定位孔1030的间距与压接件122的间距相等。步进电机 14正转时,滚珠丝杆副13的螺母带动真空吸附板103向前运动,步进电机14 反转时滚珠丝杆副的螺母带动真空吸附板103向后运动。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传动组件也可采用由螺纹滚柱和螺纹螺母等其他能实现本公开目的的元件。
35.在传动组件上还设置导向机构,真空吸附板103通过设置于其下方的滑块与导向机构滑动连接,真空吸附板103在导向机构上沿固定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机构为线性滑轨16,步进电机14通过同步轮驱动滚珠丝杆副13运动,滚珠丝杆副13驱动螺母,使真空吸附板103在螺母的带动下在线性滑轨16上沿 y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拖链15,用于容纳设置于真空吸附板103 下方的气管,这一设置使得当真空吸附板103来回移动时,气管不会无规律移动,而是按照拖链15的行进轨迹移动,美观而整洁。在本实施例中拖链15用拖链连接钣金152连接于真空吸附板103的下方,用拖链安装钣金151安装于线性滑轨 16与步进电机14之间,拖链15随真空吸附板103的轨迹方向移动
36.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可知,在拖链15的拖链安装钣金151上还设置有极限感应器17,在真空吸附板103的下方设置有感应片171,极限感应器17通过感应片171来感应真空吸附板103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拖链15的拖链安装钣金151上安装有三个极限感应器17,分别位于真空吸附板103运动的正限位即真空吸附板103在线性滑轨16上沿y方向向前运动的最远位置;负限位即真空吸附板103在线性滑轨16上沿y方向向后运动的最远位置;以及原点位置即真空吸附板103在线性滑轨16上的初始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极限感应器17的个数也可以为五个或七个,即在原点与正、负限位之间再添设若干个极限感应器17,以便实时监测真空吸附板103的位置信息。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极限感应器17可用其他能监测真空吸附板103位置信息的其他元件代替。
37.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压接件122上皆设置有引脚,当进行第一个压接件122 的压接时,压接头111在双动作气缸112的驱动下向下运动,使设置于其上的圆柱形定位销插入设置于真空吸附板103上的定位孔中,此时设置在压接头111 上的探针组件与位于第一个压接件122处的引脚进行电性连接,使测试转板上的信号导入经第一个压接件122传递至第一个待测产品121。完成第一个待测产品 121的压接后,压接结构1在补正机构2的带动下移动至对位件处,进行位置补正。
38.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可知,补正机构2从上至下设置有θ移动轴203和x向移动轴202,θ移动轴203和x向移动轴202之间彼此滑动连接。当完成第一个待测产品121的压接后,y向运动机构201带动压接结构1沿y 向移动至对位相机3处。当待测产品121位于对位相机3处时,对位相机3对待测产品121进行拍照分析,若待测产品121位于预定的检测位置时,则无需位置补正,如果待测产品121的位置与预定的检测位置之间存在位置差,则驱动补正机构2进行位置补正。具体而言,通过外部控制系统驱动θ移动轴203、x向移动轴202和y向运动机构201带动真空吸附板103移动,从而实现检测位置补正。完成位置补正后,
y向运动机构201带动真空吸附板103继续移动至检测机构处。检测机构中的检测头4对待测产品121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y向运动机构201带动真空吸附板103返回至原位,此后压接头111在双动作气缸112 的驱动下,先向上运动,将定位销1110脱离定位孔1030,探针组件与引脚脱离;传动组件带动真空吸附板103移动,进行下一个待测产品121的压接,循环上述动作,直至治具板12上的所有待测产品121检测完成。所有待测产品121检测完成后,双动作气缸112驱动压接头111向远离真空吸附板103方向运动,使压接头111从真空吸附板103上方完全离开,为后续机械手垂直取放产品121腾出空间。
39.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完成所有待测产品121的检测后,压接头111在单个气缸的驱动下,向上运动,将定位销1110脱离定位孔1030,探针组件与引脚脱离;此后,传动组件带动真空吸附板103在线性滑轨16向前或向后运动,直至真空吸附板103与压接头111不存在空间上的重叠,此时通过机械手进行垂直取放产品121。
40.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压接位置的自动切换,也可将移动机构设置在压接单元11下方,通过移动机构移动带动压接单元11移动,使压接头111与第一个压接件122对正,双动作气缸驱动压接头111向下运动,完成第一个待测产品121的压接,待第一个产品121检测完成后,移动机构带动压接头111移动至第二个压接件122处,进行第二个待测产品121的压接。
41.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