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频设备金属外壳漏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2.工频设备是一种使用交流电进行工作的设备,其表面大多数用金属外壳包裹,为了提高该设备安全性能,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表面的金属外壳进行漏电检测,但现有的大多数漏电检测设备缺乏设置保护结构,从而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具有一定危险性。
3.现有技术中一种工频设备金属外壳漏电检测装置缺点不足:
4.1、专利文件cn214151005u,公开了一种针对于用电设备外壳表面的漏电检测装置,包括“环形贴板,环形贴板的一侧壁固定嵌接有环形不干胶层,环形贴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金属触板,环形贴板另一侧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蜂鸣器,环形贴板另一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安装筒,绝缘安装筒的内部依次设有电阻和灯管,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对于用电设备外壳表面的漏电检测装置,设置了环形贴板、环形不干胶层和金属触板,可将检测装置快速贴合固定在设备外壳上,检测过程金属触板人员无法触碰到,更加安全,配合灯管、弧形反射罩和荧光层,可将检测时产生的亮光反射增强,从而利于操作者迅速观察到灯管的亮起,以免在环境光线较强时不宜观察”,但是上述装置缺乏设置保护结构,从而导致使用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进而导致该装置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频设备金属外壳漏电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频设备金属外壳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本体、第一保护壳和防尘盖,所述检测仪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护壳,所述检测仪本体的正面设置有若干个防尘盖;
7.所述检测仪本体的正面开设有若干个检测孔,所述检测孔的内部插接有检测线组件,且第一保护壳位于检测线组件表面前端的一侧;
8.所述检测线组件表面前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护壳,所述检测线组件的表面开设有卡槽。
9.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壳与第二保护壳的两侧均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接口,且卡板通过卡接口插接于卡槽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壳背部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卡钮,所述第二保护壳正面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卡孔,且卡钮与卡孔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保护壳与第二保护壳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绝缘层。
11.优选的,所述检测仪本体的正面安装有若干个夹板,且夹板位于检测孔的下方。
12.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内壁连接转轴,且防尘盖的背部套接于转轴的表面,所述防尘
盖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圈。
13.优选的,所述检测仪本体的背部螺纹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14.优选的,所述检测仪本体顶部的尾端设置有数据显示屏组件,所述检测仪本体顶部的中部设置有控制按钮组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仪本体、第一保护壳、检测孔、检测线组件、第二保护壳、卡槽、卡板、卡接口、卡钮、卡孔和第一绝缘层的搭配使用,通过设置保护结构,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进而有效的避免使用人员使用该装置出现触电等现象。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仪本体、防尘盖、检测孔、夹板、转轴和橡胶圈的搭配使用,通过设置防尘结构,有效的避免该装置在闲置检测孔的内部积有灰尘,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该装置在使用时出现接触不良等现象,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平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护盖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盖平面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护盖平面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检测仪本体;2、第一保护壳;3、防尘盖;4、检测孔;5、检测线组件;6、第二保护壳;7、卡槽;8、卡板;9、卡接口;10、卡钮;11、卡孔;12、第一绝缘层;13、夹板;14、转轴;15、橡胶圈;16、把手;17、第二绝缘层;18、数据显示屏组件;19、控制按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实施例一:
28.请参阅图1、图3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工频设备金属外壳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本体1、第一保护壳2和防尘盖3,检测仪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保护壳2,检测仪本体1的正面设置有若干个防尘盖3,检测仪本体1的正面开设有若干个检测孔4,检测孔4的内部插接有检测线组件5,且第一保护壳2位于检测线组件5表面前端的一侧,检测线组件5表面前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保护壳6,检测线组件5的表面开设有卡槽7,第一保护壳2与第二保护壳6的两侧均安装有卡板8,卡板8的一侧开设有卡接口9,且卡板8通过卡接口9插接于卡槽7的内部,第一保护壳2背部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卡钮10,第二保护壳6正面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卡孔11,且卡钮10与卡孔11的大小相适配,第一保护壳2与第二保护壳6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2;
29.通过检测仪本体1、第一保护壳2、检测孔4、检测线组件5、第二保护壳6、卡槽7、卡板8、卡接口9、卡钮10、卡孔11和第一绝缘层12的搭配使用,通过设置保护结构,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进而有效的避免使用人员使用该装置出现触电等现象。
30.实施例二:
31.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工频设备金属外壳漏电检测装置,宝具哦检测仪本体1、防尘盖3、检测孔4、夹板13、转轴14和橡胶圈15,检测仪本体1的正面安装有若干个夹板13,且夹板13位于检测孔4的下方,夹板13的内壁连接转轴14,且防尘盖3的背部套接于转轴14的表面,防尘盖3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圈15;
32.通过检测仪本体1、防尘盖3、检测孔4、夹板13、转轴14和橡胶圈15的搭配使用,通过设置防尘结构,有效的避免该装置在闲置检测孔4的内部积有灰尘,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该装置在使用时出现接触不良等现象,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33.检测仪本体1的背部螺纹连接有把手16,把手16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绝缘层17,检测仪本体1顶部的尾端设置有数据显示屏组件18,检测仪本体1顶部的中部设置有控制按钮组件19。
34.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35.通过检测仪本体1、第一保护壳2、检测孔4、检测线组件5、第二保护壳6、卡槽7、卡板8、卡接口9、卡钮10、卡孔11和第一绝缘层12的设置,将检测线组件5插入到检测孔4内,接着将第一保护壳2和第二保护壳6通过卡板8上的卡接口9,卡入到检测线组件5上的卡槽7中,在通过将卡钮10卡入到卡孔11中,使得第一保护壳2与第二保护壳6之间进行固定,检测员对工频设备表面的金属外壳进行检时,通过手握表面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2的保护壳对其进行检测,检测仪本体1、第一保护壳2、检测孔4、检测线组件5、第二保护壳6、卡槽7、卡板8、卡接口9、卡钮10、卡孔11和第一绝缘层12的搭配使用,通过设置保护结构,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进而有效的避免使用人员使用该装置出现触电等现象,通过检测仪本体1、防尘盖3、检测孔4、夹板13、转轴14和橡胶圈15的设置,该装置闲置时,通过转动防尘盖3,使得防尘盖3上的橡胶圈15卡入到检测孔4内,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该装置闲置时检测孔4的内部积有灰尘,检测仪本体1、防尘盖3、检测孔4、夹板13、转轴14和橡胶圈15的搭配使用,通过设置防尘结构,有效的避免该装置在闲置检测孔4的内部积有灰尘,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该装置在使用时出现接触不良等现象,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3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