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及光电对射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1224发布日期:2022-09-17 08: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端模块以及接收端模块,所述发光端模块能发出光线,发出的光线被所述接收端模块接收;所述接收端模块包括:三极管、光接收单元及基极电压调节单元;所述基极电压调节单元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基极电压调节单元能调节所述三极管的基极电压;所述光接收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极电压调节单元为第一电阻或可调稳压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极电压调节单元为第一电阻时,所述第一电阻为可调电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极电压调节单元为第一电阻时,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极电压调节单元为可调稳压电源时,所述可调稳压电源的out引脚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单元为光敏接收二极管,所述光敏接收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光敏接收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模块还包括光耦;所述光耦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光耦的输出端连接plc控制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模块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电压vcc,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光耦的输入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端模块包括:第三电阻及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10.一种光电对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发光端模块的发光元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光接收元件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及光电对射传感器。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包括发光端模块以及接收端模块,发光端模块能发出光线,发出的光线被接收端模块接收;接收端模块包括:三极管、光接收单元及基极电压调节单元;基极电压调节单元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基极电压调节单元能调节三极管的基极电压;光接收单元的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光接收单元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能检测到物体的细微位置变化的光电对射传感器电路及光电对射传感器。传感器电路及光电对射传感器。传感器电路及光电对射传感器。


技术研发人员:何军威 刘长清 黄祥虎 郭云刚 杨辰兴 潘国哲 高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大族鼎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8
技术公布日:2022/9/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