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堂用大批量食材称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7579发布日期:2022-09-23 21:4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堂用大批量食材称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食堂用大批量食材称量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秤采用现代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电子称量装置,才能满足并解决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提供快速准确称量要求,在商场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自助电子秤,以便于人员需求。
3.大批量的蔬菜等食材一般会用体积较大的塑料袋进行包装,在使用电子秤对大批量食材进行称量的时候,包装袋不能完全放在承重盘上,包装袋的拐角置于承重盘外容易向下塌陷与地面接触,从而导致称量数据不准确。
4.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食堂用大批量食材称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食堂用大批量食材称量装置,该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子秤对大批量食材称重的准确性。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食堂用大批量食材称量装置,包括电子秤本体,所述电子秤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承重板,电子秤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对称分布的刹车万向轮,承重板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翻转板,且翻转板的侧端与承重板的侧端通过铰链铰接,承重板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滑槽,且滑槽中滑动设置有侧撑杆,位于同一侧的侧撑杆的端部固定有连杆,翻转板与连杆之间设有拉动机构,电子秤本体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屏。
8.所述拉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销、第二固定销和拉簧,第一固定销固定在翻转板的侧端,第二固定销固定在连杆的端部,且拉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销和第二固定销铰接,承重板的侧端开设有用于收纳连杆的长槽。
9.采用以上结构,当翻转板向两侧翻转时,首先会拉长拉簧,当翻转板翻转
°
后,拉簧就会对连杆产生向外的拉力,使得连杆的带动侧撑杆向外和移动,当翻转板翻转
°
之后,翻转板的底面就会与侧撑杆接触,侧撑杆就会对翻转板提供支撑力,提高设备承重能力,反之当收起翻转板时,拉簧会反向拉动连杆,使得侧撑杆向滑槽内部收缩,最终使得连杆进入长槽中。
10.所述承重板的侧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位于两个翻转板之间。
11.采用以上结构,操作人员能够用手从凹槽处向上抬升翻转板,或者从凹槽处缓慢放下翻转板,操作更加方便,而且能够防止两个翻转板夹手,安全性更高。
12.所述承重板上还设有侧挡机构,侧挡机构包括开设在承重板上表面的工形槽,工形槽靠近支撑杆的两端均开设有转槽,两个转槽之间铰接有工形架,且工形架与工形槽相互匹配,工形架上固定有限位块。
13.采用以上结构,工形架在不使用时能够完全放置在工形槽,在使用时,将工形架沿着转槽转动,使得限位块与工形槽的侧壁接触,此时工形架无法再向支撑杆方向转动,在称量大批量食材时,工形架能防止食材的包装袋与支撑杆接触,提高测量准确性。
14.所述工形槽远离支撑杆的侧壁开设有延伸槽。
15.采用以上结构,方便操作人员将工形架从工形槽中转出,提高使用体验。
16.所述控制器的下端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7.采用以上结构,摄像头对承重食材进行拍照和识别,并通过控制器进行数据记录,在通过显示屏显示称量数据,方便操作人员统计。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食堂用大批量食材称量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9.1、通过翻转板、侧撑杆,扩大承重板对食材的支撑面积,防止食材包装袋的拐角与地面接触,提高测量准确性。
20.2、通过拉动机构在翻转板转动的同时自动抽出和收回侧撑杆,减少操作步骤,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21.3、通过侧挡机构,防止食材的包装袋与支撑杆接触,进一步提高测量准确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展开时的上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展开时的下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上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下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承重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电子秤本体;2、刹车万向轮;3、承重板;4、翻转板;5、滑槽;6、侧撑杆;7、连杆;8、拉动机构;801、第一固定销;802、第二固定销;803、拉簧;804、长槽;9、凹槽;10、侧挡机构;1001、工形槽;1002、转槽;1003、工形架;1004、限位块;1005、延伸槽;11、支撑杆;12、控制器;13、显示屏;14、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1.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32.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33.请参阅图1-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堂用大批量食材称量装置,包括电子秤本体1,电子秤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承重板3,电子秤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对称分布的刹车万向轮2,承重板3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翻转板4,且翻转板4的侧端与承重板3的侧端通过铰链铰接,承重板3两侧均开设有若干滑槽5,且滑槽5中滑动设置有侧撑杆6,位于同一侧的侧撑杆6的端部固定有连杆7,翻转板4与连杆7之间设有拉动机构8,电子秤本体1上固定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上端固定有控制器12,控制器12上设置有显示屏13。
34.拉动机构8包括第一固定销801、第二固定销802和拉簧803,第一固定销801固定在翻转板4的侧端,第二固定销802固定在连杆7的端部,且拉簧8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销801和第二固定销802铰接,承重板3的侧端开设有用于收纳连杆7的长槽804;当翻转板4向两侧翻转时,首先会拉长拉簧803,当翻转板4翻转90
°
后,拉簧803就会对连杆7产生向外的拉力,使得连杆的7带动侧撑杆6向外和移动,当翻转板4翻转180
°
之后,翻转板4的底面就会与侧撑杆6接触,侧撑杆6就会对翻转板4提供支撑力,提高设备承重能力,反之当收起翻转板4时,拉簧803会反向拉动连杆7,使得侧撑杆6向滑槽5内部收缩,最终使得连杆7进入长槽804中。
35.承重板3的侧端开设有凹槽9,且凹槽9位于两个翻转板4之间;操作人员能够用手从凹槽9处向上抬升翻转板4,或者从凹槽9处缓慢放下翻转板4,操作更加方便,而且能够防止两个翻转板4夹手,安全性更高。
36.承重板3上还设有侧挡机构10,侧挡机构10包括开设在承重板3上表面的工形槽1001,工形槽1001靠近支撑杆11的两端均开设有转槽1002,两个转槽1002之间铰接有工形架1003,且工形架1003与工形槽1001相互匹配,工形架1003上固定有限位块1004;工形架1003在不使用时能够完全放置在工形槽1001,在使用时,将工形架1003沿着转槽1002转动,使得限位块1004与工形槽1001的侧壁接触,此时工形架1003无法再向支撑杆11方向转动,在称量大批量食材时,工形架1003能防止食材的包装袋与支撑杆11接触,提高测量准确性。
37.工形槽1001远离支撑杆11的侧壁开设有延伸槽1005;方便操作人员将工形架1003从工形槽1001中转出,提高使用体验。
38.控制器12的下端安装有摄像头14,且摄像头14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摄像头14对承重食材进行拍照和识别,并通过控制器12进行数据记录,在通过显示屏13显示称量数据,方便操作人员统计。
39.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方式均为本领域中最常用的固定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上述各电气元件如电子秤本体1、控制器12、显示屏13和摄像头14等,均为现有技术产品,可直接在市场购买使用即可,具体原理不再赘述。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41.在收纳状态时,翻转板4位于承重板3上方,工形架1003位于工形槽1001内部,此时占用空间较小,移动较方便,能够称量体积较小的食材等,需要称量大批量食材时,当翻转板4向两侧翻转时,首先会拉长拉簧803,当翻转板4翻转90
°
后,拉簧803就会对连杆7产生向外的拉力,使得连杆的7带动侧撑杆6向外和移动,当翻转板4翻转180
°
之后,翻转板4的底面就会与侧撑杆6接触,侧撑杆6就会对翻转板4提供支撑力,提高设备承重能力,翻转后的翻转板4配合承重板3能够扩大对食材的支撑面积,防止食材包装袋的拐角与地面接触,提高
测量准确性,而且还能够将工形架1003沿着转槽1002转动,使得限位块1004与工形槽1001的侧壁接触,此时工形架1003无法再向支撑杆11方向转动,在称量大批量食材时,工形架1003能防止食材的包装袋与支撑杆11接触,进一步提高测量准确性。
42.综上,通过翻转板4、侧撑杆6,扩大承重板3对食材的支撑面积,防止食材包装袋的拐角与地面接触,提高测量准确性;通过拉动机构8在翻转板4转动的同时自动抽出和收回侧撑杆6,减少操作步骤,操作更加方便快捷;通过侧挡机构10,防止食材的包装袋与支撑杆11接触,进一步提高测量准确性。
43.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