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3464发布日期:2022-08-03 15:10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


背景技术:

2.角度传感器是一种安装在机器上,用于获得机器实时的旋转角度的一种传感器,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各样的机器和设备上,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机器和设备获知其实时的运转位置,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而不同的角度传感器根据其使用环境不同其需要也不同,而对于有些产品而言需要与该机器的输出轴进行连接,则需要中空式的角度传感器,而且现有的产品体型越做越小,但是性能要求缺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一种微型而且性能强的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而且性能强的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包括壳体、电刷载体、电阻基体以及电刷;所述电刷载体中间设置有电刷载体通孔,所述电刷载体通过所述电刷载体通孔与外部结构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后盖,所述壳体本体、所述后盖以及所述电阻基体上设置有壳体本体通孔、后盖通孔以及电阻基体通孔;所述电刷载体通孔顶部向上延伸形成电刷载体第一连接柱,所述电刷载体通孔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电刷载体第二连接柱,所述电刷载体第一连接柱穿过所述壳体本体通孔与所述壳体本体连接,所述电刷载体第二连接柱穿过所述后盖通、所述电阻基体通孔和所述后盖以及所述电阻基体连接,通过所述壳体本体和所述后盖连接,从而将所述电阻基体、所述电刷载体以及所述电刷固定连接在所述后盖和所述壳体本体内;所述后盖顶部设置有环形设置的支撑块,通过所述支撑块在所述后盖以及所述电阻基体之间形成空腔,壳体本体侧面上设置有通线孔,线材穿过所述通线孔在所述空腔内与电阻基体底部连接。
5.优选地,所述电阻基体顶部所述电阻基体通孔周围环绕设置有外圈电阻以及内圈电阻,所述外圈电阻设置在所述内圈电阻外侧,所述外圈电阻的两端以及内圈电阻分别通过一电阻基体连接孔与设置在电阻基体底部的一焊盘连接,所述电阻基体连接孔内设置有导电铜箔。
6.优选地,所述电刷包括两端的电刷本体以及连接两个电刷本体的环形连接片,两个所述电刷本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电刷触手,其中一个所述电刷本体上的所述电刷触手与所述外圈电阻所在半径适配,另一个所述电刷本体上的所述电刷触手与所述内圈电阻所在半径适配。
7.优选地,所述电刷载体底部所述电刷载体通孔外侧的同一半径上设置有多个电刷载体固定柱,所述电刷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刷载体固定柱适配的电刷固定孔,通过热铆的方式将所述电刷固定在所述电刷载体上。
8.优选地,所述壳体本体两侧上设置有壳体本体固定孔,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
通过所述壳体本体固定孔与外部结构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的有益效果为:
10.1、通过将电刷上的两个电刷触手分开设置,能够降低整个传感器的横向的大小,从而能够实现设计要求。
11.2、壳体本体、后盖、电阻基体以及电刷载体之间的整体连接更为紧凑,能够降低整个传感器纵向的大小,从而能够实现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的拆解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的电刷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的电阻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的电阻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1、壳体,2、电刷载体,3、电刷,4、电阻基体,5、线材,11、后盖,12、壳体本体,21、电刷载体通孔,22、卡接槽,23、电刷载体固定柱,41、电阻基体通孔,42、内圈电阻,43、外圈电阻,44、焊盘,111、后盖通孔,112、支撑块,113、后盖连接螺丝,114、后盖连接孔,121、壳体本体通孔,122、壳体本体固定孔,123、壳体本体固定槽,124、壳体本体限位槽,125、壳体本体连接孔。
19.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0.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参照图1至图6,提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的一实施例:
22.一种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包括壳体1、电刷载体2、电阻基体4以及电刷3。
23.壳体1包括壳体本体12和后盖11,壳体本体12和后盖11中间分别设置有壳体本体通孔121和后盖通孔111。壳体本体12侧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壳体本体固定孔122,中空式微型高性能传感器通过壳体本体固定孔122与外部结构固定连接。壳体本体12底部内侧侧面上还设置有壳体本体固定槽123,壳体本体固定槽一123侧设置有壳体本体限位槽124,壳体本体限位槽124所在的壳体本体12侧壁上设置有通线孔。壳体本体上12还设置有两个壳体本体连接孔125。后盖11顶部设置有支撑块112,支撑块112包括环绕后盖通孔设置有环形连续的第一支撑块以及设置在外侧上环形且间断设置的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的间断位置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孔。后盖11上还设置有两个与壳体本体连接孔125适配的后盖连接孔,通过将后盖连接螺丝113穿过后盖连接孔114后与壳体本体连接孔125连接,从而能够增强壳体1的结构强度。壳体本体12和后盖11之间通过灌胶的方式连接固定。
24.电刷载体2中间设置有电刷载体通孔21,电刷载体通孔21为一非圆形的通孔,电刷载体2可通过电刷载体通孔21与外部结构的输出轴连接。电刷载体通孔21顶部向上延伸形成电刷载体第一连接柱,电刷载体通孔21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电刷载体第二连接柱。电刷载
体第一连接柱向穿过壳体本体通孔121与壳体本体12连接,电刷载体第二连接柱向下依次穿过电阻基体通孔41以及后盖通孔111从而分别和电阻基体4以及后盖11连接。电刷载体第二连接柱底部向内凹陷形成环形的卡接槽22,卡接槽22所在的电刷载体第二连接柱半径适配后盖通孔111以及电阻基体通孔41半径,卡接槽22以上半径大于后盖通孔111以及电阻基体通孔41半径,从而将卡接槽22所在的电刷载体第二连接柱部分设置在电阻基体通孔41以及后盖通孔111内,从而使得电刷载体2卡接固定在壳体1内。
25.电刷载体2底部上的电刷载体通孔21外侧的同一半径上设置有四个电刷载体固定柱23, 电刷载体固定柱23两两为一组,电刷3包括两端的电刷本体以及连接两个电刷本体的环形连接片,两个电刷本体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电刷触手,其中一个电刷本体上的电刷触手与外圈电阻43所在半径适配,另一个电刷本体上的电刷触手与内圈电阻42所在半径适配。两个电刷本体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与电刷载体固定柱适配的电刷固定孔,从而通过热铆的方式将电刷本体固定在电刷载体固定柱23上。常见的角度传感器大多采用两个电刷触手并列设置的设计,但由于要做中空且微型,在电刷触手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只能采用分离式的设计。
26.电阻基体4上设置有电阻基体通孔41,电阻基体4顶部上电阻基体通孔41周围环绕设置有外圈电阻43以及内圈电阻42,外圈电阻43设置在内圈电阻42外侧,外圈电阻43的两端以及内圈电阻42分别通过电阻基体连接孔与设置在电阻基体底部的一焊盘44连接,电阻基体连接孔内设置有导电铜箔。电阻基体4设置在壳体本体固定槽123内,其一侧突出部分设置在壳体本体限位槽123内,并通过壳体本体限位槽123来防止电阻基体4转动。并通过后盖11与壳体本体12的连接固定从而将其卡接固定在壳体本体固定槽123内。通过在后盖11上设置支撑块112,从而在后盖11以及电阻基体4之间形成空腔,三根线材5穿过通线孔以及间隔孔在空腔内分别与三个焊盘44连接。
27.使用的时候,两个电刷触手分别和内圈电阻42以及外圈电阻43连接,内圈电阻42一般采用低阻值材料。从而联通外圈电阻43以及内圈电阻42。该电路等效为一个滑动变阻器,其中外圈电阻43两端连接的焊盘44等效于滑动变阻器的固定端,内圈电阻42连接的焊盘44等效于滑动变阻器的可滑动端。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